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俊英
【摘要】核心素养已经逐渐地成为每一个教师的教学重点,并且成了当前学生数学综合能力的评判标准.在初中数学学科当中,核心素养的培养并不乐观,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缺乏导致教师在课堂上无法明显地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影响了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能够对已有教学资源进行研究,通过适当的方法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文章从培养学生初中数学课堂上的核心素养进行探究,以促进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数学的核心素养包括六个方面,分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正是在这些学科素养的支撑下初中数学才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数学具有突出的抽象性,这也就使得大多数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容易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阻碍,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教师要综合考虑数学这门学科的特殊性,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完成对学生的教育指导,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对学生学以致用意识能力的培养.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则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应用,需要对六个能力进行专门的教学,让学生融入课堂当中,主动地去学习数学的知识.本文通过六个小专题分别对六点核心素养的培养进行讨论,教师在进行实际的教学时则需要注意课堂上的教学氛围与学生的学习状态,并且根据学生的反馈作出相应的改变,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激发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定义的内涵
(一)核心素养的定义
按照教育部的文件,核心素养主要指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而从核心素养培育的实际可以看出,核心素养有两大部分组成———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必备品格主要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展现出的创新、严谨、坚强意志、勤奋、坚持不懈、理性、化繁为简、独立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等特质.
(二)数学素养
数学素养属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综合性思维形式,它具有概念化、抽象化、模式化的认识特征.具有数学素养的人善于把数学中的概念结论和处理方法推广应用于认识一切客观事物,具有这样的哲学高度和认识特征.
更通俗来说,数学素养还能当作数学家的一种职业习惯,人们要想把自己从事的事业搞得更好、更精密、更严格,这种优秀的职业习惯无疑是成功的先提条件.人们具备相关素养才能更快速地在自己喜欢和擅长的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只有在强烈的要求、愿望和意识的支撑下,才能使得个人素养得到提升,为自我价值的实现提供有力的物质条件.
(三)数学核心素养
学科核心素养是对学科核心能力的扩展和贯彻,它是“在学习某一学科知识、技能时,领悟某一学科的核心理念和方法,进而形成必要的学科观念、学科能力,并把握学科的本质”.
针对初中阶段学生来说,需要具备的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据分析这六个方面.这些学科的核心素质是相对独立的,也是互相融合的,是一种有机的整体.当然,数学学科具有突出理性精神,重视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态度,要有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同时具有创新性和严谨性.站在数学发展的角度来讲,数学品格相对于数学素养来说更能体现一个人的品性.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但要培养学生突出的学习能力,还应该对学生学科特点的品性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学生只有具备数学学习必备品格,才能进行一般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而且,数学核心素养更应该是学科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融合.
(四)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达到教学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其中包括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环境的设置以及师生互动的设计.教学策略的特点是:指向性、操作性、综合性、控制性、灵活性和层次性.
目前教学策略包括:教师主导教学(或指导或接受)、“以学生为本”教学策略(发现学习、情境教学、合作学习)、个性化教学(程序教学、掌握学习、计算机辅导).
二、培养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相关策略
(一)通过生活化教学,提高数学抽象能力
数學知识的抽象性是很多学生在学习时的难点,因为初中阶段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在理解知识时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从而影响了课堂的学习效率,抑制了核心素养的形成.教师可以适当应用生活化的教学理念,通过使用实际生活的例子对数学的知识点进行解释,让学生明确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去理解数学知识点,以促进学生的数学抽象能力,促进其核心素养的培养.
生活化教学能够让课堂的氛围变得更加和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明显提高,增加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比如,在教学“平行线与相交线”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对平行线和相交线这两个知识进行举例,利用生活中的物体来让学生去了解两种线的性质.例如以教室为例,将黑板的两条对边看作两条线段,这两条线段就是一种平行关系,它们即便是无限延伸也永远不会相交;以黑板的两条相邻的边看作两条线段,它们之间存在着一个交点,这就是一组相交线.此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缩小刚才所模拟的平行线,在一组平行线中画出一条与两条平行线相交的线段,利用同位角和内错角再次进行举例和解释,以帮助学生提高对知识的理解,降低知识的抽象性,促进学生的抽象能力.
