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探究

2023-09-14 09:05丁郭平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课证双线融通

丁郭平,丁 琳

(常德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常德 415000)

随着“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国家三孩政策的开放、国家卫生规范化管理及医疗改革制度的实施,母婴护理技术的市场需求旺盛,母婴护理行业作为朝阳行业,对于改善家庭生活质量、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也越来越受到民众的重视。但目前母婴护理人员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满足社会需求。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要求高职院校办好母婴护理培训,母婴护理教学还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1+X”是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结合的证书制度,是《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重要内容。2019 年4 月召开的全国深化职业教育改革会议明确要求稳妥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2019 年10 月,母婴护理确定为教育部第二批“1+X”证书制度试点。高等职业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主体,课证融通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核心思路,是强化学生职业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键所在。双线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教学模式,既继承了传统面对面授课的优点,又利用了大数据信息化的特点[1]。因此,为提高母婴护理人才培养质量,采用“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现将具体过程介绍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选择某高职院校2020 级护理专业99名学生为对照组,102 名学生为观察组。两组学生均为高中毕业,年龄、入学成绩及第一学年成绩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学生的母婴护理课程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讲授、示教和多媒体教学为主。观察组学生实施“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课堂与网络的学习资源混合,教室面授与网络在线的学习空间混合,系统讲授与碎片化学习的学习方式混合。

1.2.1 课证融通的教学设计 母婴护理是为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生活照料、专业护理的服务活动,提供婴幼儿早期教育服务。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级、中级、高级,高等职业院校试点的母婴护理X 证书以中级为主体,工作领域包括孕产妇护理和新生儿、婴儿护理,工作任务包括生活照料、专业护理和体能训练等。课证融通是高职院校课程改革、职业证书制度发展、行业持续性内涵建设的需要[2]。以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为主,成立课程设计小组,进行市场调研,评估学生情况,明确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前期对用人单位、母婴护理专家、专任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学生应具有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及人文素养等。根据专家的意见,结合市场调研、实习检查和毕业生就业情况,综合分析后制订教学方案,并根据用人单位对母婴护理人员的需求和学生就业方向修订教学方案,将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与岗位实际需求保持一致。为适应母婴护理人才培养要求和岗位需求,增强母婴护理人才培养的灵活性、适应性、针对性,对接了“1+X”母婴护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重构了教学内容,将原来的妇产科护理和儿科护理重整为母婴护理和儿童保健,课时由原来的48+48 学时调整为108+32 学时。结合我国母婴护理岗位现状,课程内容对接临床产褥期母婴护理规范,涵盖产褥期产妇、新生儿护理的相关技能操作,对接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技能竞赛理论考核,融入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和母婴护理证书考试要求。根据专家函询结果,基于职业能力和素养,结合临床工作任务和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将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分为2 个学习领域、7 个教学模块、27 个课程单元,并将母婴护理的实操内容纳入原妇产科护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中。统筹规划与培训母婴护理(中级)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已经学习的内容可以免修,缺失之处进行补修,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设计强化、补充、能力转化、免修及补修等融通[3]。将情景模拟、角色扮演、任务驱动、思维导图、小组合作探究、仿真训练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引入典型的临床案例,促进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引导学生走出校门,接触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坚定理想信念,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学生在能够履行初级职责的基础上,为产妇及新生儿、婴儿提供针对性生活照料、家庭专业护理,对婴幼儿进行教育训练,掌握智能家居等新知识、新技能。

1.2.2 重组优化的教学资源 将原来的妇产科护理、儿科护理教学资源进行更新、优化、重组,不断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和深化课程。课程资源库以多个素材、课件、模块为载体,遵循“一体化设计、结构化课程、颗粒化资源”的建构逻辑,包括视频、动画、音频、微课、文本、PPT、网页、图片等,能够满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需要。基于国家对于资源库“能学、辅教”的定位和“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彰显特色”的宗旨,实现教学互动、资源共享、移动学习,达到教师能够进行课程建设、教学监控、资源共享和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目的。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共享资料、教材教参、视频、题库,管理学生的作业和考试、讨论答疑与通知,进行班级学习情况统计等。

