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微课学习新模式

2023-10-11 17:12:06王迎春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习模式初中科学微课

王迎春

[摘 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移动媒体日益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其中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带动了微课的发展。文章以杭州市某区中学两个班级为对象,提出微课学习新模式,具体以内容细化推演知识结构,以思维导图归纳核心概念,以小组合作促进学习效率,初步探索微课在初中科学课堂中的应用,浅析微课的教学辅助功能。

[关键词]微课;初中科学;学习模式

[中图分类号]    G633.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3)21-0027-04

一、研究背景

微课教学是通过微视频的方式,向学生传递知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内容的教学模式。为切实提升学校育人水平,规范校外培训,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课业压力,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双减政策文件[1],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好评,但也随之引发新的问题。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学活动主要在学校展开,使得部分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在某种程度上减负的同时也在减质。

疫情期间,线上学习逐渐得到推广,这种学习方式最大化地利用了教育资源。随着互联网教育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重视这种教育手段[2],于是笔者尝试在双减背景下通过设计微课来辅助学生学习。微课是以短视频为载体,是向学生呈现某个知识点或教学中的某个环节的一种教学资源[3]。本文以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第一章“电与磁”的教学内容为例,设计通过微课辅助学生学习的方案,具体包括教学内容的细化以及微课的设计。实践中笔者将教学 PPT 转化为短视频制成微课,通过线上分享实现资源共享,并分析实践研究成果,列出微课辅助学习的优、缺点并进行反思,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二、提出问题

《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提出要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求,坚持与时俱进,反应科学技术进步新成果[4]。于是在双减和疫情的双重背景下,衍生出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以保证减负不减质。一种是家教式教学,一对一解决学生的问题,但费用较高,一般家庭难以承受;一种是网络授课,学生的接收程度会受到影响,而且费用也较高;还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学习资源,但是由于无系统的免费学习网站,且教材的版本过多,学生无法高效地获取所需要的内容。笔者在科学教学中发现学生存在以下学习问题。

(一)内容困难,难以激发兴趣

八年级是学生学习的关键期,也是学生学习的分水岭。这个时期各个学科的学习都会提升一个难度,很多学生容易出现学习懈怠的情况,加之各种青春期的问题,所以存在“八年级现象”。相较七年级,八年级的学习增加了广度和难度,于是学生在繁重的课业压力下,逐渐失去了学习愉悦感和良好的心态,学习兴趣大大降低,两极分化日益严重。

(二)内容零碎,难以系统概括

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课程,包含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等,这些分支相互渗透又交叉融合,以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部分學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忽略各个学科本身的逻辑顺序,思维易产生混乱,难以概括各个学科的知识体系,无法形成清晰的思维脉络。

(三)内容广阔,难以重点把握

科学相较其他学科内容更繁多,涵盖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领域的一些常见的基础知识,还需要学生掌握探究实践的能力和基本的思维方法。学生不仅需要记忆还需要操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细节,而中考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基础知识的考查,主张回归教材,抓好细节。

三、实践研究

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维果斯基认为教学可以“创造”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并且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5]。微课可以为学生在已经达到的水平和能达到的水平之间搭建桥梁,从而发挥教学的积极作用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6]。

(一)制订具体的学习计划,化解“大困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进入了一个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时代,每个人都离不开手机,短视频行业的发展尤为突出。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短视频用户规模早在2018年就已达5.01亿人,增长率为107.0%。最近几年,我国网民日均刷视频时长约100分钟。微课本身也是一种短视频,趣味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爱学堂”网站发布了富有创意的动画视频课程,每节课以平均5~8分钟的时长精讲一个知识点,帮助学生深度理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目前该平台学生用户已有几百万,覆盖全国所有省、市、自治区。利用短视频学习无疑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方法。

根据课程标准,浙教版科学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电与磁”单元知识内容可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课程内容,第二个层次为主题,第三个层次为专题(如表1)。

根据“电与磁”各个专题的内容制订相应的学习计划(如表2),每周包含5个学习计划日,每日制订3个学习任务,这样各部分专题内容得以细化,学生可以全面地掌握科学基础知识。

