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个结合”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实践的深刻总结,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侯官文化作为福建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在“两个结合”的视阈下充分学习利用辩证唯物主义等思想方法,探究侯官文化发展的三重逻辑,深刻把握侯官文化爱国、创新、包容的科学内涵,深入分析推动侯官文化接续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对于侯官文化自身的发展、福建文化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两个结合”;侯官文化;辩证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2261(2023)11-0008-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两个结合”的深刻论述,极大地丰富了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具体内涵,同时也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而侯官文化作为闽都文化之源,具有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价值,“两个结合”所蕴藏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方法也为新时代如何发展侯官文化提供了新的指导。
一、“两个结合”视阈下侯官文化的内涵逻辑
侯官文化作为福建文化的典型代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蕴含丰富的思想与精神内涵。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通过对侯官文化历史和现实的考察,全面、深入分析阐述侯官文化的科学内涵,并结合新时代、新环境不断探索丰富其新的内涵。
(一)爱国主义是侯官文化的主要旋律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侯官文化体现了与祖国同心、与时代同向、与拼搏同行的爱国主义品质。历代侯官的先驱者以爱国主义精神支撑起民族的脊梁,构筑了精神长城。侯官的杰出人物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崇高情怀,表达了最为纯粹的爱国主义情感,作为清王朝封疆大吏,面对西方列强在中国贩运鸦片的罪行。他爱国爱民,多次上书请求严禁鸦片,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始终奔走在禁烟战争的前线,尽数没收销毁鸦片,对外国不法商人“驱逐”出境。林则徐在对抗西方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中逐渐培育起来的爱国主义思想,成为近代爱国主义的发端。同样生在侯官、长在侯官的严复也是影响深远的爱国人士,毛泽东早在回顾中国民主革命艰难曲折的历程时就已经说过:“自从鸦片战争失败那时期,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洪秀全、康有为、严复和孙中山,代表了中国共产党出世以前向西方寻找真理的一派任务。”严复的科学与爱国、启蒙救国思想在今天仍振聋发聩。此外,还有重化工的先驱侯德榜,为了报国而到海外求学,拒绝了外国公司的高薪邀请,突破重重阻碍,重返故土,为中国的工业付出了毕生的心血;在医院里,他仍然坚持审阅并修改由技术人员写的有关磷肥的草稿,直到病危。侯官先贤舍生忘死,为国为民,鞠躬尽瘁,奋力拼搏,充分体现了侯官文化中民族自强的爱国主义精神,在侯官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价值观莫过于爱国主义,这也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支撑与力量源泉。
(二)创新精神是侯官文化的动力源泉
侯官,作为福建省历史上的首个县治,所孕育的开拓精神在其文化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种勇于创新、大胆突破传统观念的精神,贯穿于侯官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其独特的文化标志。侯官文化以开放进取为主线,强调在变革和发展中保持灵活性,勇敢地挑战旧有的观念和框架,为自身的成长和进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态度和勇敢精神,为侯官文化融合现代价值观和传统智慧提供了基础,成为侯官文化的动力之源。侯官由于地势崎岖不平,农业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多发展海洋渔业,而也海洋也孕育了侯官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中华民族面临内忧外患的严峻局面,林则徐开拓创新,打破传统开启了学习西方之先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1866年,左宗棠、沈葆桢等人大胆创新,学习西方先进文化,创办船政学堂和马尾造船厂,力求中体西用,极大程度地促进了福州的船政运输业、工业的发展,也为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还有严复,开拓创新、主动学习,翻译了《天演论》等八部西方著作,为戊戌变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支持。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侯官先贤先知先觉,不断引领人民开拓创新的精神为侯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正是在创新精神的引领下,一代又一代的侯官人努力奋斗,不断开创新的历史佳话。
(三)开放包容是侯官文化的显著特征
侯官文化历久弥新,至今仍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主要的原因也在于侯官文化开放包容的特征。汉朝至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侯官文化既是闽都文化的代表也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侯官文化开放包容的精神源远流长、绵延至今,不仅包容新文化,而且包容新思想、新环境、新趋势,与马克思主义中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文化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历史上的侯官因近水路、码头等,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为文化的碰撞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北宋闽学先驱游酢和陈襄、陈烈、周希孟、郑穆四位先生,推动了儒学与禅宗、道教的交融,使侯官成为儒学文化发达地区。此后,侯官文化突破了地域,博采众长,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侯官先贤在近代也做到了在文化上兼收并蓄、求同存异,林则徐、严复等近代史上的风流人物积极学习西方的先进文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解放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推动了出国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热潮,为侯官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提供了有利條件。随着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开放包容繁荣侯官文化延续至今不断扩大变成了福建文化的显著标志,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积淀了以开放包容为核心的丝路精神;绿色经济、海洋经济、数字经济、文旅经济,“四大经济”的融合发展,也离不开开放包容的侯官文化的影响。同时开放包容的特征让侯官文化的内涵不断丰富,逐渐涌现出像奋斗精神、廉洁文化等新的内涵。侯官文化开放包容的特征不仅成为其绵延至今的重要力量,其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科学内涵和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也为国家的改革与发展之路提供了一些借鉴和思考。