(二)合理提出教学问题,引导学生数学推理
推理是数学学科中比较常见的一个环节,适当的推理能够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促进自身的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内容来设计一个问题,让学生去思考问题并且根据学习过的知识来进行简单的推理这一过程,能够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有一个简单的了解,提升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以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问题的提出能够让学生的数学推理开展得更加简单,从而其促进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堂问题的提出可以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有目的性,推理能力的培养也可以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从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比如,在教学“二次函数”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可以先将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写下来:y=ax2+bx+c,然后写出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让学生观察这两个解析式.学生可以看到两种解析式几乎相同,一个是方程形式,一个是函数形式,教师这时就可以提出一个问题:“在两个解析式中代入相同的系数,就可以推理出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交点的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什么联系.”如令a=1,b=2,c=1,代入进去,这时两个式子分别为y=x2+2x+1和x2+2x+1=0,通过简单地画图像和计算可以得到二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与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相同.这时教师引导学生换一组数据进行分析,令a=2,b=5,c=2代入进去,通过计算得到了同样的结果,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得出结论,以此来增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推理能力的提升.
(三)利用实际数学例题,强化学生建模思维
建模能力是数学学科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合理地应用建模思维能够使数学题的难度大大降低,并且建模思维的提高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所以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就需要对建模思维的培养进行探究.实践是提高学生建模能力的重要手段,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就可以通过提出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利用建模思想去思考问题,通过学习过的数学公式来建立出相应的数学模型,从而在计算时巩固自己的建模思维,促进核心素养的培养.
(四)构建数学计算情境,培养学生数学运算
运算能力是数学学习的基本能力,数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计算题,如果学生缺乏一定的运算能力,在做题时就会很容易出现错误,从而打压学生的自信心.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构建一个计算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当中去进行计算.这个情境的创建可以应用多种手段,如游戏方式、比赛模式等,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以促进学生主动对数学题目进行计算,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运算能力,促进自身核心素养的提升.
(五)巧设课堂学习任务
初中阶段的学生想象力是比较丰富的,教师恰当地运用这一特征不仅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也会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学习任务来引导学生进行直观想象,并且鼓励学生大膽猜测.这一形式能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使其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当中,在学习时能够充分地利用自己的想象能力来思考数学知识,在学习任务的帮助下来明确课堂的学习目标,从而提高自己的课堂学习质量,培养学生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
学习任务的提出可以让学生明确在课堂上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做到针对性的学习,并且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不一样的建议,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比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设计学习任务为:“找到两个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条件,并且在对应的例题下进行思考,分享一下自己所理解的做题思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能够知道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式有SSS,SAS,AAS,ASA,HL五种,在分享自己的做题思路时要大胆地说出来.例如,在判定直角三角形全等时已知条件就会有一个角相等,所以就可以优先考虑AAS,SAS,ASA,HL这四种方式.教师通过学习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够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质量.
(六)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提高直观想象能力
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将“数”与“形”联系起来,用“数”来分析“形”,用“形”来理解“数”,这个过程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分析能力.在数学知识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数形结合思想能够让学生在思考时拥有新的角度,通过将“数”与“形”结合在一起,正确地对题目进行思考和分析,提高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习时可以做到对知识充分理解,让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总之,对于课堂的教学模式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因为数学知识具有枯燥、抽象的特点,学生很容易在学习时产生疑问,如果在采用枯燥的学习模式,就会导致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到课堂当中,这对于学生的学习就会有非常大的影响,不利于核心素养的养成.在实际的教学当中,教师要利用好已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学习状态进行适当的更改,充分满足学生主动地投入课堂需求,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课堂学习中,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提高核心素养能力.从核心素养培育的要求来看,中学阶段的教育工作应该从多个方面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在设计教学方案的过程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水平及核心素养培育的理念和目标,把握新课改发展的方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合理的设置教学环节,准确把控教学时间,在完成理论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除了完成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之外,教师还要把对学生学科素养的评价放在突出位置,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更加注重过程性评价发挥的积极作用,要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在多元化的评价模式中肯定学生取得的学习成绩,为学生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提供建设性的改进意见,从而帮助学生抓住数学知识的特点完成学科知识体系的构建,掌握核心素养养成的基本原理,深入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具备关键能力和个人品格的基础上快速且高效地完成现阶段的学习任务,为其长远的发展和健康的成长扫清障碍,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洋.初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中学),2019(03):179.
[2]韩映安.数学建模在初中数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3(7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