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交网络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研究

2023-09-06 08:40王玉珍宋国靖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哔哩隐性意愿

王玉珍,宋国靖,2

〔1.兰州财经大学 信息工程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2.兰州财经大学 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20〕

一、引言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管理的重要性日益凸显。隐性知识由于必须通过经验学习自然增长,不容易被表达,只能通过实践活动达到知识和技能的获取,导致关注度较低,但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隐性知识被看作是社会组织中最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一部分,是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和提高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但由于隐性知识本身的高度隐私性和不可复制性使得隐性知识的转化与共享成为一大难题。社交网络作为网络时代社会关系的集合地,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对隐性知识的传播具有直接推动作用。

社交网络(Social Network,SN),即社会化网络服务,涵盖以人类社交为核心的社会网络服务形式,成为人们社交的工具,为人际交流构建了一条快速的通道。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平台可以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1]。但同时隐性知识具有隐蔽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用户在分享隐性知识之前,还需要通过加工将隐性知识显性化,这个过程需要耗费个人的精力和时间,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就显得尤为重要[2]。

在如何促进隐性知识共享,提高共享意愿的相关研究中,张敏等人[3]对国内8所高校80余个科研团队展开实证研究,得出了在科研团队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影响因素;胡健等学者[4]建立了基于系统动力学的虚拟社区个体隐性知识共享模型,得出了知识共享氛围、知识个体共享意愿等因素会促进社区成员共享隐性知识的意愿;刘虹等学者[5]从动机、机会、能力三个维度揭示学术社交网络中隐性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宋德玲[6]等通过研究发现,一个友好和公平的组织氛围会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创新行为有着显著的积极作用;张小静等[7]通过分析学术社交网络用户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构建了学术社交网络中的知识共享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张才明[8]通过对虚拟社区知识管理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得出态度、互惠、信任、利他、激励等因素是影响虚拟社区中成员知识共享意愿的重要因素。

以上研究表明,虽然社交网络的发展为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但是目前社交网络中仍然存在用户参与不足、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低等问题,基于此,本文以哔哩哔哩为例研究社交网络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深入分析对社交网络中个体隐性知识的共享意愿具有促进作用的因素,以解决个体不愿意或者不主动在社交网络进行隐性知识共享的问题,从而促进社交网络的用户及内容管理,为社交网络平台的运营管理提供支持。

二、研究假设及理论模型

1.假设提出

隐性知识共享是一种个体行为,其主观意愿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动机是决定用户分享意图的主要因素。本文将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因素大致划分为外在动机和内在动机,具体分析如下。

(1)外在动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可以得知:动机可以被定义为行动的意愿或激励目标导向行为的内在机制,其中外在动机是外部环境和外部力量激发而来的动机。用户的感知价值可以通过用户的外部动机来体现,即在信息交换中,用户感知到的成本和收益之间的比较[9]。成本包括时间成本和劳动成本,切实的物质奖励和提升自己的声誉等可以用作表达潜在的收益。本文认为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外在动机包括物质奖励、声誉提升和社交网络氛围三个方面。

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对互惠关系可以产生正向影响,互惠关系可以促进知识共享。以哔哩哔哩社交平台为例,个人创建账号,搭建属于自己的ID,生产自己的原创内容,哔哩哔哩平台会根据个人的等级给予相应的权限,比如置顶评论、置顶笔记以及增加视频时长等相应的奖励。而这些奖励都是根据用户在此平台的贡献度和活跃度来衡量的,有具体的衡量指标。因此,用户如果想得到这些奖励,就必须积极参与平台的活动,创作更多的内容。由此,本文认为物质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

H1:在社交网络中,物质奖励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声誉提升。用户之所以愿意在虚拟社区中答疑解惑或者分享自己的观点,一个重要原因即用户觉得这有利于提高声望。同样,在社交网络中,用户也希望通过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声誉。以哔哩哔哩社交平台为例,粉丝的多少可以从侧面扩大个人的声誉,粉丝的黏性和推广可以扩大用户的知名度。用户在哔哩哔哩的隐性知识分享可以很好地帮助用户积累粉丝,从而扩大自身的知名度,形成良性循环,用户会有更强的意愿在哔哩哔哩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由此,本文认为声誉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

H2:在社交网络中,声誉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社交网络氛围。良好的社交网络氛围对用户的社区认同感有很大促进作用。社交网络氛围包括很多层次,比如平台的主流趋势以及平台的主流文化等。以哔哩哔哩为例,该平台是一个年轻人高度聚集的文化平台,具有良好的文化氛围,鼓励用户的创作,支持原创。在这样的氛围下,用户会不自觉受到熏陶,分享属于自己的内容。由此,本文认为社交网络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

H3:在社交网络中,社交网络氛围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2)内在动机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内在动机是指由个体的内在需要所产生的动机,内在动机对人的行为具有决定作用。由于内在动机对行为指导具有根本性和彻底性的特点,因此,本文认为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因素的内在动机包括自我提升和利他愉悦感两个方面。

