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绍华,安荣荣
〔湖南工业大学 经济与贸易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8〕
近年来,在国家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企业创新环境日益优化,创业活动越来越活跃。然而,在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资源的缺乏,创业企业的活动往往是不能持续的。创业企业若要成长,就必须掌握核心资源,通过研发来增强其竞争力,以提高创新绩效。因为研发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高风险性,增大了企业发展的不稳定性,而且大量的研发资金投入也会造成资金链断裂,进而使得企业的外部融资能力受到影响,企业的研发活动很难顺利开展。在新的经营状态下如何走出困境,立定脚跟,提高创新绩效,是创业企业需要琢磨的问题[1]。
政府补助可以直接给予企业帮助,政府鼓励创新可以有效帮助创业企业摆脱困境,从而提升创新绩效。当创业企业获得政府贴补后,不仅向外部释放一种乐观的信号,即政府补助表示政府对这一企业和行业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让企业没有后顾之患,容易获得外部的融资。因此,各国政府广泛使用补贴来推动研发投入。同时,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加大扶植,也能够对我国的城镇化直接产生影响。伴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政府贴补将会积极地影响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原因在于,城镇化的主要的资金来源于政府补助,当创业企业获得政府的补助以后会推动企业的成长,会给一个地区带来就业、资源和人才等等,推动城镇化建设。与此同时,地区的城镇化相应的也可以给本地的企业带来技术和资源,有利于创新活动的顺利展开,从而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产生影响。但是,政府补助能够提供的资源是有限的,当政府与市场同时作用于城镇化时,对城镇化的作用是巨大的,也会影响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从现有的文献来看,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探讨主要集中于股权结构[2]、高管薪资[3]、政治关联[4],关于城镇化和市场化对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这两者之间关系的研究很少。因此,本文从城镇化和市场化两个角度,探索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力图为政府补助提升企业创新绩效提供方向和借鉴。
1.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
创业企业主要为中小型初创企业和新兴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小,存在资源匮乏、竞争力不足和内部组织结构不完善等问题[5]。依据信号传递理论,投资者与创业企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资者无法及时了解创业企业的状况,加上创业企业因为研发创新又具有不确定性的特征,外部资金不会贸然投入,很难在社会上进行融资。企业如果想要在行业中有一隅之地,就必须在时代变革中掌握重要资源,必须进行创新。有创新就有投入,因此,解决资金困难、提升融资能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创业企业突破资源局限的关键[6]。
此时,政府补贴作为一种不可低估的资源,可以改变创业企业在创业窘境中的“新手劣势”[7]。Nohri[8]将政府补助认为是一种冗余资本,当企业获得这类资本时,他们会将其投入公司的创新之中。政府补助早期的目的是为了减少国家失业率,但是随着资本和劳动力转移的自由化,各国政府开始引入新兴产业,对许多新兴企业来说,不愿花费大量的成本进行研发,更愿意“搭便车”。这种情况下市场上的研发就会减少,政府为了解决市场失灵,开始直接对企业进行资助。
施建军[9]认为政府补助意味着企业可以免费获得外部帮助,据此缓解企业资金不足的现象,减少创业风险的同时刺激研发创新。对于创业企业来说想要提升竞争力,必须掌握核心资源,必须进行研发创新。当企业获得外部扶持后,会更加有意愿进行研发,因为政府的扶持可以使企业研发成本大幅度减少,使公司的研发变得有利可图。同时,政府补助还可以发挥其积极的政策导向,向社会提供企业利好信号,使企业的融资能力得到提高。政府补助不仅能够缓解企业外部融资困境、还能够使市场的资源配置更加合理,同时也能够使投资效率得到改善,提升企业的研发投入。邢会、王飞[10]等通过资源协同效应发现政府补助能增强企业独立自主的能力,有利于企业的创新绩效。也有部分学者认为,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并没有起到积极作用,主要是政府补助会引起信息的不对称,从而招致资源的错误配置,但是依据生命周期理论,正处于成长发展初期的创业企业,首先是将资金投入日常的经营,为以后的研发创新活动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与政府补助提升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并不矛盾。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1: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有正向影响。
