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樯
【摘 要】 在初中几何三角形问题的学习中,题目往往侧重考查基本图形,同时条件和问题灵活多变,易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梳理核心知识,把握基本图形,适当变式拓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本文以2021年杭州中考数学第21题为例,谈谈如何挖掘试题内涵,进行变式拓展.
【关键词】 初中数学;三角形;变式练习
1 试题呈现
2021年杭州中考数学第21题:如图1,在△ABC中,∠ABC的角平分线BD交AC边于点D,AE⊥BC于点E.已知∠ABC=60°,∠C=45°.
(1)求證:AB=BD;
(2)若AE=3,求△ABC的面积.
本题以三角形为背景,考查角平分线的意义,三角形内角和、外角,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的面积等知识,难度中等.
2 变式探究
仔细观察本题的图形,不难发现本质是由一副三角板背靠背拼接而成.这对特殊三角形是初中几何三角形问题的基本图形.深究此题,可以拓展延伸出很多内容,本题的变式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条件不变,改变问题
变式1 如图2,增加线段AE和BD的交点O,不改变原题的条件,改变问题.
(1)求证:AO =BO;
(2)若AE =3,求OD∶OB的值.
证明 (1)因为AE⊥BC,∠ABC=60°,BD平分∠ABC,
可得∠ABD =∠BAE =30°,
所以AO=BO.
解 (2)在Rt△AEB中,BE =,AB =,
在Rt△BOE中,OE =1,BO =2,
因为∠BAD =180° -∠ABC -∠C =75°,
∠ADB =∠C +∠DBC =75°,
所以∠BAD =∠ADB,AB =BD =,
所以OD∶OB =.
在原图的基础上继续深究,不难发现,图中每一个角的度数都是确定的,进而可以发现△AOD∽△CBA.因此,第二问也可以进一步加大难度,改编为思维含量更高的题型,如:求AD的长、求四边形ODCE的面积等,充分考查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等知识技能.
变式2 如图2,不改变原题的条件,改变问题.
(1)求证:△AOD∽△CBA.
(2)若AE =3,求AD的长.
证明 (1)因为AE⊥BC,∠ABC=60°,∠C=45°,
可得∠EAC=∠C =45°,
∠BAE=90° -∠ABC=30°,
又BD平分∠ABC,
则∠ABD =∠ABC =30°,
所以∠AOD =∠ABD+∠BAE = 60°,
则∠AOD =∠ABC,
所以△AOD∽△CBA.
解 (2)由(1)可得,在Rt△AEC中,AE = EC =3,
则AC =,
在Rt△AEB中,BE =,AB =,
则BC =3+.
由变式1得,AO =BO =2,
因为△AOD∽△CBA,
所以,
得,
所以AD =.
2.2 改变条件,深挖问题
若改变三角板叠放的方式,变背靠背为重叠放,可以产生新的情境.
变式3 如图3,在Rt△AEC中,∠AEC= 90°,∠ABE的角平分线BD交AE边于点D.已知∠ABE =60°,∠C=45°.
(1)求证:AD=BD;
(2)若AE =3,求△ABC的面积.
证明 (1)由题可知,∠ABD=∠ABE=30°,∠C=∠EAC = 45°,
则∠BAC=∠ABE-∠C=15°,
∠BAE=∠EAC -∠BAC =30°,
所以∠BAE =∠ABD,
所以AD=BD.
解 (2)若AE=3,则CE =3,BE =,BC =3-,
所以.
也可以去掉原题中AE这条高,使图形变得更为简单,考查学生做辅助线构造特殊直角三角形的能力.例如:
变式4 如图4,在△ABC中,已知∠ABC=60°,∠C=45°.若AB=3,求△ABC的面积.
分析 当三角形的问题中出现特殊角时,应把特殊角放到直角三角形当中去寻找边角关系,因此过点A向BC边作垂线段,构造两个直角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原题就可迎刃而解.
原题的图形由于其固定性,因此所有的线段和角度都是确定可求的,我们也可以打开思路,让图形动起来,使问题变得更为灵活开放.去掉图形,改编成如下问题:
变式5 已知在△ABC中,AB =2,AC =,BC边上的高AE =,求∠BAC的度数.
解 根据题意构造图形,如图5.由AB =2,AC =,
AE =可知,∠BAE =30°,∠CAE =45° .
若高AE在△ABC内,则∠BAC =∠CAE +∠BAE = 75°.
若高AE在△ABC外,则∠BAC =∠CAE -∠BAE =15°.
在无图的情况下,需要学生自行作图尝试进行分析.由于三角形的高不确定,这个问题有两种情况,需要分类讨论.这样的问题,考验学生对数据的敏感度,作图能力和分类讨论思想.也可以在学生探究出两种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他们,图中还有哪些量可以求?如求BC的长,求△ABC的面积等,以此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
3 结语
从这道简单的中考题里,我们通过改变问题、改变条件等方式,探究出了三角形一系列问题的广阔天地.在八年级时,这道题的图形可以利用三角形内角和来研究角度,在九年级则可以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研究线段长度、周长、面积等.不论哪种问题,到最后都回归到某一个三角形中,尤其是特殊三角形中.因此,把握基本图形,掌握核心知识方法,锁定三角形再展开研究,这是日常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意识到的.
参考文献:
[1]鲍建生,黄荣金,易凌峰,顾泠沅.变式教学研究(续)[J].数学教学,2003(02):6-10+23.
[2]祖惠泊.变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
[3]谢全苗,刘淑珍.变式教学——研究性学习的一种模式[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10):4-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