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博物馆从最初的以保护和陈列展品为中心的内容灌输到现在强调以观众为中心的体验设计。用户体验时代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对交互设计在现代博物馆展示中的应用四个发展阶段的阐释及具体案例分析,提出交互设计在博物馆展示空间的设计应用原则,从而进一步探讨打破空间和时间限制未来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更多可能性。
关键词:博物馆展示;交互设计;虚拟现实;用户体验
一、博物馆展示空间设计的发展和现状
博物馆作为保护文化和自然遗产,为民众提供知识学习、互动娱乐的重要载体,是满足民众物质文化需求、提高文化素养的重要场所。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及“以用户为中心”观念的盛行,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已从最初的“以展品为中心”发展为“以人为中心”。追求极致的用户体验成为一种浪潮。博物馆展览也由单方向“展品-观众”的内容灌输转向与用户交流并寻求情感上共鸣的模式,将博物馆的展览方式由单纯直接的“解释”转化为一种独特的“体验”[1]。博物馆陈列和展示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和多样化,VR(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媒体艺术等多种交互手段得以广泛运用,多元化的设计理念开始影响和改变传统单一的展示模式,情感化设计、联觉、信息交互、知识可视化、可持续发展等设计理念都对现代博物馆的展示空间设计产生了深刻影响[2]。能够拉近与受众之间距离,与用户产生情感共鸣和沉浸式互动体验的展示方式越来越被需要。
二、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交互方式应用
随着科技的进步,博物馆的交互设计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第一阶段是以传统的硬件设备为主的交互方式,用户使用手柄、鼠标、键盘等设备,选择或点击某个区域进行操作,此阶段为交互设计介入博物馆展示的初级阶段,由于技术的限制,观众能获得的体验非常局限。第二阶段为触觉交互的表现形式,包括手势反应、手势导航等,观众通过不同手势与大屏幕进行互动,如利用滑动等手势让蝴蝶飞走,伸展手臂模拟在海底游泳等。此交互方式常以屏幕作为媒介,观众仍局限在二维的交互界面,难以获得多重维度身历其境的交互体验。第三阶段博物馆的交互设计运用多呈现沉浸式、情感化等特点。声、光、电、味等元素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视、听、触、味、嗅五感。引起感官的多重体验,体感交互、全息投影、裸眼3D等技术的应用也很大程度上增强了游客的参与度,在更好营造展示空间的环境氛围的同时,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提升了观众的沉浸式体验。第四阶段为虚拟和现实相結合技术的应用,随着5G时代的到来,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技术飞速发展,并在许多场馆得到广泛应用。VR(虚拟现实技术)的基本实现方式是利用计算机创建一种模拟环境,通过三维技术、多媒体技术、仿真技术等,实现多重感官通道的实时交互。AR(增强现实技术)是通过计算机系统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相叠加,虚拟与现实相重合是观众产生超现实的交互体验,在一定程度上观感更加震撼,使观众身临其境、过目不忘,也更具吸引力[3]。此外,近几年受疫情的影响,人们出入聚集性公众场所的次数逐渐减少,移动端虚拟博物馆因其便捷、易传播,“足不出户便可看遍世界”的特性,受到了大多数人的推崇,并成为了学生群体一种在线教育的通道。
(一)感官交互技术(声光电味)
外界环境的颜色、声音、光线、气味等都会作用于人类的感官,帮助产生不同的体验效果。例如颜色色温的不同会营造不同的气氛,在视觉上,黄色、红色等暖色调会给观众带来温暖的感觉,而蓝色、紫色等冷色调则带来冰冷和距离感。又如,黄色、橙色、绿色等明度纯度高的颜色搭配,使人联想到活力、童趣;相反的,明度纯度低的颜色如水泥灰、沙色等,给人带来荒凉、孤寂之感。声音同理,节奏、旋律、音色的不同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们的情绪,比如,音调高而强表现为热情,低而弱则表现为沉静;或者节奏紧张而短促表示激愤,和缓而悠长则表示柔美。