2.政府补助与城镇化
城镇化这一概念最早出现在《城市化概论》中,由西班牙规划师塞尔达于1867年首次提出,其经济学的意义是指由于社会分工而引起的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汇聚的过程。中国的城镇化会成为人类21世纪的一件大事,是一个广泛意义上的城市化概念,突出了小城镇在中国产业和人口转移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经济汇集的现实形态,城镇化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体环境的直观体现,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发展的结果。但是,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是需要资金投入的,城镇化的基本保障和重要资金支撑是政府补助[11]。
财政补助是维持产业发展与升级的重要方式,产业的升级与发展必然会促进经济聚集,也必然会推动城镇化建设[12]。一方面,当政府补助作用于生产创新性的企业时,会解决创业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打破研发创新所具有的融资困境,有利于创业企业的发展,有利于企业聚集。后小仙[13]等通过研究发现当企业获得政府的帮助后,当地的经济得到了相对应的增长,一个地域的经济提升会自然地吸引人才和技术,产生产业聚集,可以节约企业之间交流的成本。另一方面,政府补助可以为城镇化提供足够的资金扶持,使得资源的配置得到优化,使城镇化可以得到健康的发展。城镇化水平提高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促进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和主要的推动力。杨飞虎[14]通过研究发现政府对企业进行补助能够使社会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使得城乡收入差距得到缓解,有利于城镇化建设。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2:政府补助对城镇化有正向影响。
3.城镇化在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中的中介效应
前文已剖析了政府补贴将会对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作用,也有大量文献证明了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的影响,但缺少对其传导路径的深入探讨。
首先,政府补助对城镇化的发展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化的资金来源中最重要的是政府补助。政府补助为城镇化提供资金的支持,可以有效支撑城镇化的发展。企业在推动城镇化进程中作用巨大,企业发展使得技术与资源聚集,产业聚集会影响城乡差距,从而影响城镇化。卢方元[15]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发现地方城镇化水平的增加是由于地方政府补助缩短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所致。同时,政府补助可以通过增加公共物品供给来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 经济增长是城镇化发展的有效支撑,能够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城镇化的长期发展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企业想要在行业中有一席之地,必须通过创新掌握核心竞争力。创新必须要有资金支持,但是由于创新存在正外部性风险,创业企业很难在外部进行融资,政府补助可以改善创业企业这一资金劣势。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的创新发挥着很大的支持作用。但是,创新不仅需要资金也需要人才和技术,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无疑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有着巨大的意义。
城镇化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有比较强的促进作用。由于创新活动具有高风险性和不确定性,且人都存在利己行为,创业企业在外部融资和引进人才上存在缺陷。城镇化的形成将不仅促进一个地区的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还为本地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城镇化使得城市人力资本不断积累,增加了人们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推进了新思想的散播, 增强了知识的积累和溢出效应,有利于创新活动的展开,从而提升创新绩效[16];城镇化使得企业相对的集中,企业间的技术交流增强。城市化是技术创新中不能忽视的重要因素之一,可以为技术发展带来正外部性,增加企业间技术的外部溢出机会,能够减少技术交流成本,提高创业企业的创新效率[17]。仇怡证考察了城镇化对创新的影响,表示城镇化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城镇化使得创业企业的生产和产出效率增加,因为城镇化可以使多样性的企业聚集,企业生产所需要的原材料和资源能够快速得到,加速企业的投入和生产,有利于创业企业的研发产出。赵天宇、孙巍[18]通过研究发现城镇化水平越高的地区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就会越高。城镇化将推动科学技术和信息化进步,现代大都市将会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使得区域整体发展水平得到改善,为研发创新需要的资源提供保障。
