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一尘 杨俊峰
摘 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是党的二十大提出的重要使命任务。文化自信自强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以德修身,以文化人,肩负着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光荣使命的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注重挖掘文化自信自强所蕴含的“崇德”“求是”“笃信”“好学”等价值,以提升共产党员党性修养。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了源自中华文化的价值内容,使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活力,持续助力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政治修养、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不断实现新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自信自强;党性修养;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D26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23)09-0031-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为了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党员干部必须“加强党性锻炼和政治历练,不断提升政治境界、思想境界、道德境界,全面增强执政本领”[2]534。共产党员应在政治、思想、道德品质以及知识技能等方面遵循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锻炼、改造和完善以落實好这一要求。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了“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1]42的使命任务。文化自信自强及基于此构筑起来的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深刻影响着共产党员党性修养的目标选择。文化自信自强中孕育折射出的“崇德”“求是”“笃信”“好学”等意志品质、精神风貌,将持续推动共产党员的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政治修养、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提升。“每一个使自己由自然存在上升到精神性事物的个别个体,在他的民族的语言、习俗和制度里都发现一个前定的实体,而这个实体如他所掌握的语言一样,他已使其成为他自己的东西了。”[3]通过分析伽达默尔的论述,我们可以对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与文化自信自强二者之间的关系作出更进一步的说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成了每一个共产党员融在血脉当中的“前定的实体”。在共产党员通过党性修养不断克服其自身局限性,向着普遍意义上的党性原则靠拢、标齐的过程中,作为“前定的实体”并且已经“成为他自己的东西”的中华文化内核,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共产党员在提升党性修养的过程中,需要不断从文化自信自强中汲取力量,发掘、学习、体悟中华文化核心价值,促使党员在党性修养等各方面愈发地坚定、扎实、有力。
一、注重“崇德”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道德修养提升
习近平指出,“人无德不立,品德是为人之本”[2]337,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2]50。这一论断从立德与为人、德与才的关系角度,明确了道德的前提性地位和基础性意义,强调了共产党员不仅应当成为且必须真正成为道德上的楷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需要一支更加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每一个共产党员都是这支队伍的一分子,必须时刻注重自身作风、纪律、素质,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习近平指出,广大党员干部要“崇尚对党忠诚的大德,崇尚造福人民的公德,崇尚严于律己的品德”[4]520。无论是工作作风、组织纪律还是个人素质,都是党员道德修养的具体呈现,也都要依靠党员道德修养的提升而不断完善。相较于其他层面,来自道德层面的约束对于共产党员的素养提升、对于锻造一支坚强有力的党员干部队伍具有重要作用。共产党员在加强党性修养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就是提升道德修养。
共产党员必须时刻绷紧道德修养这根弦,一刻也不能放松,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就是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重“崇德”价值以助力道德修养提升。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使我们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德”价值中汲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崇德”价值,在传统文化的语境中,“德”与“人”始终是紧密关联的。道德自觉是人应该做到、能够做到同时也必须做到的事情,这是“崇德”价值的核心意涵。“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5]132道德践履应由自己做决定,而不假他人之力。由孔子所说的“我欲仁,斯仁至矣”[5]100和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以为尧舜”[5]345“反身而诚,乐莫大焉”[5]357可知,因为天赋的能力和机会意义上的平等,使得人人都有条件去自主地追求道德目标。由曾子所言“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104可知,因为追求道德目标的路途中充满艰辛,需有极大的毅力、坚定的志向才能够实现。在“为仁由己”的“不难”与“不易”的辩证关系中,素为国人所重视的“崇德”价值得到了更为充分的呈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崇德”价值,实际地构成了共产党员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助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更要求我们能够勇往直前,用与时俱进的“崇德”价值凝聚力量。经过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蕴含的“崇德”价值展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持续为共产党员道德修养提供重要借鉴。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提升道德修养过程中,摒弃了“愚忠愚孝”等一些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部分,使“崇德”价值摆脱了仅为封建时代知识分子服务的阶级局限,真正为共产党员所崇尚的革命道德以及围绕革命道德建立起来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服务。习近平强调,“我们共产党人为的是大公、守的是大义、求的是大我,更要正心明道、怀德自重,始终把党和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做一个一心为公、一身正气、一尘不染的人”[4]534,深刻阐明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应该怎样运用好“崇德”价值,应该崇尚什么样的德,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越是急难险重处,越到扶危助困时,深受“崇德”价值滋养的千千万万共产党员,就越是能够首先站出来、率先顶上去。事实一次次证明,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明大德、守公德、重品德的过程中,努力做一个道德高尚、克己奉公的人,实现了道德修养新发展。
二、注重“求是”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理论修养提升
