江苏省南京市琅琊路小学 张绍华 张冬梅
什么是“教—学—评”一致性?这里的“教—学—评”一致性源于章勤琼和阳海林教授的研究,其中,基于标准的小学“教—学—评”一致性框架(见图1)为我们的实践研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它由确定学习目标、学习任务设计、教学实施和评价反思四个部分组成,后三个部分对应的就是“学”“教”“评”。为什么说“一致性”?第一,这三个部分都是在“学习目标”统领下,为实现目标而进行的,因此它们必须保持一致;第二,“教学实施”和“学习任务设计”都要接受“评价反思”,而“评价反思”的结果又要引起对“教学实施”“学习任务设计”甚至是“学习目标”的修改和完善,显然“学”“教”“评”是互相影响、相互促进的。
图1
图2
为什么强调“核心素养导向下”?我们先来看每个部分的具体流程,“确定学习目标”是“教”“学”“评”三个环节的统领,同时此环节的第一步就是厘清“核心素养内涵”。也就是说,明确“核心素养内涵”是后面所有环节的起点,所以我们说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教—学—评’一致性的任务设计与实施”。
笔者将结合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单位——平方分米”一课进行实践与思考。
确定目标前先要弄清该教学内容对应的核心素养是什么。史宁中教授说:“数学的本质在于度量,度量意识的发展促使量感的发展。”显然,本课对应的核心素养目标就是“量感”。量感的内涵是什么?新课标明确指出,量感是“对事物的可测量属性及大小关系的直观感知”。具体表现为知道度量的意义,能够理解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会针对真实情境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会在同一度量方法下进行不同单位的换算;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能合理得到或估计度量的结果。
“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具体核心目标:体验面积的测量过程,认识常见面积单位“平方分米”,经历统一度量单位的过程,感受统一单位的意义,基于度量单位理解图形面积,感悟度量方法,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形成量感。
“面积单位——平方分米”课程内容要求: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用面积单位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面的面积;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面的面积,并能借助面积单位测量生活中物体面的面积,初步形成量感。
“面积单位——平方分米”学业质量标准: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分米”。能估测一些物体面的面积,并进行测量。在图形认识与测量的过程中,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
可见,“测量”和“统一单位”这两个方面都是我们要关注的。
有了具体目标还不够,针对不同的学生个体,笔者还进行了目标层次的划分。其中,“能用平方分米测量、估测面积大小”是底层目标,“创造合适单位测量面积大小、构建新单位与不同领域知识的关系”则是高层次的目标。
目标明确了,接下来就是设计学习任务。要注意,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它必须是低门槛、多层次、大空间的,这样才能满足所有学生的学习需要。
关于面积单位的学习起点,一是学生刚刚认识了面积,知道面积的含义,才谈得上测量面积的大小,这是提供了学习支持;二是学生已有的在长度单位学习中获得的经验——测量的本质就是计量单位的累加,这是提供了迁移学习发生的可能性。
在此基础上,我们寻求了这样的路径——从产生需求开始到建立表象,再到体验价值,最后回顾反思。又设置了对应的四个任务: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并在交流中产生统一单位的需求;认识平方分米并建立表象;用平方分米进行测量、估测,体会面积单位的价值;对学习方法进行回顾、迁移,延伸至平方米和平方厘米的学习,形成结构性学习策略。
学习任务的设计最终要落实于教学实施,它包括“学习方式组织”和“教学反馈预设”。
任务一:测量课桌面的面积,学习方式是小组合作测量。笔者预设:(1)学生会在“得到不同数量的单位”冲突中,产生统一单位的需求;(2)可能是铺满也可能是只铺一部分获得结果;(3)结果出现误差。第一个预设是要重点关注的,而后两个预设在这个环节中只需要进行简单处理。
任务二:认识平方分米并建立表象,学习方式有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笔者预设每个学生在第一次建立1 平方分米的表象时会出现差异,因此教师要根据现场学生的情况多次引导学生估、验、调,这也是形成量感的有效途径。
任务三:用平方分米进行测量,学习方式是用面积单位估一估、量一量。笔者预设:(1)可能是铺满也可能是只铺一部分获得结果;(2)结果出现误差。这两个预设在任务一中也有,之前都是简单处理,但在这里如果出现第一个预设,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为后面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积累经验;第二个预设在这个环节中依然只需要进行简单处理。值得说明的是,教师为何要最大限度包容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出现的误差。这样一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度量工具和方法引起的误差”,即只要是用工具进行测量,误差就一定存在;二是引发学生对更精准的面积测量方法的探索,为后面长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学习奠定基础。
任务四:学习迁移,学习方式是回顾反思、集体讨论。笔者预设部分学生可以通过对“平方分米”学习过程的回顾与反思,获得认识面积单位的方法——量一量、比一比、估一估、调一调等,并主动迁移到其他两个面积单位的学习中。
最后进入评价反思环节。崔允漷教授曾指出,评价要由“对学习的评价”转变为“为学习的评价”,成为一种支持学习的评价模型。因此,笔者在评价的同时提出了学与教的改进建议,并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进行评价:一是课堂观察;二是教学后测。
笔者第一次试教是按教材安排进行的,是要学三个面积单位,但教学时间不够。在最后的10 分钟,针对平方米和平方厘米,每个小组只能挑其中一个研究,研究不充分,且无法进行交流。于是,笔者选择聚焦平方分米的研究,并以平方分米为载体,形成面积单位研究的策略,而平方厘米和平方米是让学生在后续课堂中,通过方法的迁移实现学习的。那么这样一种教材重组(见图4)对于量感培养是否有价值?量感包括“对可测量属性的感知”,在课堂上聚焦“平方分米”的研究,就是为了强化“面积”测量属性的感知。我们来看修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
量一量:面板的面积有多大?
