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策略

2023-10-11 11:15鲁红
高考·下 2023年6期
关键词:高中生物策略

鲁红

摘 要:根据相关的研究展示,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引导学生们进行积极的思考,同时,问题刺激是学生展开有效思考的关键依托。基于此,各高中生物教师需要紧密围绕“如何创建情境、引起学生疑惑并展开思考”这一话題展开深度的探索,逐步形成更优化的课堂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在提升教学质量上的正向作用极其突出。文章将围绕着“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策略”这一问题展开具体论述和分享。

关键词:问题情境教学模式;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策略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在教学思路的设定上不能被禁锢于传统层面,而应该以科学的创新方式为依托,帮助学生不断开拓个人的学习思路,实现最终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教师可以构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不自觉地投入深度思考、探索中去,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而且问题情境教学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心理品质的重要源泉,是沟通现实生活与生物学习,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的桥梁。“问题是教学的心脏.有了问题,思维才有方向;有了问题,思维才有了动力;有了问题,思维才有创新。”一个良好的生物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诱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起学生更多的联想,也比较容易调动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和兴趣,更加自主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一、问题情境教学的含义

所谓情境教学法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课标要求、进一步打造以各类场景作为主要呈现的空间,通过情境的创设,可以让学生在多方刺激下展开深度的体验探索学习,帮助他们更好理解教师的教学理念和课程内涵,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正是因为在高中生物课堂中融入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带去正向帮助,所以值得被持续渗透[1]。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与认知特点,有目的性地创设相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积极思维、主动探索、实践体验等方式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达到掌握和应用知识,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的一般模式为“设置问题情境—确定问题或课题—拟定解决课题方案—执行计划—总结与评价”;布鲁纳的问题教学法(又称发现法)也主张创设问题情境,他认为:“学习者在一定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对学习材料的亲身体验和发展过程,才是学习者最有价值的东西。”生物情境是从事生物活动的环境,产生生物行为的条件。从它提供的信息,通过联想、想象和反思,发现生活与生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生物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同时还伴随着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其表现为对新知识的渴求,对客观世界的探索欲望,对生物的热爱等。创设问题情境不仅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会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的教育环境,是新课改能否真正实施的一个重要标志。“创设情境”是生物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它有利于解决生物知识中的高度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

二、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下,构建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的基本原则

(一)切实做好知识的整合工作

在授课之前,教师必须将生物课程的相关概念、原理以及规律有效地整合在一起,确保高中阶段的生物课程与其他阶段课程实现纵向的有效衔接和融入。在备课环节,教师还需要紧密围绕学生在各阶段学习过程中对概念、定义的理解提出具体,实现内容上的递进、互补。

比如,在围绕《细胞的基本构成》这一课程展开教学前,教师首先需要明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了解植物、动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明确植物、动物细胞的共同点和区别体现;二是明确细胞膜的构成成分,理解细胞膜与维持细胞功能间的具体关系;三是了解各种细胞器的分布、功能的特点;四是了解细胞结构的生理功能;五是了解染色体质跟染色体之间的关系;六是了解原核和真核细胞间的差别和不同,在明确以上的教学目标后,教师应该将高中生物课程与初中生物课程有效衔接起来,初中阶段也学习细胞,但学的主要是细胞的大体结构,高中阶段学习的重点是细胞生命活动、能量代谢和亚显微结构等内容,所以,教师可以将初中、高中阶段的课程进行整合,以层次且系统方式来组织各类教学活动,如此就能帮助学生构建更加深度完整的学习体系[2]。

(二)注重知识的批判式理解

在授课过程中,教师需要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批判式理解,毕竟这将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高低。生物课程的批判思维主要是:与大量科学家观点的碰撞。事实上,所有被写入课本教材的观点都是在与前辈所形成观点进行碰撞、质疑并不断延伸过程中逐步增加的,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各科学家的观点进行批判式看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可以深刻意识到“绝对”和“相对”真理之间的紧密关联,并促进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3]。

(三)注重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所谓的迁移与运用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们把书本上的知识反馈在不同的题目的分析上面,并且把这些理论知识持续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建议教师可以围绕提出—解决应用的模式逐步推进日常的教学活动。同时,在教学时,教师要关注学生们日常生活与课本上具体知识的联系,把生活中的情境搬到课堂上来了,将生物渗透到生活中去,实现学生们对教材信息的科学化感知,在把控各知识点的基础上实现举一反三。

三、问题情境教学模式下,高中生物深度学习课堂构建的策略和方法

(一)创设生活化情境,以问题为驱动,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落地,教师需要深刻地意识到,在日常授课过程中,自己不但需要引导学生学习与教材相关的各知识点内容,同时还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各类可以更好推进课堂展开、提升学生能力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树立积极、良好的学习态度。

教师需要通过与教材相关问题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实现高质量的学习。问题情境其实也可以解释为一个教学的突破口,因为问题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冲突、矛盾感,让他们对已经构建的知识体系出现动摇,在此激发学生进一步获取新知识的愿望和想法,促进他们形成更积极的学习行为。在导入问题情境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将情境与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是以农村酿糯米酒等不同的现象作为导入、创设生活化的情境,二是需要让学生进一步结合自己日常生活进行一些小实验的实践,如观察不同状态下的洋葱切片。第三个方面就是要引导学生们展示自己与生物的联系,比如,他们在青春期一些身体上的变化与心理的烦恼等,通过以上生活化情境的导入和创设,往往就能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热忱和兴趣,这是因为生活化的场景与学生的日常维持高度紧密的联系,而教师就可以通过这些细节与他们建立沟通的桥梁,帮助他们在各种生活化现象中展开逐步的探索和研究[4]。

