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莹莹 廖小琴
摘 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新论断,从日常生活维度解释其科学意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化的必由之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日常生活场域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过程,也是日常生活主体量变与价值观念同质化过程,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与化日常生活的辩证统一过程。日常生活虽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根基,其发展性激发践行动力、情境性提供践行素材、重复性稳固践行习惯、可视性观测践行程度,但也易因主客观要素制约产生本质识别与理性认知困境、情感排斥与情感疏离壁垒、行为失真与行为固化障碍。为此,须以日常生活利益为根本、以日常生活思维为导向、以日常生活话语为工具、以日常生活仪式为载体,为人民群众共建共享美好生活凝魂聚气。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非日常生活
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9-0068-0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与中华儿女凝聚价值共识的深层力量,亦是当代中国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精神支柱。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从“培育和践行”至“广泛践行”的价值诉求转换,标志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开启崭新时代篇章。当前,因社会结构的分层分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塑在非日常生活和日常生活层面出现专业化与滞后化的高位差,而现代人工具理性思维则进一步消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活温度,致使其与日常生活产生“水土不服”现象。回归日常生活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即“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2]。因此,剖析“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内在关联,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困境,设计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进路,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提供破题思路。
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维度解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化与系统化加工后的意识形态产物,兼具哲学、宗教等非意识形态的感性特征,并以传统文化、风俗习惯与常识经验等具象形态融入日常生活,日常生活化由此成为连接意识形态与物质生活的中间环节[3]。可见,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离不开日常生活。
1.“广泛践行”是日常生活场域意识形态领导权建构过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意识形态领导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嵌入日常生活的内核所在。葛兰西认为意识形态领导权存在“统治”与“智识道德的领导权”[4]双重建构路径,对应指向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层面的意识形态生产方式。其中,“智识道德的领导权”是以非强制性手段渗透日常生活,从而完成统治阶级对精神再生产活动的支配与控制。鉴于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回流日常生活正是通过“中间环节”,即将显性意识形态转换为隐性意识形态,化意识形态抽象话语为非意识形态生活话语,借助国家机器强大力量以大众传媒向日常生活输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符号,于循环往复中在民众日常生活世界生根發芽,并占据主导价值位置。从这一视角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质是理论观念维度向实践观念维度的质的飞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入大众日常生活的外显,既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度认同的社会心理,也象征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导权由非日常生活至日常生活的空间拓展。
2.“广泛践行”是日常生活主体量变与价值观念同质化过程。个体生命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存在前提,日常生活是个体生命的活动场域,亦是核心价值观形塑的关键场域。“广泛践行”内蕴两层意涵,即实践主体与实践空间的广泛性,而实践主体数量化则伴随着实践空间的扩张,两者共存于日常生活系统。个体、群体与类是主体三大存在形态,个体是群体与类的基点,群体连接个体与类,而类则是群体与个体的总和。“广泛践行”指向类主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级形态,必然经历践行主体由个体到类的量变过程,而其数量化根源是价值观念同质化结果,同质化则以价值共识为依托。价值共识内蕴共同意向,共同意向是共同行为的心理条件,“广泛践行”即是基于共同意向的实践反应,这一过程是承认与被承认相互交织的复杂运动。承认生发于主体与社会的互动范畴,是其经由理性认识衡量既有价值图式与社会理想价值拟合度所作出的肯定性情感判断;被承认活跃于个体与他者位面,从属主体间性承认序列,是共同价值转化为自我价值与自我价值演变成共同价值的自觉同化,使“我”从个体升级成“我们”,也正是在承认与被承认中价值观念同质化完成。
