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理论下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模式研究

2023-10-08 20:50王建功
传播与版权 2023年18期
关键词:服务创新图书馆

[摘要]文章借鉴场景理论,从读者阅读期望、阅读推广场景、空间场域设计、场景体验与社交四个方面构建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框架。图书馆在建设路径上,要打造空间服务场景,精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阅读空间;重视场景分析,做好场景适配;创新服务方式,给予更多的场景体验与交互;联动各方资源,提高场景运行效率。图书馆借助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使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得更加立体,并创新阅读推广方式以传播红色文化。

[关键词]红色阅读推广;场景理论;图书馆;服务创新

红色文化资源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开展一系列革命活动后形成的,可被人民群众开发利用的精神形态和物质形态的历史遗存[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2021年,中宣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也明确指出,全民阅读工作要充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抓实、做好主题阅读工作,组织党员干部精读细读重点权威党史出版物,在广大群众中深入做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等重点出版物阅读推广[2]。图书馆具有传播文化和育人的社会职能,其开展红色文化宣传、进行红色阅读推广对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弘扬中华文明具有促进作用。在全媒体时代,图书馆传播红色文化、发扬红色传统,需要创新阅读推广方式,借助新媒体和虚拟现实技术,让读者的感官可以“深度卷入”,使红色文化资源展现得更加立体。因此,文章引入传播学领域的场景理论,探讨场景理论下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的服务模式和建设路径,从而为图书馆理解场景传播、宣传红色文化、赋能红色文化发展提供参考。

一、场景理论分析

“场景”一词来源于影视术语,原指不同的任务关系在同一场景下组成的丰富画面[3]。场景包括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两种,可以用来描述某一实体所处状态的时间、位置和环境等信息。读者的阅读行为总是在特定的场景下产生的。因此,将场景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对重塑阅读推广服务新形式、增强阅读推广效能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一)场景与图书馆场景

早在20世纪40年代,新闻记者就开始用“场景”来描述爵士音乐所形成的包括艺术形式和生活方式的风尚。随后,场景理论开始被应用到其他文化场合。21世纪初,芝加哥大学克拉克教授在“娱乐城市”和“消费城市”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场景”理论,并构建了其指标体系和研究框架[4]。克拉克教授认为,场景是以市民为主体的文化艺术消费实践、以便利设施为导向的公共产品及多样性人群等元素的集合体[5]。该定义包含三层含义:场景是一种文化舞台;它在正式与非正式的消费设施与地点中出现;它由各行各业的人群组成,并对城市文化经济的发展产生重要作用。在其定义中,构成场景的7个要素为邻里、物质结构、多样性的人群、活动以及蕴含在以上四个要素中的符号意义、文化价值、公共性政治和政策等[6]。罗伯特·斯考伯和谢尔·伊斯雷尔在《即将到来的场景时代》一书中指出,场景时代具有五大要素,分别是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定位系统。该论述从技术手段将场景定义为一种交往模式和信息传播方式,包括了动态情景以及控制这些情景有序运动的各种规则。根据克拉克教授的理论,图书馆场景的核心要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图书馆服务环境、图书馆服务资源和人。其中,图书馆服务环境包括图书馆内外部环境、图书馆服务设备及技术、图书馆服务手段;图书馆服务资源包括图书馆的纸质资源、电子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则包括图书馆馆员和读者。这些要素相辅相成,将图书馆实体场景和虚拟场景融为一体,形成图书馆的全域场景。

