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丽芳
摘 要: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帮助幼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关爱生命。在开展生命教育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园没有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只是单纯进行知识点讲解,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难以对幼儿的心理形成触动。如何解决生命教育中教学形式单一、内涵认知不足的问题,成为幼儿教师需要重视的问题。生命教育是抽象的,利用绘本开展生命教育,符合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因此,在幼儿生命教育中,教师应深入挖掘绘本的教育价值,在绘本阅读中渗透生命教育课题,为幼儿创造更多学习契机,引导幼儿在生命感悟中实现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绘本融合;幼儿教育;生命教育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539(2023)18-0094-03
绘本是以绘画为主、文字为辅的书籍,具备构图精美、情节紧凑、色彩丰富的属性。幼儿的直观思维较强,绘本符合幼儿的学习需求,较容易被幼儿接受,促进幼儿顺利进入阅读环节。据调查发现,绘本的教学方式容易两极分化,一种是教师完全放手,让幼儿自主阅读绘本,另一种是教师组织绘本故事聆听活动,由教师讲述故事情节,幼儿单纯聆听。两种教学方式都存在不足之处,教师需融入更多阅读形式,辅助幼儿高效阅读。
1.创设生命教育学习情境
绘本资源丰富,教师应结合当前幼儿的实际学情,筛选、整合适合的绘本素材,选取开放性、趣味性的绘本内容,创设生动、轻松的绘本阅读情境,以此激发幼儿主动参与绘本阅读的积极性。
(1)整合绘本资源
绘本中蕴含丰富的知识内涵,具有多样化、多元性的特点。幼儿对文字过多的书本会产生畏难心理,不愿主动阅读。因此,教师可以以绘本内容与幼儿思维对接为切入点,对接幼儿的日常生活,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适时借助多媒体等教学道具,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创设生动的阅读情境,促使幼儿在主动探索中提高阅读能力、激发阅读热情、启动阅读思维。
例如,绘本《大熊抱抱》的内容比较丰富,并有一定的文字旁白,幼儿识字量较少,教师如果直接让幼儿进行阅读,他们可能会产生畏难心理,从而难以进入阅读状态。为了给幼儿创设更契合的学习情境,教师应从幼儿的学习需求出发,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动画。幼儿的注意力能够顺利被动画片吸引,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问题:“请小朋友们看动画,讲一讲发生了什么事情?如果是你,你是怎么对待乱砍滥伐的人呢?”针对动画中的行为,幼儿主动参与讨论,教师适时进行引导:“动画中的大熊热爱生命、尊重生命,即便是面对要破坏森林的人,依然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你平时是怎么对待身边的人和生物的呢?”幼儿从自身认知出发,发表自己平时有保护花草的行为、有分享玩具的行为等。教师肯定幼儿的行为,引导幼儿建立爱惜生命、尊重他人的意识。
(2)激发幼儿兴趣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教师要综合考量各种制约因素,科学做好教学应对,为幼儿创设轻松愉悦的阅读情趣。幼儿对色彩丰富的绘图有一定探索兴趣,尤其是动画片性质的动态画面。教师应把握幼儿这一心理特点,在阅读绘本环节,适时融入多媒体展示,为幼儿带来视听感官的冲击,帮助幼儿提高阅读积极性,为感知绘本内涵、理解绘本内容做好铺垫。
随着物质条件的提高,幼儿备受家庭成员宠爱,容易养成以自我为中心,不在乎他人感受、忽视父母为家庭付出的行为习惯。为了让幼儿明白亲情的可贵,教師导入绘本《猜猜我有多爱你》。书中的小兔子认真表达对大兔子妈妈的爱,把对妈妈的爱进行量化,用各种身体动作和看得见的物品来表达自己的爱,但是不论怎么比,永远也比不过妈妈,妈妈的爱更多、更高、更远。绘本中有诸多动作表达,教师以此为切入点,在读故事时,邀请两个幼儿上台,随着故事中的动作推进依次进行模仿,幼儿直观的身体动作和夸张的表情,能够有效活跃绘本阅读气氛,提高幼儿参与绘本阅读的积极性。
2.创优生命教育阅读形式
(1)营造阅读氛围
在选择阅读形式时,教师要从具体绘本的独特属性出发,结合幼儿兴趣爱好,筛选契合度更高的阅读形式。阅读不是看一看、读一读就完成的,是需要理解感悟的,绘本阅读亦是如此。教师对不同的绘本进行分类,将故事角色较少、情节简单的绘本归为一类,放手让幼儿自主完成阅读;将故事角色较多、内容丰富的绘本归为一类,让幼儿通过角色演绎等活动,在互动交流中完成对生命教育的感知。