3.“广泛践行”是日常生活化与化日常生活的辩证统一过程。赫勒主张日常生活需依靠某一特定规则来维持自身有序运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扮演行为规范角色,“广泛践行”预示其已通过日常生活化这一中间环节成功链接意识形态与物质生活,并将发挥精神引领作用以促成大众日常生活的改造与革新。具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日常生活样态实然与应然的理论升华,可唤醒民众自觉追求美好生活意识,间接激发其积极改造日常生活的内在动力,以此达成日常生活化实践目标。化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化的过程逻辑,需经历理论认知、情感共鸣与价值实践三个阶段才可推进广泛践行。由于日常生活是经验主义盛行领域,人的认识活动往往是以经验性认知为参照审思新事物,造成理性认知初级阶段多为感性要素所掌控。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个体经验认知相契合时则易引发情感共鸣,进而为“广泛践行”凝聚价值共识与奠定心理基础。综上,日常生活化是化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化日常生活是日常生活化的过程范畴,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以日常生活化为导向开展化日常生活实践的复杂形态。
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根基探究
日常生活是意识形态的栖息寓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发场域。日常生活主体与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体皆是现实的人,现实的人通过对象化活动产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广泛践行”则是现实的人在生产基础上的意识形态再生产,两者相互交织、相互渗透与相互促进。质言之,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属人的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日常生活作为人生命活动的主场,自然赋予其牢固日常生活根基。
1.日常生活的发展性激发“广泛践行”的内在动力。发展性是日常生活的根本属性,追求美好生活是发展性的行为样态。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活的生动诠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中国式界说。但其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观念,还是基于现有日常生活对未来社会生活图景的理论解释,而实然与应然的矛盾张力即为日常生活的发展动力。应注意,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勾勒的美好生活反映至人的头脑会因主客观要素生成不同观念图像,而超越平庸与向往美好的共通性是其能够转化为广泛践行动力的根源所在,这种共通性恰恰是人的类本质表现。正是在对象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个体又将之作为美好生活建设目标,达成日常生活发展诉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踐诉求的完美契合,衍生共建美好生活的激情与热情。
2.日常生活的情境性供给“广泛践行”的生动素材。情境性是指日常生活系统内部语言、规范、行为和特定情境紧密相连属性,日常生活事件可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实践素材与模仿素材。实践素材源于日常生活三大情境,即日常消费生活、日常交往生活与日常观念生活。消费生活以吃住穿为主,交往生活涵盖情感交流与思想交往等向度,观念生活则穿插于消费生活与交往生活,是其精神实践活动的统称。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属日常观念生活,转至消费和交往情境,其适用主题、适用内容、适用方法与适用对象等方面可能出现差异,一旦超出情境适用域则易引发语义错乱,降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精准度。模仿素材由榜样群体日常生活事件组成,榜样是“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价值符号,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载体,可凭借人格魅力与先进事迹带动周围群体效仿与学习。因“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5],榜样示范效能与个体日常生活空间呈正相关关系,即榜样与个体日常生活活动空间重叠数值愈高,则愈利于个体观察榜样日常行为,并从其日常生活事件中提取行为范本作为模仿素材。基此而言,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可落到日常生活的小处、细处与实处。
3.日常生活的重复性稳固“广泛践行”的行为范式。日常生活是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的世袭领地,日常观念生活尤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理论知识形态转向生活常识并融入日常思维,必然经历“为什么”价值追问与“是什么”常识习得的转型过程。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仍处于“为什么”阶段,需借助艺术、哲学、教育、文化等工具面向大众诠释科学内涵,而“被视作规则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只有通过实践,即通过重复它们,才会为‘个人所占有”[6]。这种占有不是口头占有,而是需经重复性活动深刻体悟理论本质后的实践占有。值得一提的是,实践占有人群虽然难以在短时间内覆盖全社会,但却能够为跨入“是什么”阶段奠定基础,即非占有群体可凭借类比与模仿方式从占有群体日常生活汲取理论养分,并随时间推移促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上升为常识,达到约定俗成的最高境界。基此而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然而然将成为普遍存在于日常生活的行为范式。
4.日常生活的可视性观测“广泛践行”的推进程度。可视性是指个体日常生活的可读性与直观性,是“我”与“他”日常生活的对接前提。个体于日常生活实践生产信息符号,“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命,他们自己就是怎样”[7],也就因此生产怎样的信息符号。可以说,日常生活在某种向度上是由信息符号构筑的实践空间,信息符号是解码个体日常生活行为图式的关键线索。他者通过捕获信息、加工信息、评价信息等思维阶段可建立关于“我”的行为图像,并经匹配度对比后作出是否建立社会关系的价值判断。所以,需归返日常生活探寻个体行为符号。行为符号是人的日常生活系列动作的统称,分为内在行为与外显行为两类,内在行为以抽象意识活动为主,外显行为以具象言谈举止为主,后者是日常生活可视性的重要维度。个体外显行为即是观测广泛践行程度的立足点,同时需兼顾客观环境对其日常行为的濡化作用,并遵循历时性与共时性相统一原则收集行为符号信息,从而确保行为结果分析准确到位。
三、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困境诠释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理论的、抽象的与普遍的,日常生活是经验的、具体的、特殊的与情境的,两者互相冲突是阻滞“广泛践行”的症结点,而客观环境变化亦阻碍其实现进程,滋生认知困境、情感壁垒与行为障碍。
