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鹏
关键词:高中体育;素质拓展训练;教学实践;应用策略
课程教学应积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全面发展。
为达到这一要求,越来越多的教师尝试引入素质拓展训练。素质拓展训练是一门能够激发人的潜能、富有挑战性的实践课程,它综合了教育学、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等相关学科的成果,通过精心设计项目,让学生从中体验战胜困难的快乐,以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团队协作能力。
1 组织多元训练活动,激发学生训练热情
第一,开展挑战性训练项目。争强好胜是青少年的重要心理特点,而在素质拓展训练中设计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训练项目,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还可以促使他们主动协调身心,调动自己的知识、技能等,以更加饱满的状态完成任务。例如,在高中体育课程建设中,教师整合校内外资源,打造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课程主要分为两种模式,一种是场地高空项目拓展培训,另一种是野外生存挑战。这一课程主要是针对想挑战自我、激发潜能、突破自我设限的学生而设计的。学生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各种体验式拓展训练项目,并从中突破个人心理障碍,突破自我极限,拓展自身能力。
第二,开展趣味性训练项目。充满趣味性的素质拓展训练项目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训练氛围,让学生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例如,在跑步训练教学中,教师利用学校操场环境,组织“彩色跑”趣味拓展训练项目。学生需要分别经过红、黄、蓝、紫、绿五个彩站到达终点,并获得奖励。这是一项推崇健康快乐、彰显自我的跑步娱乐活动。有别于追求速度的竞技项目,在彩色跑活动中,参与者不仅能够获得身体上的锻炼,而且能够收获充满趣味与新奇的跑步体验。
第三,开展团队训练项目。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设计一些团队项目,着重培养学生之间的信任与默契,促使学生加强团队合作、凝聚团队力量,实现挑战和突破。例如,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执行力,教师以经典执行力拓展训练项目为主线,辅以体育训练元素,强调对任务高效、精确的执行和对团队总目标进行关注。项目训练能够促使学生理解执行力与团队目标的关系、个人的执行与责任的关系,强化学生的自律性和自制力,并通过个人的努力提升团队执行力,强化团队荣誉感。
2 明确体育教学目标,优化拓展训练内容
第一,应明确体育训练的主要目标为提高学生自身的素质,提高素质训练的整体质量。在开展拓展训练时应明确拓展训练所涉及的项目较多,其中包括了攀岩、野外行走、拳击、格斗等项目,对学生自身的体力要求较大。为此,在训练的过程中,其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个人耐力,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耐力,增强自身的体质,才能够确保在拓展训练时,训练质量得到提高。教师应明确增强学生体质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拓展训练项目,并侧重对体能的培养,进而将训练要求落实在日常教学中,不断改善学生身体素质,为学生终身运动的良好习惯打好基础。
第二,通过开展素质训练增强团队意识。在拓展训练的过程中,有很多项目不能够仅由一名学生完成,而是需要分组合作完成,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帮助。为此,学生只有共同努力,才能够攻克难关,取得最后的胜利。借助拓展训练,能够促使学生充分意识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了解团队意识对自身发展所带来的正面影响。这种方式也为他们未来参与社会分工与合作奠定了基础。在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明确团队意识培养的教学目标,并精心设计拓展项目,使学生能够通过体验式的学习方式,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并且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从思想深处真正地领悟到团队的作用,并且更深刻地理解团队这一概念,明确集体力量与个人力量之间所具有的獨特的内在关系。
第三,基于学生自身的生存这一目标进行拓展训练。在很多拓展训练开展的过程中,学生所处环境是模仿野外的原生态环境。这些项目能够促使学生了解健康知识,并且增强学生的自救能力以及生存本领,进而提升他们的生存能力、锤炼他们的意志品质。基于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明确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具有一定挑战性的拓展训练项目,促使学生在项目体验中不断成长。
第四,基于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目标展开素质拓展训练。拓展培训通过项目设计,能够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形成良好的心态。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组织开展拓展训练,引导学生接受生理与心理的极限挑战,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状态。这样的训练有利于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促使学生在未来的发展中勇于突破自我,积极面对挫折。