四人小组可以选择图3 中任意一种物品的面来作为单位进行测量,并说说有几个这样的单位。
图3
汇报交流:
生1:我们是用数学书的封面作为单位进行测量的,大约1 本数学书。
生2:我是用一板贴纸作为单位进行测量的,大约2个这样的单位。
生3:我是用正方形纸片作为单位进行测量的,大约有6 个这样的单位。
师:你们怎么都不选择用圆形作为单位来测量呢?
生4:因为如果用圆,中间会有空隙,没法测。
师:同学们看看我们刚刚选择的面积单位,你们猜猜统一的面积单位会是什么形状。
生5:长方形。
生6:我觉得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
师:是正方形,至于为什么选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我们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慢慢体会。
师:我们选多大的正方形作为面积单位合适呢?
生7:边长是1 厘米的正方形。
生8: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自己的想法,我们就先来研究其中一个——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
笔者希望学生对面积单位的认识,不仅限于“边长是1 分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 平方分米”这样的文字印象,而是积累更多的测量属性的经验。既然测的是面积,那么面积单位应该是什么?应该是一个平面图形的面积。因此,学生自然会选择材料框里的平面图形来测量面板的面积。虽然大家选了不同的材料,但没有学生会选择“圆”作为测量工具,也就是说,在选择时,学生已经考虑了面积单位应该是个什么样的平面图形——长方形或正方形更合适些。在教学中,教师埋下了伏笔:面积单位用正方形更合适,至于为什么,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会继续研究。那么究竟是多大的正方形呢?学生研究了平方分米这一面积单位后,自然会通过迁移,在需要时自主创造出平方厘米、平方米甚至平方毫米、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在第二次试教中,我们又发现建立表象形成量感的过程不够充分,如学生有“估”的过程,缺乏“调”的过程,学生找了很多接近1 平方分米的物体的面,但这只是量感的外显,还不是量感的培养。比如,几个学生都说“这个面板的面积大约1 平方分米”,但与他们脑海中1 平方分米的表象并不一样,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增加了“调”的环节:比画好了,还有验证、调整;找到了大约1 平方分米的物体面,还要再判断,是比1 平方分米大还是小。这都是在引导学生调整表象,使它越来越接近标准,这才是培养学生量感的方法。
笔者设计了两道后测题(见图4)。
图4
笔者当时随机抽取18 名学生参加了后测,结果显示:
第1 题,100%学生达到了水平1。所有学生都会用面积单位测,一个挨着一个铺在杂志封面上,说明学生对于测量属性是明确的,对测量本质也是理解的。这里达到水平2 的学生占40%,也就是只铺L 形,就能推算出结果,这不是本节课的目标,教师并不以此评价课堂,但会把它作为后面学习长方形面积计算的起点分析的依据。
第2 题,有1 人说没法测,17 人都能测出是约半个平方分米大,其中4 人没办法进行更准确的测量,13 人说需要更小的单位——平方厘米,并能说出1 平方厘米就是边长1 厘米的正方形,而这13 人中有2 人说不清楚,但能画出1 平方厘米。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大部分学生成功积累了面积单位的学习经验。笔者由此想到,在下节课的学习中,可以通过小组互助学习,由这近fffffe的学生带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自主完成对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研究。
当学生的学、教师的教、评价反思都与学习目标的达成一致时,它们才会发挥最大的作用。如何实现“一致”?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因为对核心素养的理解必须是贯穿整个单元甚至整个学段,这样才更利于教师从一致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
在这个过程中,笔者还初步探索了如量感等核心素养培养的一般模型:但凡量感的相关学习内容,都要从单位统一的需求开始,到经历表象建立的充分过程,再到对单位运用价值的体验,也就是用单位进行测量,最后到形成度量单位学习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