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与实践进路

2023-10-02 02:05刘婷婷张益刚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共生理论乡村振兴

刘婷婷 张益刚

[摘要]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能够依靠其教育性、经济性、职业性等基本属性散发教育能量,赋能乡村社会发展。在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共生单元价值取向对立,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非兼容,共生模式失范;物质与生态双重共生环境缺失,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贫瘠。对此,提出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统筹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提升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优化共生模式;营造优良共生环境,培育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共生理论

[作者简介]刘婷婷(1999- ),女,内蒙古通辽人,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在读硕士;张益刚(1970- ),男,山东青岛人,曲阜师范大学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山东  日照  27682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9-0106-07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乡村振兴是包括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我国在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前,在我国乡村社会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阻滞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寻求固根本、利长远的发展之道是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中的重要实践命题。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联系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能够依靠其教育性、经济性、职业性等基本属性散发教育能量,赋能乡村社会发展。如何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二者之间建立成熟的互动机制,开拓稳定、持续、高效的共生发展路径,以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理论命题。

一、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理论阐释

(一)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视角

共生理论由生物学中的“共生”概念演化而来,最早由德国真菌学家德贝里(Debary)首先提出。1979年,德贝里在其专著《共生现象》中指出,共生是指多种生物相互依存和作用的生存狀态,并形成协同进化的关系模式,用以形容多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随着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学者们发现“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与经济领域之中,共生理论逐渐演化为阐释不同物质间相互依存、协同进化、互利互惠关系的方法论。

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有诸多学者运用共生理论开展研究。有些学者认为,相互依存是共生理论的基本前提。一方面,职业教育能够为地方发展提供力量,“自由—共生”理念能够驱动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联动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围绕产业升级构建职业教育专业群的发展战略是这一主张的深度体现;另一方面,共生理论提供了职业教育主动面向社会需求自我改革的动力,能够解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资源供需结构性矛盾等现实困境。有些学者认为,相互依存是事物存在的有机方式,其目的在于协同进化,所以主张开创多元主体联合培养新路径,实现各子系统在资源、运行和利益三方面的协同。还有些学者认为,相互依存是事物生存的根本依赖,协同进化是共生理论的技术路线,互利互惠则是共生理论的目标追求,所以主张构建互利共生的专业群现代化治理体系,实现全程帮扶、全域帮扶、全员帮扶的职业教育扶贫共生模式。可见,共生理论能够为职业教育研究提供适切的理论基础,助力职业教育现实问题的解决。

将共生理论运用到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关系中来看,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首先要把人力资本开发摆在中心位置。农村职业教育能够以其独有的技术技能人才输出功能推动乡村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即以人才振兴赋能乡村振兴。在农村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同时,乡村振兴的实现能够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打造新场域,以乡村的先进产业、优良生态和高效治理夯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经济、生态和政治基础,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之间存在着互相依存、互利互惠的共生关系,共生理论能够为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协同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法论。

(二)共生理论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要素分析

共生理论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

1.共生单元。共生单元是指构成共生关系的基本能量生产和交换单位,是共生关系形成的基本物质条件。共生单元投入和产出的物质、信息、能量等定义为质参量。若共生单元间有很强的资源互补性,则共生单元间的质参量能互相传递和转化,即共生单元至少存在一组质参量相容是共生的基础和前提。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共生单元主要包括乡镇政府等公权力机构、职业院校、乡镇企业以及适龄青少年、农民、退伍军人等受教育群体。多个共生单元间进行能量交换,并在能量交换的过程中不断对其他单元提出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新要求,奠定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关系的物质基础。

2.共生模式。共生模式是指共生单元相互作用的形式,在行为方式上分为寄生、偏利共生、非对称互惠共生和对称互惠共生四种形式,在组织程度上分为点共生、间歇共生、连续共生和一体化共生四种形式。对称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是共生关系的理想状态。共生理论的核心思想即通过合作互补、平等公正、共同发展的基本思路最终实现对称互惠共生和一体化共生的共生格局。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不同共生单元之间以及不同发展阶段之内,共生模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职业院校与受教育个体之间可以形成招生需求与受教育需求的对称互惠共生,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可能形成单方输出能量偏多的非对称互惠共生。