将绘本融入幼儿生命教育中是教师做出的全新教学探索,绘本以其丰富的色彩和精美的画面有效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具有拓展幼儿学习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并引导幼儿感知生命意义的教育价值,极大影响了幼儿三观的形成。例如,阅读绘本《她来了》,绘本中以小熊的视角展开故事,通过对小熊心理变化过程的描写,展示小熊对家庭新成员妹妹的态度从开心到讨厌,再到困惑,再到接受的变化历程。部分幼儿的家中也有兄弟姐妹,教师鼓励幼儿介绍自己的兄弟姐妹,讲述与家人相处的状态。幼儿能够积极响应,课堂气氛瞬间活跃起来。对不能与家人和睦相处的幼儿,教师应该给予更多关注,从绘本内容出发,引导幼儿体会成长的滋味和幸福的含义。
(2)助力幼儿感悟
不同的阅读形式对幼儿产生的激发作用自然不同,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地位,从幼儿的思维角度出发,组织不同层次和形式的阅读活动,为幼儿提供更多的阅读学习机会,让幼儿快速理解绘本内涵的同时,增强幼儿阅读的自信心。在幼儿教学实践中,为帮助幼儿感悟绘本内容,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融合意识,适时融入绘本内容,引导幼儿发掘绘本中蕴含的信息,强化幼儿的学习体验,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例如,《稻草人的心》有精美的版式构图、简洁的文字,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符合幼儿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点,讲述一个没有心的稻草人不会哭也不会笑,在小伙伴提供不同物品做稻草人心的帮助下活过来的故事。在阅读绘本环节,教师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幼儿对故事内容进行描述,鼓励幼儿分别讲一讲用石头、冰块、苹果做稻草人的心,稻草人的各种表现,以及发挥想象还能用什么来做稻草人的心。幼儿通过观察图画,对绘本内容有了初步认知,能够讲述不同的物品代表的不同性格,并在教师的鼓励下,纷纷说出更多意想不到的物品用来替代稻草的心。为了提高幼儿的感悟能力,教师以互动的方式让幼儿参与其中,能够更大程度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感知力。
3.延伸生命教育学习主题
(1)关注学习主题
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对生命的认知不同,从而对绘本阅读的需求也不同。教师要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层次划分,以幼儿的学习需求出发,拟定生命教育的主题。小班的幼儿对生命教育尚处于初步接触阶段,教师在选择绘本时,围绕生命认知类进行选择;中班的幼儿对生命有了一定了解,初步建立自主要求,教师在选择绘本时,以卫生、行为习惯养成为主;大班的幼儿初步建立自我意识,教师要从对错、善恶的区别着手,进行深度分析,这样才能使绘本发挥更高的教育价值。
例如,《栗子树下的秘密》讲述的是兔子瑞奇和好朋友安妮在栗子树下发现小松鼠的尸体,并将它埋葬的故事内容。绘本主题是死亡是所有生物都会面临的自然规律,正因为如此,才凸显生命的重要性,我们应该珍惜和尊重自己的生命以及他人的生命。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合作阅读,引导幼儿展开层层递进学习。幼儿对精美的画面比较有感触,能够认真阅读。在幼儿阅读完成后,教师推出《我们永远在一起》《红色的油纸伞》《活了100万次的猫》《祝你生日快乐》等更多相同主题的绘本,拓宽幼儿的阅读视野。教师将幼儿划分为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阅读不同的绘本,阅读完成后将故事内容和获得的感悟进行展示。在复述故事的过程中,幼儿进一步内化绘本主题,认知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2)提升幼儿感知
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其学力基础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差异性。为了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教师在延伸活动主题时,应注重针对性教育设计,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筛选更多契合主题、契合主题延伸的绘本内容,借助多种辅学手段,建立科学的、系统的教学方法体系,促进绘本延伸阅读发挥其教育教学价值,促使幼儿主动参与绘本阅读,切实提升对生命的感知。