1.本质识别与理性认知困境。一是意识形态对立导致本质识别困境。伴随经济全球化与网络信息化纵深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渗透侵蚀触角已从非日常生活的政治、科学、哲学领域向日常生活的消费、交往、观念活动领域扩张,既借助互联网、报刊、杂志、电影与广告等隐性方式美化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又蓄意利用特殊时间节点与特殊事件剪切、曲解、丑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这种全景式渗透挤占与压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存空间,加剧了民众识别资本主义虚假本质难度。二是意识形态矛盾引发理性认知困境。意识形态矛盾是人民内部矛盾,日常生活是主流意识形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对话场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促进新阶层诞生,新阶层诞生往往预示着新利益群体、新价值意识的聚合,生存本能驱使利益群体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利益诉求以在利益博弈过程中占据有利位置,此趋利性则演变成其意识形态选择的尺度。当非主流意识形态以网络为消极情绪宣泄出口时,则易激化主流与非主流意识形态矛盾,致使民众在非理性状态下抵制主流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矛盾还是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日常生活认知图式一般以经验认知为主,而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的同时也萌生一定社会问题,如城乡差距与贫富差距引发“平等”价值观质疑,造成民众从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感性材料以否定性为主,并直接关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其日常生活认知的形象塑造,进而削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性认知。
2.情感排斥与情感疏离壁垒。一是理论灌输形式催生情感排斥。灌输是连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教育方式,是无产阶级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塑造时代新人的重要运动形态,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偷换灌输概念,混淆中西方语境差异,植入灌输“说教”“洗脑”负面标签,企图破坏理论灌输合理合法形象,模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地位,由此造成民众对灌输形式的厌烦心理。另外,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灌输内容角色出场,尝试从客观世界融入精神生活,必然要打破灌输对象日常生活图式,而图式固有的排他机制将自发阻止灌输对象走出舒适圈,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受度。二是理论话语抽象产生情感疏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条件下的理论创新,因其理论话语一定程度远离日常生活,对人民群众学习理解能力提出较高要求,致使理论认知覆盖群体范围受限,由此导致部分民众与理论间的情感疏离。再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话语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话语属于异质话语体系,前者理论高度凝练概括,内在话语结构层次分明且逻辑缜密,话语表达相对抽象;后者话语体系源于经验感性,集生动化、形象化与具体化于一体,而非日常生活的宏大叙事、抽象话语与理性认识方式无法照搬照抄至日常生活,生搬硬套则会消解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朴素情感。
3.行为失真与行为固化障碍。一是物质利益干预诱生行为失真。统治阶级是支配物质生产与精神生活资料的社会群体,物質利益介入则会增加行为意向真伪性确证难度。即是说,当个体因物质利益诱惑作出践行行为时,物的异化随之产生,成为控制其思想意识的主导力量,此时外化行为与行为意向偏离,合成形式主义属性的行为,浅表性与短暂性特征突出,易随利益需要消失而湮灭,转化为日常生活习惯的可能性骤降。二是思维定势抑制衍生行为固化。思维定势是个体对象化活动的意识准备或者说是某种待定状态,当对象化客体进入认识活动范围,其将采取既有认识框架审视客体,这是最小成本掌握客体的认识方式。但是,思维定势是矛盾统一体,既可防止外界因素干扰个体思想稳定性,亦会因思维定势强度过高而扼杀创新性思维生长可能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既有思维定势结构的创新升级,思维定势固有的传统性将引发个体接受新事物的抗拒心理,致使其注意力集中在维护旧观念与旧理论层面,阻滞观念至实践的价值转换,并对外表现为行为固化,成为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障碍。
四、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路径选择
日常生活利益、日常生活思维、日常生活话语与日常生活情境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制约因素,需以此为关键点设计日常生活路径。
1.以日常生活利益为根本。马克思主义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8]思想是利益的集中映射与直接表达,利益是思想形成的骨架与核心,离开利益谈思想易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陷入政治说教窠臼,必须深入探寻思想理论与日常生活利益的耦合点,才能精准激发主体广泛践行思想的内生动力,为共建共享中国式现代化美好生活注入磅礴力量。其一,收集民意是精准把握大众利益需求的第一步。应适应信息化与个性化社会发展趋势,主动开拓民意表达渠道,既沿用政府信访直接方式,又利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开创网络民意收集端口。建立民意信息数据库并按照群体特质与利益种类归档,培养一批民意信息分析专业人才队伍,撰写民意调研报告向上级反馈民意动向,及时回复与解决民众利益诉求,真正做到理论和现实相映成辉。其二,利益观念形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生活图式的第二步,需通过宣传和教育凝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辩证统一的利益共识。