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霞
摘 要 文章运用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提出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中职语文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教师需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落实任务设置、任务指导和结果评价三个教学步骤,从而有效发挥任务教学法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 任务教学法 中职语文 教学策略
随着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教育开启转变之路,改革成为职业教育领域的关键词。此后出台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要完善“文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可见,中职学校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的职业技能发展,还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质。而应用传统的讲授法很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成果,对此,教师应认真、积极地探索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将任务教学法应用于教学实践有助于推动中职语文教学改革的进程。
一、基础步骤——设置任务
只有“夯基垒台”,才能实现“积厚成势”的目标。所谓“夯基垒台”,即做好基础性工作。[1]在应用任务教学法时,设置任务是基础步骤,有助于为后续教学环节做好铺垫。在设置任务时,教师要关注任务的目的性,使学生能够有侧重地进行学习,也要关注任务的生活性,打破学科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壁垒,促进学生增强学以致用的意识。最后,教师要设计多个任务,形成任务链,让学生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地完成学习活动。以《敬业与乐业》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参考以下任务设置流程。
1. 深度分析课文,突出任务目的性
《敬业与乐业》是近代文学家梁启超的一篇演讲稿,全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提出问题,揭示全篇论述中心;第二部分论述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文章主旨鲜明,层次清晰,文短意长。本课教学的主要目的为:①引领学生在阅读与品鉴这篇课文时,加深对论证方法的理解,使学生能够通过“举例子”和“讲道理”等方式撰写演讲稿;②辅助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梁启超先生所讲的“敬业与乐业”精神。
2. 分析热点话题,突出任务生活性
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于2022年4月27—29日举办,“工匠精神”再一次受到了职业学校学生的关注。研读“工匠精神”的内涵,可以发现,“工匠精神”与“敬业与乐业”精神有着较强的关联性。因此,本课任务设置可以本次大会为切入点,突出任务的生活性。
3. 设计任务链,降低任务难度
在深度分析課文、解析实际生活的基础上,为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可以设计以下任务链:任务一,收集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相关知识;任务二,阅读课文,结合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相关信息,尝试探究“敬业与乐业”精神的内涵;任务三,模仿课文,以“工匠精神”为主题,创作一篇演讲稿。
任务一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工匠云直播”“技能强国——全国产业工人学习社区”等相关内容时,初步感受到“工匠精神”的魅力。而任务二则可以让学生在任务一的影响下,细致研读课文,分析如何通过践行“敬业与乐业”精神成为大国工匠。任务三相对较难,但经过前两个任务的铺垫,学生可以顺利完成任务,探索“敬业与乐业”精神和“工匠精神”之间的相似之处,并主动收集更多与“工匠精神”相关信息,完成写作任务,既有助于达成教学目标一,又有助于强化学生的“大国工匠”意识。在此期间,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以致用意识都可以得到有效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在任务链设计期间,教师不宜设计过多的学习任务,防止学生产生抵触情绪。[2]
二、重点步骤——任务指导
任务指导是应用任务教学法的重点步骤。为增强指导效果,教师要把握任务指导时机,在学生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指导。以《沁园春·长沙》教学为例,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方式开展指导工作。
1. 关注学生探究过程,主动提供指导
很多学生在探究期间容易出现探究效果不佳、探究深度不足的情况,影响任务教学法的应用效果。对此,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探究过程,主动为其提供指导。例如,针对“以小组为单位收集并品鉴毛泽东的作品”这一任务,部分小组可能会出现收集并抄写大量诗歌的现象。此时,教师要判断其是否存在鉴赏深度不足的问题,可以《七律·长征》一诗鉴赏为切入点,请学生尝试使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这句诗的含义。在学生无法发表自己的看法时,教师应表达自己对这句诗的理解,阐述“五岭”“乌蒙”“细浪”等词的内涵,并分析该诗如何通过夸张和对比等写法突出红军乐观、坚强、豪迈的英雄气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会受到教师的影响,意识到相比于收集,鉴赏可以更好地了解作者的真实想法、表达技巧和个性特点。这样,在教师的主动指导下,学生可以及时发现探究过程中的问题,取得更好的任务成果。[3]
2. 开拓师生互动平台,便于学生求助
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导致教师难以全程检测学生的探究动态,从而主动提供帮助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巧妙借助“互联网+”的特点,开拓师生互动平台,让学生通过微信、钉钉等提出自己的困惑。例如,学生在完成“模仿《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创作一首诗歌”任务期间,不知如何用一个字或词表达自己想法,此时学生可以通过微信平台与教师交流。师生互动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任务完成质量,还可以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炼字”能力。
三、提升步骤——结果评价
教师应在运用任务教学法期间重视提升步骤的设计,对学生的任务成果进行评价,使其结合成果认真反思任务探究过程,进而端正学习态度,明确今后的提升方向。
1. 学生自主评价,端正学习态度
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评价,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反思自己完成任务的过程,并在今后的学习以良好的态度和恰当的学习方法完成学习任务。例如,针对“吟咏诗歌,初悟诗情”这一学习任务,教师可以请学生诵读任务成果,并开展自评活动。在自评期间,学生需要指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并制订提升计划。
2. 教师开展评价,指明提升方向
教师的评价往往更具专业性,可以为学生指明今后的提升方向。通常来说,教师可以在欣赏学生的任务成果、倾听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后开展专业评价活动。教师应更多地收集学生的情况,并提出合理的建议。如针对学生“缺乏在同学面前展示吟诵练习成果的信心”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肯定其任务成果的基础上,请学生向语文教师、班主任或好朋友展示自己的任务探究成果,并收集相关意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照课外作品鉴赏课内作品,增强任务探究效果。
简言之,教师要意识到任务教学法的特点,灵活设计任务,以任务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晓萍.中职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建构初探[J],教育观察,2019,8(20):111-112.
[2]朱行舟.基于新课标的中职语文活力课堂建构策略研究[J],教育观察,2021,10(14):132-134.
[3]杜闽生.论泛在学习环境对中职语文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影响[J], 华夏教师,2019(19):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