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校理工科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

2023-10-12 03:22李欢莫欣岳
中国新通信 2023年16期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李欢?莫欣岳

摘要:实施课程思政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理工科因其自身特点遇到了一些问题,阻碍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有效推进。文章首先阐述了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政策导向;然后从思维意识、课程体系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分析了理工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特点和难题;最后从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能力、促进专业课思政元素融入、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新时期理工科深化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研究旨在为今后高校理工科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等教育;信息化教学;思政融入;多维教学评价

一、引言

课程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形式,令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教育理念[1]。课程思政的主要形式是将思政元素融入各门专业课程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2]。我国高校课程思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在2018年的“全国教育大会”后得到进一步发展。随着《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等政策的实施,课程思政经历了多次探索与实践[3]。2022年国家对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程思政建设也迎来了深化发展、全面提质的新阶段。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涉及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关系着民族复兴和国家崛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高等教育中理工科在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战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因其自身学科专业特点,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也是客观存在。因此,如何有效推进和全面提升高校理工科的课程思政建设,值得深入研究。

二、高校课程思政建设政策导向

(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2016年12月,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到“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立德树人是核心,要将思政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并对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抓好课堂教学关键环节,令所有课程同思政课同向同行,结合新媒体新技术促进思政工作开展等要求。

(二)全国教育大会

2018年9月,“全国教育大会”顺利召开。会议总结了我国教育事业的主要成就和推动教育发展的“九个坚持”,为今后高等教育工作提供了遵循。会议强调要解决“培养什么人”的首要问题,将思政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会议为从高等教育层面认识课程思政提供了理论基础,课程思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实践途径。

(三)《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

2020年5月,教育部出台《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旨在将思政教育贯穿高等教育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所有课程都要发挥育人作用,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并提出了包括建立科学的教学体系,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分类建设,巧妙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完善评价和奖励的体系机制在内的具体要求。

(四)《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发布了《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方案》指出近年来课程思政在有序推进的同时也存在部分高校不够重视、工作意识和能力不强、理论和实践结合不紧密等问题。今后做好“大思政课”建设要从创新教学方式方法,重视社会实践教育,建设思政教学的大资源库等几个方面发力。

三、理工科课程思政建设特点和难题

(一)思维意识的差异

思维意识决定了人对事物的立场和态度并进而影响其行为和决定。理工科的教师和人文社科等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在对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和实施能力方面也有着显著差异,阻碍了理工科课程思政教育作用的发挥。在理工科长期专业化、科学化实践训练的潜移默化下,客观、定量、理性已成为其追求的标准,而具有“立场性”的思政教育会与理工科的逻辑出现冲突[4]。且理工科的思维呈封闭性和收敛性,这与思政学科的发散性、开放性存在不同。此外,理工科教师长期受“科研成果”导向的影响,对思政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因此,在理工科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转变思维意识是首要解决的问题。

(二)课程体系的区别

理工科的课程体系与人文社科有很大区别。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例,其专业课程中就涵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思政类课程,而其他人文社科也与思政教育有着紧密的联系。但理工科多为数学、物理、程序设计等逻辑推理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若像专业外语那样单独设置专业思政课恐怕不太现实。且理工科课程多基于自然认知的普遍性,无人文社科的立场导向,而将感性的思政教育内容融入理工科专业课程,本身也存在一定难度。故今后的工作重点是考虑如何在课程设计中巧妙、自然地将思政内容和專业课内容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教学方式的不同

理工科强调掌握技术和知识,实现对技术和知识的综合运用,强调“工具理性”,而人文社会科学强调“价值理性”。理工科教师考虑育“才”重“器”的多,考虑育“人”育“德”的少。理工科强调“定量”“严谨”,在教学中有一套标准规范的流程,并试图排除“定性”“发散”思维的影响,以期揭示事物客观规律,减少主观因素。如果将理工科专业课程的教育教学和思政教育进行对比,则不难发现理工科更重视讲授、考试和认知,而思政教育更强调开放式的互动探讨、实践能力及情感共鸣[5]。

因此,结合实际需要对理工科教育教学方式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与转变,以适应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也是高校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举措。

四、理工科深化课程思政建设实践路径

(一)提升教师思政教育意识能力

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能力的建立与提升是贯彻落实“思政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有效开展课程思政工作的前提和保证。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使课程思政的理念形成广泛共识并全面提升教师开展课程思政建设的意识和能力。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的引路人。因此,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策略,培养和提升广大教师思政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令其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今后的工作重点可以放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针对理工科教师在课程思政的内涵认知和实施的能力方面的不足,广泛开展科技与人文精神的专题研学活动,将科学研究与教学研究相结合,促进理工科教师对科学技术的思想文化、精神价值、社会精神等内涵的认识,提升知识传授中对思想、情感、道德内涵的渗透能力。二是青年教师受限于授课内容熟悉程度和教学经验的不足,影响了课程思政的有效开展,今后要发挥资深教师“帮传带”作用,同时开展专业的思政教育培训,定期举办研讨会,推动教学观摩和交流等活动来提升教师课程思政教学的能力水平。三是加大思政示范课程建设力度,提升覆盖率和普及率,形成全员参与的局面,令广大教师通过深入系统的学习实践,提高自身课程思政建设意识能力水平[6]。