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为例,在场馆的展示空间中,通过感官交互和再现场景等手段,利用大量的雕塑、崎岖不平的路面、昏暗的灯光、肃穆的颜色,混合泥土和腐朽木头的味道,以及通过当时留存下来的照片等影像材料的展示,让观众们的意识脱离现实世界,完全沉浸在悲伤、压抑和恐惧不安的环境中,更加真实的感受和还原当时的历史情景以及日军的暴行,悲愤、沉重的情感体验油然而生[4]。
位于沈阳市红梅文创园内的味觉博物馆也是感官交互技术运用的典型案例,其中的“味觉森林”展区,运用三十多棵白桦树构建出了一片室内的森林,每棵树都有一个带有独特香气的金属树芯,晚香玉、侧柏、冷杉、杜松等东北特有的植物和花草与观众产生近距离的嗅觉互动,从而是观众身临其境的体验东北这片土地上独特的自然味道[5]。
(二)VR(虚拟现实技术)、AR(增强现实技术)及3D线上博物馆
借助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博物馆的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展示空间得以同时连接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有了更强大的表现力。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各地博物馆也在充分运用数字科技,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线上“无边界”博物馆,实现民众“足不出户”就能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2017年,莫迪利亚尼回顾展在泰特当代美术馆举办,展览展出了12件艺术品并展出了以艺术家命名的VR,此VR以1910年代的巴黎为时代背景,重现了艺术家在巴黎画室的最后时光。VR中一些真实还原的细节非常生动,如阳光下飞舞的灰尘,打开窗户可以看到巴黎喧闹的街头,这些细节都增加了VR作品的真实性,把人们瞬间拉回那个年代的巴黎,仿佛与艺术家一起经历了那段时光,能够帮助参观者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家的内心,从情感上与艺术家的经历和作品产生共鸣[6]。
AR技术即增强现实技术,多用于青少年科普教育领域,《Into The Wild》采用Google TangoAR技术,将新加坡艺术科学博物馆转化为虚拟的热带雨林,观众在场馆中走动,好似在热带雨林中探险,可以通过屏幕与雨林中的濒危动物互动,学习关于雨林生态的各种知识。通过模拟直观的体验人类活动、滥伐树木对雨林的生态环境产生的破坏性的影响。观众还可以在虚拟雨林种植树木,观众每种植一颗虚拟树,活动的主办方就会向苏门答腊岛的热带雨林捐赠一颗真正的树木,使雨林保护的体验从虚拟世界变为现实[6]。
大卫塔博物馆位于耶路撒冷,他们应用AR技术(增强现实技术)和 MR技术(混合现实技术)相结合,创造出了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沉浸式展览体验,命名为《Mars》。《Mars》通过在游客周围创建AR层,描绘历史场景并重现重要的历史时刻,游客可通过平板电脑和头显来进入故事,体验包括近距离战斗,参与并见证著名的以弱胜强的大卫与歌利亚之战,体会箭雨落在身边的真实感;甚至可以与大卫王合影,拂去皇宫中古代卷轴上的灰尘。
还有一些博物馆因为地理位置、文物保护等因素,限制了观众的到访,而数字博物馆的出现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样的限制。以敦煌莫高窟为例,由于气候和地域因素,当地每年中只有6个月的时间适宜出行,敦煌博物院为了使这座我国佛教文明璀璨的艺术宝库得以“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并向世界人民展示,克服重重困难设计创造出了“数字敦煌”项目,从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理念开始,历经多年的沉淀和发展,目前已建立起一套包括文物数字化采集、储存和展示技术的成熟体系,上线了包括数字化影像采集,三维洞窟全景漫游等数字化资源,克服了由于文物保护等原因洞窟展示时间有限,游客无法使用闪光灯拍照等,以及当地交通不便和气候等制约因素,使这座丝绸之路上的艺术宝库以线上数字资源的形式得以“足不出户”被全世界人们观赏。