宣传维度,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毫不避讳地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利益服务对象是人民群众,理直气壮地用马克思主义捍卫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深入浅出地用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舆论场的解释力。重视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的联动应用,以报纸、书刊和广播形式向老年群体传递核心价值观,以抖音、直播、微博、微信等方式向年轻群体进行推送,拓宽其传播广度与传播深度。教育维度,应立足大思政发展格局,坚持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共同发力,坚持大中小学一体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体系化相对接。按照个体思想道德发展规律择取具体教育方式方法,并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使其以榜样力量与人格魅力引导个体塑造科学利益观。其三,利益贯彻落实是理论能够转换为物质力量的现实支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接地气的重要一步。应首先处理好物质利益与精神利益关系问题,通过解放与发展生产力创造丰裕物质财富,满足人民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做好初次分配、再分配与第三次分配社会资源协调工作,设立利益纠纷调解与仲裁机构以维护弱势群体利益,让人民群众真真切切拥有获得感与幸福感。如此,只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相链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日常生活主体的吸引力才能经久不衰,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在未来悄然上演。
2.以日常生活思维为导向。日常思维是日常生活主体认识客观事物的价值图式,且因日常生活境遇差异而呈现个性化特征,即有什么样的日常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日常思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位列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的重叠部分,由非日常思维转向日常思维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应然之举。只有将非日常思维超越性嵌入日常思维,才能扬弃日常思维惰性以完成自我否定的思维结构升级,达到“广泛践行”的自觉理性状态。所以,必须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思维的关联性,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日常思维形塑全过程。其一,家庭是日常思维形塑的初级场域,亦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场域,家庭长辈以言传身教方式向小辈输出价值观念,并在长期生活中形塑内部成员日常思维。可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走进家庭活动,以家风家训形式柔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边界感,以家风家训故事赋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亲和力,使个体在小生活中体悟大智慧。其二,学校是日常思维形塑的系统空间,灌输教育与重复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知识常识化的主渠道。一方面,需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既以理论灌输植入理论知识,在普世价值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比较中促进理性认知,又以实践教育加深知识体悟,破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教条主义与本本主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应遵循客观规律实施重复教育,按照人的记忆曲线变化规律再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知识,以加深日常生活主体记忆,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常态化建设,并完善教育体制机制以规范教育秩序与维护教育合法地位。其三,社会是日常思维形塑的广阔天地,职业角色则可作为日常思维形塑的突破口。日常生活主体通过就业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职业道德是对相应职业角色的思想要求与行为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按照职业特质书写职业细则,或融入企业文化宣讲活动传播价值观念。其四,由互联网技术创建的虚拟空间是日常思维形塑的另一拓展领域。应利用网络传播媒介以图片、视频、音频等有效冲击日常生活主体的视觉思维与听觉思维,借助网络技术方法分析网民价值需要与舆情走向等,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象化与精准化输出。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力将持续渗透于日常生活,为其成为日常思维主导价值奠定基础。
3.以日常生活话语为工具。日常生活话语是通俗易懂的大众话语,是一定时空范畴内人与人无障碍交往的信息工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数以政治话语与理论话语形象活跃于非日常生活场域。当现实需要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返日常生活时,则应通过话语转换方式消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日常生活的话语隔阂,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话语体系以提升理论渗透力和说服力,由此才易达成大众认同共识以促成广泛践行。其一,理论话语向通俗话语转换,涵盖理论话语通俗性解释的局部性转换与通俗性话语替代理论话语的全面性转换双重维度[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于日常生活却又超越日常生活,其超越性部分需由教育者扮演理论家角色阐释中西方语境差异与具体内涵争议问题,以此廓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价值本质区别,而常识性部分则可进行通俗化解读。值得注意的是,理论话语向通俗话语转换过程不是简单的语词置换,而是保留理论话语原义基础上通俗话语的再表达,偏离原义不是通俗化而是庸俗化,是对原有理论的亵渎与曲解。其二,文本话语向口头话语转换。