自我提升。自我提升也称为学习动机,是指个体在社会中努力保持和提升自尊的倾向,通过自我提升,人们希望对自己产生满意感、能力感和有效感。以哔哩哔哩为例,有人提出问题,可能会有人回答问题,自己的能力和见识是有限的,别人的回答可能会帮助自己,因此,这种双向的参与会促进个人积极做出知识共享行为。由此,本文认为自我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

H4: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利他愉悦感。利他动机指主动帮助他人、自愿分享学术资源而不求回报的心理状态。利他思维可谓是一种顶级的思维,在这种思维的支配下,人们不但考虑自己,也会考虑到别人,哪怕这件事对自己没有好处,但是可以帮助到别人,也是会进行。以哔哩哔哩为例,用户的隐性知识分享可以帮助一部分人解决难题,从而得到这些人的称赞和道谢,内心就会产生愉悦和满足,这种利他愉悦感会继续驱使用户持续分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由此,本文认为利他愉悦感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有正向作用,并提出如下假设:

H5:在社交网络中,利他愉悦感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

2.模型建立

在社交网络中,不同层次、职业的成员聚集在一起构成了信息共享交流的不同模式和驱动因素。社交网络给用户进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用户在该平台上进行知识交流和传递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隐性知识分享意愿也会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具体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相关影响因素模型图

三、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研究所需的数据。调查问卷的设计是在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理论研究中广泛采用的成熟量表的基础上,根据哔哩哔哩平台的用户特征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填写问卷人员的基本资料;第二部分调查问卷人员对哔哩哔哩平台的了解情况;第三部分是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在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量表中共有五个选项,分别为“非常同意”到“非常不同意”,其中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1.基本信息调查设计

问卷第一部分为调查对象的基本统计特征描述,此部分共有3个问题,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如表1所示。

表1 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信息量表

2.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使用情况调查设计

问卷的第二部分调查被调查者对哔哩哔哩的使用情况,如表2所示。其中包括是否使用以及使用时长和频率。

表2 哔哩哔哩用户基本使用情况量表

3.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

在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隐性知识共享作为一个共享行为的动态过程,其具有行为的复杂性,在对相关研究选取的量表进行比较分析后,结合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影响因素,共列出12个问题。如表3所示。

表3 哔哩哔哩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量表

四、实证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次的调查问卷主要在问卷星平台上进行发放,在问卷开头己经向问卷填写者说明了本次调查问卷的研究目的和收集数据的研究用途,以使填写者放心进行填写,保证了实际收集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问卷的数量。电子问卷通过问卷星平台和网络链接向哔哩哔哩所有可能的用户群体进行发放。此次电子问卷共发放227份,通过整理删除不是哔哩哔哩用户的调查者,共得到有效问卷213份,有效率93.8%。问卷统计指标的分布特征如表4所示。

表4 问卷统计指标的分布特征

2.信度效度分析

(1)信度分析。使用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数对量表进行分析,结果见表5。

表5 调查问卷表述统计量

在表5中,用户自我提升、利他愉悦、物质奖励、声誉提升以及社交网络氛围等Cronbach系数都在0.8以上,由此可见,问卷信度十分可靠。

(2)效度分析。效度反映的是问卷测量的结果的事实准确程度,效度值越高则说明问卷越贴近事实。效度分析主要采用因子分析法,通过使用SPSS软件对社交网络中隐性知识共享意愿问卷进行Bartlett球形度和KMO检验。其中,KMO值一般在0-1之间,其值越接近1则表明该量表越合适进行因子分析,如果其值越接近0则表明该量表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一般来说,KMO值>0.9,效果最为合适,大于0.7则表明合适因子分析,小于0.5表明该量表不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则主要判断变量间的独立情况,如果KMO值<0.05,则表明变量独立。具体情况见表6。

表6 KMO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

由表6知,KMO值>0.7,说明该问卷的调查结果的效用度较高,具有调查的可信度和效用度。Bartlett 的球形度检验中的sig值都为0.000,其结果大于0.05达到了显著水平,证明符合Bartlett球形检验的信度要求。

对所采用问卷题项运用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分析,其SPSS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

通过对表7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进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的组合信度(CR)均大于0.7,平均方差提取量(AVE)均大于0.5,这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和收敛效度,可以证明该问卷的效度水平较高。

3.假设检验

(1)结构方程模型整体配适度评价。本文通过AMOS17.0对研究模型进行结构方程拟合分析,验证模型假设。经过拟合修正后,最终模型拟合指数如表8所示。该表详细列明了结构模型检验所得的主要适配指标。经与适配指标给定推荐值进行比较,适配指标的拟合值都落在推荐值范围内。可见,本理论模型的设定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

表8 影响因素效度分析表

(2)假设检验结果。潜变量之间的结构关系及其标准化路径系数的估计值、T值和假设检验结果等如表9所示。可以看出,全体假设均通过了T检验,路径系数在置信度α=0.01的水平上都显著,其标准化路径系数如图2所示。

