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2023-10-07 03:09肖文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数学计算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肖文

【摘要】计算是学生最为基础的能力之一,能够对学生的数学学习质量造成较为深远的影响,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明确计算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从夯实学生基础出发,以培养学生口算能力、估算能力和纠正学生不良学习习惯为主要途径,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确保小学数学教学质量能够得到不断提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文章首先分析了小学生在数学计算及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又提出了强化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以期提升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数学计算;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引 言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教师应当在教学中融入“趣味”,唤醒学生的学习活力,并且对课堂教学措施做出改进,能够以生为本.根据以上要求,教师在指引小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时,一方面可以向趣味性靠拢,激发学生参与计算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使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其计算能力.

一、小学生在数学计算中存在的问题

(一)審题不细致

有些学生在进行数学计算的时候,总是先想结果,再看题目,导致在不经过细致审题的情况下,频频出现错误,如将条件中的数字看错,导致列出的算式存在错误,致使结果错误.

(二)未养成验算习惯

验算是审核计算结果的重要步骤,每名学生都要养成验算的习惯.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学生会选择跳过验算这一步,算完结果后,就不假思索地进入下一题,这会使错误率大大提升,尤其在学生参加数学测试的时候,容易在考试中出现错误,导致失分.

(三)计算技巧不足

虽然数学课本上只有基本的运算法则,但是在实际应用法则的过程中隐藏着许多计算技巧,学生如果能够习得更多的技巧,必然会提升计算能力和质量.但是当前小学生掌握的计算技巧不足,多数学生的计算能力一般,这就降低了计算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训练量不足

有些教师在讲解数学课程时,将重心放在讲解内容方面,在课堂上留给学生训练计算题的机会较少,慢慢地会导致学生欠缺训练,实际计算能力变弱,从而降低了教学成效.

(二)引导措施不足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提升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就要教授学生较多的计算技巧,同时给出更多的引导措施,促使小学生学习.但在当前的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使用的引导措施不足,导致学生的计算能力难以提高.

(三)未关注学生的兴趣

新课改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也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在培养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过程中,必须重视计算兴趣的培养,这样才能有效提升培养成果.但是部分教师未关注兴趣方面,依旧使用“练上加练”的老办法,导致小学生愈发对计算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不利于计算能力的提升,甚至会起到相反的教学效果.

三、强化小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从“趣”出发

为了改变原本气氛较为沉闷的数学课堂,教师需要从“趣”出发,重新制订活动规则,在妙趣横生的环境中推动小学生参与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够提高学习兴趣,另一方面能够达到计算练习的目的,从而提高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100以内的加法(一)”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随机夺分”的趣味活动:在电子屏幕上会任意出现两个100以内的数字,需要所有学生快速计算,最先抢答正确的人会获得1个积分,分数越多,最终得到小奖品的概率越大.教师在教学“多位数乘一位数”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传递计算”的趣味活动:顺着学生座位的顺序,从前到后地依次说出算式中的乘数、被乘数、积,如A学生说:“361.”B学生说:“8.”C学生说:“2888.”再由下一组学生继续出题计算.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听写训练”的趣味活动:要求所有学生拿出笔记本,教师任意说出某个两位数相乘的算式,如“77×99”,要求学生先写出序号再计算,每道题的计算时间设为10秒,超过时间会读出下一题,最后统计每名学生的计算结果.

(二)融入更多的计算技巧

在数学计算中,除了固定的运算法则之外,还包括一些根据经验转化而来的计算技巧,这些计算技巧会帮助小学生更为高效地计算.因此,在引导学生参与数学计算的时候,教师可以融入更多的计算技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时,由于会经常性地遇到某些不完整的多位数相加,学生在计算时常常在数位上出错.对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传授“加大减差法”和“减大加差法”.如在“加大减差法”中,当算式中出现临近整十、整百、整千等数时,可以用近似的整十、整百、整千数求和,接着减去与原来的数的差值,如原式为“1376+98”,98可以近似转化为100,与1376相加得1476,接着减去98与100的差值2,得到1474,这样就能省略列竖式计算的过程,节省更多的时间.教师在教学“运算定律”时,因为课程中讲到分配律,所以可以利用该种规律形成简便的计算方法,如在计算两个两位数的和时,若加数与被加数的十位数和个位数位置颠倒,可以利用分配律转化为“(a+b)×11”的形式,如原式为“47+74”,可以转化为“(4+7)×11”,直接可以得到和为121.同理,教师在计算两个数位数字互相颠倒的数的差值时,也可以用分配律进行计算,如原式为“74-47”,可以转化为“(7-4)×9”.教师在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时,如果某个算式中的乘数与被乘数的十位数字相同,且个位数字互补,就可以用十位数字加一乘十位数字,再用两个数的个位数字相乘,最后将两个数字拼凑起来,就会得到最终的乘积,如原式为“67×63”,第一步需要计算十位数,列出算式“(6+1)×6”,第二步需要计算个位数,列出算式“7×3”,最后将42和21拼凑起来,得到结果4221.