(二)场景理论应用于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的内在逻辑与意义

场景理论强调在特定地点,群体对特定活动的共同兴趣,以及消费、体验、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等文化意涵的美学意义。其体现的整体性、协调性和感受性与图书馆以读者为中心、满足读者信息需求的价值观相契合。基于场景理论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在推动红色文化资源的个性化传播、改善读者的阅读体验、增强红色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互动性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场景理论有助于解决红色文化资源在开发与传播中内容及形式同质化、缺乏创新性的问题。现有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存在资源挖掘不够充分、开发形式传统简单、推广方式单一、同质化资源较多、缺乏吸引力等问题[7]。场景视域下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依据主体的场景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动态性需求,在各种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支持下,为读者构建了一站式全场景服务平台。读者在此平台可以感受到不同的美陈以及文化形式,从而获得多感官的文化体验。其次,场景思维有助于图书馆聚集具有相同特质和相同兴趣的读者建立社群,使读者通过一定的社交产生情感互动。例如,图书馆将“剧本杀”形式引入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既可以让读者通过对红色剧本故事的演绎和推理,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家国情怀,又可以满足读者的线下社交需求,为读者的情感互动提供平台。最后,构建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场景,有助于图书馆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建设。现有的图书馆红色文化场景大部分是通过挖掘和利用图书馆自身红色文化资源,搭建红色文化活动空间和组织红色文化实践活动构建的。图书馆可以通过这一过程及时对本馆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深度挖掘,提供针对性的内容匹配场景,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传播、交流构建一个动态且具有吸引力的良性循环。

二、场景理论下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框架

场景理论下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最直接的目的就是细分读者的阅读场景,为阅读场景提供多种支持,实现阅读场景的多元化,从而为读者更好地体验阅读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基于此,文章从读者阅读期望、阅读推广场景、空间场域设计、场景体验与交互四个方面构建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框架(图1)。

(一)读者阅读期望

读者阅读期望指读者在特定时间和特定空间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8]。其中,阅读需求是推动读者进行阅读的内在动力,包括主动需求和被动需求两种。主动需求由兴趣爱好、自我追求和精神娱乐等内在動力产生;被动需求受学业、社交或者职业等外部因素的影响。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是读者在长期的阅读行为中养成的个人阅读风格。图书馆在进行红色阅读推广时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来挖掘读者的阅读需求、阅读习惯和阅读偏好,基于此设计满足用户阅读期望的场景,配备容易让读者进入沉浸阅读环境的空间、设备和资源,以便持续性激发读者的阅读需求。

(二)阅读推广场景

阅读推广场景包括线上场景和线下场景两种。线下场景可以让读者因为内在吸引力而沉浸在某一个活动或者场景之中,并且在不断的互动和探索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如近年来非常流行的红色“剧本杀”活动,通过剧本、场景等设计让参与者获得沉浸式的体验。活动中体验者穿上抗战时期的服装,扮演革命历史中的角色,在模拟的场景环境中产生强烈的代入感,从而对红色故事中蕴含的爱国情怀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线上场景不仅能够弥补实体空间的不足,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地突破时空的限制,延伸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触角,为读者提供更加立体的文化体验。此外,线上场景还可以为线下拥有共同兴趣点的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交互平台,增强场景的互动交流功能,增强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活动的连续性。

(三)空间场域设计

空间场域设计包括了资源、技术、美陈和服务四要素。资源为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提供了文献保障,其设计的总目标以读者的阅读期望为导向。图书馆要合理配比纸本资源和数字资源,满足读者在不同场景的阅读需求。技术是构建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场景的重要要素,“场景五力”(大数据、移动设备、社交媒体、传感器和定位系统)改变了世界,也推动了图书馆的创新和转型[9]。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为读者创建多种线上和线下场景,拉近读者与红色文化的距离。美陈是资源、技术和服务三要素的补充,图书馆通过美陈可以更好地营造氛围感,让读者快速进入场景的氛围中。灯光、画布、手稿、声音、图像或者展品的陈列都可以调动读者的想象、情感和思维,让读者对所处的场景产生强烈的兴趣。服务在空间场域设计中起到串联的作用,图书馆通过设计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搭建符合读者需求的服务场景,使读者获得完美、流畅的阅读新体验。

