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应为、难为与可为

2023-10-02 02:43王凯强冯旭芳
教育与职业(上) 2023年10期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

王凯强 冯旭芳

[摘要]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之举和重要任务,其逻辑旨归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随着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提质培优、应需而变、主动适应是现代职业教育回应技能型社会的应为之要。然而,在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然面对社会认同度不高、人才供需失衡、多元适应秩序失位等难为之境。破解之道在于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与内涵;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承接产业需求的适配性;筑牢专业根基,增强人才供给服务产业转型的适应性。

[关键词]技能型社会;现代职业教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适应性

[作者简介]王凯强(1990- ),男,河南许昌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硕士;冯旭芳(1983- ),女,浙江慈溪人,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副研究员,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后。(浙江  绍兴  312000)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3年度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共同富裕下浙江省普惠性职业技能培训体系的构建策略与实施路径”(课题编号:23NDJC370YB)、2023年度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研究课题“多中心治理理论视阈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课题编号:KT2023251)和2023年绍兴市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人力资本视角下绍兴高职创新创业教育路径优化研究”(课题编号:SGJ2023001)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9-0021-09

2021年4月,全国职业教育大会提出要“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建设技能型社会”;2022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指出“以有需要、有基础、有意愿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试点,探索适应市场需求、匹配产业结构的现代职业教育结构,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

技能型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推动经济发展①的社会和教育改革新理念②,是以技能习得为本质特征③并在此概念基础上演化而来的一种社会化体系④,其核心在于技能人才的培养⑤和技能文化的培育⑥,以满足产业和社会结构转型对技术进步和技能型人力资本的迫切需求。技能型社会建设应借助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激发国家、社会、个人对技术技能的崇尚、追求和重视⑦,面向全员提升劳动者知识技能水平⑧、道德素质、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⑨,构建终身技能学习的环境和文化⑩,实现新时代多元主體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新需求。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重在建立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多元衔接、互融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梯度,推动职普融通协调发展,畅通拓宽技术技能人才多路径成长通道11,服务全民终身学习和个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12。新时期职业教育承担着向劳动世界、工作世界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根本任务,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增加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保有量是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在推进落实现代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社会认同缺位、供需结构失衡、适应能力不强等一系列堵点和痛点,如何更好推进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对于加快构建技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一、应为之要: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功能定位

(一)职业技能培训释放新改革红利,奠定现代职业教育逻辑旨归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随后国务院办公厅等部门先后印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方案(2019—2021年)》《“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等文件,针对不同主体、不同领域、不同模式、不同业态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差异性需求,分别从培训的经费、资源、机制、目标、质量、规范、对象等方面制定相应制度,不断健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内容框架,全力打造终身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服务国家创新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梯度建设。在国家政策改革红利引领助推下各省份积极贯彻并基于自身发展实际制订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涌现出了江苏、广东、山东、浙江、安徽等经济发达省份推进职业技能培训的先进典范。一系列政策聚焦高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在上述政策制度不断实践应用基础上,国家进一步将政策内容系统化、清晰化、精细化、全面化,推动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并重,着眼于培养适应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发挥职业院校(含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基础作用”。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提出“以产业需求调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优化人力资源供给结构”。职业院校应根据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与代际特征,培养学习者的职业综合素质和终身学习技能,建立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衔接的一体化长效机制,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13。

(二)人口结构变迁释放新要素红利,引领现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

新时代随着我国人口自然结构、迁徙结构、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的变动及少子化、老龄化、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减缓等现象日趋严重,亟须优化传统技能型人力资本结构和质量,促使技能型人力资本向高级化发展。尤其是在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需求、构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至关重要。

