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构建策略研究

2023-09-14 09:05何文波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8期

何文波

(湘潭医卫职业技术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2)

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发展,2021年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进一步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打造“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的要求。高校作为创新源头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及汇聚的主阵地,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发挥高校推动社会经济建设和城市创新发展的优势,是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向创新驱动型转变,创新引领成为城市创新发展强劲动能,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完善产业创新链,补齐创新创业型人才教育短板,实现高等教育与城市核心产业无缝对接,促进城市创新创业资源与高校科技教育优势的整合,是国家创新发展的现实需要。

1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策略研究的现实动因

1.1 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诉求

在实施国家创新发展战略中,创新创业的活跃度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以共生理念为引领,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积极探索城市与高校融合协作和创新协同的体制机制,建立共享的创新平台,利用平台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合理地运用科技资源、人才资源,促进产业与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配置和共享,是城市创新发展的诉求。

1.2 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是高校高质量发展的导向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出,在科研服务上,高校要注重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城市与高校协同共生对于完善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提升对社会经济发展适应性有着重要作用,构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高校创新发展建立起可持续发展机制,有利于解决高等教育与产业发展脱节问题,培养出适应大数据产业需求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可促进高校融入城市一体化协同创新发展,不断提升高校创新应用能力,解决与产业发展同步演化问题。

1.3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存在一些亟待破解的阻碍

一是尚未形成构建城市与高校创新创业共同体的理念。“城校共生”创新发展缺乏顶层设计,协同创新创业能力不强。二是“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不合理。城市与高校在创新创业方面协同共生性差。三是“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尚未呈现良性循环。城校立体对接耦合、共生创新机制不健全,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四是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创业的生态环境适宜度不高。政策保障体系不完备,影响系统有效运行。鉴于此,开展“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与构建策略研究,可打破组织边界与知识藩篱,推动城市、高校创新创业,实现共生共荣。

2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研究现状分析

2.1 文献检索

通过查阅中国知网等文献检索系统,检索与“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相关文献,年份及篇数分布如下:2022(44)、2021(93)、2020(85)、2019(95)、2018(105)、2017(103)、2016(65)、2015(40)、2014(12)。从发文趋势来看2018年相关文献到达峰值,后呈现回落趋势,可见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热度有所下降。针对研究层次分析,“应用研究”与“开发研究、政策研究”主题高居榜首。从学科分布属性分析,“企业经济”“高等教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也恰好与国家重视企业和高等教育创新发展高度契合。以“城校共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找到相关文献2 篇。以“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无相关文献。

2.2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理论研究

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源于自然生态系统,主要依托自然科学领域的生态系统理论的类比思想,对创新活动进行系统性、协同性、动态性、复杂性、区域性的研究[1]。早在1990 年,Howard 和Roger 从群落、组织、种群、社会等制度层面研究企业创立,研究“创新生态系统”的构建。Boons F 等(2014)将生态学理论和方法移植到创新创业研究领域,明确是由创新链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典型的动态性、栖息性和生长性等特性。学者德贝里(1879)提出“共生”理论,认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协作共建。生物学家柯勒瑞在1952 年界定了共生、互惠共生、同住现象、寄生等概念,为共生研究提供了基础。生物学家斯科特对共生双方的物质联系做了系统研究,认为共生关系是生物体生命周期的永恒特征[2]。还有学者提出“协同创新”理论,并将“协同创新”理论引入创新生态系统的产学研合作演化中。Capello&Rietveld(1998)从企业内部、企业联盟、企业外部等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研究了协同创新模式对于协同效应的影响。相关理论研究为城市与高校之间形成协同共生、耦合机制,城市、高校、相关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和创新创业资源及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市场、文化和创新创业政策等环境所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的构想,提供了理论基础。

2.3 关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是关于内部要素协同联动等因素的影响研究。有学者提出资源配置、正向溢出效应以及创新创业生态内部结构的联动与协同、各种资源和支持的网络体系,创新、创业、创投、创客联动等是影响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因素。二是关于政策、市场等外在条件的影响。有学者认为,政府的不同政策(minnate,2008),产权保护、地点租赁及税收优惠等影响创新创业发展。

