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芝双
数学是小学教育阶段中最为基础的教学学科,对于身处成长发育阶段的小学生来说,具有不可替代的启蒙开智作用。小学数学的课程性质定位,决定了数学学科教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教育任务的主要载体,同时也让愈来愈多教育工作者重视与关注小学数学的教学创新与教学改革。鉴于此,文章以小学数学课程育人价值为导向目标,以落实《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称《数学课标》)所提出的“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要求为基本思路,分析小学数学项目式学习的内涵及实施要点,聚焦于项目式学习的基本实施流程从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与项目展评阶段三个层面,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应用项目式学习模式驱动学生展开深度数学学习、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旨在通过对项目式学习优势、价值的深度开发与挖掘,进一步增强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导向,为小学生全面发展、终身学习助力。
一、项目式学习概述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从学科本质中抽象、提炼学习项目,以真实情境、驱动任务与综合实践活动为主要依托,驱动学习主体展开指向真实问题解决的综合学习活动的现代化学习模式。相较于传统以知识建构为本位、为核心的教学模式,项目式学习更加关注与重视学生学习主体性地位的体现与对知识内容的积极探究。这与《数学课标》所提出的“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教学建议与指导思想具有高度的统一性。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合理运用项目式学习模式引领学生展开数学学习、进行数学探究,更有益于学生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与数学素养的发展和提升。
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将项目式学习划分为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阶段与项目展评阶段三个关键环节。
第一,在项目准备阶段,作为教学组织者与引导者的教师,可以通过教材解读、学生分析等工作确立学习项目,组建项目学习小组,并通过设置前置性预习任务的方式引领学生进行温故知新,使其做好万无一失的项目式学习准备。
第二,在项目实施阶段,教师可以灵活应用多种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为学生创设项目情境,搭建项目学习支架,设置项目学习任务,以驱动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项目,展开深度探究学习,进而为其问题解决能力、学习品质、思维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的发展和提升提供不受时空条件限制的锻炼机会。
第三,在项目展评階段,教师可以通过召开与组织项目学习作品展评活动的方式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教、学、评独立问题,让学生既作为评价客体又作为评价主体,对自己、他人产出的项目学习成果进行多元评价与批判质疑,使其在求同存异与审视论证中走向深度学习。
由此可见,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应用项目式学习进行教学创新与改革,对学生深度学习、数学核心素养发展能起到积极影响与现实意义。
二、导向学生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策略
基于以上对项目式学习内涵、各阶段实施要点的分析,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项目式学习展开教学实践的基本思路便得以形成。鉴于此,下文以保障小学生项目式数学学习指向性、针对性与精效性为着手点,探讨在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年、月、日”课程教学中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为目的,探讨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未雨绸缪,立足学生学情,优化项目准备
以生为本是项目式学习的核心理念,能够全面凸显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是项目式学习有别于其他学习模式、教学方式的突出优势。因此,在学科核心素养导向下引领学生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时,教师需要在项目准备阶段中严格遵循项目式学习的这一教学原则,以学生实际学情、真实需求为确立学习项目、组建项目学习小组、设置前置性项目学习任务的主要依据,以此确保学生能够在实际的项目式学习中通过合作推进学习项目、协作处理项目任务实现从浅层数学学习到深度数学学习的过渡转化,得到综合素质能力与数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
“年、月、日”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的第六课,主要由年、月、日的认识与24计时法两个教学模块组成,意在让三年级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知识内容正确理解年、月、日、时、分、秒常见时间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在深度感知数学学科与现实生活关联的基础上,学会合理运用数学知识、数学思维解决处理真实问题,并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观念与科学规划安排自己时间的生活习惯。
在本课之前,通过学习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认识钟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材“认识时间”两课的知识,学生已对时、分、秒三个时间单位之间的数量关系形成了较好的把握认识,能够根据各类钟表表面正确读取时间。并且,三年级小学生的生活经验与社会阅历也相较于以往更为丰富,在现实生活中能够正确区分24时与12时,能够通过观察日历与年历理解一年有12个月,且每个月的天数有所不同。这在某种程度上为教师展开项目式教学设计与组织提供了必要的充要条件。由此,教师可以立足学生的这一学情,确立本课的学习项目,即制作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
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以科学组建项目学习小组为目的,围绕这一学习项目为学生布置如下前置性项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线上学习终端中自主完成:
【前置性项目学习任务一】在互联网上下载并打印一张2023年年历表与2024年年历表。观察两张年历表,以表格的形式记录2023年与2024年每个月份的天数,说明自己的发现。
【前置性项目学习任务二】用彩笔在2023年年历表中圈出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与我国一些重大节日。
【前置性项目学习任务三】将自己在今年六一儿童节时的活动计划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精确到分)
在此之后,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利用线上学习终端的评分功能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并按照分数由高到低的顺序将学生分成甲、乙、丙三层,以甲:乙:丙=2:3:2的比例组建项目学习小组,保证项目学习小组组建与划分的合理性与均衡性。