3.共生环境。共生环境是指共生关系存在的外生条件,是共生单元以外所有因素的总和。环境具有较强的波动性,环境中的不确定性风险较多。建立稳定的共生关系,需要对共生单元与行动环境之间的匹配均衡度提出相应要求,以确保共生单元能够适应外部行动环境的多变性特征,迅速有效地做出共生治理反应。理想的共生环境需要凸显其内在的正向促进能效,使其能够与共生单元之间形塑出应有的相互作用功能,以强化共生单元主体间的激励效应。以不同的标准对共生环境进行划分,共生环境可以有多种类型。例如,以环境作用的正向与否为依据,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共生环境;以环境作用方式划分,可以分为直接和间接共生环境;以环境作用领域为依据,可以分为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等。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共生环境也有多种类型,且因事、因势、因地而变化。例如,乡村经济环境的优劣直接决定乡村振兴战略推进效果和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对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产生直接影响。

二、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

近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呈现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推进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但在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的能量供给与乡村振兴的现实需求之间仍旧存在矛盾,具体表现在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和共生环境三个方面。

(一)共生单元价值取向对立,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

发展教育,必须要明确教育“为谁服务”的基本问题,即厘清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问题。关于这一问题,学界历来有“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两种主张。从社会本位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教育的工具价值,具体到农村职业教育中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为了使社会达到某种理想的社会状态;从个人本位的角度出发,强调的是“人性化”和“个性化”,具体到农村职业教育中即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为了培养个人能力,发挥个人潜力,实现人的个性化发展。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不同共生单元所持有的价值取向不同。

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政府等公立性质的共生单元所持有的价值取向是“为农”,即通过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让技能型人才扎根乡村,构建高技能水平、高文化素养的乡村人才队伍,激发乡村创新活力。而作为共生单元的教育个体所持有的价值取向则与之相斥,受历史文化、城乡差距、社会待遇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受教育者的价值取向呈现出明显的“离农”倾向。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数据显示,2018—2022年,除了2020年因新冠感染疫情的居家政策導致农民工人数略有下降外,其他年份的农民工人数涨幅明显,农民工队伍不断扩大。与此同时,我国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工数量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在“为农”与“离农”两种职业教育期待的冲突之下,潜藏着不同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矛盾,农村职业教育陷入角色冲突,“究竟为谁服务”成为职业院校的艰难抉择。

(二)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非兼容,共生模式失范

质参量兼容的方式对共生模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具体到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多单元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呈现出非理想化的状态。

1.从行为方式上看,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企业两大共生单元的共生模式呈现出偏利共生的状态。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共生关系通常表现为校企合作,理想化的共生模式是农村职业教育依靠其科研实力和人才输出满足企业的技术升级和技能型人才引入等需求;企业以其自身的人力、物力、财力满足职业院校增加办学资金、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训场所、引入“双师”型教师等需求。目前,在“离农”诉求高涨的形势下,职业院校为完成招生任务,在专业开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往往只注重契合学生需求,而非依据地方产业结构设置与调整专业。有学者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进一步分析农林牧渔专业类别发现,与直接生产、生产农林牧渔业所用产品的产业、直接使用农林牧渔业产品的产业、依托农林牧渔业资源所衍生出来的产业相对应的专业分别占比56.20%、5.09%、6.44%、32.27%,直接生产所占比例过高,涉农专业布局结构比例失衡,未能全面彰显出农业生产全产业链和产业融合的价值。职业院校专业设置难以契合企业需求,服务行业企业的能力不足,校企合作呈现出非均衡的能量交换态势。