习近平指出:“思想就是力量。一个民族要走在时代前列,就一刻不能没有理论思维,一刻不能没有正确思想指引。”[4]509100多年前,中国的先进分子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经过仔细而审慎的比较,最终选择了马克思主义。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出发去理解、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过程在本质上是相通的,突显了求真求是的态度、扎实严谨的作风对于彰显马克思主义思想伟力并保持理论生命力的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世情、国情、党情所发生的深刻复杂变化,对党的理论创新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正如习近平所强调的:“马克思主义能不能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关键在于能否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4]30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走好自己的路、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勇气和定力,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基于当代中国实际和新的实践需求,持续进行理论创新。这一重要使命明确了共产党员提升理论修养的目标——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
共产党员在理论修养提升过程中必须充分认识到,追求真理永无止境,求真务实永不过时。在具体行动当中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注重“求是”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理论修养提升。坚定文化自信自强,使我们能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求是”价值中汲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求是”价值,体现在人们对于事物规律的积极探索和不懈追求过程中。孔子曾言,“朝闻道,夕死可矣”[5]71,意味着君子在早晨获知了仁道,晚间为捍卫仁道付出自己的生命也未尝不可。在《解蔽》篇中,荀子提出了虚壹而静的认识论,其要义在于倡导人们在治学过程中,不能因为自己已掌握的知识而妨碍对于新知识的吸收,不因为想象而妨碍自身正确感知事物的能力,最终达到“万物莫形而不见,莫见而不论,莫论而失位”[6]469的境界。《汉书·景十三王传》有云:“修学好古,实事求是。”[7]2410隋唐之颜师古注解道:“务得事实,每求真是也。”[7]2410明清时期王船山提出,“有即事以穷理,无立理以限事”[8]。尽管时代不同,但历代学者在为学处世中所坚持奉行的求真、求实、求是的原则,可谓一脉相承,贯穿始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求是”价值为共产党员理论修养提升提供了重要精神养料。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更要求我们能够勇往直前,用与时俱进的“求是”价值凝聚力量。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源自中华文化的“求是”价值,对于共产党员理论修养的意义,并没有因为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削弱,而是更加突显。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提升理论修养过程中,拓宽了传统“求是”价值的场域,使之既侧重于对具体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又重视对社会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在应对自然灾害、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时,深受“求是”价值滋养的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汇聚起攻坚克难、夺取胜利的磅礴力量。事实再次证明,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共产党员实现了理论修养的新发展,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三、注重“笃信”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提升
习近平强调:“看一名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的素质和能力,首先看政治上是否站得稳、靠得住。”[2]83革命战争年代,无数革命先烈已经用实际行动,展现了共产党员最重要的政治信仰——忠诚,并诠释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对于忠诚的砥砺作用。同理,在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提升过程中,也应从坚定理想信念出发,并最终落实到对党忠诚上。新时代,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需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在任何时候都要对党绝对忠诚、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习近平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保证党的团结和集中统一是党的生命,也是我们党能成为百年大党、创造世纪伟业的关键所在。”[4]515为了切实守护好党的生命,不断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推向前进、引向胜利,每一个共产党员都必须从增强思想认识、坚定理想信念出发,不断砥砺对党忠诚的品格。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党还长期面临“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必须时刻警惕“七个有之”的隐患及其对党员党性的挑战。共产党员应通过坚定理想信念提升思想政治修养,直面并切实消除这些隐患,在积极应对挑战的过程中,锤炼出更坚强的党性。要结合新形势,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重“笃信”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笃信”价值中汲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笃信”价值,这体现在人们对于所认定道理、道义矢志不渝的坚持。孔子曾言,“君子学以致其道”[5]190,“笃信好学,死守善道”[5]108,意指君子之所以学有所得,并能够不惜付出生命去坚守善道,都根源于其对信念的坚持。孟子认为:“自反而缩,虽千万人,吾往矣。”[5]231荀子则提出:“好法而行,士也;笃志而体,君子也。”[6]38意指能遵照规则去行动者,便可以把事情处理好;有坚定的意志,并能够孜孜以求、锲而不舍地为理想和事业拼搏奋斗者,则堪为君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笃信”价值,具有实际指导意义,为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的提升提供了重要理论来源。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求我们能够勇往直前,用与时俱进的“笃信”价值凝聚力量。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的“笃信”价值,对于共产党员思想政治修养而言,不但没有“离席退场”,还发挥着日益广泛的作用。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提升思想政治修养过程中,在肯定“笃信”和“忠诚”这一普遍价值逻辑的基础上,革除了传统“笃信”价值观中为封建君主效命的特定价值内容,从而将“笃信”价值应用于激励新时代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践行初心使命、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笃信方能忠诚,忠诚而能力行。新时代,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想问题、办事情的根本遵循,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在各行各业和各条战线上,深受“篤信”价值滋养的千千万万中国共产党员,对“国之大者”始终保持清醒认识,能够把党和国家、人民的整体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事实一次次证明,新时代共产党员能在不断增强信仰、坚定信念、笃定信心的过程中,充分展现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实现思想政治修养新发展。
