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摘 要 文章以《孔雀东南飞(并序)》为例,从巧借学习支架、实施问题导学和设计体验活动三个方面,探讨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习支架为载体,让学生梳理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以问题导学为手段,让学生探究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以体验活动为途径,让学生感知古诗词的情感内涵。至此,古诗词教学的质量会明显提升,学生也能创造性地解读古诗词文本。
关键词 高中语文 古诗词 教学策略 《孔雀东南飞(并序)》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汉代乐府叙事诗,它与《木兰诗》合称为“乐府双璧”,全诗有357句,共1785个字,讲述了焦仲卿、刘兰芝这一对夫妇被迫分离、走向人生悲剧的故事。通过这一故事,作者强烈地批判了封建礼教制度,赞扬了焦刘夫妇感人至深的情感以及敢于反抗现实的精神。在这首诗歌的教学中,教师要突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局限,将焦点集中在诗歌的艺术特点、人物形象和情感内涵等方面,让学生感受焦刘夫妇坚贞不屈的形象,体会封建礼教背景下焦母、刘兄等一系列人物的丑恶嘴脸,并深入挖掘诗歌中蕴含的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冀和向往。基于古诗词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会获得全新的阅读体验,他们对古诗词的理解与感悟不会局限在字词和语句,还能更深入地解读深层思想与情感。
一、巧借學习支架,梳理艺术特点
古诗词是中华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瑰宝,其艺术特色显著,具有深厚的审美意蕴。在解读古诗词时,艺术特点是师生共同关注的要点,也是学生获取审美体验时的重要研究对象。所以,教师要将梳理古诗词的艺术特点作为古诗词教学的重点内容,巧借学习支架,搭建学生与古诗词文本的互动桥梁,让他们明确古诗词所采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或者语言建构方法等等。[1]
《孔雀东南飞(并序)》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篇幅最长的一首叙事诗,其字数高达1785个字,使得学生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困难。为了加强学生古诗词阅读和理解的效果,让他们能够全面地梳理和整合其艺术特点,教师可以巧妙地为学生搭建学习支架,让学生从中提取出关键信息,整体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支架内容可如下文所示。
人物支架:《孔雀东南飞(并序)》中讲述了
与 之间的故事,除了他们之外,诗歌中还有哪些人物?
事件支架:诗歌中讲述了 的故事。
结果支架:因 ,所以 。
借助学习支架,学生了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基于此,教师可再度提问,如“诗歌中的内容并不复杂,但是作者却以如此长的篇幅进行叙述,你认为有必要吗?”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后,教师应创建不同类型的支架,要求学生按照“运用了怎样的手法+产生了怎样的作用”这一范式,分析诗歌的具体内容,总结和概述其艺术特点。如此,学生可以对诗歌中的其他语句和段落进行解析,进一步了解焦、刘二人勇于反抗命运的伟大精神,并深入理解封建礼教制度对人的压迫。
在学习支架的引领下,学生梳理了《孔雀东南飞(并序)》的艺术特点,主要为:①运用了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如在诗歌的第一节中,诗人以孔雀的美丽、高贵映射女主人公刘兰芝的美好品德,又以孔雀飞来飞去比喻焦刘二人的爱情;②打造了回环往复的艺术效果。如诗歌开篇处的“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以及诗歌末尾处的“叶叶相交通”等相互照应,给人一种余音绕梁之感;③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在诗歌中,诗人详细地写出了刘兰芝从家中带来的陪嫁,极力地展现了大婚之日的喜庆场面,又在后文中写到“人贱物亦鄙”,要将大婚时的陪嫁丢弃。从前后的鲜明对比中,学生能够感受到刘兰芝前后的心情变化。
二、实施问题导学,探究人物形象
《孔雀东南飞(并序)》塑造了焦、刘二人的正面人物形象以及反对二人婚姻的反面形象。在此诗的教学中,为了全面、深入地探究人物形象,教师可以将有探究意义和思考价值的问题,作为贯穿课堂的主要线索,让学生解读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以刘兰芝这一典型的正面形象为例,在课堂的初始阶段,即可引出问题“你认为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以问题为主线,学生结合诗歌内容展开思考,一部分学生从刘兰芝的自述中看出了刘兰芝的贤惠,一些学生借“大人故嫌迟”来反驳。另一部分学生从“无礼节”“自专由”等方面,找出了其违背“诵诗书”这一形象的证据。……总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围绕“刘兰芝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在诗歌中寻找答案。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从不同的角度解读问题,形成了不同的见解。
诗歌中另一个重要的人物,即男主人公焦仲卿。他所处的汉朝以孝闻名,所以压垮他的并不是自身的性格,而是当时的家庭和社会背景。为了让学生全面地了解焦仲卿,教师可以提问:“你认为焦仲卿是一个‘软弱无能’之人吗?”以问题为导向,要求学生查阅历史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焦仲卿的人物形象,从而真正理解诗歌中的深层内涵。[2]
三、设计体验活动,感知情感内涵
古诗词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情感内涵,诗人以含蓄蕴藉、简单凝练的语言,寄托和表达了自身的主观情感与意志理想。在诗歌品读活动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基础的语言知识、写作手法等等,还要让学生感知诗歌中的深厚情感内涵。 而体验式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沉浸在诗歌情境中,进而理解和体会诗歌的情感。[3]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可以设计朗读体验、角色体验等不同类型的活动,将学生带入相应的情境。如角色体验活动中,针对“劝嫁”这一情节,与母亲交谈时的刘兰芝,是“含泪答”,而在与兄长交谈时,则是“仰头答”,学生要通过语气、神态的变化,表现出刘兰芝柔中带刚的性格特点;当焦仲卿得知刘兰芝即将再嫁的消息后,其态度并不是十分果决,在表演时,学生要表现出他徘徊不绝、犹豫的态度,进而塑造出真实的人物。
通过体验式活动,学生全程参与古诗词的教学,他们既能在朗读的过程中梳理古诗词的内容,也能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体会到主人公的真实想法和心境变化,从而感知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和深刻思想,进而加强古诗词教学的效果。
在《孔雀东南飞(并序)》的教学中,教师一改常态,突破传统古诗词教学的局限,通过巧借学习支架、实施问题导学和设计体验活动等不同的方式,将古诗词教学指向梳理文本艺术特点、探究文本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感知文本情感内涵,驱使学生深度挖掘古诗词中的隐含信息与思想情感。当学生掌握了创新化、多样化的古诗词阅读方法后,他们自然能够举一反三,将课内习得的技巧迁移到课外古诗词阅读活动之中。
参考文献
[1]王宇婷.《孔雀东南飞》的多重解读[J],文教资料,2020(35):20-22.
[2]廖灵琳.以问为钥 借析作翼——《孔雀东南飞》导读策略探索[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22(6):70-72.
[3]丘明盛.《孔雀东南飞》课本剧教学实践与反思[J],语文教学之友,2020,39(11):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