(四)场景体验与社交

场景体验与社交包括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文化体验和读者社交四个要素。感官体验就是在场景构建中充分调动读者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人体感觉,让读者身临其境,从而形成丰富的整体体验[10]。情感体验是通过场景所展现的美陈、资源和服务激发读者的情感,产生某种特定的情感共鸣。例如,通过红色话剧的表演,读者在剧本创作、导演、表演、舞美和灯光的作用下,感受整个场景的氛围,满足情感化需求。文化体验是在场景中获得的文化意识,包括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活动,即知道是什么(包括所有聚集和展示文化信息的活动)、知道如何形成这样(包括获得文化实践的活动)、知道为什么形成这样(包括一种文化中的观念、价值观与态度等)和知道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异同[11]。读者社交则是读者知识获取与知识输出非常重要的环节,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场景为读者进行表达交流提供了多种渠道,读者在这些渠道中既可以与各种红色资源发生交互,也可以与图书馆馆员发生交互,还可以与其他读者发生交互。

三、场景理论下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建设路径

传统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存在同质化、缺乏创新性的问题,这使得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的可持续发展遇到阻碍。场景理论的引入可以为红色文化资源的建设、传播、交流构建一个动态且具有吸引力的良性循环,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的作用。通过对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影响因素的梳理,基于场景理论,文章从读者阅读期望、阅读推广场景、空间场域设计、场景体验与社交四个方面构建红色阅读推广服务框架。在此框架下,文章提出以下几点场景理论下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建设路径。

(一)打造空间服务场景,精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阅读空间

良好的阅读氛围可以让读者从真实世界进入阅读的独立世界,更好地参与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活动。而良好的阅读氛围又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阅读场景的构建。因此,图书馆要着力打造空间服务场景,精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阅读空间。红色空间服务场景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图书馆在内部创建一个红色阅读的专属空间,可以分为纸质资源区和电子资源区,定期将与红色文化相关的报刊、图书、图片、手稿、视频及有声书等资源上架更新。第二,图书馆要做好专属空间的美陈工作。图书馆可以借助灯光、投影、3D和数字化多媒体技术等,在空间中融入红色文化元素,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和情感,让读者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化。例如,图书馆可以把阅览空间设计成窑洞模样,空间内放置旧桌椅和油灯等红色元素装饰品,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革命时期。另外,图书馆还可以设置沉浸式红色影院、互动触摸一体机、VR体验设备等,虚实结合,并结合一些场景体验活动,更容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

(二)重视场景分析,做好场景适配

场景适配意味着不仅要了解特定场景中的读者需求,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并推送与他们需求相适应的内容或服务[12]。这就需要图书馆重视场景分析,根据读者的阅读意愿为场景提供适配信息或者服务。在场景适配方式上,其可以是迎合性的,也可以是标准化的,还可以是诱导性的。图书馆可以根据对场景的定位,选择相应的适配方式。例如,对一些红色空间的设计,图书馆可以选择标准化的场景适配,设计符合读者普遍性阅读规律的场景。而为了提高服务质量,刺激读者对红色文化的阅读需求,图书馆则需要选择迎合性适配,通过分析读者的阅读数据,找出读者的阅读意愿,然后设计满足读者个性化的阅读场景,增强读者的黏性。在技术与资源适配上,图书馆可以将新媒体技术与红色文化资源相结合,引入AI技术、VR技术、云计算和动态技术等,让读者在任何场景中都能够获得精准、高效、智能又充满互动的红色文化资源。

(三)创新服务方式,给予更多的场景体验与交互

与传统阅读推广相比,场景理论下的阅读推广更加兼具仪式感和传播效果,它强调以读者沉浸式体验为中心,强调多感官参与和社交互动。因此,图书馆在进行红色阅读推广时,要创新服务方式,给予读者更多的场景体验与交互。例如,图书馆可以按照主题划分红色资源,通过专题的方式开展场景化红色阅读推广,构建一个基于共同认知的社群,通过直播、录播、在线读书会、在线社群交流等形式,营造情感氛围,让红色阅读变成一群志同道合的人相互阅读和交流的趣事。如上海图书馆的“微阅读”有声读物活动,将大量纸质红色读本做成红色有声书,并开放社交阅读功能,让更多读者可以通过直播的方式针对红色读物的内容进行讨论,强化场景的社交功能[13]。同时,图书馆可以积極借助红色有声电子书、红色“剧本杀”、红色舞台剧和红色VR体验等形式,将“阅景”与“阅听”相结合,多感官调动读者的阅读兴趣,给予读者更多的感官体验。例如,图书馆可以参考国家图书馆《永乐大典》的做法,充分利用现有的文字、图片、音视频和展览等资料,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制作适用于各种终端的红色系列VR产品,从而让红色文化资源“活”起来。