文本话语是书写理论的专用话语,注重逻辑架构与语义清晰,口头话语则是日常交往的应用话语,倾向简洁明了与生动活泼。文本话语适用群体范围显然小于口头话语,践行主体广泛性特征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文本话语走向口头话语。在教学情境中,应改变宏大理性叙事方式而转向微观感性叙事方式,以教育对象关注的日常生活事件为素材,以多样化口语表达风格吸引其注意力,让严肃课堂贴近生活而富有生命力;在宣传情境中,可从编写口头话语通俗读物、制作草根音乐、拍摄生活短片等多维度展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仍需遵守规范性与艺术性,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在“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中自由切换,让人民群众根据需要能动地选择相应材料。其三,传统话语向现代话语转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统话语以马克思主义话语为核心,通过论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合法性与合理性以引导社会认知,强调其政治地位和终极意义。现代社会催生现代话语,现代话语是日常生活话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依循话语变革内在规律,既沿袭传统话语的意识形态刚性以维持理论不褪色,又着眼于时代变化更新传统话语,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柔性表达以提升理论温度。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话语才可得以延展,日常生活主体对其接受度也将随之提高。
4.以日常生活仪式为载体。日常生活仪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精神生产实践活动,分布于日常生活各个层面,承担传播主流价值与沿袭社会文化职能,这种常态化与固定化仪式可长期浸润人民群众精神世界,达到潜移默化形塑人民群众价值观念目标。日常生活仪式并非简单信息共享行为,而是通过信息共享引起集体记忆情境再现以触动情感共鸣,从而维持社会共同体的思想秩序。日常生活仪式的公共空间价值传导功能恰好契合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需要。日常生活仪式是物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载体,其以语言、行为、器物、声音、图像等象征性符号将抽象理论转变为可感知、可听到与可触摸的具象实在。应根据日常生活仪式类别,于多元情境中有的放矢地融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一,政治庆典仪式。这一仪式由政治事件、政治文化与政治行为三大基本要素构成,是经官方组织的、庄重的实践活动,其可依靠国家机器庞大力量调动社会资源以扩大仪式的辐射面与影响度。其二,民俗节庆仪式。该仪式衍生于民间物质生产与生活交往活动,虽政治色彩寡淡但民族文化与民族记忆底蕴深厚,特定饮食与特殊活动是民俗节庆仪式唤醒民族情感和传输民族价值的重要方式,是显现民族气节、民族风貌、民族精神与民族观念的中介,易使人民群众沉浸于节日情境中形成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打通心灵世界。其三,人生礼仪仪式。这主要是按照个体生理自然成长规律设定的仪式,蕴含社会或他者对个体未来发展的角色期待,是个体获得其他群体认同的重要一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可通过转化为具体角色要求渗入仪式。由此可知,日常生活蕴藏丰富的仪式资源,需有效整合仪式资源以创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日常生活仪式链[10],按照国家、社会与个体主题进行分门别类,在坚持文化多样性基础上生成民族仪式与共同仪式并存的双向链条以拓展适用域,在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基础上剔除仪式糟粕、保留仪式精华,并依据时代需要丰富仪式形式。如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依托仪式强化自身感染力,并在情境渲染与情感交融中引导人民群众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综上,日常生活是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但日常生活化不等同于非意识形态化与去政治化,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嵌入日常生活形式的过程,是意识形态再生产活动适应社会转型的时代所需。应警惕和抵制意识形态化社会思潮侵蚀,自觉规避普世价值的话语陷阱,在交流交锋中主动融入日常生活,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人民群众的精神世界之中,让人民群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而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为鼓舞和激励广大群众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46.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260.
[4]安东尼·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38.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515.
[6]阿格妮丝·赫勒.日常生活[M].衣俊卿,译.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7:131.
[7]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47.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286.
[9]刘建军.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转换及其路径[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4):397-403.
[10]梁家峰.日常生活仪式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2):86-87.
【责任编辑:张亚茹】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精神生活发展的历程与规律研究”(18FKS024)。
作者简介:雷莹莹(1994—),女,福建霞浦人,东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廖小琴(1973—),女,四川泸州人,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精神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