2.从组织程度上看,农村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共生模式呈现出连续共生与点共生的杂糅状态。当下我国农村职业教育中的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被割裂,二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隔离带。农村职业教育往往注重在校学生的学历教育,而其他类型受教育者的职业培训需求被忽视。农村职业教育对其他类型受教育者的职业培训往往是单次、短期的集中培训,以一次性经济补贴作为吸引。有学者对贵州地区的职业培训进行研究,发现贵州省尚未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体系,难以在短期内快速启动大范围的职业培训工作;短期培训对培训对象的就业意向影响不大,且忽视技能实训;农村地区的职业培训与现实需求脱钩,职业培训收效低。这种以“点”的形式展开的职业培训,对受教育者在技能提升以及高质量就业方面的助力是微乎其微的。

(三)物质与生态双重共生环境缺失,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贫瘠

相较于共生单元和共生模式,共生环境是一种外生而不可控的调控机制,可能会在某些情境下对共生单元、共生模式产生决定性影响。营造积极的共生环境是共生单元活力焕发、共生模式均衡稳定的重要前提。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共生环境内仍有诸多负面因素,阻滞二者的深度合作。

1.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要有雄厚的物质条件作为支撑,但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下,城乡差距仍旧是制约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一大因素。国家虽然提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但在实施过程中缺乏细化方案和专项资金支持,全国已有30余个高校成立乡村振兴人才培训学院,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总量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相关平台运作模式不清晰的问题却依然显著。教育资源的分配经常以空间地域为依据,城市教育在教育资源的分配上处于天然的优势地位,农村教育尤其是被视为低端教育的农村职业教育被置于边缘化的位置,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整个农村教育链条上最为薄弱的环节,农村职业教育滞后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现实需求。

2.乡村振兴包含着“生态宜居”的战略目标,但我国农村生态文明程度有待进一步提升,这给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带来了阻力。目前,我国农村仍旧采用小规模、低水平、传统粗放的生产方式,受成本和技术因素的制约,大多数农村区域的绿色经济总体发展水平偏弱。放眼农村职业教育,开设生态环境建设相关专业的职业院校极少,且相关专业人才往往不愿意投身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中,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生态振兴的基础动力匮乏。

在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中,共生环境营造不足,农村缺乏人才成长的优良土壤,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面临严峻挑战。

三、共生视域下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实践进路

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分析,若要克服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现实挑战,就要从共生单元、共生模式、共生环境三个维度发力。

(一)统筹共生单元的价值取向,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

厘清农村职业教育的角色定位,首先要明确农村职业教育的性质与办学定位,即农村职业教育既姓“农”,又姓“职”,但应先姓“农”;农村职业教育要同时兼顾“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取向。

1.坚守“为农”价值取向,寻求农村职业教育“育人”主旨的回归。技术知识直接对应生产生活的类型属性决定了农村职业教育功能定位于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的要坚持“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在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牢固树立“农村职业教育为乡村振兴服务”的价值取向,以乡村振兴发展的现实需求引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路径,依托农村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实现“兴农业、强农村、富农民”的乡村振兴宏伟目标,强化“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功能定位。

农村职业教育除了拥有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价值,也有着助力个体追求美好生活的教育主旨。农村职业教育要与政府、企业等主体积极构建合作关系,加大相关补贴、补助政策的宣传力度,对人才采取定向培养和定期留用的举措。在人才服务年限期满后,对“离农”者在升学、城市就业等方面实施优先推荐政策,对愿意扎根本土的人才在本土岗位晋升上加大政策倾斜力度,助力受教育者高质量就业目标的实现。湖南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典型,其坚持联合培养和定向培养,做好农村地区招生专项计划以及基层专业人才培养项目实施,每年培养11万余人,学员覆盖所有行政村;落实“乡村教师”等定向培养计划,为农村地区输送本土化人才;2021年开设涉农专业点187个、定向培养农民大学生9844人,为乡村振兴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坚持农村职业教育的“为农”价值取向,制定农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和留用政策,是农村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振兴的应然之举。

2.以“思政课堂”为基点,培育教育个体乡土情怀。唯有做到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相统一,才能在最大程度上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要让乡村留得住人才,除了出台优惠政策,也要为教育个体注入不竭的精神动力。教育部副部长孙尧在巩固拓展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推进会上指出,“要把乡村振兴作为立德树人和思政课堂的重要内容,深挖育人资源,做好宣传引导,加强实践育人”。

