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研究

2023-09-16 04:40:21徐莉
家长·下 2023年7期
关键词:教师应德育班级

徐莉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明确提出教师应以发展学生的语文素养、审美能力和道德品质为教学目标,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同时,还要将课堂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结合起来,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在二者的相互融合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文章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策略进行探析,以期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简要参考。

一、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必要性

基于新课改的指引,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提高对德育的重视程度,因为德育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化课程内容理解,还对道德建设、班级管理等方面具有积极影响。从根本上说,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与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融合使学生的学习重点发生改变,从题海战术中脱离出来,借助多元化的实践活动让他们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为其指明正确的学习方向,实现语文水平和道德素养的共同提升。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语篇中的人物形象、性格、思想等,引导他们挖掘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有效增强学生的课堂体验,使他们对课文内容形成自己的感受与理解。这样一来,既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又在潜移默化中完成思想道德教育的渗透,改变学生对道德观念的认知,逐渐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基本道德素养的提升。

二、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的关系

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在小学教育体系中有着密切联系。一方面,二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秉持“以生为本”的教育原则,以学生的基本学情为依据设计课堂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文章中心主旨,以此培养其自学能力。对于班级管理而言,主要是提高学生的自律性,激发其学习兴趣,和语文教学的目的保持一致;另一方面,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小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语文基础,但是受年龄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不够完善,教师需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保持课堂纪律的同时渗透德育因素,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此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相比较于其他学科,语文更加注重生活实践,因此教师应将教材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带领学生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素材,久而久之使其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落实班级德育管理的基本要求。

三、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策略

(一)言传身教,感受师德熏陶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育尚未成熟,不具备完善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对教师有较强的依赖性。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应树立终身学习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同时还要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真正意义上做到言传身教,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班级德育管理能否取得理想效果,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实际行动。对小学生而言,榜样的示范作用比灌输式教学更加高效。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个人的行为表现、情感态度对学生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教师应时刻谨记使命,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职业道德要求自己,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班级同学降低对“教师身份”的恐惧,愿意主动与自己分享近日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趣事,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另一方面,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德育,课前课后做到言行一致,穿着得体、使用文明语、讲普通话等,用人格魅力感染更多学生。例如,教师在教室中看到地面上有垃圾时就随手捡起来,身体力行地告诉学生保持班级卫生是全体成员的责任,同时设立相应的“卫生小组”,随时抽查学生周围的卫生情况,最整洁的小队可以获得实物奖励。在教师的感染下,学生更加重视卫生问题,每个人都想为小组做贡献,逐渐提高班级凝聚力。教师也发挥了个人价值,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完成班级德育管理。

(二)巧用教材,课堂渗透德育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重要载体,也是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最佳契机。语文与政治学科中的德育因素存在一定差异,不仅表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这两个方面,还包括授课模式和课堂流程上。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教师应带领学生深入挖掘教材,使其自主探究不同语篇中的人物形象,起到陶冶情操的作用,有助于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的提升。

1.巧妙导入,引发道德思考。

导入是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一个好的课前导入对学生最终的学习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虽然导入部分的时间较短,但是几分钟或是几句话的形式也能巧妙地引出本课主题,成为德育的切入点,为学生后续的深度学习奠定基础。具体来说,教师在备课时应明确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挖掘其中蕴含的德育素材,根据班级同学的实际情况设计导语,以互动形式为主,可以提出思考问题,可以讲述真实故事等,利用新颖的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快速投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内容与班级德育的有效融合。

以部编版四年级上册《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教学为例,课程开始之前,教師可以讲述一个关于“爱”的童话故事:森林王国中狮子因为高大的身材导致其他动物感到恐惧,常常没有同伴,孤孤单单地吃饭、散步。新来的小猴子因顽皮的性格想要挑战“权威”,几次接触下来发现了狮子友善的一面,久而久之它们变成了朋友。一天,小猴子因误会与其他动物产生矛盾,危难之时狮子挺身而出化解了这场“无声的战役”,也让所有动物都见识到了狮子性格中的善良和美好。渐渐地,动物园成为一个和谐友爱的大家庭。这个故事引起学生对“爱”和“善良”的思考,将这份思考带到文章的阅读中,使他们向小豌豆学习,使每一名学生都能拥有一颗为人们做好事的美好心灵。

2.创设情境,激发道德共鸣。

创设情境的授课方法被广泛运用于实际教学中,引导学生在真实的场景下展开想象与联想,经过听觉、视觉等多种感官的刺激在脑海中形成独特的认知,以此增强他们的课堂体验感。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可以将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以动态的方式呈现,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使更多学生主动参与互动,从而与课程内容产生情感共鸣,探究人物性格与现实生活的关联点,以此提高德育实效性。在此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应紧密相连,在情境的渲染下有效激发学生的道德共鸣,彰显此种授课模式对班级德育管理的重要性。