通过前文论述,现对政府补助、城镇化和创新绩效三者之间的影响关系进行整理,政府补助可以缓解创业企业的融资困难,提升企业的创新绩效。创新绩效的提升需要资源,城镇化可以使得产业聚集,为企业提供人才和技术,节约创新成本。同时,政府补助又是城镇化的重要资金支持,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又会促进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基于此,提出如下假设:
H3:城镇化在政府补助和创新绩效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4.市场化的调节作用
政府补助在市场化的作用下,无疑会对城镇化的提升产生更强的调节效应。因为,政府作为“看的见得手”为城镇化提供资金支持,但是如果想要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还需要结合城镇化这一“看不见的手”来发挥纠正市场失灵、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随着政府补助与市场化的结合,对经济的高速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家和市场的联合下,城镇化能够得到高质量的发展。
赵永平[19]在2022年发现市场化能够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产业汇集是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化的程度越高,城镇化的水平就会越高。因为,随着市场化的提高,市场化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就会越高,就会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聚集,产业聚集会降低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能够推动当地的城镇化发展。政府补助虽然能够为城镇化提供资源支持,但是财政用于城镇化建设的资金是有限的。此时,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来推动城镇化建设,同时政府也要协同约束。杨发祥[20]通过研究城镇化的发展特征和需求,提出城镇化的重要推动力来源于政府和市场两个方面,政府与市场应各尽其责,协调发展。
所以,综上所述,在讨论政府补助与创新绩效关系中不得忽略他们的作用。城镇化在政府补助(看不见的手)和市场化(看得见的手)的调整优化下,能够使得城镇化更有效地作用于企业的创新绩效。企业长期发展,必然需要掌握核心资源来进行创新,可是创新需要资本和资源。王川[21]通过研究发现,政府补助和市场结合对资源的配置更有利,有利于推动城镇化进程。城镇化可以通过促进要素汇集、提升人力资本和节省交易成本来提升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基于此,提出如下假定:
H4:市场化在政府补助和城镇化中具有调节作用。
根据上文研究假设,构建了如下的概念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模型
1.数据来源
创业板块的企业主要反映中小企业和新兴企业,大多成立时间较短、规模较小,但是对资金的要求却是比较高的,且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数据是透明的,很容易从CSMAR国泰安数据库中获取。所以,本文的探究样本为2009-2021年创业板的上市公司。在预处理中排除了存在如下情况的公司:对于政府补贴与创新信息不诠释;本文中数据不充分。最终得到4119个符合要求的基础研究样本,在进行回归检验中用到的处理软件为stata16.0。
2.变量测量
(1)政府补助。政府补助是政府为了激励创新对创业企业的一种直接资助。本文借鉴康志勇[22]等的研究,因为政府补助的金额一般较大,对其取对数来表示。
(2)创新绩效。创新绩效指的是和创新相关的一系列的能源组合。现有的文献对企业的创新绩效用什么度量并没有统一说明,大部分学者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创新绩效进行表示:投入和产出。创新过程主要用研发投入来表示,创新投入又包括资金和人员投入两个方面。创新产出大多用本年专利的申请数和新产品的销售情况等指标来衡量。也有一些学者采用红利能力、资产收益率等指标体系来表示。由于创业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的有关数据难以得到,本文用企业当年的研发投入来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进行估计[23]。
(3)城镇化。城镇化是指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镇和城镇地区扩张的过程,是一个地区宏观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总体环境的直观体现。城镇化使得企业聚集,可以为一个地区带来技术和资源,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本文借鉴王建英的做法采用城镇常住人口比例估计全国各省城镇化率[24]。
