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
班主任是高中生学习与生活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为了促进学生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班主任要明确自身在班级管理中承担的责任,积极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指导班级管理实践,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使学生能够自觉主动对自身的学习、生活与行为进行规范,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难以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整体规划、系统设计班级管理活动,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行为、心理等方面的需求难以得到及时关注,师生关系相对疏离,影响了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基于此,本文分析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探究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构建和谐关系的有效路径,以期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参考。
一、高中班主任与学生关系中的主要问题
(一)对自身角色认识不清,管理理念较滞后
班主任是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与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有着密切的关系。但是,部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难以认清自身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在学生管理中依旧存在“重管理,轻服务”倾向,主要以说教为主的批评教育,且过度重视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习惯与学习成绩,管理严肃化、机械化问题相对明显。班主任管理理念与手段不够人性化,忽视了学生的多元化、层次性需求,班主任的服务职能难以落实,导致学生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以及人际交往上的压力难以得到有效缓解,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形成。
(二)对学生地位认识不足,导致学生主体性缺失
学生是班级管理的主体,为了保障班级管理成效,班主任应在“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并未分析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对学生差异性关注不足,在班级管理難以做到分层分类管理,导致学生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要难以得到关注。与此同时,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实时高效的沟通反馈渠道,学生仅能够被动接受班主任的管理安排,在班级管理中的参与度不高,班主任难以获取真实、全面的管理成效反馈,班级管理成效并不理想,影响了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管理内容层次不全面,管理局限性较强
有效的班级管理应保障内容的全面性,确保班主任能够通过班级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地对学生进行影响与塑造,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不注重健全、完善班级管理的内容体系,班级管理存在内容不全、层次不清的问题。在内容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部分班主任并未从学习、生活、行为、心理健康等层面对其进行全面关注,且存在重视学习成绩与班级纪律的倾向,忽视心理品质、心理潜能、心理素质等方面管理。这种管理内容窄化、管理力度不均的情况,导致教师难以成为学生成长与发展路上的指导者与引路人,不利于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四)管理手段单一且固化,管理成效不理想
有效的管理手段能够显著提升班级管理成效,推动先进班级理念的有效落实。但是,部分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管理手段单一、固化的问题,在班级管理中重视硬管理、轻视软管理,仅仅注重建设班级管理制度与规则用以规范学生言行,对情感、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关注不足。教师难以用平等的视角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不注重班级文化建设,难以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班级管理氛围。这样一来,学生也难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自我管理、自我塑造的意识,班级管理成效不理想,难以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高中班主任管理过程中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有效构建路径
师生关系与高中教学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使学生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高中班主任应自觉将学生发展作为管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明确自身管理服务职能,革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与发展路上的指导者与引路人,承担教学、管理、服务等多重职能。要想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班主任需清晰认识自身承担的管理服务职能,主动转变“重管理,轻服务”的倾向,推动班级管理从“指责说教的批评教育”向“以鼓励为主的正面教育”转变,使班主任能够切实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革新班级管理理念的过程中,一方面,班主任需认识到和谐师生关系构建的价值,将“师生融乐”作为班级管理的目标与方向,在班级管理中主动与学生平等交流、自由互动与深度对话,保障班级管理的目标性与方向性;另一方面,班主任需明确自身承担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在班级管理中自觉丰富管理内容,创新管理形式,不仅要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进行关心,还要主动服务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求。
(二)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期,为了保障班级管理成效,班主任应在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班级管理进行系统规划与精细设计,提高班级管理的适宜性、针对性与合理性。
在班级管理中,一方面,班主任需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高中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与规律,在把握学生思维认知能力、心理特征、思想价值观念、行为习惯整体特征的基础上明确班级管理的基本原则,将平等、尊重等理念渗透到班级管理活动中,满足学生被尊重、被关注的需求,通过有效的班级管理提升学生的向心力与凝聚力,塑造和谐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班主任需明确高中阶段学生在学生生活、学习习惯、交友、兴趣爱好、心理状态、家庭背景情况等方面的差异性,在班级管理中坚持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宜的管理方式,能够从学生具体情况出发对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需求进行分析,充当好学生良师益友的形象,提高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感、依赖感,有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三)健全完善班级管理内容,全方位影响塑造学生