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后期可以根据学生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星级评定和记录,使学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笔者以(4)班为例,制订了“333学习行动计划”,即每3个人成立一个学习小组,每周3个学习计划,每完成一个计划为1é,每周每个人达到3é即算完成小组一周的学习计划。班级学习行动计划样表如表3所示。组长负责监督并记录组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对于按时完成的小组及时提出表扬,以起到良性的促进的作用;对于超额完成任务的小组给予奖励。通过刷视频攒星星而获得奖励,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

(二)运用思维导图,指导学生厘清思路,梳理知识脉络

澳大利亚的认知心理学家约翰·斯威勒对认知负荷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认知负荷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时间内施加于个体认证系统的心理活动的总量[7]。内在认知负荷是由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及学习者的知识经验水平等因素引起的。将微课视频内容进行整理,引导学生完成每周学习任务并打卡记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资源,又降低了学习材料的复杂性;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水平选择需要的微课内容,这使得学生学习处在合理的认知负荷范围内,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一般情况下按照教材已定的章节顺序确定视频教学的内容,更容易帮助学生整理出知识的脉络。学生可通过线上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对于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可以随时随地地反复学习。借助思维导图(如图1)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可以简单高效地对一个阶段的知识进行记忆链接,将需要掌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关联化,促使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四、研究成效

(一)自主调控,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把教材上每章节的内容录制成微课,让学生自己把控学习的内容和时间,使得学习是根据学生自己的需要产生的,这在一定程度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且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也可以通过相应的平台进行交流,完成作业及考试等,这在一定程度上舒缓了学生在校学习的压力,久而久之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陌生的内容,学生会去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学会发现问题,并根据已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从而获取更多的学习经验。

(二)优化结构,完善学生学习体系

对于初中生来说,中考是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道法、历史的综合,知识点琐碎且内容繁多。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大脑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在养成当中,对于零碎的知识点很难有全面的掌握。微课辅助学生学习,充分利用了零碎时间,缓解了既往学习中效率低下的问题[8]。依据本研究设计的微课辅助方案,学生每一次的学习内容都可以回归到知识体系中,这样可以不断加强学生对知识脉络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归纳能力,从长远来看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9]。

(三)抓住重点,促进学生更好发展

微课视频涵盖广泛而精细的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课业重点,并通过分解复杂的知识来降低学生的学习困难。例如,一些实验或者一些趣味视频无法在课堂上一一呈现,则可以通过微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外接触更丰富的知识。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不仅要给学生教育,更要给学生好的教育,拓宽学生的眼界,使之成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10]。

五、反思展望

随着现代网络学习的不断发展,在教育网站上优秀的微课越来越多,这些微课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但能够提供初中科学微课资源的学习网站相对较少[11],并且很多网站都采取付费制,这不利于科学微课学习模式的推广。目前杭州市教育局开展了“共享优课”的赛课活动,并提出了同步性、系列性、互动性、引领性的要求,以丰富微课资源,提升中小学课堂教学质量。此次赛课契合教育教学改革精神,可为更多的教师和学生提供建议和帮助,真正实现科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学生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他们的生存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   参   考   文   献   ]

[1]  人民出版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2]  规划编制专家组.《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解读[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2.

[3][6]  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資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科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5]  SWELLER J. Cognitive load during problem solving, effects on learning [J]. Cognitive Science,1988,12(2):257-285.

[7]  黄荣怀,周跃良,王迎.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8]  张莉靖,曹殿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4(Z1),91-92.

[9]  卢海燕.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14(4):33-36.

[10]  官芹芳.可汗学院翻转课堂[J].上海教育,2012(17):27.

[11]  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猜你喜欢
学习模式初中科学微课
微课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22
微课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06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00
微课不微
考试周刊(2016年96期)2016-12-22 23:46:32
发挥远程教育平台优势?探索社区教育数字化学习模式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究
信息技术环境下大学英语视听说混合学习模式研究
人间(2016年24期)2016-11-23 18:13:41
浙教版初中科学“阅读材料”教学对策初探
浅谈初中语文自主学习模式的构建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4:44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考试周刊(2016年85期)2016-11-11 02:2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