在受访过程中,不少学者纷纷表示,如果可以创设生活化的问题情境推进授课,一来可以与学生的好奇心理维持高度统一,借助这一方法展开教学,学生的主动探究热忱会得到激发;二来又能培养学生在现有表面现象基础上深入本质、进一步实现深层次探索的能力,这与科学探究的方法是高度契合的,值得被积极应用。

(二)创设探索情境,以问题为驱动,启发学生思维

所有思维的形成都是从发现、分析、解决问题开始的,所以在创设问题情境的基础上,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已提出的各类问题,再进一步提出各类问题,事实上,选择并提出好的问题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环节,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该环节的全流程如下:首先,教师要在课前做一些小调查,了解学生们的兴趣方向,结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引出生物上的问题,并且让他们讨论并探索这些问题。其次,教师需要立足教材的内容进一步寻找各类问题,三是将接下来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围绕个人以及教师提出的初期问题展开进一步探索,进一步延伸出更多更具有深度的问题。通过学生—教师—学生—教师的方式先后提出问题,其正向价值突出,这是因为在该过程中,大家会将一个问题分解成几个不同的小问题,引导学生产生提问的想法,不断提升课堂现场的学习质量。

比如,以《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探索》一课的教学为例,在课堂中,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细胞膜的组成成分是什么,并立足这一大问题设定“欧文顿的实验方法实验理论是什么”“科学家在20世纪初的分析结果表明,膜的主要构成成分是什么”这两个子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延伸第二个问题,脂质在细胞膜上是以怎样的状态进行分布的,并延伸出以下三个小问题:在当时的设备条件下,此项实验是怎样开展的呢?通过实验,他们得到了什么结果呢?如何快速画出两层磷脂分子层的模型,然后再提出问题:在细胞膜中有蛋白质,那蛋白质处在怎样的位置,并延伸出以下三个小问题:一些国外科学家关于蛋白质的实验得出了什么结果呢?就所了解的一些蛋白质模型是否有不足呢?你能够通过小白鼠与人体细胞融合的实验得出什么结果呢?“蛋白质大部分集中在磷脂双分子层中”这样的说法是正确的吗?在这些问题提出之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们就他们得出的答案在班级内进行交流,简言之,就是结合以上科学家探索的历程展开进一步学习,构建生物膜的模型。如果按照以上方式推进教学,学生就能在教师或者自己提出的各类母、子问题的延伸中,不断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探索欲望,实现最终的教学目的。

(三)创设实验情境,以问题为驅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借助问题引起学生的关注后,他们的学习激情就被唤醒了,并且他们会更加认真地分析书中的表述,从相关的实验中寻求最终的正确答案,但是高中生物的难度较大,对尚未接触的知识点内容,大多数学生都呈现出一片空白的状态,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教师应该向学生提供广阔的实践、操作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实验中实现手脑融合,立足旧知识学会新知识。比如,在围绕着“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这一个主题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学习情况提出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1.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面有很严格的要求吗?换另一种洋葱的颜色可以吗?2.植物细胞是否具有渗透的功能呢?3.植物细胞在什么的环境中保持充足的水分呢?在哪些情况下又会逆向吸收水分呢?4.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过程是如何展开的;5.如果用有一定浓度的溶液替代,最后的结果又是如何的。

在教师提出以上问题之后就可以将时间留给学生,让他们在实际动手操作的过程中认真观察并找出以上问题的最终答案。正常认为以上教学方式相当繁琐,其实不然,通过动手实践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很好解决在新课程中涉及的各类问题,同时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四)打造辩论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通过辩论的方式进行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中拥有着突出的价值和作用,这是因为借助这一理念展开教学,可以切实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不断吸收知识,并将各知识持续应用于各类问题的解答。从本质角度出发去理解,所谓辩论式教学指的是,在日常教学时,教师应该以学生作为主体,以反向、发散性思维作为基本切入,引导学生结合特定问题、在小组合作中展开辩论式探讨,在辩论过程中大家会各抒己见、让彼此间的意见实现有效碰撞,在辩论中获得更多知识传承。

为更好提升辩论情境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坚持两个基本的原则:第一,要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与学生们建立良好的关系,多多鼓励学生们,让他们在更加积极的状态中展开学习,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第二,教师要结合学生们的兴趣方向选取具体的一些辩论论题,激发他们的学习激情,呈现出更好的学习状态。比如,在围绕“细胞的癌变”这一知识点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提出“癌症是否无法治疗”这一辩证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立足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展开深度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部分学生会表示,早中期癌症的治疗手段很多,如化疗、放疗等,有的学生则会认为,只要提前做好预防工作,避免细胞进入癌变环节,就能很好防范细胞癌变的问题。因为在讨论过程中,不同学生的意见和想法会得到碰撞,所以能开拓学生的思维角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创设课堂教学情境的策略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情况和条件积极创设出适合学生思想实际、内容健康有益,紧紧围绕教学中心而富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可以创设以问题作为驱动的各类情境模式,引入深度教学的理念,往往能让学生在与教材相关问题接触的过程中展开进一步的探索,并且形成个人的独立思考角度。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未来的授课中,教师需要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挖掘个人的潜力,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努力实现自我突破、自我探究,最终将深度学习的理念内化于心,促进学生的快速成长。

参考文献

[1]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汪忠.新编生物学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郭凤杨.高中生物学生物情境课堂导入的现状分析及实践研究[D].曲阜:曲阜师范大学,2020.

[4]张志梅,何佩云.贯穿式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运用初探[J].中学生物学,2020,36(6):21-22.

猜你喜欢
高中生物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求初相φ的常见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合作学习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