以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圆明园毁灭》教学为例,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圆明园毁灭之前的视频资料,在直观的视觉中让学生对我国历史形成正确的认知。其次,进入阅读环节,要求学生用书上恰当的词语概括圆明园毁灭之前的场景。“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热闹街市、田园风光、中外风景名胜”等答案层出不穷,在问题情境中使学生对本篇课文形成初步了解。最后,教师一边播放国歌,一边要求学生朗读圆明园被毁灭的句子,在音乐的辅助下唤起他们捍卫祖国神圣尊严的责任感,自觉肩负起振兴中华的使命,激发强烈的爱国之情。可见,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使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达到激发德育共鸣的教育目的。

3.剖析人物,塑造道德楷模。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接触到不同作品中的人物,有思想家、政治家、英雄豪杰以及很多非常平凡却有高尚灵魂的普通人。这些人物身上彰显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有着世代相传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带领学生重点分析主人公的精神力量和人格力量,使他们的思想意识得到升华,学会辨别真善美丑,以此树立正确的三观。

以部编版四年级下册《小英雄雨来(节选)》教学为例,本文讲述抗日战争时期,芦花村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配合八路军与敌人周旋的故事。在剖析雨来的人物形象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在文章中寻找相应的句子或段落,感受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机智勇敢地与敌人作斗争的高尚品质。在教师的提示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以及合作探究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研究,理解课文中心主旨的同时学习雨来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从中收获力量,在道德楷模的示范下唤醒他们的爱国热情,为今后国家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贡献一份力量。

(三)课外学习,完善班级管理

课外学习是对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多以实践活动为主,弥补课堂教学的单一性,让学生在多元化活动的辅助下深化知识理解,进一步领悟德育的内涵,使他们的道德品质和思想意识得到提升,以此完善班级德育管理工作。课外学习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有利于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和德育素养。

1.寓德于读,结交良师益友。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一名小学生都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群文阅读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为今后的长远发展做铺垫。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教材内容已经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而课外阅读可以丰富知识积累,起到开阔眼界的作用,还能使学生掌握多元化的阅读技巧,提高鉴赏能力和思想觉悟,有利于良好品德的培养。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综合考虑班级学生的语文基础、接受能力、兴趣爱好等多方面因素,为其提供个性化阅读书目,并給予适当指导,使学生在阅读中受益匪浅。

例如,在部编版五年级下册《草船借箭》和《景阳冈》教学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我国四大名著,感受不同英雄人物的性格特点,领悟其中蕴含的美好品质。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推荐一些神话故事,让他们领略华夏文明的奥秘,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近距离感受文化的魅力。教师还可以组织“读书分享会”活动,要求学生介绍一本自己近期读过的书籍,分享文本中的德育理念,在自由交流中落实班级德育管理工作。

2.寓德于写,交流情理感悟。

写作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特色课程,也是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作品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提高班级德育管理工作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作文主题必须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这样才能创作出高质量的文章。

第二,在批改作文时,教师应融入德育因素,为学生提供正确的发展方向。若发现他们的文章中出现消极或不良思想应及时指出,并在评语部分进行教导,使其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也不要吝啬,及时给予表扬和夸奖,让他们感受到写作带来的成就感,将这些美好品质发扬光大。

第三,在写作训练中,学生必须使用规范用语,结合之前学过的内容表达文字的音韵美和书写美,进一步感受到我国文字的博大精深。这也是语文教学与德育有效融合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四,教师应鼓励学生以写日记的方式记录真实生活,留心观察日常中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日记内容便是学生的成长印记,更是他们的“秘密基地”。这些写作任务就像一面镜子,学生可以从中发现自身的不足,经过针对性改进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在情理与感悟的交流中完成小学语文教学和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融合。

3.寓德于动,丰富生活体验。

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还有利于思想品德素质的培养。

例如,端午节来临之际,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收集与屈原有关的资料,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利用自习课时间开展“包粽子”活动,以实际行动表达对屈原的怀念与尊重;重阳节之际,让学生明白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一个人都应具备的品质。教师可以在活动日带领他们到学校周边的敬老院或社会慰问孤寡老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表示关心;在父亲节、母亲节以及妇女节时,要求学生回到家中主动做一些简单的家务,如收拾碗筷、倒垃圾、扫地等,通过帮助父母分担家务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孝心。除此之外,与语文科目相关的德育活动还有很多,如诗朗诵、书法、绘画比赛、舞台剧表演、绘制手抄报等,均以“德育”为主题自行选定具体内容,以不同的形式阐述自己对德育内涵的理解。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够灵活运用所学内容解决实际问题,还可以借助多样性的活动丰富生活体验,增长见识的同时完成思想品德的培养,从而形成良好的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爱国精神等,使全体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提升,发挥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有效融合的最大价值。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落实,德育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与关注,小学语文教学与班级德育管理的有效融合成为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因此,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模式,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元素,结合学生的基本学情设计多元化的课堂活动,不仅能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的文化知识,还能在无形中使其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个人修养,为学生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猜你喜欢
教师应德育班级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中国德育(2022年10期)2022-06-20 09:09:50
班级“四小怪”
小读者(2021年4期)2021-11-24 10:49:03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6:02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2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7:28
不称心的新班级
快乐语文(2016年7期)2016-11-07 09:43:56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