(4)市场化。市场化程度比较高地区的企业内控和创新能力一般较强,因此有着较高的自生能力,抑制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僵尸化。本文借鉴赵永平、熊帅的做法,市场化水平的衡量指标用各省份市场化指数来表示[25]。
3.控制变量
本文的控制变量采用企业规模、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规模较大的企业相比于小规模企业可能更易获得银行贷款且拥有更丰富的创新经验。用总资产的数值来说明企业的大小;净资产收益率越高,该企业对于自有资本有较好的投资;资产报酬效益越好,资产利用效力越高,从而对创新的资金投入有一定保证。营业收入增长率越高的企业更善于经营,经营本领较高。
综上,本文基本变量如表1所示。
表1 主要变量定义
4.模型设计
依据上文的分析,建立如下四个模型。
模型一:
IP=a0+a1LNGOV+a2SIZE+a3ROE+a4LEV+a5ROA+a6IR+ε
模型二:
LNGOV=a0+a1UA+a2SIZE+a3ROE+a4LEV+a5ROA+a6IR+ε
模型三:
IP=a0+a1LNGOV+a2UA+a3SIZE+a4ROE+a5LEV+a6ROA+a7IR+ε
模型四:
UA=a0+a1LNGOV+a2LNGOV*M+a3SIZE+a4ROE+a5LEV+a6ROA+a7IR+ε
首先构建模型一是为了检验政府补助(LNGOV)与创新绩效(IP)之间的关系,验证假设H1。接着借鉴温忠麟[26]的“依次检验法”引入城镇化这一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检验,该检验由模型二和三来组成,是为了检验城镇化在政府补助与企业创新绩效关系中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以此来验证H2和H3。模型四借鉴杨林京、廖志高的做法通过加入解释变量和调节变量交互项来检验市场化在政府补助对城镇化关系中起到的调节效应[27]。调节作用如果想要存在,必须要关注交互项的结果,只有交互项显著,调节效应才是成立的,验证H4。
1.描述性统计
从表2可以看出,创新绩效均值为0.029,标准差为0.022,最大值为0.190,最小值为0,这说明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创新绩效有着较大的差距,且整体研发投入程度相对较高,这也体现出创业企业发展不平衡这一特点。
表2 描述性统计
政府补助均值为15.71,标准差为1.213,最大值为20.29,最小值为6.733,这说明创业企业之间的政府补助还是存在着差距的,部分补助低于平均水平。城镇化最小值是0.330,最大值是0.900,这说明不同企业在城镇化方面有着较大差别,标准差为0.122。
企业规模的标准差为0.830,最大值25.91,最小值18.39,说明创业企业之间在规模方面的不同还是比较大的。资产负债率最小为0.011,最大1.434,标准差为0.175,均值为0.293,说明企业之间在资产负债率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且总体较低,同理,净资产收益率、资产负债率、资产报酬率、营业收入增长率在企业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
2.主效应检验与结果讨论
为了验证政府补助对企业创新绩效所产生的影响,本文选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表3中模型(1)的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在1%的程度上显著,验证了本文的H1。
表3 主效应检验
表3模型(2)的查验结果表明政府补助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在1%水平上是显著的,验证了本文的H2。
3.中介效应检验
依据下面所示的温忠麟中介效应的三步法,来查验城镇化在政府贴补与创新绩效的影响中所起到的部分中介效应。表4展示了城镇化的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列(2)中城镇化(UA)与政府补助(LNGOV)的系数在1%水平上具有显著性,可以继续进行接下来的检验。通过观察列(3)发现政府补助和城镇化的系数都具备显著性在 1%的水平上,证明城镇化在政府补助对创新绩效中拥有部分的中介效应,假设H3得到验证。
表4 中介效应检验
4.调节效应检验
依据调节效应的检验流程,第一步创新绩效对政府补助影响的主效应结果已经在表3中展现,结合表5中市场化在政府补助(LNGOV)与城镇化(UA)关系中所起到的调节效应的回归结果,接着做进一步的讨论。从(1)中可以看出,引入市场化(M)调节变量后,市场化和城镇化系数均显著,同时市场化与政府补助的交互项也显著,说明市场化在前一段过程中起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从(2)中可以看出,引入市场化变量,城镇化与市场化的交互项不显著,所以后半部分不存在调节作用。
表5 调节效应检验
5.稳健性检验
考虑到模型一可能会产生内生性问题,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估计误差,本文的稳健性检验采用以下三种方式进行:第一,替换被解释变量,因为创新绩效不仅可以用研发投入从投入阶段来表示,还可以用专利从产出阶段来表示,因此用专利申请数量(ZL)来替换研发投入来进行回归分析;第二,本文之前应用固定效应模型对样本数据进行回归测试,现使用OLS方式对同一个研究样本的结果进行估计;第三,工具变量法,工具变量选择的是前一期的政府补贴数据(yylngov),以此检验本文的结果是否是稳健的。