在开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要以思政课堂为载体开展德育,以优良的价值观念输出提升受教育者的觉悟水平,培养受教育者的“为农”情怀。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立足乡村发展的现实情况,让每个受教育者充分认识到乡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乡情为纽带引发受教育者的情感共鸣,引导受教育者正确认识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自觉地将自身发展融入乡村振兴大局。

(二)提升多元主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优化共生模式

当共生单元运行呈现对称互惠共生状态,组织形式呈现一体化共生状态时,共生系统处于最为稳定且运转高效的状态。搭建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关系,必须要不断提升农村职业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提升共生单元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水平,构建兼容度高、组织严密、运行稳定的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的共生模式。

1.优化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与办学模式,推动校企由“偏利共生”向“对称互惠共生”的进化。农村职业教育在人才、技术技能培养方面与乡村产业结构存在较大差异,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水平低下。要改变这一现状,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第一,农村职业教育要以市场为导向设置专业。要立足地方政府发展规划,实时监测政府部门公布的人力资源相关数据;同时,关注地方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依据地方產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淘汰过剩专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推动形成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提升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契合度。例如,黑龙江省致力于人才培养战略定位论证和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依据区域发展实况,重点建设作物生产、农业装备等2个国家级、10个省级涉农专业群,构建覆盖作物种植、养殖等农业全产业链的专业体系,培养优质农业生产经营者和农民15万人,提升了涉农专业与农业产业链的耦合度,精准赋能乡村振兴。

第二,要改变农村职业教育“为生存求合作”的现状。在政府部门的统一调配下,扩大混合所有制职业院校的比例,借助政府财政和企业资金双重投入,改善农村职业教育技术研发环境,引进高端技术人才,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实践能力。与此同时,农村职业教育要与企业加强技术合作,构建技术研发共同体,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例如,黑龙江省依托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省农科院和相关企业组建大豆选育协同创新中心,校企合作研发抗倒伏优质水稻栽培技术,校企政协同强化农业技术创新,在提升农村职业教育育人实效的同时提升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农村职业教育技术服务能力,助力乡村振兴。

总之,要通过调整农村职业教育专业结构,优化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提升农村职业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质参量兼容度,构建校企互惠共生模式。

2.推进职业培训,实现“点共生”向“一体化共生”的飞跃。农村职业教育对职业培训需求的忽视,直接导致农村职业教育与受培训个体之间的质参量兼容水平低下。要改变这一现状,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第一,拓宽职业培训范围。依据现代化农业发展和乡村产业转型升级的实然现状,培养掌握系统性理论知识与综合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由“点”的培养转向“面”的培养,帮助受教育者适应新业态,掌握新技术,提升职业培训与教育个体发展需求的耦合度。

第二,延长职业培训学时。利用农村自然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采取理实结合的方式开展职业培训,提升职业培训的精度。

第三,搭建乡村职业培训云平台。要为乡村地区提供数字化的教育和培训资源,促进受教育者的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例如,齐齐哈尔市建立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农教科多位一体的新型农业推广服务模式,实施“5大工程”“16项行动计划”,依托地方产业开展职业培训,建设依安“紫砂陶艺”等特色培训基地,成立“兢东商学院”等为农助农科技服务网络平台,累计培训10.5万人次,直接带动就业4.3万人,依托持续深入、因地制宜的职业培训赋能乡村振兴。

总之,要采取横向扩张、纵向延伸的职业培训方式,满足教育个体发展需求,在农村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之间构建一体化共生模式。

(三)营造优良共生环境,培育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土壤

作为共生关系的外部条件,共生环境的状态及其演变是共生系统演变的基本动因,也对共生单元之间的关系和结合方式起决定作用。改善共生环境是推进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共生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

1.政府统筹与地方自主相结合,优化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优化城乡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加强生态建设人才培养,是营造优良共生环境的必要举措。