1.2.3 “1+X”证书制度下双线混合式教学模式“1+X”证书制度试点是机遇也是挑战。技能等级证书融入课程教学,在课时量不增加且教师不能“满堂灌”的情况下,势必要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相结合的模式,进行适应学生学习特点的混合式教学[4]。在母婴护理教学中,以关爱、责任为本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以自主、探究、合作为主要特点。基于网络信息化技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其个性化需求,强调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增强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创造技能。线上知识学习、测验和互动,利用视频、动画、图片、思维导图等将知识点结构化、抽象内容可视化。线下开展翻转课堂,学生对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将线上资源有机融入线下教学各环节,课前设置线上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夯实基础、学习新知;课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化解重、难点;课后布置线上作业,内化巩固线下学习内容,有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混合式教学通过线上理论学习和线下临床实践有机融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引导其关心体贴孕产妇,具有责任心、同情心,善待孕产妇、婴儿及其家属。

1.2.4 多元立体的教学评价 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线上线下结合、师生互评结合。在循证研究的基础上进行学习效果及教学质量评价,包括线上考核、过程考核、技能考核、理论考试四部分。线上考核包括智慧职教平台学习时长、讨论、留言、评价、线上作业等。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提问、课堂讨论、课后练习、案例分析、阶段测验、第二课堂活动等。技能考核包括单项操作及综合技能考核。理论考试采取闭卷笔试形式。课程结束后,采用网络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学生对“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的看法与评价。采用观察、访谈、实例分析等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学生笔记查阅、试卷分析、考核成绩、评教反馈及教师教学反思、教学总结等,分析“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的应用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教学结束后,对观察组学生和教师进行“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效果评价问卷调查,并对两组学生进行理论考试、技能考核和人文关怀能力量表调查。对量性及质性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 统计软件进行录入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均数、标准差、百分比等描述性统计,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比较两组的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调查反馈结果

采用问卷调查、观察、访谈、实例分析、持续比较等方法收集资料,通过学生评教、学生成绩、实习单位反馈、“1+X”母婴护理证书通过率、用人单位反馈等多种途径,对“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组学生的“1+X”母婴护理证书通过率为100%,调查发现学生普遍认为母婴护理证书扩大了就业范围,增强了就业创业本领,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职业技能,提升了就业竞争力及可持续发展能力。91.7%的学生对“1+X”证书制度下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非常满意,学生反馈:“激发了我的学习兴趣”“教学资源丰富”“促使我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提高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线学习平台使用方便”“有助于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培养我的探究性思维”“增强了我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使我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深刻”“能实现我的个性化学习”“促进了我和教师的交流”“提高了我的学习效率”,等等。学生认为“X”证书增强了自身就业创业本领,提升了职业技能、就业竞争力,但担心母婴护理证书的社会认可度及影响力。教师认为“X”证书更新了自身教学理念,提升了教学和科研能力、专业技能水平、实践教学能力。

2.2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两组学生母婴护理课程的教学计划、教学进程、授课教师、考试试卷均相同,对监考教师进行统一标准培训,考场纪律严明,无任何作弊现象,采用相同的评分标准阅卷。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exa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表1 两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比较(±s,分)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oretical exa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组别P 0.018 n t观察组对照组102 99理论考试成绩87.47±7.53 79.63±6.19 0.902

2.3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母婴护理课程的技能考核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婴儿洗澡、婴儿抚触、脐部护理、产后恢复操、婴儿被动操、婴儿手指操,要求两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独立完成,并体现良好的职业精神与职业素养。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kill exa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表2 两组学生技能考核成绩比较(±s,分)Table 2 Comparison of skill exam scor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组别P 0.021 n t观察组对照组102 99技能考核成绩89.65±8.24 81.51±7.01-1.037