二、“两个结合”视阈下推动侯官文化发展
的价值逻辑
“两个结合”的重要论述,不仅是党在百年奋斗历程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验的深刻总结,更是对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把握。侯官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两个结合”的视阈下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有利于指导和促进侯官文化的发展,而且对于福建文化的发展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具有深远意义。
(一)以“两个结合”的精辟论断为指导是继承和发展侯官文化的必然之要
首先,侯官文化历经百年、内涵丰富,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变迁,难免会出有与当今时代不相符合的落后的内容,需要进行改变以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和要求,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能够立足侯官文化本身,用辩证的眼光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并且转化吸收新的优秀文化用来丰富发展侯官文化。其次,不断丰富和充实侯官文化是推动其发展的必然要求,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联系实际,能够充分挖掘出侯官文化的在新时代、新环境下的新内涵,并随着社会的发展推动侯官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换,为侯官文化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理论,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除了其自身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开放性、人民性等,还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侯官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可以从侯官文化中汲取百年来的思想、文化精粹,为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的发展提供“营养剂”,另一方面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侯官文化将不断探索新思路、寻找新方法,获得更科学、有效、长远的发展,激发出新的时代活力。
(二)在“两个结合”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是发展福建文化的现实之需
弘扬发展侯官文化也是新时代充分体现福建文化的丰富内涵与深厚底蕴的现实需要。作为福建省的省会,福州不仅在政治和经济上具有重要地位,同时也是福建的文化中心,侯官文化可以看做福州文化的缩影。如今的侯官村,地处闽江西岸,是曾经福州府衙的驻地,2019年入选的福建省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村落”,侯官的文化古迹是福建省重要的文化遗产,为福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同时,在近代的侯官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例如林则徐、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这些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翻译家,他们的思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也成为福建文化浓墨重彩的一笔,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侯官文化作为闽东文化的典型代表,是福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立足新时代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是对福建文化内容与内涵的极大补充与促进,一方面可以更好地体现福建文化的多样性与层次性,引领和带动福建文化的发展,满足新时代发展福建文化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以侯官文化可以在继承与弘扬中同福建的其他文化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实现文化的共同发展,侯官文化的创新也可以为福建其他文化,诸如闽南文化、客家文化、闽西红色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的弘扬与发展提供经验和借鉴,为实现福建文化的共同繁荣贡献力量。
(三)在“两个结合”指导下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包含侯官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若想在新时代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把握规律、推陈出新。侯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百花苑中的一朵奇葩,其所蕴含的诸如爱国精神、创新精神、包容精神、奋斗精神等文化精粹,是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兩个结合”为指导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可以为挖掘侯官文化的现代价值提供新思路与新路径,将推动侯官文化中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紧密结合,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新典范,这不仅有利于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潮流中站稳脚跟,也可以反过来促进侯官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扩大侯官文化的影响力。所以将坚持将“两个结合”作为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的方法论,对于侯官文化的保护与创新而言意义非凡,同时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价值,是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应有之义。
