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读写融通教学探究

2023-10-19 04:00周嘉宝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周嘉宝

摘 要 读写融通教学具有实践性、综合性特征,符合新课标教学理念。教师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写融通教学,可以从这几点切入:从提升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角度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从促进学生积累、使用素材的角度出发开展阅读教学,从提升学生写作语言能力的角度出发赏析文本语言,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提升学生的文言文水平。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文言教学  读写融通  教学策略

阅读与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两个重要方面。通过写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将读写融通一体,既是多年来广大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获取的宝贵经验,也是提升学生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但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并没有实现阅读与写作的理想融合,尤其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受限于各种因素,写作几乎未被提及。文言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资源,既是学生掌握文言、提升阅读能力的工具,也是学生发展写作能力的学习内容。由此,笔者结合具体例子,谈几点在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中开展读写融通教学的建议。

一、从提升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角度把握阅读教学的重点

长期以来,由于教师对文言文的认识不足,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应侧重语言层面的理解,重视了“言”,忽略了“文”,造成了文言文教学中的“文”“言”分离状态。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价值尤其体现在表情达意的文章中。文言作为中国古代社会中唯一被使用的语言,诞生了浩如烟海的华美文章,对文言文的学习如果仅仅止步于“言”,其实质就是买椟还珠。其实,学生不仅可以从文言文中感受古人的情感,汲取生活的智慧,还可以从中学习古人表达思想、情感的方法与技巧。当确定要让学生从文言文中学习相关的写作技巧时,教师就需要从提升学生写作思维能力的角度出发,确定文言篇目阅读教学的重点。

以《谏太宗十思疏》为例,文章开篇使用了一组排比句,三言两语就引出文章主题。从写作的角度看,这是一种以比兴手法开头的方法,教师不妨将这种方法作为本文的一个教学重心。要想学会一种写法,就先要掌握这种写法的本质特征,因此,教师要对这个句子做深入的探究。从所写的内容看,三句分别描述了三种关系——树与根、流与源、国与德义。树木茂盛要固根本,流水长远在于疏通泉源,国家安定在于积累德义,三组关系之间具有高度的相似性,这就是这组排比句中小句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师做进一步的分析,树与根、流与源属于具体的事物,国与德义属于抽象的事理,作者表达的重心是最后面的抽象事理——国与德义的关系,而揭示树与根、流与源的关系,只是为了让后面抽象的事理简单化、浅显化。前面的两个具体事物属于喻体,后面的抽象事理是本体,这是比喻论证,但因其用在了文章的开篇,所以将其定义为比兴手法最为恰当。

使用这种手法的思路是什么,教师必须梳理清楚。如同上面的分析,既然抽象的事理是作者表达的重心,那么一定是作者写作时思路的起点,并由该起点展开想象,将想象的范围框定在现实生活中,从中筛选出恰当、切至的具体事物。因为具体的事物易于人们理解,比如“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是一个简单的常识。常识是一种已然的存在,它的成立是不需要论证的,这是比兴手法使用的关键。理解了比兴手法使用的内在逻辑之后,教师可以设置一个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比兴手法进行写作。

二、从促进学生积累、使用素材的角度出發开展阅读教学

阅读是写作的源泉,因为通过阅读,学生可以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而写作素材丰富的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决定了学生写作能力的高低。只有借助阅读广泛积累素材,学生才有自由写作的源头活水。文言文阅读文本文体多元,内容丰富,有的叙事,有的说理,有的记游,有的评述史事,有的抒发感想,正好能够提供写作需要的素材。文言文还可以提供写作需要的丰富人物素材,诸如陶渊明归园田溢于言表的欢欣,是对自由的追求,也是一种果敢的人生选择;苏轼在赤壁之上的扣舷而歌,是人在抛开世俗思想枷锁之后获得的至乐,也是人对于自己的一次完美超越。文言文可以提供诸多名言警句,这些句子富含哲理,启人深思,学生如果在写作时能够将其灵活应用,就能使作文语言含蓄典雅,精练而有文采。

学生在阅读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养成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的习惯。不同文体的文言文文本特征不同,学生需要在不同文体的文言文中有所侧重地积累不同类型的写作素材。比如,对于叙事类的文言文,学生可以将人物相关的素材作为重点,如人物的事迹、精神品质、思想认识、精彩言辞等;对于议论类的文言文,学生可以从论证与语言的角度出发积累素材,如具有代表性的论证结构、论证方法、文章的思想观点等;对于写景抒情类的文言文,学生可以将精彩的写景片段、人对景物的独特感受作为积累素材的重点。

《谏太宗十思疏》是一篇说理文,其论证结构并不具有普遍性,所以学生可以着重选择文章的思想观点和文中的警句名言作为重要的素材。比如“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等,具有高度的哲理性,应成为素材积累的重点。我们不但要积累素材,还要学会灵活地使用素材。所谓“千古文章一大抄”,其实质就是对日常积累的素材的灵活使用。灵活使用素材看起来好像是对知识的迁移,但其本质体现的是写作能力,它能够锻炼、提升的还有思维能力。

三、从提升学生写作语言能力的角度出发赏析文本语言

写作能力的一个方面表现为写作者驾驭语言的能力,而学生通过学习优秀的文本能够锻炼、培养驾驭语言的能力。凝练简洁、富有意蕴、含蓄典雅是文言文在语言方面的重要特征。同时,文言文依托汉语言文字单音节的语音特征,由作者在句子的语音上进行有意识的修饰,使得句子音韵和谐,具有美感。语言水平低下常常成为制约学生作文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提高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使其学会锤炼语言的方法,教师就不可忽视文言文在语言上的借鉴价值。同时,高中语文统编教材没有单独设置写作教学课程,而是围绕每一个单元的选文设置了写作任务,故教师应该把握单元特征,培养学生的读写融通意识。

《谏太宗十思疏》中出现了大量的整句,结构整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读起来气势磅礴,正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在写作中使用排比、构建整句的好例子。如文章开篇的“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三个小句排比而下,气势非凡。在文章开篇使用整句,往往能达到好的表达效果。《谏太宗十思疏》在语言上灵活变化,并不呆板,既有整散句子的结合,也有句式的变化,例如文章第二段中连用两个问句,但一个是反问,一个是设问,十分灵活,这些都值得学习借鉴。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读写融通教学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可见,在文言文教学中实现读写融通,恰恰建立在对语文学科特征的把握之上,是对新课标理念的具体落实。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策略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五味俱全”的思考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关于高中语文修辞教学的一些看法
关于高中语文鉴赏阅读教学的思考
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高中语文整合式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