以如此方式展开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的准备工作,不仅能够让学习项目更加契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思维习惯,全面体现项目式学习的以人为本优势。以前置性学习任务为载体将学生的项目预习活动与学习项目小组组建有機结合起来,同时也能够缩减项目准备阶段中的教学时长,让教师将更多教学精力与教学时间投入项目实施阶段,进而达到促进学生深度数学学习、提高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二)深谋远虑,着眼以生为本,完善项目实施
项目实施阶段是学生合作推进学习项目的关键学习阶段,也是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发展综合素质能力、进阶学习与思维品质、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主要环节之一。
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项目实施阶段中合作推进学习项目时往往会脱离教师的组织协调,以独立自主或团结协作的方式制定项目学习方案、展开多元学习活动,但由于小学生的学习能力、认知能力与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导致多数学生在实际的项目式数学学习过程中常会出现偏离既定项目学习方向、难以精准完成学习项目的问题。因此,为了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中切实规避学生浅层学习、表面学习等问题,教师需在合理确立学习项目、科学组建项目学习小组的基础上灵活应用多种现代化教育教学方法,为学生搭建项目学习支架,保障学生能够在项目实施阶段中稳步推进学习项目、高效展开项目学习活动。
在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年、月、日”项目式教学的实施阶段,教师可以从数学学科的生活化与实用性本质入手为学生创设真实的项目情境,并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若干个项目子任务,让各个项目学习小组在情境支架、任务支架的有机作用下更为流畅、自然、有序与高效地完成学习项目,制定符合自身实际需求的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
第一,在创设项目情境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电教设备与希沃白板为学生呈现各式各样的时间安排计划表,如年计划表、月计划表、工作计划表、学习计划表、作息计划表……以其中多姿多彩、作用功能各不相同的时间安排计划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主动应用各种时间单位制作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的兴趣与积极性。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以其中某一典型的时间安排计划表为模板,引领各个项目学习小组分析解读时间安排计划表中的元素,进而完成本次教学课题,即“认识年、月、日”。
第二,在设置学习项目子任务时,教师可以在各个项目学习小组通过仔细观看各类时间安排计划表,理解把握“规划时间”是完成本次学习项目的核心组成要素后,为学生设置如下指向学习项目问题解决、项目作品精美设计的项目学习子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的形式完成下述项目子任务,更为全面地把握年、月、日、时、分、秒常见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掌握正确分辨平年闰年的技巧,并通过合作制作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学以致用,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提升。
【项目子任务一】对比观察2023年与2024年的年历表,将这两年每个月的天数记录下来,以每个月的天数为依据分辨大月和小月。
【项目子任务二】上网搜集2013年与2024年2月份的月历表,以每年2月份的天数区别各年是平年还是闰年,总结归纳闰年与平年的规律。
【项目子任务三】结合今年的暑假放假情况,将暑假开始的日期、暑假结束的日期在2023年年历中标注出来,计算暑假一共有多少天。
【项目子任务四】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梳理年、季度、月、日、时、分、秒的数量关系。
【项目子任务五】从网上下载时间安排计划表模板,迁移运用本课所学与自身实际的暑期安排,合作制作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
由此一来,各个项目学习小组能在项目子任务的驱动下明晰项目式学习思路与方向,即,认识年、月、日、时、分、秒几个时间单位——结合实际暑期安排制作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呈现项目学习作品,进而自觉、主动地展开深层次的探究学习与综合实践,并在完成学习项目的同时促进数学素养的发展提升。
(三)运筹帷幄,聚焦全面发展,创新项目展评
项目展评是项目式学习的最终阶段,也是深化学生项目学习感受、检验学生项目学习成果的关键环节。因此,在实际展开数学项目式教学时,教师需优化、完善项目学习展评活动,一方面,以激发学生潜能为目的,组织学生展开多元化、创新化的项目作品展示;另一方面,聚焦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需求,创新教学评价,构建多主体参与、多形式并存的项目评价体系。
在小学数学“年、月、日”项目式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展开三次展评活动。
首先,在第一次展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各个项目学习小组上台讲述分辨平年、闰年与正确识别各年大月小月的技巧方法,并组织学生以学生自评、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使其在质疑与批判中更好地把握各个时间单位的关系,实现深度学习。
其次,在第二次展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各个项目学习小组以PPT的方式呈现合作设计与制作的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以匿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本次项目式学习活动的优胜小组,并为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
最后,在第三次展评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各个项目学习小组在暑假中打卡自主设计的暑假时间安排计划表,并综合运用形成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对学生个人的计划执行表现进行评价,在增强项目式教学育人功能长效性的同时,促使学生通过本次项目式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结语
总而言之,项目式学习是一种以具体学习项目为载体,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学中心且能够切实驱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现代化教学模式。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全面把握项目式学习促学优势、助教价值的基础上,从项目准备、项目实施与项目展评三个层面逐步引领学生展开项目式学习活动,以更好地促进项目式学习模式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让学生通过探究数学学习项目、推进数学学习项目、展评项目学习成果得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协调发展与数学学习品质的稳定进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