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临床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实践

2023-10-19 14:51刘丹丹刘思佳惠亚茹
卫生职业教育 2023年18期
关键词:研究生医学思政

刘丹丹,刘思佳,惠亚茹

(1.安徽医科大学研究生学院,安徽 合肥 230000;2.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安徽 合肥 230000)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对于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具有重要意义[1]。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两者相互协同,才能持续深化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1 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课程思政是一种新型的课程观,具体来说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自然地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使学生在获得专业提升的同时接受正向的价值观引领,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2]。新时代的思政教育已不再依赖于传统思政课的教育方式,当前多元化、多形式、多渠道的课程思政教育更具有连贯性、持续性和灵活性。让学生在培养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使学生具有家国情怀、崇尚科学真理、担当社会责任、重铸文化自信[3]。

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点除解决类似“高精尖”等专业问题而进行的科研和技能水平的训练之外,培养学生具有博学大爱、救死扶伤、悬壶济世的医学人文精神也同样重要。具体到临床医学硕士专业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轨后,学生和住院医师的双重身份,除要求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胜任本领域的实际工作外,还要有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崇高职业精神,在各种困难时期,在党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由此可见,医学研究生教育与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具有高度一致性。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从2014 年全面并轨以来,在专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上,已经形成一整套完善的培养体系,研究生教育质量也稳步提升,但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仍然面临一定困境。一是培养目标限制了医学思想政治教育,临床专硕研究生的培养重点是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临床诊疗技能水平,而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观引领和医学人文教育的关注度较低;二是其培养模式限制了课程思政的学习时间,33 个月的临床轮转大大缩减了课堂教学时间,除必需的思政必修课外,高校较少开设其他人文思政类课程[4];三是医学专业本身具有高度的专业性和实践性,医学高校专职教师或导师的马克思主义专业知识教育背景较少,较难梳理出课程体系中可以用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或者缺乏将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的能力,难以在日常专业课程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中适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四是缺少相应的激励和评价机制,研究生教育的评价方式多是用量化指标考查学生的科研和临床技能水平,而思政教育、人文教育和价值观的塑造是通过潜移默化的过程培养而逐渐提升的,因此如何科学有效地评价教育效果,仍需进一步探索。

如何将课程思政的概念融入研究生教育教学全过程,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A 大学研究生教育通过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专业教育+思政教育”课程培养体系、建设专业学位研究生案例库、搭建导学思政教育平台、加强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综合改革思政教育评价等方式,积极探索并实践研究生思政教育改革,构建适合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特点的思政教育培养体系,在增强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的同时,厚植爱国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 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举措

2.1 转变教学理念,重塑课程目标

整体规划研究生思政课和专业课课程目标,树立“德智并重”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式,注重专业课程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作为教育层次中较高的医学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一方面是传授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要逐步培养学生的品德和职业教育。A 大学在课程设置的总体目标中要求加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教学效果除了考核专业知识,还要考查课程是否达到培养学生价值观、品德修养的目的。例如,A 大学思政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教育目标是: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对相关实践问题的认识,提高运用最新理论成果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专业课程社会医学理论与实践教学目标为帮助学生树立大卫生观,从多维度探讨人类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原因,特别是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能够运用社会医学知识与技能,解决影响人民健康的突出问题,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疾病观,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能够把医学理想同国家理想联系起来,为提升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存质量贡献力量。

2.2 多形式并存,丰富思政课程教学方式

在课程教学方式中,积极探索并构建多形式的教学方式,以新颖、严肃、活泼、专业的教学方法教学,让课程学习不再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学校建立研究生网络课程教学平台、导学思政智慧教育平台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满足不同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和思政教育需求。临床专硕研究生因其需要在临床上规范化培训33 个月,对于网络课程的需求尤为迫切,网络课程教学平台的建立,完全实现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在忙碌的临床工作中,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安排,完成课程学习,同时平台支持视频回放、在线答题、集中讨论等,可以满足学生的课程需求,目前平台已建立近60 余门课程,涵盖公共必修、专业必修、选修等课程。导学思政智慧教育平台其建设目的是为学校师生提供专供党建、思政、导学活动的线上线下交流平台,例如,每年开学组织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包括科研诚信、职业道德、学生安全等学前教育;开展“师说、我说”微党课,组建思政宣讲队、法治宣讲队,定期开展各种思政活动,通过平台积极引导研究生在宣讲中施展才华、锻炼能力、提升素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案例库建设主要是通过组建临床教学案例,使用案例教学法和集中讨论等形式,为思政教育、临床问题、诊疗思路、临床启示等提供新思路,以期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和职业素养。目前A 大学已立项建设口腔医学、神经外科学、皮肤病学、临床检验诊断学、医患沟通等13 个专业学位案例库,可以为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提供新思路和丰富的资源。