表9 假设检验结果

图2 标准化路径系数图

(3)检验结果分析。自我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自我提升意愿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自我提升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1.235,其中C1、C2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636和0.857,C2>C1说明对技能的学习意愿大于进一步学习意愿。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对于成年人而言,在社交网络中学习技能作为自我提升的主要目的比学习知识的意愿更强,并且共享自己相关技能的隐性知识的意愿也相对较强。

利他愉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利他愉悦意愿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利他愉悦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1.568,其中C3、C4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822和0.722,C3>C4说明得到他人赞许的推动作用大于帮助他人后的自我愉悦。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得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帮助他人后的自我愉悦感,用户更希望可以直接获得受众们的称赞和认可,获得积极的反馈。

物质奖励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物质奖励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物质奖励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1.67,其中C5、C6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786和0.625,C5>C6说明得到直接物质奖励的推动作用大于粉丝积累等间接物质奖励。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粉丝量的增加,人们更希望可以直接获取奖品等直接的物质奖励,结合哔哩哔哩的“一键三连”机制,平台用户在分享隐性知识后会更渴望获得关注和投币。

声誉提升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声誉提升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声誉提升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1.236,其中C7、C8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13和0.392,C7>C8说明得到他人认可的推动作用大于获得的成就感。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当分享隐性知识后,相较于心理上成就感的满足,主动分享隐性知识的用户更希望获得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平台氛围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促进。在社交网络中,平台氛围对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平台氛围和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路径系数为0.946,其中C9、C10的路径系数分别为0.507和0.487,C10>C9说明得到平台呼吁和宣传的推动作用大于平台的文化和价值观。结合调查问卷的填写情况,可以看出相较于哔哩哔哩营造的价值观和平台文化,平台的呼吁和宣传机制更能激发人们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五、结论与建议

1.研究结论

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示:物质奖励、声誉提升、社交网络氛围、自我提升和利他愉悦感对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物质奖励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愿意在社交网络共享自己的隐性知识,物质奖励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平台给用户带来的直接物质收益或者间接物质收益可能会刺激用户共享的欲望;声誉提升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通过分享能够扩大自己的知名度,赢得其他人的尊重与称赞,从而会使用户的分享欲提高;社交网络氛围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一个积极向上的平台会增加用户对平台的粘性,平台所倡导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将会吸引一大部分与此同频的用户,从而提高用户的共享欲望;自我提升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能够通过社交网络这个平台使自己得到提高,通过分享隐性知识找到和自己一样的用户进行探讨研究,从而提高自己的能力;利他愉悦感正向影响社交网络用户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用户希望通过开放的社交网络平台能够帮助到别人,解决别人的困惑和难题,获得别人的尊重,这一动机也会促进用户进行隐性知识共享。

2.对策建议

依据以上分析,为促进哔哩哔哩等社交平台更好地共享隐性知识提出如下对策建议:

培养良好积极的社交网络氛围。首先,要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提高用户对平台文化的认知。隐性知识本身就充满了隐蔽性和竞争性,这个特点表明用户可能不会太过于积极主动在社交网络平台去共享。因此,平台必须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在大环境中形成鼓励生产,支持原创的氛围,促进用户积极主动投入到创作中。同时,必须意识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和竞争力。隐性知识越来越成为企业的一大核心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是附着人身上的。因此,要重视人的作用,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为用户提供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体验感。其次,形成独有的社区文化,提高用户的文化认同感。随着人们对精神境界的不断追求,用户对精神层面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社区的文化认同感往往也是保持用户持续输出的一大关键因素。平台可以通过增进社区用户间的相互关系来增强用户的社区认同感,建立更加丰富多样、更能满足成员个性化需求的交流平台,从而增进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感和归属感,进一步促进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建立良好的刺激体系,给出相应的物质奖励(如哔哩哔哩中的“一键三连”)。依据上文分析可知,外在动机可以很好地驱使用户,务必重视外在奖励机制。因此社交网络平台应该重视用户的个人目标和利益,建立良好的奖励或刺激系统来促进用户的隐性知识共享。同时社交网络平台应按照成员的知识贡献度排名来划分等级,或是给予最佳隐性知识贡献者特定权利等激励机制,来满足用户的个人结果期待,进而达成促进用户隐性知识共享的目的。

猜你喜欢
哔哩隐性意愿
汽车里还能看视频刷弹幕《哔哩哔哩车机版》
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分析——基于商业模式六要素理论
哔哩哔哩2019年全年营收67.8亿元同比增长64%
隐性就业歧视的司法认定
月活数据激活哔哩哔哩商业模式如何定义仍是难点
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支持基层创新创造
交际意愿研究回顾与展望
刍议隐性采访
新闻报道隐性失实的四种表现
An Analysis on Deep—structure Language Problems 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