(三)培养审题习惯

审题不细致导致的失分、丢分的情况频频发生,这说明学生没有养成好的审题习惯,因此教师需要采取措施,慢慢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从而减少审题出错的概率,提升计算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多方式读题,让学生在读题过程中获得乐趣,使其关注题目内容.如在看到题目后,教师要求全体学生先大声地朗读题目,再小声地细读题目,接着无声阅读题目,同时用铅笔标记关键条件.在该过程中,学生会逐步地加深对题目的印象.如用讲演故事的方式审题,当课堂中出现一道应用题时,教师可以找某些学生作为读题者,根据题目内容,分饰各个角色,活灵活现地念读题目,如应用题的题目为“在星期天的早晨,小灰出门找小豆玩耍,走了……”,题目中包括小灰、小豆等人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演绎,当出现数字时,可以进行提问,促使学生对题目产生疑惑,再想办法计算题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题目中的关键字,因为在每道题目中,通过某些文字会透露出重要的解题信息,学生可据此找到解题的法门,如某一题目中出现“……比……贵……”代表某物的价格更高,出现“……比……便宜……”代表某物的价格更低.还有,有些题目中会出现关于时间的文字,会涉及计算时需要考虑的时间,如题目为“电力公司统计某小区在第二季度的用电额度……”,该题中的“第二季度”涉及时间,在计算用电额度时需要转换为天数,即91天,才能准确算出结果.

(四)培养验算的习惯

如果说审题是做题的开始,那么验算就是把关计算质量的“大门”.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培养小学生的验算习惯,可以通过多项方式进行培养,如要求每名学生随时准备验算纸,将验算过程整齐地写在纸上,在交作业或回答问题时,交出验算纸.教师在检查时,可以查看验算纸上的内容.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坚持“三问”:在做完某道题后,学生需要自问自答,第一问是“有没有看错题”,第二问是“有没有漏算”,第三问是“有没有出错”,这会帮助学生尽快找出存在的错漏之处,并且及时更正.教师可以组织全班学生一起验算,如在提出多道计算题后,要求每对同桌同学互检,令其交换写出的结果,互相验算对方的答案,若存在错误,可以在验算结束后互相讨论,探讨正确的计算过程和结果.另外,学生在验算的过程中,必然会出现常犯的错题.对此,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单独准备一本错题本,将验算时频繁出现的错题写在错题本上,提醒学生定期阅读错题本,使其能够记住自己存在的错误,熟悉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减少错误.

(五)教授数形结合的方法

对小学生而言,数形结合是相对高阶的解题方法,既能够表现出题目包含的数学逻辑关系,又能够结合题目内容加强理解,从而增强学生的计算效率.因此,在学生参与数学计算时,教师应要求其利用某些图形辅助计算,并养成习惯,逐渐提高其计算能力.例如,题目为“新星小学在新学期购进一批书籍,包括故事书、科技书、文艺书三种,其中故事书有25本,科技书的数量是故事书的2倍,文艺书比故事书的3倍少10本,求每种书籍分别购进了多少本”.根据该题目可知三种书籍之间存在数量关系,所以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画线段图的方式分析.如图1所示,在计算新进的文艺书的数量时,分别画出表示故事书和文艺书数量的线段,其中故事书有25本,表示文艺书数量的线段是故事书的3倍少一点,用虚线表示少10本,這样就能够清楚地看到该道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使用两种方法计算,第一种方法可以将故事书的数量乘3再减10,即“25×3-10”,第二种方法可以将故事书的数量乘2再加“25-10”,最终得到结果为65本.

又如,题目为“在桌子上分别放着1个5分钱、4个2分钱、8个1分钱硬币,如果要用9分钱,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拿法?”根据该题目可知需找出三种硬币的组合方法,若用数数的方式则较为耗时,所以可以使用列表的方法分析,如下表所示,从表中能够清晰地看到三种硬币的不同组合方式,因此可以得到共有7种拿硬币的方法.

