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待每一朵花开

2023-10-04 22:48:58周锐武
中小学班主任 2023年17期

周锐武

[摘要] “待优生”这个概念是相对的,即使是优秀的班级,也有待优生;它也是动态的,今天的待优生明天可能步入班级的中等生或优等生行列。因此,待优生是可以转化的。转化待优生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得当的方法和无私的关怀是必不可少的教育要素。

[关键词] 待优生;爱与呵护;个案转化;静待花开

“待优生”一般是由于错误的教育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在科学发展观的视野下,用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待优生”与“非待优生”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因此,班主任需要用正确的教育教学方法,鼓励待优生产生学习兴趣,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材施教,待优生将会取得很大的进步。作为师者,我坚信,每个学生都是一朵花,总有绽放的那一天。而班主任,就是那护花之人,对他们用心守护和陪伴,静待每一朵花开。

一、案例背景

张超(化名),体育生,也是班上最有名的待优生。他纪律性差,上课时喜欢找同桌说话,且屡教不改。私下多次携带手机,多次被缴,且多次教育无效。高考进入新一轮复习时,他的英语分数离及格还相差甚远,对此,英语老师也无可奈何。在高三这样一个特殊时期,班主任需要用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学生备考,根本无暇顾及他,但心底的教育信念一直提醒着我,每个学生都不应该被放弃,我决定抱着这个信念试一试。

二、案例干预

(一)慎重批评,育人更有温度

批评是最廉价的教育方式,也是最不需要考量的教育方式,有时因为不得当的批评可能会使问题出现。对于待优生存在的一些问题,简单的批评可能于事无补,因此,在转化待优生的工作中,班主任应慎用批评,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可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决定先从细小的行为习惯上对张超进行转化。晚自习时间,我照例去班级巡查,其他同学都在安静地学习,唯独张超强拽着同桌讲话,并且声音很大,对其他同学造成了干扰。我轻轻地走到他的身后,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到走廊上来。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让他和我一起到其他班级转转。我将其他班级的晚自习情况拍照分享到年级组工作群,获得了其他老师的连连点赞。我将这些点赞给他看,他羞涩地笑了笑。我轻轻地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进教室自习。那个晚自习,他再也没有讲话。于是,我请示年级组,安排张超利用5分钟时间检查各班级的晚自习纪律,并通过我的手机将检查情况共享到年级组管理工作群。5分钟,看似耽误了张超的学习时间,但也正因此,张超的晚自习学习效率提高了。

张超上课经常迟到,对此,我没有批评他,而是学习魏书生老师的做法,让他写迟到诊断书。这个诊断书包含迟到的原因、迟到的惩罚及预防迟到的措施等。迟到诊断书有以下几点要求:一是迟到原因要包含主观与客观两个方面;二是惩罚的数量和形式上每次都不同;三是预防迟到的措施每一次也不相同。张超第一次早自习迟到后,对这个诊断书不以为意,全部按照要求写了下来。第二次语文课迟到后,张超傻了眼,因为这次的迟到诊断书不能重复上一次的内容,他绞尽脑汁写了整整一天,直到晚上才把诊断书交上来。从那以后,张超再也没有迟到过。张超没有败给批评与惩罚,却败给了这一份小小的诊断书。

没有批评,学生已经知道自己哪里做得不好;没有惩罚,学生已经感受到违纪的成本太大;没有纠正,学生以身边的榜样为参照,愉快地自我改正,不断进步。慎重批评,让我们的教育更加温暖。

(二)家校协同,打破交流屏障

202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要求“严慈相济,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并重”。每一个待优生的背后,极可能家庭教育出了问题。因此,转化待优生离不开家长的理解、支持与共育。

对于张超多次携带手机的行为,我意识到需要邀请家长协同教育。我明确了协同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张超因玩手机直接影响学习,还影响到班风、学风,所以要禁止携带手机进校园,若因家庭原因一定要携带,那么进学校后便将手机交给我保管,张超的家长要充分支持学校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孩子的行为习惯。

随后,我又采用“先扬后抑”的方法进行协同教育。在了解情况后,张超的家长也非常配合并积极开展对孩子手机管理的教育。张超也接受了我和家长的共同教育,但当要求他将手机放在家里时,他拒绝了,家长非常恼怒要打孩子。盛怒之下,我将家长与孩子分别置于不同的办公室,以同理心、换位思考的角度,先后做了父子俩的思想工作。半个小时后,父子俩都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经过协商决定,张超可以将手机带到学校,但交给我保管,身在外地工作的父母亲也答应他,半个月回来一次看望孩子。不难发现,孩子、家长的认知与行动都在慢慢改变,孩子对父母的理解更多一些,父母对孩子的成长问题也及时查找根源,积极配合解决。

(三)尋找优点,拉近彼此的距离

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寻找并发现这些闪光点,并将之放大和鼓励,学生会感受到你的关注和支持。

在观察中发现,高三教师办公室的桶装水都是张超换的,他一个人包揽了这项体力活。这个行为折射出了这个学生的优良品性。就在我近期和其他任课老师沟通张超的学习近况时,有一次我发现,张超居然在英语课时跑到走廊上独自学习数学。张超解释说自己的英语成绩太差了,还不如将时间放在其他学科上,也许能考到更高的分数。英语老师聊到此事也是抱怨连连。我先安慰了英语老师,随后话锋一转,问英语老师:“您办公室的桶装水,是哪些学生帮忙扛上来的?”“张超呀!”英语老师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我附和道:“是吧,我们办公室的水也是他换的,所以说,这个学生身上还是有可取之处的嘛。”英语老师听到我的话,也停顿思索了片刻,脸上露出一丝安慰。我接着说,“这孩子一直给各办公室换水,首先他不怕吃苦,再者这种坚持精神更是难能可贵,这样的学生我们不应该轻言放弃呀!”听了我的观点,英语老师会心一笑,并给予了我一个肯定的眼神。从此,在我的“撮合”下,英语老师与张超建立了导师制,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实施情感铺路。英语老师每天与张超进行3—5分钟的谈话,在学校的陪餐工作中,英语老师主动要求与张超同桌用餐。同时,英语老师隔三差五地当着张超的面打电话给其家长,反馈张超的学习与生活情况,肯定张超的进步。当师生关系融洽后,英语老师对张超的英语高考复习还设计了个性化辅导方案。在高三月考中,张超英语虽然考得不理想,但英语老师一直不放弃,反而不断地鼓励他,并严格要求,调整复习方案。就这样,英语老师用她的耐心、细心与爱心陪伴着张超直到高考结束。张超的高考英语成绩虽然达不到优秀,但总成绩远远超越了模拟成绩,最终考入了安徽大学,后被保研。

待优生的转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既需要春风雨露,也需要酷暑严寒。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花期,需要我们用心守护,静待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