(二)促进专业课思政元素融入

课程思政不同于思政课程,要依托专业课主体,推动思政元素的巧妙融入。思政融入要做到不露痕迹,潜移默化,杜绝生搬硬套的硬植入。要避免思政教育和专业课教学“两张皮”的问题和课程思政“表面化”的现象,真正将思政教育巧妙地融入专业课教学的全部流程和各个环节[7]。无论是课前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选择和课件制作,还是课堂教学中的讲授、提问、讨论和实验,还是课后的论文撰写和作业布置,都要认真思考如何自然地体现课程思政的特点。课程思政要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学习体验,关注实际教学效果。深入挖掘专业课程本身蕴含的思政元素,用价值理念引导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全过程。抓住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创新丰富教学情境,让专业课理论要点和思政要素水乳交融,令课程思政“润物细无声”。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主观能动性,不同专业课在教学内容和方式上有所差别,因此课程思政的开展也无固定模式可依循,授课教师更应将专业知识与思政元素融会贯通,开展形象生动的讲解演绎,而不是刻板的灌输说教,尽快形成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要切实了解理工科和人文社科学生在思维方式上的区别,循循善诱,提升教学效果。

(三)提高信息化教学水平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在当前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高校课程思政教学的方式方法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变化[8],教师更应乘势而为,开拓创新。切实提升信息化教学水平,就要充分将信息化的技术、平台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等新技术新手段及公共教育设施,丰富教学资源,拓宽教学渠道。抢占网络思政教育主阵地,创新“互联网+课堂”的教学方式,推广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任课教师要熟练应用新媒体新技术手段,包括超星学习通、微课堂等,广泛整合校内外思政教学资源。利用好国家建设的全国高校思政课教研系统和智慧教育平台,例如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等,从这些网络平台中获取思政教育相关教学案例、重难点问题、教学素材、在线示范课等。善于从社会实践中学习,形成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方案。鼓励学生通过“线上+线下”模式,参加“互联网+”、创青春、中国计算机设计大赛等创新创业活动,进行以科学精神、美丽中国、抗击疫情、乡村振兴等为主题的专题教育学习。

(四)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

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评价,可以在监督教学过程、控制教学质量、评估教学成效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结合理工科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特点,构建科学全面的教学评价体系,是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的环节[9]。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建立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课程思政是依托于专业课程的隐性思政教学,理应激发学生的专业热情、职业责任感和国家使命感,故可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成效评价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涉及学生的课堂表现、课程成绩等。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本身,评价对象可以按教学要素分类,具体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合理、教学手段是否多样、教学情境是否感人等。

此外,评价主体应多元化,包括教师自评、督导考评、同事互评、学生测评等。评价方式也可以采用主观定性评价(描述性反馈)和客观定量评价(问卷调查)相结合。综上,在构建课程思政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应发挥各级各类教学指导评价委员会、评议组的作用,建立多维度、多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发挥评价对课程思政建设的监督推动作用。对于高校,将高校课程思政教学评价结果作为其“双一流建设”“学科评估”等重大项目的主要评价指标;对于教师,将其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程度和取得的成效作为评奖评优、选拔任用、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

五、结束语

课程思政是高校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理工科因其自身特点,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客观存在。理工科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力量,面对困难更要迎难而上、群策群力,从组织领导到课程设计再到教学评价,全流程各环节全面发力,逐一破解难题。最终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提高高校办学育人水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

参  考  文  献

[1]高德毅,宗爱东.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中国高等教育,2017(01):43-46.

[2]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1):31-34.

[3]韩宪洲.课程思政的发展历程、基本现状与实践反思[J].中国高等教育,2021(23):20-22.

[4]李林英,卢鑫.理工科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21(20):34-36.

[5]李骏扬.理工科课程中的思政与情感[J].中国大学教学,2019(12):20-23.

[6]王丽,李雪,刘炎欣,陈理宣,刘小平.高校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与能力现状的调查分析及建议[J].高教探索,2021(09):67-74.

[7]蒋最敏,李琲琲 ,徐珂.试论高校理工科课程思政中“国家意识”的塑造[J].中国大學教学,2022(03):25-30.

[8]刘祥玲.教育数字化转型中高校课程思政的困境与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2(08):100-105.

[9]杜震宇,张美玲,乔芳.理工科课程思政的教学评价原则、标准与操作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20(07):70-74.

基金项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国际学生网络舆情监测和应对机制研究”(22LH0409),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0902070162538),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623RC455,623RC457),海南大学科研启动基金项目(KYQD(ZR)-22096,KYQD(ZR)-22097),海南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djy2364)。

李欢(1990-),女,汉族,甘肃民勤,博士,讲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CCF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网络科学和人工智能研究;

通讯作者:莫欣岳(1991-),男,汉族,甘肃兰州,博士,讲师,海南省高层次人才,IEEE/ACM/CCF会员、专家委员会委员,研究方向: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研究。

猜你喜欢
信息化教学高等教育课程思政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湘绣专业实施课程思政的可行性研究
提高高中英语阅读信息化教学效率的措施
信息化教学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体系的构建
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信息化教学课程改革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