(六)开展口算练习

对小学生而言,口算是其提高数学计算能力的捷径,因为口算不需要动笔书写计算过程,需要通过快速地思考获得答案.学生需要进行大量的口算练习,才能具备较强的口算能力,从而为日后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需要在课堂教学中频繁地开展口算练习,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6~10的认识和加减法”时,由于此时许多学生已经认识了1~10的数字,教师可以穿插若干口算题目,如“1+5”“7+2”等,让小学生快速地说出答案.不过为了避免产生单纯地答题让其感到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相比拼,如用抢答的方式,当教师写出一道口算题时,台下的学生可以举手竞争,再快速说出答案,激发小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从而有利于提高本堂课的训练效果.

(七)学会总结错误

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难免受挫,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也难免会出现诸多的错误,尤其在数学计算上,每遇到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总会在走向熟练掌握的过程中受挫,有些学生能够顽强地坚持下来,最终拥有较好的计算能力,反之则计算能力较差,容易在做题或考试中出错.教师若要引导小学生提高计算能力,需要使其学会总结出现的错误,在错误中循序摸索,熟能生巧,从而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在学生参与某次数学考试过后,教师可以组织一节错误总结课,主要目的是解析试卷中出现的各种错题,按照题目顺序,要求学生准备一个错题本,书写序号,在听讲的过程中,将错题及对应的正确解题过程摘抄在本子上.在讲题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答对的学生带头讲题,推动学生自主思考,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上新课的时候,教师可以在讲课前列出上节课中出现的错题,如部分学生未能正确解答的课堂计算题,然后指定某些学生再次作答,若答对说明其在课后已进行复习,或者已成功掌握解答某种计算题的技巧,从而帮助学生总结经验教训.

(八)优化课程结构

某些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往往会认为讲清楚课本内容就算完成一堂课的教学任务了,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真正掌握某种本领,较为透彻地学习完课本中的知识点,这样才能算作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因此,教师需要重新思考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以实践为重点,让小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多练多记,从而提高其计算能力.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以往教师会将理解算理作为重点,安排较多的课堂时间用于讲解,现在则应重新安排,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用于练习计算小数加减法的题目,然后针对具体的题目展开讲解,在讲解过程中慢慢地渗透算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小学生更为清晰地明白算理,还能够提高其计算能力.另外,教师除需要增加学生的计算练习量外,还需要重视课堂评价.因为小学生在探索数学学习之路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如他人的嘲讽、自身的怯弱、长辈的批评等,导致学习效果越来越差.对此,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积极地引导学生.如在某次提问过后,若某名学生未能准确地给出答案,此时教师不能直接用否定的言语评价学生,可以用反问的话语引导学生,使其反思自身,再鼓励其跟着教师正确地解题,这样既不会伤及学生的自尊心,又能让学生学到解题本领.

(九)分层设计题目

以往多数教师为了统一提高数学成绩,会组织多次数学测验.从每次数学测验的结果来看,每名学生的计算水平都不一致,说明彼此存在差异,但是部分教师未能重视该种差异,导致学生之间的差异越拉越大,造成班级成绩两极分化的情况.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教师可以通过分层设计数学题目的办法,让每名学生都能较好地适应学习节奏,逐渐积累计算经验,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例如,教师在教学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后,对于尚未完全懂得计算原理的学生,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较为简单的计算题,如填空题“在计算36+48时,个位上6加8得( ),向……”,以此類题目锤炼学生对算理的认知程度.对于已正确认识算理的学生,教师可以在课后安排一些稍有难度的计算题,如“76+29=95”.该题是一道错题,教师可要求学生给题目做“诊断”,同时写出竖式,改正计算过程及答案,帮助其更加娴熟地掌握算理.对于掌握得已经较为透彻的学生,教师可以额外增加一些难度较高的题目,如综合应用题:“二年级有女生64人,男生比女生多21人,二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学生通过题目内容可以知晓女生的人数,若直接通过加法计算,会得到错误答案85.解决该题的关键在于逆向思考,学生应仔细把握“男生比女生多21人”,列出算式“64+21”计算男生人数,之后列出算式“85+21”,最终求得总人数为106,通过做此类题目,提升思维能力.

结 语

综上所述,数学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能力.学生应当多参与教师组织的课堂训练,锻炼自身的计算能力,学习更多的计算技巧.同时,为了激起小学生乐于参与的动力,教师需要变换陈旧的训练方式,用更为丰富的方式引导学生,这样既能达到训练的目的,又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

【参考文献】

[1]罗善彪.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之浅见[J].新课程,2021(30):31.

[2]张洁.关于提高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教学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23):58-59.

[3]游晓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0):46-47.

猜你喜欢
数学计算教学质量小学数学
多措并举,提高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
试析如何开展有效的数学计算教学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低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