据统计,2022年末全国人口为14117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预测今年新出生人数将跌至800万以下,依靠人口数量红利和廉价劳动力的成本优势驱动经济高速增长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新旧人口红利转折期,需更加注重劳动力人口的提质培优14。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强调“要完善新时代人口发展战略,认识、适应、引领人口发展新常态,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职业教育作为人口质量红利开发的重要窗口,能实现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终身化、高质化,提高劳动力人均受教育水平,融职业素养、专业能力和工匠精神为一体,厚植工匠文化和创新创业精神,建设一批高质量、规模化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促进技能型人力资本结构优化升级,在劳动力总量不增长的条件下实现人力资本逆增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个体职业生涯发展需求。技能型社会建设进程中,面对人口结构变化释放的新要素红利,现代职业教育应深化产教、校企协同育人,贯通市场注重的直接经济效益与学校追求的专业知识教育目标,破除学历等级与能力挂钩的思维逻辑,树立社会崇尚技能、技能成才、技能报国新风尚,增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适用性和通用性。

(三)数字智能转型释放新技术红利,撬动现代职业教育应需而变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数字化技术在传统产业结构中的拓展与渗透,产业与行业间的壁垒逐渐模糊,促进知识、技能和能力等数字要素与传统技能的结构化与系统化交叉升级,数字技能、数字化职业胜任力、数字素养等适应性技能和应变能力成为高技术技能人才必备的通用职业能力。因此,探寻数字技术支持下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是智能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数字化”“高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的关键变量。

不断发展的数字化技术在工作场域的应用和实践,促使不同行业和职业对高素质数字技术技能人才产生大量需求。数字智能化背景下,劳动者的数字能力是在技术不断迭代、工作任务和内容持续更新、能力新需求不断涌现、职业教育应需而变的动态循环过程中孕育并发展的,这种变革过程实际上是一种从“需求”到“匹配”再到“调适”和“发展”的循环过程。劳动者的能力需求随着技术的变化和工作任务的演变而不断更新,职业教育需要灵活地应对这些变化,确保培养出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些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技术能力,还需要适应复杂的数字化和网络化工作环境,具备跨学科的综合素质,能够不断进行自我调适和发展。“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完成数字化转型进入新发展阶段,在新发展理念下数字化与传统制造业的深入互动倒逼职业教育进行数字化升级和改造。要打造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回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提出的整体要求,满足数字经济冲击下不同行业对数字技术技能人才的多样化需求,为技能型社会建设助力。

(四)战略性新兴产业释放新动能红利,倒逼现代职业教育主动适应

2021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15.3万亿元,较2014年增加5.8%,占GDP的比重为13.4%,产业规模持续快速增长15。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催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为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提供重要基础支撑。“十四五”时期我国产业结构正经历深刻调整,以技术技能创新为重要驱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离不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育。

当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总量、结构和素养还未能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成长的发展需要。截至2020年底,浙江省高技能人才数量为321.8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31.77%,广东、山东、安徽、江苏和福建分别占比33.6%、24.61%、28.56%、41.98%、19.28%16。其中,浙江省技能劳动者的求人倍率为1.6,高级技工的求人倍率甚至突破2,高级技工人才紧缺现象严峻。职业院校作为教育与产业沟通的承载主体,应基于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类型。面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釋放的新动能红利,现代职业教育应主动适应产业变革与区域经济结构,增设对口专业、扩大培养规模、架构培养梯度、推动融合发展,建立有衔接、有层次的产业专业体系,将职业教育优势转化为创新创业优势和地方发展优势,提升职业院校专业与地方产业的适配性与承接性,更新岗位技术工人的知识储备、技能升级、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就业岗位的工作效率,保证高素质技能劳动者队伍数量稳定增长、质量稳步提升,发挥现代职业教育人力资本增值效应。

二、难为之境: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任重道远

(一)社会形象固化掣肘,类型教育认同度不高

职业教育社会地位的认同掣肘和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造成普职教育机会分层和人才割裂。例如,2016—2020年中职在校生数占高中阶段总在校生数的比例仅分别为40.3%、40.1%、39.5%、39.5%、39.4%,可见“趋普避职”的陈旧思想观念仍未得到明显改观。

1.生源方面。据统计,2021年全国职业院校招生人数仅552.58万人,同比去年减少18.03万人,下降3.16%17。反观普通高中依然将“升学率”作为衡量高中教育质量的重要指标,分数意识、排名意识、效益意识根深蒂固,学历等级挂钩能力的逻辑依旧盛行,致使进入职业院校的学生自我定位为学业失败者、成才无望者、品行不端者,职业院校生源数量和质量不断滑坡,“普高热”与“职教冷”现象凸显。