2.3 创新教学内容,融汇“专业+思政”知识

在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中,强化“专业教育+思政教育”内在关联点的高度融合。以修订研究生课程大纲为抓手,依托专业课程教学内容修订,将思想政治理论融入研究生教育的课程中,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地理解思政理论,教育学生如何在专业学习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能够运用思政理论解决实际学习中遇到的各种思想问题。例如药理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关联点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靠不同疾病实验动物模型,注重学生同理心的建立。从动物模型的建立,引申到临床患者,以建立学生的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地理解和感受患者的心理,重塑职业精神。二是通过课程中不同实验方法的选择,帮助学生树立严谨、科学、实事求是的科研态度。不同实验方法产生不同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与实验预期成果的差异,是只认好结果,不认坏结果,还是继续研究选择最佳方法探寻实验真理?实事求是及科研诚信是在众多实验中、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科学态度,也是支撑研究生永攀科技高峰的首要驱动力。三是通过药理实验方法课程的各种实验操作,形成崇敬生命、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对于动物模型的建立,要遵循现有的医学伦理要求,在满足实验需求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善待动物,按照流程规范实验操作,正确处理动物尸体,从科研动物模型开始,逐步形成崇敬生命、救死扶伤的医学精神。

2.4 质量结合,完善课程评价方式

在课程评价改革方面,改变传统的单向量性教学评价方式,将定性评价和教师互评纳入评价系统,进一步健全课程评价方式。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是一种较为隐秘的意识形态教育,其形成过程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素质教育,单纯使用量化的评价方式,难以体现教学效果。A 大学课程评价除了沿用传统量性评价指标,还深入学生群体,定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情绪、价值观、思想动态等进行调研,以培养单位为群体,定期组织座谈会,结合学生自身情况,构建评价方案,并及时按照调研和访谈内容,适时调整评价指标,不断完善评价体系。例如,A大学现有课程评价包括教学态度、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4 个方面,现在新增学生情绪、学习态度、心理状态等调研指标;座谈会内容主要按照学期课程教学内容为主,提炼相关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进行集中讨论,引出学生的看法和观点,从而评价教学效果;教师互评主要是通过专职思政教师对专业课教师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进行集中评价,借助教学大纲修订工作,从校院两个层面多次组织校内外专家,集中对专业课教学内容中的思政教育进行讨论,确定适合专业教学的思政元素和课程教材,确保思政教育落地生根。

2.5 强化培训,提升教师思政教学能力

在教师导师队伍建设方面,根据医学研究生的培养特点,注重思政教育教师团队建设,加强教师和导师的课程思政教学能力培训。医学研究生导师多是临床技能型导师,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掌握得不全面,因此要定期开展相关培训,增强专业教师和导师的思政能力和意识,并自然融入日常教学和专业技能训练中。学校成立课程思政发展中心和课程思政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学校课程思政工作和教师队伍建设,定期开展线上、线下课程、专家讲座、教师交流等培训会议,组织课程思政教学竞赛、专题征文等多种活动,全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推进课程思政高质量建设。如A 大学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抗击疫情先进事迹塑风铸魂,举办以“弘扬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事迹”为主题的课程思政教学竞赛,指导教师深入挖掘通识课程、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资源,凝练社会责任、法治思维、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人文情怀等要素。

3 结语

为实现课程思政与医学研究生思政课程教育的协同发展,落实立德树人、三全育人根本任务,高校要持续加大建设思政课程的投入力度,按照医学教育特点,开发多种课程思政教育的载体平台,以多形式、多层次、多方位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挖掘医学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的结合点,不断探索和改进医学研究生课程思政教育的新路径。A 大学经过探索与实践,在新时代研究生“大思政”教育背景下,在课程教学改革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教学形式更加多样,现有研究生思政示范课程、线上线下示范课程、精品开放课程等60 余门,建立了研究生专用网课平台和导学平台(智慧教室),有效实现线上线下师生的有利互动;课程评价体系也逐步完善,从量性评价向量性、质性相结合的评价方式转变。当然,在探索实践中,仍然有不足之处需要思考与探讨。一是临床课程教学中的思政教育意识还有待加强,医院科室党支部的党建示范作用发挥不到位,医学是高精尖科学,临床医生要花费大量时间钻研病例提升自身诊疗水平,严重压缩了学生思政教育的时间,无论是教师还是导师组,都要继续加强对思政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连同党支部、辅导员和其他管理人员共同做好研究生思政教育。二是在临床实践教学中的思政教育环境和教学氛围还有待加强,医学研究生的主要学习阵地在临床,繁忙的诊疗工作、紧张的医患关系,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研究生思政教育,但正是这种复杂的环境更能展现出思政教育的必要性,更能发挥思政教育的作用。

猜你喜欢
研究生医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医学
医学、生命科学类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