由此可见,内部要素协同联动等因素及政策、市场等外在条件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影响作用很大,优化生态系统内部结构和政策、市场环境,有利于创新创业绩效的提升。

2.4 关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框架、运行机制、外部环境的研究

一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结构研究。相关研究的观点包括,企业、政府、大学协同创新的三螺旋结构模型和增加知识系统和信息框架等要素共生的四螺旋结构,以及突出“产学研用”的四维创新生态系统评估模型,多主体协同联动可形成生态系统的核心层、中间层和外围层等。Xu G 等(2017)在论文中开发了科学—技术—商业(S-T-B)生态系统框架。Adner(2017)分析了生态系统的结构要素。同时,也有学者针对生态系统的结构主体和模块化等方面开展研究,Serrano(2007)和Tohidi(2012)认为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是最先被纳入协同创新多元主体范围内的参与主体[3]。黄海霞和陈劲(2016)研究了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创新网络模式,以协同网络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结构表现,将创新生态系统分为自组织系统和社会系统、资源整合系统及生态环境系统等子系统,并实现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之间的交流互动[4]。

二是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研究。RITALA P 等(2009)认为运行机制的构成主要包括价值获取机制、协调机制、实现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利益流动机制等[5]。贝罗从制度上分析了全球供应链的协同创新机制,提出了确保供应链中所有成员都参与供应链协同创新的管理体系。陈伟(2017)提出共生式创新机制、基于“生态位”的决策机制等。

三是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外部环境的研究。生态环境是影响协同创新目标实现的关键因素,政、金、服、介、用等协同合作,有利于共同实现价值的创造。改善科技金融环境,通过市场化机制可促进协同创新发展。政府各项政策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各项引导政策、扶持政策、优惠政策、补贴政策等,如Ehner(2006)研究分析了政府在扶持创业活动方面的积极作用[6]。Minniti(2008)深入研究了政府不同政策对创新创业活动的影响,分析了政府在创新创业活动发展中的作用[7]。

2.5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相关理论研究

大部分的学者主要围绕共生理论在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运用及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等方面开展。如,刘荣增(2006)提出区域间创新创业资源存在协调共生关系,共生理论是城市圈创新一体化运行的理论依据,高校与地方共建创新共同体,构建多方协同创新共同体,有利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共生协同创新创业方面,孙悦(2018)以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为例,提出协同共生建议,赵绍娟等(2020)提出徐州市统筹推动与高校院所创新创业的深度合作的建议。

现有研究对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共生演化等方面研究较为具体深入、文献较为丰富,视角也较为开阔,但针对“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结构、运行机制、外部环境等方面研究内容不多;从研究对象的范围来看,主要是对国内外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横向对比研究,针对城市、高校协同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实证研究较少。从研究涉及的领域来看,研究的焦点还是集中在企业层面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上,对发挥城市与高校作用构建协同共生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不深入,围绕高校与城市协同共生的“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较为匮乏。因此,开展“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研究能为丰富研究成果做一些有益的探索和补充。

“城校共生”概念是基于共生理论,将共生要素、资源、效能等引入城市与高校的共同发展中,以实现城校共生协同发展的目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运用生态学的概念,将企业、政府、高校、相关社会组织等多种主体和创新创业资源与其所处的社会制度、市场、文化、政策等环境所共同构成的有机整体。“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指城市与高校之间要素与资源融合,形成主体多元、要素互补、耦合融通、边界开放、环境匹配、共生共创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3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形成机理研究

3.1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1)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研究“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各构成要素的生态特征及演化规律。(2)基于共生理论视角。分析城市与高校的创新创业要素互惠共生生态模式及共生关系,明晰“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共生机理。(3)基于协同创新理论视角。分析城市与高校各创新创业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耦合协同关系及融通规律。通过不同的理论视角进行研究,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支撑。

3.2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构建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分析