2.家庭方面。中国居民收入调查(CHIP)数据显示,学历高低对工资增长幅度和空间都有较大影响,学历越高收入越高、增速越快。在“学历型社会”依然占据主要统治地位的背景下,提高学历文凭既是满足家长虚荣心的需要,也是学生提高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家长们希望通过提升学历来增加子女参与社会竞争的资本,进而实现整个家族的社会阶层跨越。受此影响,职业院校学生专升本意愿和人数也呈上升趋势,据统计,目前全国高职在校大学生1590.10万人,专升本的比例已达20%18。家长及学生群体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不高,更不愿主动选择职业教育,甚至有不少取消中职教育、全面普及普通高中的声音,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不高,地位边缘化现象依旧严峻。

3.职业发展方面。低学历意味着低收入、低就业、低发展,很多用人单位将学历作为个人发展的门槛,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和晋升通道收窄,导致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价值难以彰显;阶层利益主体固化、社会资源流动不畅使职业教育被鄙视和区别对待,造成职业教育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能”不匹岗、“资”不匹劳、“景”不匹期,进一步加重了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焦虑症状。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内外部偏差和“学历本位”观念的羁绊成为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堵点。

(二)产教融合顽障难破,人才供需结构失衡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着力点,人才与效益是校企互融共生的价值基础。然而,职业教育在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文化渗透、社会服务、就业创业、资源共享等方面与企业真实需求脱钩,导致产教融合存在诸多“痛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需产生错位。

1.职业教育适应产业发展难度较大。一方面,国家针对产教融合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如建设现代学徒制、产业学院、企业学院、订单班等,强调既要注重学生技术技能水平的提高,又要追求学生综合运用能力、通用职业素养、求职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由“专才”向“通才”转型,但政策具体落实过程中存在“踢皮球”情况,致使职业院校在向龙头企业寻求合作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回应。另一方面,随着职业院校年招生数的不断扩大,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经费投入总量急剧增长,规模发展迅速,但资源配置、资源利用率仍不能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社会结构调整的需求,资金支持未能及时弥补高职院校在办学资源方面的短板。以浙江省为例,2021年高职院校专任教师数18349人,较上年增加1580人,增幅9.42%19;高级职称专任教师数增加473人,增幅8.23%;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数增加1383人,增幅9.81%;地方政府对高职院校投入和高职院校经费支出总额分别为5.33亿元、7.07亿元,较2020年增幅分别为10.8%、5.73%。职业教育大而不强,导致其在向行业企业输送人才以及提供技术技能服务方面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实现人才效益的辐射以及技术服务的转化。

2.职业教育人才供给能力不强。2019年,我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7.3%,而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占比为75%左右。2020年,高技能人才缺口2200万人左右,近五年平均每年净减少150万人20。截至2021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4652万人,技能人才仅占26.8%,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总量的30%,高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高达2以上21。根据人社部公布的数据,预计到2025年我国技能型人才缺口将达3000万人,缺口率高达48%,全国8.7亿劳动力人口中高技能人才占6%,仅4700多万人。可见,企业用工难、招工难与大学生就业难并存的结构性矛盾仍在持续。

3.校企互动积极性不高。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过程中更偏向于获取短期劳动力,对于培养学生技术技能获取能力的积极性不高。例如,一些制造业企业迫于“用工荒”问题,被动与高职、技工学校合作办学,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来定向招工,以职业院校学生的短期实习来弥补低技能岗位劳动力长期的匮乏。受投入—产出效益的长期性、不稳定性、不平衡性因素影响,企业不愿进行大规模投入,加之职业院校专业设置、课程教学、教材研发、实训设备与企业发展匹配度不高,任课教师缺乏企业实践经历,课程讲授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更增加了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顾虑,改革动力、创新活力、参与能动性总体上不强,致使职业教育无法紧跟市场变化调整发展方向。

