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敏娟
[摘要] “双减”实施后,教育回归学校,班主任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本文结合专项调研情况,阐述班主任专业化的实然状态,揭示班主任专业化面临的现实问题,即班主任专业地位偏低、专业发展通道受阻、专业发展缺乏引领和支持、考核机制专业化指向不足等,并据此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 “双减”;班主任专业化;对策;立德树人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培养学生在校期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第一责任人,在学校“立德树人”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双减”实施后,教育回归学校,班主任的重要性更为凸显。然而,调查显示:一线教师当班主任的意愿不强,班主任的待遇不高、培训不足、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较为突出,班主任专业化还做得远远不够。本文结合“浙江省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发展状况”专项调研,分析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现状,指出班主任专业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与建议。
一、当前班主任专业化面临的困境
专业,即要求从业者经过专门的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独特的专门知识和技术,按照一定的专业规范从事某一专门的活动。专业标准包括:有专门的知识体系;有较长时期的专业训练;有专门的职业道德;有专业上的自主权;有专业资格的限制和认定专业的组织;需要持续的在职成长和终身学习;有较高的社会声望和经济地位。对照这一标准,现实中班主任专业化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现实困境:
(一)班主任專业地位偏低,岗位吸引力不足
由于目前班主任一般由学科教师兼任,很多学校将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排在学科教学之后,班主任是学科教师的“副业”,班主任的专业地位逐渐边缘化。
对“不愿意当班主任”的原因进行深入调查时发现:任务重、压力大是首要原因。“双减”后实行的课后服务又无形中延长了班主任在校工作的时间,增加了班主任的工作量。其次是付出与收入、地位不成正比。调查显示,目前小学班主任津贴普遍在200—500元之间,初中在400—600元之间,高中在500—800之间,各地区、各学校班主任工作津贴并不一致。班主任群体近7成(67%)对岗位待遇表示不满,93%的班主任期盼“大幅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此外,班主任专业待遇基本无法享受。以班主任激励机制为例,79%的班主任反映目前针对班主任的奖励项目太少,可评的奖项少,激励面也很小,仅有少数班主任才有机会。在评优、评先及职称评定等方面,60%的班主任表示“和普通老师差不多,基本没什么优势”,9%的班主任表示“学校文件规定有优势,但基本没落实”,仅30%的班主任所在的学校在此方面真正向班主任倾斜。
班主任“工作时间无限、肩头责任无限”,但他们的劳动付出没有得到与之相匹配的收入。经济待遇不高,专业待遇又得不到很好的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和专业发展的主动性。
(二)班主任专业发展通道受阻,专业愿景意识不强
当前,班主任专业化理念逐渐被大家所认同,但是班主任专业化的实践发展并未被教育行政部门提上议事日程,班主任专业化还仅仅只是作为一种理念。班主任专业化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等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根据科学性、规划性、可行性的原则,分步推进,有序实施。
由于班主任专业发展通道受阻,班主任专业愿景便无从谈起。因此,不少班主任在“教师生涯发展规划”中将班主任专业发展排在教学任务之后,甚至有近10%的班主任将之放在教师发展的末位。他们对班主任工作没有要求,缺乏作为班主任本身的专业自觉。
(三)班主任专业发展缺乏引领和支持,专业成长陷入盲区
相比学科教师每年规定的学时培训和常态化的教研工作,班主任工作处于引领缺乏的状态。调查结果表明,大部分班主任是在无准备或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匆忙上岗的。在第一次担任班主任时,仅10.47%的老师表示上岗时对班主任这个岗位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知识和能力准备,63.44%的老师了解过相关内容,但不是很充分,26.09%的老师几乎没什么准备就上岗了。
担任班主任期间,“摸着石头过河”成为班主任的主要成长方式,专业成长陷入盲区。调查中,当问及“担任班主任期间,您在班主任工作方面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什么”时,42.77%的班主任选择“自我摸索、自我学习”,30.84%的班主任表示是“同行间的相互学习”,18.06%的班主任表示主要靠学校的“师带徒”,而仅有8.19%的班主任参加过学校组织的专门针对班主任工作的培训。
班主任工作是直面学生心灵的工作,它比教学工作更具有复杂性和艺术性。如果班主任在自我摸索中失败,我们的学生就成了班主任自然成长中的“试验品”和“牺牲品”,因此,班主任的培养培训亟需系统性和专门性。
(四)班主任考核机制偏重常规工作,专业化指向不明
班主任考核评价的目标、维度及标准的合理设置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重要促进力量。然而,当前大部分学校虽已制定了非常详细的班主任量化考核细则,但大多聚焦于班主任的常规工作,多数以班级日常管理检查、学生学业及其他获奖成绩、班主任考勤情况为主要依据,鲜有涉及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评价指标。
当下,学校对班主任的考核仍然指向常规工作,没有将班主任专业发展纳入考核内容,缺乏对班主任专业化的关注,更谈不上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这种考核评价机制无法满足班主任专业成长方面的诉求。长此以往,必将削弱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自主性和持续性。