为了保障班级管理的整体质量,班主任应自觉转变班级管理内容不全、层次不清的问题,全方位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行为、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状况,推动全面影响与全方位塑造班级管理目标,以对学生的全面关注拉近师生距离,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健全完善班级管理内容的过程中,班主任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活动。从课堂管理、作业管理、考试管理等层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约束与引导,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提升其自律能力;二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从日常起居、教室卫生、饮食健康、运动健康等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助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三要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从学生个人仪表、礼仪、卫生、举止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管理,使学生在班级活动中能够做到相互尊重、与人为善、真诚待人、理解宽容,促使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平等、和谐的交流,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四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通过班级管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应对学习、人际交往、个人发展等方面的挫折,有效处理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为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提供有力支持。
(四)软管理与硬管理相结合,提升班级管理成效
软管理与硬管理的有机结合在提升班级管理成效上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推动班级管理目标的有效落实,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因此,在班级管理中,高中班主任应综合应用软管理与硬管理,避免出现为了单纯完成学校任务、为了纪律控制而单一应用硬管理的倾向。
在软管理上,班主任需将情感因素、文化因素、心理因素等渗透到班级管理活动中,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主动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在班级管理中加强人文关怀与心理疏导,有效培养学生积极乐观、健康生活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动性,引导学生主动配合班级管理活动,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硬管理上,教师需加强班级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并针对违纪情况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为各项班级管理活动的开展提供硬性制度支持,有效提升班级管理的规范性与标准性,缓解师生关系冲突。
此外,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受到教师言行的影响,因此为了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班主任应主动发挥自身的引导示范作用。班主任需主动规范自身言行,发挥自身的思想引导、行为示范以及辐射带动作用,自觉转变以“学生控制”为核心的管理主义倾向与行为主义倾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五)实施学生民主管理模式,引导学生自我约束
为了保障班级管理成效,班主任需推动民主管理模式的构建,使学生能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增强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责任感、参与感与主人翁意识,切实体会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艰辛与价值,促使学生自我约束,有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在实施民主管理模式时,一方面,班主任可以建立民主选举制度,使学生能够参照选举规范、规程等选举管理人员,依托公开透明、全员参与、定期举办的民主选举为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班级管理机会,引导学生站在教师立场审视班级管理的价值,督促学生自我约束,有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另一方面,班主任可以构建有效的沟通机制,畅通班级管理反馈渠道,既要从学生方面及时了解掌握班级管理情况的具体细节,也要使学生能够以“班级管理”为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工作,切实依托民主管理促使学生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能够在班级管理得到情绪调控、挫折承受与环境适应能力的提升,有效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畅通师生沟通渠道的过程中,班主任可以应用信息化交互平台的匿名功能,使学生围绕班级管理中的缺陷与不足畅所欲言,并引导学生提出针对性意见,有效凝聚集体智慧,形成师生协同管理合力,有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六)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主动创新家访方式
高中普遍存在“家访是班主任的分内事”的陈旧观念,班级管理存在“单线化”的倾向,难以形成育人合力,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因此,班主任应创新家访模式,主动构建科学的班级管理模式。
其一,班主任需转变家访策略,提高家访的主动性,避免“事后家访”“亡羊补牢”等问题,转变班主任“告状者”的角色,在家访中重点关注学生的成长与进步,并采取提希望、提建议、教方法的形式对学生管理与教育活动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在家访中获取正向反馈,增强学生对班主任的信任,切实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其二,班主任需主动丰富家访内容,将家访作为深入了解学生的重要渠道,在家访中收集性情心态、行为习惯、健康状况、理想追求、个性特长等信息,并关注学生的家庭成员组成、家庭经济情况以及家教家风等,以期不断提高班级管理的针对性与适宜性,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
其三,班主任需主动创新家校沟通形式,推动家校沟通联系向双向交流互动转变,使班主任与家长能够依托信息化软件平台进行在线沟通,提高家校联系的便捷性、时效性与真实性,提升家访整体质量。
三、结语
总而言之,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能够有效提升班级管理成效,充分发挥班级管理规范学生学习、生活与行为的作用,保障学生心理健康。因此,班主任需主动革新班级管理理念,以问题为导向探究和谐师生构建的有效路径,主动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坚持用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指导实践,明确自身承担的管理与服务职能,在“以生為本”“因材施教”理念的指导下对班级管理的内容、手段与方法等进行整体规划与系统设计,切实关注到学生学习、生活、行为、心理健康状况等方方面面;综合应用班级管理制度建设、班级文化建设、民主管理以及家校协同管理,提升班级管理整体质效,有效推动和谐师生关系的构建,促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