例如,阅读绘本《种惊喜的笨笨熊》,这本书中的笨笨熊不同于其他邻居将后院圈起来种东西的做法,反而是将沙地分享出来,从而收获了许多朋友。部分幼儿对物品的所有权比较看重,自己不玩的玩具即使放在那里,也不许其他小朋友碰一下,而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主动分享沙地结交了更多朋友,并将与朋友们快乐玩耍的这份快乐一直传递下去的故事。为了让幼儿体会笨笨熊的做法,教师将幼儿分为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准备一份绘本,让幼儿自主协调阅读绘本的顺序。在班级巡视时,教师发现有的小组是所有幼儿挤在一起看一本绘本;有的小组是排好阅读顺序,一个一个阅读;有的小组是两人两人一起看,没有出现争抢现象。教师及时针对幼儿的行为给予正面鼓励,让幼儿明白付出和分享的快乐。
4.组织生命教育互动活动
(1)开展演绎活动
绘本虽然有精美的图画,但对幼儿来说仍不够直观形象。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教师将静态的绘本转化为动态的演绎,让更多的幼儿参与其中,有效增强其感知能力。大部分幼儿具备“过家家”游戏经验,教师结合绘本内容,带领幼儿开展分角色演绎活动,让幼儿通过演绎和观看,顺利代入故事情节,学习感同身受去聆听对方,建立是非对错观念,了解并接纳自己。
表演式阅读是幼儿较喜欢的阅读方式,比如,在阅读绘本《排队啦,排队啦》时,图画中有一些杯子、蚂蚁、鸭子、汽车、小朋友排队的情景,教师以此为对接点,将幼兒的生活与绘本相对接,要求幼儿演绎排队洗手、排队喝水、排队上厕所的情境,让幼儿通过演绎活动了解秩序对每个人的影响,初步建立社会秩序和社会规则意识。然后,教师适时提出反向操作问题:如果有人不排队会出现什么情况呢?鼓励幼儿想象不排队的后果并进行演绎,幼儿的思维得到进一步启发。表演式阅读对幼儿有较强吸引力,幼儿在参与表演和观看过程,能够对绘本内容有更清晰了解的同时,有效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交流沟通能力等。教师紧抓幼儿表现欲强的特点,进行科学教学设计,为幼儿综合能力的提高提供助力。
(2)培养幼儿习惯
生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推进和完善。教师在筛选绘本时,围绕生命教育的主题,精选符合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绘本,并在阅读形式、教学方法、活动组织等方面做出创新探索,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帮助幼儿在讨论交流中获得学习共识,让幼儿在丰富的绘本资源中内化生命的意义,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
例如,绘本《14只老鼠种南瓜》中的小老鼠从外貌到形态各不相同,随着场景的不断切换,表情变化大,不同磨难变换间色彩随之变换,能够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教师以“14只小老鼠为了守护南瓜的长大都做了什么”的问题,引导幼儿对绘本进行解读。有了图片的引导和启发,幼儿积极回答问题,能够将看到的内容复述一遍。教师将幼儿表述的拔草、松土、驱虫、铺干草的操作记录下来,并提出延伸问题:“你有种植物的经历吗?你知道要想种好植物,除了这些操作,还需要做什么吗?”幼儿基本没有种植经历,不知如何回答这个问题,教师及时给予讨论方向引导,鼓励幼儿开展自由讨论活动。自由性的活动具有吸引力,幼儿参与热情较高,在讨论过程中,对生命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总之,教师多元融合绘本与生命教育,能够有效激发幼儿阅读兴趣,并对学习气氛活跃、幼儿综合能力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提高创造有利条件。在组织绘本阅读活动时,教师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以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创造更多教育契机,为幼儿提供更多阅读学习机会,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各项能力。绘本的精确筛选、整合,绘本阅读活动的创新组织,都对幼儿的三观生成起到积极作用,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富英.利用绘本对幼儿进行生命教育的研究[J].新课程,2022(22).
[2]胡德英.家庭教育中幼儿生命教育实施途径刍议[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22(28).
[3]施婷.走进大班幼儿生命教育——一场关于绘本与生命教育的对话[J].山西教育,202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