(三)创新发展壁垒丛生,多元适应秩序失位

优化现代职业教育的内部运行逻辑、组织方式及内生动力体系等是其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基点,然而职业教育在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场域、机制、模式等方面存在诸多不适应,缺乏针对技能型社会建设所需要素及时、有效、准确做出适应性调整的内部发展秩序。

1.行业发展的不适应性。随着零工机会、技术迭代与产业渗透融合,职业院校并未围绕重点人群、紧缺型职业、新兴职业形成有效的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产业辨识度低、重复率高的专业未及时更新撤并,行业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未高效融入技术技能人才培育体系,区域产业发展与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仍存在供给缺口大、能岗匹配度低、技术技能弱化等不适应现象。

2.外部环境的不适应性。近年来,尽管国家大力弘扬“尊崇技能、劳动宝贵、技能成才”的社会新风尚,但长期以来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低技能”“低工资”“低素质”“低前景”的印象标签致使职业教育被歧视、冷落,实践过程中的职责范围与参与程度被窄化、虚化;话语权弱、资源配置错位导致职业教育很难形成稳定的价值认同感和归属感,自我增能、主动参与的意愿不足,创新发展的信心和能力不够。

3.技术发展的不适应。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领域的快速成长将挤压现有工作岗位空间,引发“技术性失业”。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的统计数据,2015—2020年全球劳动力总人口约为350968万人,失业人口约为20202.4万人,占比5.8%22。牛津大学学者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描述的702种职业所需工作技能进行研究,认为美国47%的工作很有可能被高度自动化系统所取代23。当下职业教育已紧跟潮流创新办学理念,针对AR、VR、AI等技术开展在线课程,培训适应工作所需的相关技术技能,应对人工智能对行业冲击带来的技术性失业风险。但是,随着智能化时代工作分工的精细化、自动化发展,传统工作模式不断被颠覆。由此产生的巨大人才缺口,仅靠大规模课程学习很难填补。诸多如创新能力、创造能力、探究能力、适应能力、素质能力、批判能力等软技能和人机协同的数字化技能等硬技能,都只有在实践中才能获得。职业教育受制于自身发展条件,无论是规模、能力还是观念,都还不能较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

三、可为之策: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现代职业教育破解之道

(一)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延伸职业教育办学空间与内涵

职业院校应拓展办学空间与提升关键办学能力,促进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突破低认同威胁,创设社会认同新维度和新样态,拓宽不同类型人才之间等值流动渠道,实现职业教育社会认同的价值重构。

1.营造技能文化氛围,赋予技能人才自我认同逻辑。一是结合学校专业技能学习、企业日常生产实践、社会发展需求、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开展劳动实践,以劳模为榜样引导学生养成思想上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辛勤劳动,行为上践行追求卓越、精益求精、创造性劳动的认知导向和实践导向,厚植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开拓进取、独立钻研、自主探究的精神,全方位营造“向上、向善、向美”的浓厚校园劳动文化氛围。二是将知识技能与科学素养、文化素质、家国情怀等内容融合,弘扬“成才先立德、一技配多德、一德助一技、德技不分家”的工匠文化。三是開展工匠大讲堂,邀请大国工匠与师生面对面现身说法,讲好企业劳模、企业匠人故事;开展优秀学生工匠、企业先进个人、技术能手、德技并行人物典型事迹选树活动,举办工匠技能人才成果展并融入开学第一课、职业生涯规划课、就业指导课,全方位营造技能成才的良好氛围;开展劳模工匠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劳模工匠馆,大力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引导学生树立“技能成才”“技能伟大”的职业价值观。