第一,政府要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力度,从地方经济总收入中抽取特定比例资金作为农村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完善监管机制。例如,湖南省落实农村职业教育保障政策,建立健全多元主体依法筹集经费的多元投入机制,省本级筹措3.3亿元开展农村中职攻坚行动,带动全省投入中职攻坚建设资金51.12亿元,实现全省97个农村县市均举办一所示范性公办中职学校、每所农村中职学校均建设2~3个特色专业的乡村职业教育规模布局,通过优化农村职业教育投入夯实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基础。

第二,必须破解“城市单向输入、农村被动接受”的思路,发挥地方自主性是改善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环境的一剂良方。《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职业教育法》指出,“职业教育实行政府统筹、分级管理、地方为主、行业指导、校企合作、社会参与”,这表明地方职业教育可以着力探索灵活、精细的县域管理、乡镇治理机制。农村职业教育要立足地方实际,依托地方特色产业开展教育活动,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农村职业教育,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例如,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与昆明市晋宁区、楚雄州双柏县等主体联合成立多个乡村振兴产业学院,联合农业企业成立云农职·慧农时邦高原特色农业产教联盟,实施“互联网+农业+精准扶贫”项目,95%以上的毕业生直接服务于三农,助力区域产业振兴,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推进乡村生态建设人才队伍的扩容培优,净化农村职业教育人才成长生态土壤。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生态宜居,而实现生态宜居的关键是要加强生态建设人才培养。

第一,农村职业教育要积极开设生态建设相关专业。要培养面向乡村的生态建设人才,为乡村生态文明水平的提升储备力量。

第二,农村职业教育要积极与有绿色转型需求的乡村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要在以人才输出和技术产业化助推企业绿色发展的同时,依托企业完善知行并重教学内容体系,提升生态建设相关专业的育人实效。例如,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协同企业成立新产品研发中心、先进制造技术中心、数控自动化技术中心,师生共同承接或参与企业产品研发、技术开发和设备改造项目,为企业解决产业升级、产品创新等难题。

第三,农村职业教育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注重绿色生态理念的渗透。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积极投身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之中。

[参考文献]

[1]宋瑾瑜,张元宝.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共生体系构建研究[J].教育与职业,2022(12):55-61.

[2]袁纯清.共生理论及其对小型经济的应用研究(上)[J].改革,1998(2):100-104.

[3]张兵,邹一琴,蒋惠凤.共生视角下的地方本科院校产业学院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1(4):125-132.

[4]毛才盛,田原.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发展路径:共生理论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7):7-12.

[5]蒋开东,詹国彬.共生理论视角下高校协同创新模式与路径研究[J].科研管理,2020(4):123-130.

[6]黄尧.农村职业教育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7]成竹,呂宛青.基于共生理论的滇越国际旅游合作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9.

[8]陈明霞.职业教育助推乡村人才振兴的价值、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22(1):21-27.

[9]朱德全,沈家乐.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经济逻辑:新内源性动能与作用机理[J].教育与经济,2022(3):25-34.

[10]田真平,王志华.职业教育助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角色审视与嵌入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1):28-34.

[11]王金玉.贵州民族地区职业院校职业培训的做法、问题与启示[J].贵州民族研究,2022(3):174-178.

[12]陈柏林,周虹.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人才振兴的现实困境及推进策略研究[J].农业经济,2022(10):115-117.

[13]谯欣怡,覃红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的教育逻辑、实践困境与发展对策[J].成人教育,2022(11):60-66.

[14]胡茂波,谭君航.职业教育类型发展与乡村振兴耦合的逻辑、纽带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2(1):13-20.

[15]章晓明,南旭光.基于共生理论的校企合作治理模式创新研究[J].成人教育,2017(7):60-64.

[16]范栖银,石伟平.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现实挑战与应对策略[J].教育与职业,2023(2):66-72.

猜你喜欢
农村职业教育共生理论乡村振兴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产业结构与用地效益互动机理探究
边疆民族地区农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财务战略拓展及实践路径研究
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
湖南农村中等职业教育招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共生理论给大学英语教学带来的启示
农村职业教育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