2016年“数字敦煌”资源库正式上线,30个洞窟的高清壁画图像全球共享,“云游敦煌”小程序超过2亿人次访问,“数字敦煌”的访问用户目前已遍布中、英、美、法、日、韩等七十八个国家和地区。“数字敦煌”已成为敦煌艺术文化向全世界展示和传播的重要窗口和数字文化品牌,它的存在有效的解决了敦煌文化艺术传播教育和文物保护之间的矛盾。
三、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交互方式应用原则
(一)有利于挖掘展品内涵
易被观众观赏和理解是展品展示的一项重要原则,如果仅通过简单的文字介绍和注解,很难真正直观的使观众感受到展品的内涵,信息也很难高效地被传递。交互设计的介入与传统的展陈方式相结合,赋予了展品新的语言与更鲜活的生命力,它可以充分调动观众的感官,营造虚拟现实的环境,使观众沉浸其中,以直观体验的方式了解展品所处的时代背景以及背后蕴含的故事,真正完成从“以展品为中心”到“以用户体验为中心”的转变。
(二)有利于提升观众的参展兴趣
传统的展陈方式,多以静态的展示加上文字注解為主。一些展品由于文物保护方面的要求,展出时间和方式上都受到非常大的限制,在许多人流量较大的博物馆,观众只是走马观花式的看到了展品本身,并没有与展品产生任何形式的互动,没有产生任何的思考与体验。加之目前博物馆的参观者有很大一部分为年级比较小的学生群体,静态展示加上文字注解的方式对于这部分群体来说显得较为枯燥,也很难留下深刻印象,交互设计、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通过多种形式的互动,打破了传统沉闷的展示形式,使观众产生较多生动的体验,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为主动的吸收,尤其是青少年群体,能够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积极性和兴趣,使其沉浸其中,在娱乐的同时不知不觉学习了解到了相应的知识,并能产生深刻的印象。
(三)有利于提升展示空间效果的丰富性
空间、时间和文物保护方面的限制一直是制约博物馆推广和提升用户数量的重要因素。科技的不断进步,AR、VR技术的不断成熟以及线上数字全景博物馆的出现,都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域、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博物馆不再仅仅是是服务当地民众和游客的文化场所,而是渐渐演变为面向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民众学习相关知识、交流观点和获得体验的平台。
以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紫禁城祥瑞》APP为例,该应用的设计模仿古代卷轴,将故宫博物院的典藏与丹青卷轴相融合,游客轻点图标,卷轴便可徐徐展开,九天之上的龙翔凤跃,草路之间的威狮瑞象以及隐于楼台之间的花鸟鱼虫等都惟妙惟肖,意韵十足,与背景的苍松翠柏等一起构成了美轮美奂、宛如仙境的美景。
游客们仿佛走在云顶深处近距离观摩着每一个生灵。点击每种祥瑞,就可以了解关于此瑞兽相关的知识,包括文物的具体数据,同一个形象在不同时期的文物表现,包括这些形象都被制作成了哪些物品等等。游客们足不出户,便可体验欣赏品鉴文物、学习历史文化知识,并且获得更为细腻、生动的体验。它既可作为游览故宫博物院展示空间和部分藏品的补充资料,又可作为一款历史文化APP单独进行学习,极大地提升了展示空间的丰富性和学习知识的效率。
四、未来博物馆交互设计发展趋势的展望及体验提升
(一)情感化设计
目前国内的博物馆交互设计案例多停留在增强科技感和艺术性层面,在对于引起用户情感共鸣方面显得较为苍白无力。未来博物馆的交互设计发展方向不能仅着眼于技术层面的堆砌和炫技,更应该关注如何建立与观众情感上的联结。
情感化设计主要分为三个层面,即本能层、行为层、反思层和表达层。本能层能够带给观众直接的刺激,包括触觉、听觉、语言等直接的感觉反应,是否第一眼被吸引,想要触碰。基于本能层的交互设计应该是充分调动观众的各项感官,唤起观众身体本能的各项感知,使观众迅速沉浸。行为层的情感化设计偏向于观众内心情感的投射,在交互装置营造的环境中产生互动体验,并以此获得与展品之间的情感连接。反思层的情感化设计指的是交互设计展示本身的独特内涵使观众产生了有意识的思考和反思,并在观众内心形成独特记忆和情感上的共鸣,使观众钟情于展览。这种经过反思与思考的情感化设计进入表达层以后,观众与展览之间呈现出一种更深层次的情感关系——即通过自身表达将自然原始的情感转化为一种自我情感,并投射到展览之中,形成情感的反馈。自我情感一旦产生就会长久的留存和影响观众的内心。