2.增强教师自主驱动力,提升内部群体社会认同度。一是成立技培教师发展中心,制定评选标准和激励措施组建高质量教师团队,如增加绩效工资、提高补贴、优先晋升等;优化师资总量、质量、年龄结构,如提高技培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数量比例和高级职称、高水平专家、高技能人才占技培教师总量的比例,全面夯实专兼职教师队伍基础和规模。二是定期组织校企双方教师交流与互动,针对当前市场需求变化趋势和企业岗位配比引发的技术更新要素和速度,从课堂情景和生产现状不同视角探讨技能学习方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使技培教师既有专业知识的理论高度又有技术经验的实践厚度。三是打通校企教师与导师双向晋升通道,合理构建职称评定与个人发展制度,强化教师与导师共同体意识,突破认知隔阂,提升教师挂职企业、导师入驻学校的归属感,确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目标和事业追求。四是不断更新教师队伍的知识体系、教育教学理念等,尤其是要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应对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渗透与普及。五是提升教师队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开展各类体育锻炼和人文关怀,不断提高其幸福感、获得感。

3.夯实学校硬件基础,增强职业教育地位弱替代性。一是整合校企资源购买领先于当下生产工艺的新型材料和硬件设备,通过技术要素更新提高学校职业技能培训的影响力和实训教学能力,夯实职业院校基础硬件设施。二是建立企业真实生产环境与学校实际教学环境匹配的实训实操车间,以生产过程不同环节设置技能培训内容模块,将理论知识与技术技能应用模块学习成果及时转化为企业生产效益,实现技能培训与工作生产双赢局面。三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设职业技能竞赛练兵场,同步配套职业技能培训数字化应用场景设备和各类认证平台,打造不同类型学习对象技能培训空间。四是发挥资源共享作用,鼓励优质院校在周边城市设立分校区、实训基地、实验室等,结合产业布局融合区域间、院校间、校企间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以联合办学为纽带增强职业教育获取稀缺资源的社会竞争力,提升职业教育在技能迭代和技能型人力资本方面的不可替代性。

(二)深化产教融合,提高职业教育承接产业需求的适配性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在校生3000多万人,职业院校1万多所,中、高职毕业生就业率分别超过95%和90%,拥有巨大的潜在人力资本存量。教育与产业协同发展、深度融合能促使学生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

1.承接职业技能培训职能,满足多元化的技能需求。针对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趋势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紧密围绕工作情景、真实生产环境开展有针对性的技能补偿培训,开设适应紧缺职业、新兴产业、传统制造业数字化等发展需要的技能培训课程和标准,上线与课程匹配的教材和教法;结合实战经验、实践操作明确技能培训对象、内容、方式,搭建回炉再教育的终身教育“立交桥”,融合学校教育与现场学习,紧跟产业需求将系统化、标准化的专业知识、技术技能要领传授给劳动者,畅通技能形成与技能补偿衔接的终身学习渠道;建立课程管理中心,负责入学注册、学习记录、学分认定和证书发放,实现社会人员随时随学随认,延伸职业院校办学空间,提升职业教育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社会竞争力,赢得所属群体的积极评价,改善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形象认知。

2.增强校企资源等值流通,满足多主体的人才需求。明确学校、企业、学生之间的利益权责和专利使用范围,完善企业潜在投资风险防范机制,促进资源要素在校企间的均衡自由流动。一是校内建重点实验室、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劳模工匠工作室、产品技术创新研发中心,将企业文化、生产项目、前沿技术嵌入课程教学,针对特殊工种、紧缺岗位、重点岗位等,将职业道德、安全意识、法律意识、服务意识、保密意识等能力要素提前渗透给学生学员;二是企业内建实习实训基地、岗位技术创新中心、文化服务中心,通过顶岗实习、现代学徒制等工学交替一体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将企业作为技能教育和劳动教育的“主战场”,让学生学员在真实岗位上掌握劳动技能、养成劳动习惯,培育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切实提高技能人才输出的对口率,变企业弱教育性与学校弱职业性“双弱”为“双强”。

3.强化专项资金审计监督,保障产教项目的建设质量。2018—2022年,全国已累计投入1.8万亿元财政职业教育经费,2022年中、高职教育经费总投入分别为3238亿元、3392亿元,比上年增长9.1%、10.5%。今年又给予高职院校最高不超8000万元、中职学校不超3000万元的资金额度支持产业与教育深度融合。如此庞大的资金,使用效率如何、资源配置如何、成效如何,对于深化校企深度合作至关重要。首先,应定期向社会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其次,应开展专项审计,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保障资金规范安全和使用效益;最后,应有效甄别产教融合项目申报的真实性,加强项目质量监管和监督检查力度,对于虚假合作等套取、骗取资金的依法依纪严惩,3~5年内禁止申报任何相关的产教融合项目。