(1)分析当前城市创新创业生态与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运行面临的问题,以及高校创新创业成果落地难、城市创新创业后劲不足的原因。从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城市与高校资源整合度不高、“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融合共生性差、协同创新效率低等问题。高校与城市主要产业协同创新多停留在形式上,创新资源整合粗放。高校的创新发展成果核心创新成果少,在企业应用能力不足,无法与产业前沿技术保持同步,难以满足城市创新发展的要求。“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内各创新要素协同度不高,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等未有效衔接,“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与创新发展需求还处于不适配的状态。(2)从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的影响因素着手,分析“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内部构成要素、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及内在联系。“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过程中协同机制不足、约束机制相对缺乏、保障机制弱化等问题,最终导致运行不畅。同时,“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缺乏顶层设计、中长期规划和实施方案,导致城市与高校协同共生创新创业无法高效推进。“城校共生”创新创业政策配套及组织协调也不到位,融投资平台缺乏,项目与资金对接缺乏有效保障机制,导致创新创业成果转换和项目落地难。

3.3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架构的机理分析

(1)分析“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种群形成机理。分析城市与高校各创新创业要素形成种群的机理,明晰“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中创新创业教育种群、企业种群、科技创新种群、创业孵化种群等生态种群的特征[4]。(2)分析“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生态群落形成机理。从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进程互控、成果共享等方面的共生耦合,分析“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种群形成群落的过程和机理。(3)分析“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机理。通过创新创业生态群落之间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持续输入和输出以及自我调节与反馈,研究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形成机理,以及“城校共生”生态系统与外界环境不断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生态特征。

4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构建策略

4.1 设计“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框架

以政府、产业、企业、高校及科研、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等城市与高校创新创业要素为主体,体现内部组织结构、运行机制、外部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支持等3 个层面,设计“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框架(见图1)。以促进城市与高校创新创业的资源优势集聚并融合,实现“城校共生”创新创业载体共建、统筹、集中、高效管理。

图1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框架Figure 1 Framework of City-School symbiosi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cosystem

4.2 搭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资源联动平台

探索构建“城校双创融合平台+校企联动平台+应用研究—产业—企业+金融互联平台+社会信息资讯平台”等“五个平台”,通过“教育链—产业链—创新创业链—政策链—服务链”等“五链”有机衔接的制度安排及有效对策,促进系统内多主体功能互补、整体协同和动态可持续发展。突出“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结构之间的耦合关系、协同关系,以平台为支撑,整合资金和成果转化、知识和人才等优势,推进城市与高校创新创业实践成果的转换,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的有机衔接,促进创新创业资源联动。

4.3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运行机制的研究

一是构建城校协同共生机制。从城、校合作契约制度、联系机制、创新创业引导机制、动态选择机制等环节探索构建协同共生机制。二是构建创新资源循环运行机制。从城、校创新资源、创业资源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等3 个层面,构建资源赋能机制。三是构建风险识别与防控机制。通过对合作、依赖性、技术、投资等风险的分析,设计风险评估和内外部环境监测制度,构建项目启动—实施—成果运用等全过程的防控机制。四是构建效率测度与评估机制。从科技成果数量和科技应用水平、专利申请授权量、新产品销售、成果产生的效益等方面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生态系统运行效率测度与评价机制。

4.4 “城校共生”创新创业生态系统外部环境优化的对策研究

一是优化城市政策环境研究。从政策层面优化资本、技术、人才、政策等创新创业要素互联互通的制度安排和有效对策。二是优化市场环境。从知识产权、咨询服务、检验检测、成果转换等创新创业服务方面优化市场激励政策,探索市场环境优化的制度设计。三是优化经济及金融支撑环境。优化城市创新发展的经济环境,构建金融跨界合作制度,畅通创新创业项目与资本市场对接渠道的有效对策和制度安排。 四是营造“城校”共生共创的文化氛围。加强城市与高校协同创新创业项目的宣传,整合媒体资源,打造创新创业资讯线上平台,建立专家远程指导平台,形成集工作网、联系网、服务网为一体的新媒体阵地,营造创新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