2.4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

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包括灌输信念和希望、健康教育、人道、利他价值观等8 个维度,共45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量表总分范围为0~180 分,得分越高表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得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umanistic care abiliti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表3 两组学生人文关怀能力比较(±s,分)Table 3 Comparison of humanistic care abilities between two groups of students(±s,score)

组别P 0.033 n t观察组对照组102 99人文关怀能力得分79.67±6.28 73.41±7.13-2.235

3 讨论

3.1 “1+X”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生考试成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陈爱香等[5-6]的研究结果相似。母婴护理教学以智慧职教课程平台为依托,采用线上与线下结合的翻转课堂模式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课前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自学自测,教师引导启发学生完成任务,根据其自学情况适时调整教学策略。课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课后梳理强化,巩固提升,组织志愿服务、劳动实践等拓展活动,使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得到进一步巩固升华。课前、课后任务与课中环节环环相扣,如课前就母婴护理问题进行的街头采访与课后的母婴健康知识问卷调查,让学生能从街头采访、问卷调查结果了解母婴护理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有效促进了其对母婴护理知识的理解、掌握、拓展与深化,提高了技能操作水平。

3.2 “1+X”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能提高学生教学满意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1+X”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非常满意。该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教师课前发布学习任务,推送学习资料,督促、检查学生线上学习情况,和学生交流讨论疑难问题。学生在线上利用碎片化时间完成课前自学、作业、课前测试、课后复习、在线考试等学习任务。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鼓励学生通过探索解决母婴护理实际问题进行主动学习,培养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文献资料和信息,并对所学知识进一步理解和建构的自主学习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1+X”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凸显了高职人才培养特点,同时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标准、知识标准、能力标准,通过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拓展了学生母婴护理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深化了护理职业素养的内涵,全面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理论、专科技能及职业素养,因此学生对该教学模式十分满意。

3.3 “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多数学生习惯了传统的被动灌输式学习,学习观念、学习方式亟待转变[7]。“1+X”母婴护理课证融通双线混合式教学在注重学历教育的同时,兼顾学生职业能力的培训和强化,既达成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又顺应母婴护理行业发展,有利于实现学校教育与母婴护理产业及岗位的对接,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待解决:缺少“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团队、高质量的课证融通教材、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因此,如何增强教师的育人意识和德育能力,开发书证融通活页式、手册式教材,重构课程,整合、转换、遴选与序化教学内容,利用网络技术和资源开展混合式教学,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胜任力,提升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含金量,满足社会对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需要护理教师认真思考、不断探索。

3.4 “1+X”母婴护理教学未来规划

从实施结果来看,学生已掌握了多项母婴护理技能和基本的母婴护理知识,并能将其运用到实践活动中去。但毕竟课时有限,这些产褥期母婴护理知识和技能并不能让学生完全胜任真实的母婴护理工作。我课题组将来计划制作更多短小精悍的母婴护理教学视频,把抽象、复杂的文字内容直观、简单形象地表达出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另外,多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多组织学生搜集课外资料进行学习交流,帮助其不断拓宽母婴护理知识面。以往的教学中学生未能亲自护理新生儿,虽然教师改良了教学模型尽可能贴近实际,也开展了情景模拟教学、母婴护理专家线上直播,但仍然与临床实际存在一定的差距。今后将组织学生参与爱婴志愿者和社区服务活动,深化与附属医院的合作,构建护教协同育人平台,共育母婴护理人才,做到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德技并修,进一步提高母婴护理人才的专业理论、专科技能及职业素养。

猜你喜欢
课证双线融通
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课证融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中老铁路双线区段送电成功
基于课证融通的《电工技能实训》课程改革与实践
包罗融通的艺术探索家
双线自动闭塞轨道电路故障时发车进路准备的探讨
论教读与学写的生活化融通
融通生物借直销上市?
圆满融通品佳境,《思泉鼎竹》意浓浓
双线模式下概念教学的探讨
高职动漫专业双线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