4.加强典型案例宣传推广,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微博、互联网等新媒体和报纸、广播等传统媒体的作用,广泛宣传产教融合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行业协会负责人、专家学者、官方媒体、企业家领袖等要加大对产教融合政策的解读宣讲力度,提高政策的知晓度和普及面;及时召开产教融合经验交流会、推进会、表彰会等专题会议,提取产教融合度高、校企互动意愿强、产专适配度高、人培体系完善度好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选树产教融合典型案例,增强校企参与改革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产教融合的良好氛围,以点带面形成联动机制,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廣的产教融合新经验新范式。

(三)筑牢专业根基,增强人才供给服务产业转型的适应性

专业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的重要载体,在职业院校管理体制改革中强调专业本位,增强专业设置与产业转型升级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动态匹配,能切实提高现代职业教育服务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适应性。

1.成立研究智库,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研究技能型社会建设背景下国家新兴产业、交叉学科等方面的人才培养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可能出现的新职业或新要求,根据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及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引导职业教育提前谋篇布局增设相关专业,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形成产业带动学科、市场调试专业、需求设计课程的局面。

2.聚焦新兴专业,适应技术链快速迭代需要。围绕新兴产业、紧缺行业、高技术岗位,集聚校企多方资源建设新兴专业和课程,基于产业、职业、岗位背后的人才需求逻辑,深入挖掘顺应职业教育内涵发展的专业资源,建设服务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快速变化的专业体系,搭建技术与生产无缝衔接的“立交桥”,增强专业链与技术链的契合度,进而调整、升级、改造、整合需求过剩或发展滞后专业,解决专业建设过程中的资源配置、规划布局、课程设置等问题,建立专业与产业间共享、共生、共荣、合作、互补的命运共同体,增强专业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核心支撑作用,适应市场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多元化动态需求。

3.搭建竞赛载体,提升专业精准诊改契合度。扩大岗位练兵、技能比武等技能竞赛的覆盖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学习的积极性,建立信息及时性反馈机制,将市场紧缺人才类型与人才技能匮乏领域信号直传学校负责领导,针对高技术技能人才缺口快速调整专业结构,扩大紧缺专业招生规模和资源倾斜力度,优化“专业—市场、专业—产业、专业—岗位”匹配结构,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承担各类社会培训服务、技术创新研发、产教融合项目等促进技术技能积累,从外部系统汲取能量信息滋养特色专业发展,进而根据产业发展趋势及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方向打造优势专业,对其他专业建设形成辐射带动作用,提升专业服务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满足市场对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的综合性需求,增强职业教育应對市场多变需求的适应性与创新性。

4.锚定数字技术,建设基于数字化能力培养的专业形态。鼓励相关部门将以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渗透到职业教育领域,开发适应现实工作环境和数字化发展趋势的人工智能专业、教材和教法,满足企业对数字化就业市场多样化的技能需求。一方面,可基于自动化、计算机、电子信息技术等原有专业融入人工智能元素,形成复合化的人工智能专业形态。另一方面,也可充分运用AR、VR等新技术,结合传统专业开发精细化的匹配市场和产业需求的新专业。根据学生学习状态、学习目标达标率、课程教学质量等监测专业健康状态,建立及时性反馈和诊改机制,促进专业保持高质量发展活力,缓解技术迭代引发的劳动力数字技能匮乏恐慌。另外,增强人工智能技术在职业院校的应用与推广,如智能机器人、3D打印、智慧教育、虚拟现实等,为学生带来直观、真实的学习体验,加深学生对人工智能技术基本知识、技能、能力的理解和认知,增强学生在工作实践中的自我学习能力和人机协同应变能力。