(四)联动各方资源,提高场景运行效率

场景理论下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需要营造特定的场景交互氛围,而图书馆场馆设施设备条件均有限,因此图书馆需要联动多方资源,提高场景运行效率。图书馆可以与博物馆、美术馆及档案馆等场馆协作,扩大红色阅读推广的范围,让馆内的红色资源走出去,让馆外的红色资源走进来。如中国海洋大学图书馆举办“青岛市党史学习基地线上推介”活动,介绍了中共青岛党史纪念馆、中国海军博物馆、青岛市博物馆等多个青岛市内党史教育基地的相关信息,实现了文旅融合式的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此外,图书馆还应充分邀请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红色文化研究学者参与红色文化场景的构建与运营,从而提升红色文化场景的影响力和读者的红色文化体验。

四、结语

针对图书馆红色阅读推广受到制约的现状,图书馆应当以红色阅读推广流程为基础,积极借助场景理论,将场景化要素嵌入红色阅读推广中。图书馆要基于读者的阅读期望,合理构建线上及线下场景,并做好空间场域设计,为不同的读者配置不同的场景要素,给予读者更加多元化、更加具有交互性的场景体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图书馆要打造空间服务场景,精准设计红色文化主题阅读空间;重视场景分析,做好场景适配;创新服务方式,给予更多的场景体验与交互;联动各方资源,提高场景运行效率。

[参考文献]

[1]赵发珍.面向红色文化资源的图书馆阅读推广:价值、模式与路径[J].图书馆学研究,2021(14):87-94.

[2]中宣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1年全民阅读工作的通知》[EB/OL].(2021-03-17)[2023-06-13].https://www.gov.cn/xinwen/2021-03/17/content_5593481.htm.

[3]孙瑞娜.基于场景化的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策略探析[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0(12):94-95.

[4]温雯,戴俊骋.场景理论的范式转型及其中国实践[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01):44-53.

[5]Silve D A,Clark T N.Scenescapes:How Qualities of Place Shape Social Life[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6.

[6]特里·N.克拉克,吴军.一起卡拉OK VS.独自打保龄球:西方规则转为发展与民主驱动力的场景诠释[J].社会学评论,2015(06):44-53.

[7]瞿浩.高校图书馆红色经典阅读推广的策略研究[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3(01):20-24.

[8]高雯雯.高校图书馆场景化阅读推广研究[J].现代情报,2020(01):116-122.

[9]陈冀宏.文化场景理论视域下社区图书馆场景化建构研究[J].图书馆,2022(03):90-97.

[10]徐红昌,潘荣,張静茹.基于体验营销理念的图书馆品牌形象塑造路径[J].图书馆学刊,2022(06):31-36.

[11]姜海,许竹萍.图书馆文化体验理念的解析与实践[J].图书馆学刊,2014(11):8-11.

[12]王东波.图书馆场景服务的要素分析与内容实现[J].图书馆学研究,2017(01):60-64.

[13]李应杰,李君婷.阅读新时代:红色有声书籍多维场景构建[J].中国出版,2023(04):51-54.

[基金项目]2022年度福建省高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基础理论研究项目“新时代高校红色文化价值传播研究”(项目编号:FJ2023MGCA014)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王建功(1980—),男,福建永泰人,闽江学院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猜你喜欢
服务创新图书馆
图书馆
时间重叠的图书馆
图书馆
新环境下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互联网+”的业扩双向服务研究与探索
汽车维修服务中心发展连锁经营模式的相关建议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油田矿区物业服务管理理念的研究及分析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