3 加强拓展训练指导,提升体育教学效果
第一,渗透健康知识,提升学生运动素养。在“信任背摔”的拓展项目中,教师根据项目活动过程为学生渗透安全知识。在活动中,教师不断强调在每一个环节都要有双重保护:当学生爬上背摔台后,其他同学将他引到保护架内,直到他背靠保护架站稳,绑上背摔绳后,再慢慢走到台边站稳,学生向后倒时,教师确认方向正确才可以示意其他学生松背摔绳;其他学生保持弓步,要用双臂接住背摔的学生。通过安全知识的渗透,学生不仅能够增强安全意识,而且能够逐渐形成主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责任心和能力。
第二,讲授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运动能力。在高中素质拓展训练中,有教师引入了拳击项目,并通过技能训练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拳击基本功训练环节,教师针对“站架”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学生两脚分开与肩同宽,脚尖向前,不要外八字,也不要内扣;左脚向前迈步,迈步的距离是后腿跪下时,膝关节触地点所在的位置;举起手臂形成90 度的夹角,接着两手臂指向90度所在的45 度的位置,以两脚的后脚跟为轴转动双脚,将脚尖转向和两手指向的同一方向;握拳,大拇指放于中指的中节指骨处,上臂伸直举过头顶,将双臂放松下落至胸前;拳心内扣贴于眼睛下方,前手肘关节呈90 度,拳头的高度即鼻子的高度,视线从前手拳峰处看出。教师应反复指导训练,逐渐提高学生技术动作的熟练度,为学生后续训练做好准备。
第三,渗透情感价值,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在高中体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素质拓展训练项目的优势,引导学生依托典型场景和活动方式,让学生经历一系列考验,并与学生主动交流,引导他们深挖每一个项目中包含的人文情感,进而展开针对性训练,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为终身体育做好铺垫。
4 优化拓展训练环境,保障学生安全训练
第一,明确安全要求,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些项目需要把学生带到相对严酷的环境中,让他们经历一系列考验,磨炼克服困难的毅力。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缺乏必要的安全措施,会对学生的安全造成威胁,甚至出现运动损伤,影响课程整体质量。因此,在素质拓展训练中,教师应提前对学生说明注意事项。例如,在“信任背摔”项目中,教师提醒学生取下身上硬物时,注意复查原则;为学生定位并逐一检查动作要领,保证每位保护人员按照规定动作做;上台的背摔队员不要绑住手臂,要严格按要求操作;按规定布置保护队员,做到最后一组要有一人推住,不至于在学生倒下时因受到很大的冲坠力而使保护组整体摔倒;严格执训,做到及时检查,及时复查,及时指导,及时纠正;等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让他们逐渐学会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并在训练中学会保护自己,主动控制安全风险。
第二,落实场地与器材的排查,确保学生安全。学校组织相关人员对素质拓展训练的设施及器材进行排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建立设施与器材安全隐患排查的工作机制,专人负责安全检查;教师在上课之前,必须对体育器材进行安全检查,尤其是对于展开素质拓展训练的场地以及特殊器材,确认没有安全隐患才能使用。这样可以有效排除客观存在的安全风险,保证训练效果。
第三,掌握环境因素,制訂科学的训练计划。许多拓展训练项目需要在户外进行,而天气对训练项目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针对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环境因素对训练项目的影响,根据户外环境的变化调整完善安全管理措施,保证学生能够安全训练。
第四,完善应急措施,控制风险影响。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学校应针对素质拓展训练制定应急体系,提高教师和学生的急救能力,确保他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对安全事故作出反应,对出现损伤的学生进行有效的救治,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小安全事故的不良影响。
5 结语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素质拓展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还可以有效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从多角度分析了素质拓展训练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同时也存在诸多不足。因此,随着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落实,教师应加强教研、深入实践,进一步探索素质拓展训练与体育课程的融合路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体育课程的改革提供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