5.完善评价体系,保障专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精准性、有效性、普及性、适应性原则,聚焦专业数量、专业质量、专业效益、专业特色、专业辐射度等方面的具体实践,建立符合产业发展需求的专业目录和评价标准,具体可围绕三个方面进行评判。一是清晰的目标定位,是否对接市场和社会的用人需求,是否围绕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发展需要,是否满足职业院校内涵式发展需要;二是合理的层次结构,是否增强育人质量与服务能力,是否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等主要教学环节契合,是否赢得内外群体对教学质量的积极评价;三是显著的人才效益,是否满足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发展需要,是否针对新产业、重点技术岗位、紧缺职业领域形成稳定的就业群体,是否顺应产业链、产业群发展的用人趋势。对符合标准的专业准许招生,科学设置专业考评周期,制定3~5年的竞争性资源,撤并淘汰头衔专业、弱势专业、低技能专业、过时专业,提升专业建设水平和重点关键岗位技术人才的专业知识水平、职业素养、综合素质及创新创业能力。

[注释]

①石伟平,郝天聪.职业教育如何助力技能型社会建设: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当代启示[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23(1):59.

②李玉静.技能型社会:价值意涵与推进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2021(16):1.

③李玉珠,弓秀云,张秋月.技能社会的核心、载体与共同体逻辑[J].职教论坛,2022,38(1):43.

④张弛,赵良伟,张磊.技能社会:技能形成体系的社会化建构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1,42(13):6.

⑤韩通,郄海霞.面向2035: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涵实质、现实逻辑与机制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2,43(19):23.

⑥张弛,柳国强,赵良伟.文化、社会与个性的共进:基于生活世界理论的技能型社会建设[J].职教论坛,2023,39(6):6.

⑦石伟平.发展高质量职业教育 建设技能型社会[J].职教通讯,2021(5):2.

⑧刘晓,王海英.技能型社会下职业教育公共服务的现实诉求、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22(6):94.

⑨李梦卿,余静.我国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时代背景、价值追求与实施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24):8.

⑩霍丽娟.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内涵特征、测度模型及路径优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3):69.

11弋凡,刘仁有.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义、意旨、意略——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研讨会综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3(18):92.

12匡瑛.走出误区:深化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认识与行动[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3):36.

131721吴立波,黄楷胤.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制度变革:目标、问题与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3(3):40,41,41.

14王凯强,冯旭芳.培育高素质产业工人大军需锚定“四新”[N].绍兴日报,2023-06-25(3).

15国家信息中心.战略性新兴产业十年成就回顾[EB/OL].(2023-02-21)[2023-07-27].https://www.ndrc.gov.cn/wsdwhfz/202302/t20230221_1349104.html.

16数据来源于各省2021年统计年鉴、各省“十三五”“十四五”发展规划。

18欧媚,张欣.教育部:义务教育后实行“普职分流”非常必要,完善“职教高考”,缓解中考分流压力[N].中国教育报,2022-02-23.

19部分数据采集自教育部职成司2022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报送系统。

20王凯强,冯旭芳,王苗.人力资本视角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路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3,27(2):9.

22International Labor Organization.Key Indicators of the Labour Market [EB/OL].(2016-07-13)[2023-07-27]. http://www.ilo.org/ilostat/faces/wcnav-defaultSelectionlL.OSTATCOOKIE=IEt7_ZPued8q2FjwUZWfFcZJUsBYfCRl-m4RAI3dtFkTIHo3oRV!-648174753?_afrLoop=5192170168075908._afrWindowMode=08._afrWindowld=null#!%40 %40 %3F_afrWindowld%3Dnull%26_afrLoop%3D519217016807590%26_afrWindowMode%3D0%26_adf.ctrl-state/%3D11yez6obu_4.

23(美)杰瑞·卡普兰.人工智能时代[M].李盼,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6:147.

猜你喜欢
现代职业教育适应性
谷子引种适应性鉴定与筛选初报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
试论现代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机制
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环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论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
大型飞机A380-800在既有跑道起降的适应性研究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问题与对策
既定PSS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适应性分析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核心内涵建设研究
语文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在外语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改革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