三、“两个结合”视阈下推动侯官文化发展
的实践逻辑
“两个结合”的论断蕴含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中所积累的宝贵经验与智慧,其中包括了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为新时代背景下侯官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科学的理论指导,为进一步继承和弘扬侯官文化提供了崭新路径。
(一)加强自我批判,挖掘凝练侯官文化精华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在外来文化大量涌入、呈现光怪陆离之态的当代,侯官文化只有深化自我反思、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的意识,积极地吸收异质文化中的有益因素,才能为侯官大地上的子子孙孙守住精神文明的家园,使侯官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能够熠熠生辉。自我批判首先就是要做到以辩证的态度对待侯官文化,重视文化发展的辩证性,既要看到包含坊巷文化、红色文化、古厝文化等在内的优秀侯官文化内涵,也要摒弃侯官文化演变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的民俗、信俗文化,做到取侯官文化之精华,弃侯官文化之糟粕;其次要继续秉持海纳百川的精神,在延续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吸收借鉴异质文化的优秀成果,在不断的交融、碰撞中实现自身的新的发展与突破。
(二)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侯官文化创新性发展与创造性转化
要实现侯官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一是要扎实开展对侯官文化的学理研究。“根深才能叶茂,深入才能浅出。”侯官文化在演进历程中孕育了丰富多彩的内涵。只有通过深入分析侯官杰出人物的生平经历、思想以及对历史的影响,才能深刻而全面地理解这一文化传承。这样的认识有助于我们为侯官文化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也有助于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卓越要素。我们需进一步将这些要素与当代社会需求相结合,对侯官文化所承载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准则进行创新与发展。因此,这就要求我们深入文献记录中、深入历史史实中,扎实开展对侯官文化学理研究。如此才能为侯官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奠定理论基础,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二是把握时代需求,回应时代课题,重视传统文化的时代性,促使侯官文化为新时代中国社会发展服务,以此为着力点,深入探索侯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内在逻辑关联,深入发掘侯官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功能,将有助于充分发挥侯官文化的现代价值。
(三)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侯官文化介入新时代社会生活的可行路径
在“两个结合”的指导下发展侯官文化自然离不开对新时代的环境特点和时代特征的进行具体分析,理论联系实际。一是重视教育在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中所起的作用。以福州大学城13所高校为主体的高校群要利用自身的优势,深入挖掘和整理侯官文化资源,将侯官文化中所蕴含的宝贵精神、教育制度优势等融入现在的教育组织之中,融入特色特长教育之中。二是充分利用物质遗存深化实践育人。侯官文化历史遗存丰富,可以建设博物馆集群,例如在三坊七巷建立坊巷文化博物馆,在侯官镇建立廉政文化博物馆,既可作为侯官文化的记录,也可作为青年学生研学基地与体验传统文化的空间场所,同时可作为游客参观了解侯官文化的窗口,以此保护好侯官文化的代表性建筑、传统村落和历史文物,并善用这些浸润物质文化遗存的特定空间,将基础性的文化遗产保护与衍生性的公共文化服务相融合,让青年在“睹物”中开始“思人”。三是充分运用网络强大的交互功能,采取短视频、快闪节目等形式,通过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让侯官文化走进大众尤其是年轻群体的视野。依托“融媒体”传播优势,完善侯官文化资源数据库、数字博物馆等网络平台,实现侯官文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
侯官文化源远流长,作为闽都文化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新时代应当得到大力传承与弘扬,“两个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辩证统一,它不仅是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重要要素,同时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换的必由之路;在“两个结合”思想指导下,坚持唯物辩证思想,更加深入地明晰侯官文化的内涵,理清侯官文化的发展脉络,不断探求侯官文化发展的新路径、新机遇,新时代的侯官文化必将焕发出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習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2]田克勤,位杰.在坚持“两个结合”中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思想理论教育,2022(03):30-36.
[3]王增福.“两个相结合”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逻辑[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6(05):1-10.
[4]人民日报评论员.深化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J].奋斗,2021(Z2):76-77.
[5]南战军.谱写兰州教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兰州市教育系统深入学习贯彻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J].甘肃教育,2021(22):6-8.
[6]郭祎.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的历史演进与时代要求[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21(05):20-28.
[7]龙小农.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系列党课[J].党课参考,2021(20):10-25.
[8]薛庆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典范——毛泽东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统一战线学研究,2021,5(05):1-18.
作者简介:
吴含雨(2000-),女,汉族,山东日照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共党史、红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