四、注重“好学”价值以助力共产党员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提升
习近平指出,“知识不够、眼界不宽、能力不强,就会耽误事”[4]535,“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2]540。学习对于党员干部的成长和我们党的前途命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只有通过学习,共产党员的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才能得到提升。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唯一选择就是为人民群众做好事,为人民群众幸福生活拼搏、奉献、服务”[4]67,“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9]。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共产党人除了要继续提升道德修养、深化理论认识、提高政治站位,还要继续学习,以不断增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能力。
新形势下,党员党性修养总体得到普遍提升。但部分党员干部由于没能正视学习的意义、重视学习的作用而造成了思想和行动上的怠惰。因此,共产党员必须成为好学的楷模,向实处学、往深里学,切实提高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注重“好学”价值以提高共产党员的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至关重要。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好学”价值中汲取智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始终蕴含着“好学”价值。儒家思想从多方面阐释了“好学”价值观。其一,“君子不器”[5]57,即君子不能像某个器皿一样只有特定的用途,而应博闻强识、融会贯通,这表明了“好学”的必要性。其二,“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5]190,每天都能够获取新知识,每月都不忘记已经掌握的本领,这表明了“好学”的重要性。其三,“学不可以已”[6]1,学习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这表明了“好学”的持续性。总而言之,古代贤人所强调的“好学”一词,比起对学问内容的关注,更强调向人们传递一种知学、勤学、善学的正确学习态度即好学之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好学”价值为共产党员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提升提供了重要助力。
推进文化自信自强,更要求我们能够勇往直前,用与时俱进的“好学”价值凝聚力量。经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源自中华文化的“好学”价值,对于共产党员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的意义,不仅没有减弱,反而得到加强。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提升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过程中,摒弃了传统“好学”价值当中“学好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仅为了个人前途追求功名利禄的目的论,而是着力发扬积极主动学习、勤奋学习和博学善学的精神,从而让“好学”价值在新时代真正发挥出其作为文明传承之途、人生成长之梯、政党巩固之基、国家兴盛之要的作用,切实为增进人民福祉服务、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正如习近平所明确要求的,“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10],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必须在实践中学习,在工作中学习,努力成为所在领域的行家里手。新时代共产党员,在脱贫攻坚战中深受“好学”价值滋养,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满怀深情,战斗在第一线,因地制宜地运用所学知识和掌握的专业技能,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事实一次次证明,新时代共产党员在不断练就过硬本领的过程中,展现出为民立志和为民恒心的精神风貌,实现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的新发展。
“如果一个文明能够建构一个不可替代的精神世界,就拥有无法撤销的天命。”[11]勤劳勇敢的中华民族用智慧与汗水创造出了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过的中华文明和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共同建造了属于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人作为“中华民族最优秀的儿女”[12],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13]。建设现代化国家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不仅十分尽职地承担起了不断丰富、发展中华文化这个“无法撤销的天命”的重要责任,更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使之真正成为了党长期执政的深厚滋养。习近平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要坚定文化自信,坚持走自己的路,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历史实践和当代实践,用中国道理总结好中国经验,把中国经验提升为中国理论,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14]通过文化自信自强不断加强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体现了自信自强的中华文化内核与共产党员党性修养之间极为密切的联系;呈现了以“崇德”“求是”“笃信”“好学”为典型代表的中华文化价值,在理论和实践层面为共产党员提升道德修养、理论修养、思想政治修养、文化知识与业务能力修养持续助力;深刻阐释了来自中华文化的价值,只有紧跟时代之需,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延续、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3]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诠释学Ⅰ:真理与方法[M].洪汉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26.
[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2.
[6]王先谦.荀子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8.
[7]班固.汉书:第8册[M].北京:中华书局,1962.
[8]王夫之.船山全书:第5册[M].长沙:岳麓书社,1996:586.
[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4.
[10]习近平.在全國组织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29.
[11]赵汀阳.惠此中国:作为一个神性概念的中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139.
[12]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90.
[13]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共产国际执委主席团提议解散共产国际的决定[N].解放日报,1943-05-26(01).
[14]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N].人民日报,2023-06-03(01).
【责任编辑:何妮】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基于儒家仁学思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22BKS196)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柳一尘(1995—),男,北京人,首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传统文化;杨俊峰(1979—),男,山东滨州人,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