二、班主任专业化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双减”政策的实施,对班主任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施加教育影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摆在每一位班主任面前的“考题”。班主任专业化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我们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引领班主任从经验型向专家型、职业型
发展。
(一)高屋建瓴:新定位加强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顶层设计
研制班主任专业标准,设计班主任专业发展整体框架。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采取措施切实推进班主任专业化。制定班主任专业标准,组织力量系统设计班主任专业发展框架,切实开展对班主任专业发展目标的研究,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在区域层面构建起班主任培养的有效机制,切实推动班主任专业发展在实践中的具体落实。
建立班主任准入机制,实行班主任“持证上岗”。根据相关教育法规和教育部对班主任工作的要求,界定班主任的任职资格和基本条件,提高班主任岗位的准入门槛,将热爱班主任工作、乐于奉献的优秀教师选聘到班主任工作岗位上。建议将班主任职业资格证书作为教师进入班主任工作岗位的重要条件,建立班主任职业资格考核认证制度,提升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
完善班主任考核评价制度,制定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评价指标。改变过去以班主任常规工作考核为主要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纳入班主任专业发展的相关评价指标,构建起涵盖班主任专业理解与认知、专业知识与方法、专业能力与行为等专业结构内容的新评价指标。
(二)通道搭桥造路:全方位打造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实践通道
实行班主任职级制度,建立班主任岗位能力等级认定制度。长期以来,班主任发展通道相对狭窄,少数优秀班主任走向教育行政领导岗位,部分班主任遵循學科教师的成长路径,走向教学名师,但班主任路线专业成长道路并未真正打通。建议实行班主任职级制,建构班主任专业成长“立交桥”。研究班主任专业结构的核心要素,建立并试行班主任岗位能力等级认定制度,将班主任岗位能力等级分为初、中、高三个级别,每个级别享受不同的待遇。建立班主任职级制,有利于使班主任专业发展有方向、能力进阶有梯度、专业发展有通道。
探索班主任职称评定体系,增设班主任荣誉称号。教育行政部门在职称评定体系中要充分考虑班主任专业成长的需求,新增班主任职称系列,或在原有的德育高级职称评定中将一定的比例划给班主任,使其在申报职称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选择申请相应的系列。在各级名师认定中增设“名班主任”称号,开展“省优秀班主任”评选活动,优秀班主任可比普通教师提前一年或破格晋升高一级职称。以上多种方式有利于为班主任专业成长营造美好的专业愿景,激发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三)增强底气:尽全力提升班主任工作的专业地位
提高班主任的工作待遇,建立合理的班主任薪酬制度。各地应当根据实际,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班主任的收入水平,完善班主任任职津贴的发放办法,鼓励教师尤其是优秀教师能够长期从事班主任工作。学校要将班主任工作计入工作量,并提高班主任工作量的权重,在绩效工资分配时向班主任倾斜。实施班主任职级制时,应根据班主任职级高低,确定相应的职级工资。
健全班主任表彰激励制度,提升班主任的专业地位。在定期表彰奖励的基础上建立系统的班主任表彰机制,设立省、市、县、校四级班主任表彰机制,大力表彰优秀班主任,增强班主任岗位的吸引力和幸福感。根据实际情况将优秀班主任的表彰奖励纳入优秀教师表彰奖励体系,通过定期表彰,使其常态化、系统化。为从事班主任工作10年以上、20年以上的教师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并给予相关的物质奖励。对重视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学校的典型经验进行宣传推广,鼓励广大中小学校能够形成普遍重视和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的良好态势,营造良好的班主任专业发展氛围。
明确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边界,为班主任工作减负。在教育部印发的《班主任工作规定》基础上,提出合理的班主任工作和责任边界,厘清班主任工作清单,尤其应明确班主任的相关安全义务和责任边界,并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下来。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应维护班主任的正当权益,使家长和社会对班主任工作能够确立合理的预期,认识到班主任并非需要承担“无限责任”,从而降低班主任的工作压力和心理负担。
(四)引领提升:多渠道提高班主任专业发展水平
做好中小学班主任省级培训计划,加强班主任的培养力度。班主任专业化就是要求班主任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自主表现专业道德,逐步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成为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目前,班主任培养培训机制并未健全,系统化、专门化的班主任培训工作开展得并不充分,培训内容的针对性不强。各级教育行政和教研部门应重视并积极开展班主任专业培训,将班主任培训纳入教师全员培训工作进行整体考虑和设计,保障培训经费,要求班主任岗位能做到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建立起班主任上岗前培训、在岗时培训等前后衔接的专业培训体系。
开展班主任教研工作,确保班主任教研活动制度化、常态化。一是建立和完善中小学班主任教研机制。各教育行政部门设立班主任工作专职教研员,完善班主任的教研制度和网络,确保班主任教研活动常态化开展。二是依托“名班主任”“省优秀班主任”等,成立 “名班主任工作室”,以工作室为平台,吸纳优秀青年班主任作为工作室成员,围绕班主任工作中遇到的难题困惑、家校沟通合作、班级管理妙招分享、班主任专业发展规划等内容,研究班主任工作,审视班主任工作,从而促进青年班主任不断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建军.论专职班主任及其制度保障[J].班主任,2016(07).
[2]彭玉聪.我们离教师专业化有多远——从中小学现时的教育现象看教师专业化发展[J].云南教育(小学教师),2009(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