推动情感化设计的价值在于观众进入博物馆之后,不仅能够感受展品的艺术魅力,更能够与展品产生情感上的连接,达到展品与人的情感互通。只有让展览真正的触及观众的内心,实现展品与人、观众与自我以及观众与观众之前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才能使展品真正植入观众内心深处并产生长久影响[7]。
(二)联觉与多模态交互
后疫情时代的到来使得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线上虚拟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感官体验,或许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多模态理论,即将多重感官,如外界的声、光、电、味等作用于人体的感官系统并产生不同的神经反应,其主要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五种模态。人们的感官系统是相互联结和相互影响的一个整体,人们可以通过多感官去获得各种体验从而接受新的信息,并通过思考将这些信息整理归纳成连贯的知觉。运用多模态理论可以使观众增强与展示空间的互动与联结,从而创造独特的体验感与趣味性。
多模态理论对提升博物馆展示空间的互动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增强声、光、电、味的体验可以丰富参观者的参观体验,使之沉浸其中,通过感官的互动增强参观者与展示空间的情感联结,创建场景和沉浸式的体验增强深度记忆,拉近参观者与展品的距离,从而激发参观者的兴趣,深入探索展品背后文化内涵,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博物馆展示空间的文化传播和教育功能[8]。
联觉和多模态理论符合未来博物馆网络化、交互性及多感官融合的发展趋势,未来博物馆将是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以建立更加丰富的五感交互为手段,促进观众与观众、观众与展品、甚至展品之间广泛的互动互联,以叙事手法去构建故事场景,着力提升情感化体验,从而形成更深层次的智能化博物馆交互设计体系。
五、结语
面向未来的博物馆将是集艺术、知识、体验、社交于一体的多元化空间,艺术与科技的结合为未来的博物馆展示空间提供了更多可能性,但无论怎样发展,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来进行艺术创作将是永恒的基础。关注用户的情感、审美和认知,并在此基础上激发用户与展品和环境的交流对话,建立深层次的情感联系,探索运用联觉和多模态交互,将给予未来博物馆展示空间交互设计的发展更多启发。
参考文献:
[1]何玉莲,章宏泽.移情设计在博物馆交互体验图形设计中的运用——以独立海港博物馆为例[J].装饰,2021(7):128-129.
[2]李敏林.交互设计在展示空间设计中的应用[J].新美域,2022(12):112-114.
[3]刘美君,余逍.感知与交互:博物馆互动体验的提升[J].家具与室内装饰,2022(3):61-65.
[4]魏陈泽.心流理论下的展示设计研究——以南京大屠殺纪念馆展示空间为例[J].美与时代(上),2022(10):89-91.
[5]周禹彤,刘洁.观众体验视角下博物馆的交互设计研究[J].新媒体研究,2022(22):37-40.
[6]童芳.数字叙事:新技术背景下的博物馆设计研究[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20(3):165-171+210.
[7]苗岭.情感化设计在博物馆新媒体展示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文化,2022(2):163-168.
[8]张杨,王伟俊.多模态理论在博物馆文化空间体验设计中的应用[J].工业设计,2022(9):95-97.
作者简介:马良希,硕士,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