(1)稳健性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稳健性检验中将被解释变量研发投入占总资产额比例换为当年专利申请数(ZL),同时使其他变量保持不变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以下表6所示,表明我们估计结果是稳健的。
表6 稳健性检验(替换变量)的回归结果
(2)稳健性检验——OLS检验方法。前文根据豪斯曼检验,表示最好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又为了在一定水平上校正内生性所带来的测量偏差,本文采用OLS的检验方式进行稳健性测量,如以下表7所示,结果表明具有稳健性。
表7 稳健性检验(替换方法)的估计结果
(3)上一年的政府补助作为工具变量。考虑到模型一可能会产生内生性问题,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估计误差,本文引入上一年的政府补助数据(yylngov)作为工具变量,然后用最小二乘法对其进行回归检验,结果如表8所示,表明稳健。
表8 稳健性检验(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
1.研究结论
本文基于创业企业2009-2021年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在二者关系中城镇化所起到的部分中介作用和市场化的调节作用。经过实证分析发现:第一,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之间是正向关系。政府补助是政府给予企业的一种直接帮助,创业企业在成长初期,由于正外部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且人都存在利己的行为,投资者不会把钱放在一个不确定的企业身上来损害自己的利益,因此创业企业很难在社会上进行融资,而政府补助由于政策导向性,不仅可以向企业提供无形的资金,使企业不会因为融资约束而为难,外界也可以得到一种积极利好的导向,吸引社会上的资金流入企业,使得企业有更多的资金来进行研发投入,从而对创业企业的创新绩效是有利的。第二,政府补助与城镇化之间是正向关系。城镇化可以说明一个地区的发展能力,但城镇化的主要资金来源是政府补助,政府补助可以做为一个“看得见的手”给予城镇化资金扶持。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想要提高,依靠最多的是企业,当创业企业获得政府的补助时,能够提升自身的竞争力,从而使当地的经济得到增长,城镇化进程也会由于经济的增长而得到推动。第三,城镇化在其影响关系中具有部分中介作用。政府补助是城镇化的主要资金支撑,资金保障是推动城镇化的一个重要前提。企业对推动城镇化进程的作用也是巨大的,创业企业想要有竞争力,必须有核心资源,但是由于创新是有风险的,很难在外部进行融资,此时政府补助能够缓解这一困境。当企业获得政府的补贴后,就可以有足够的信心去进行创新,可以推动当地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化建设。城镇化能够产生产业聚集,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技术和人才,有利于推动企业的创新活动。第四,基于前面的假设,市场化在政府补助与城镇化两者的关系中也具有调节作用。政府补助可以推动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城镇化可以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但是仅仅依靠政府补助是有限的,当政府补助和市场相结合时,“看不见的手”和“看的见得手” 相结合可以使得城镇化的发展质量更高,城镇化发展会使产业相对聚集,产业聚集会节约企业创新的资本,有利于创新活动的进行,有利于提升创新绩效。
2.管理启示
本次研究基于创业企业获得政府补助的特征,从城镇化和市场化的角度出发,摸索政府补助与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关系,补充和完善了城镇化与市场化理论,填补了近年来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影响的研究。该研究充实了城镇化的内容,为后续研究创业企业政府补助和城镇化的内容提供一定的参考。
(1)对于政府和监管者来说:第一,当政府和监管者需要制定相关政策时,能为此提供一定的参考。钻研政府补助对创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切合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政策,可以为政府与监管者拟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提供依据,可以使市场越发优化、资源配置更为合理。政府应该出台相应的企业研发创新优惠政策。第二,政府补助也可以更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研发创新是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的,但是,由于研发有风险,企业很难进行外部融资。政府补助在此时就显得尤其重要,政府不仅仅可以直接为企业注入资金,也可以通过相应的优惠政策减少企业的财务压力。政府补助也可以更好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向外部传递一种“利好”的信号,消除外部投资者的担心,使得企业获得更多的外部投资。第三,监管部门要将政府补助(看得见的手)与市场化(看不见的手)有效结合在一起。市场失灵时,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及时为企业指引方向和解决研发创新的问题。
(2)对于企业而言:第一,可以使得企业充分认识到政府补贴所带来的积极信号效应,拟解决企业使用政府补贴效率低的难题,企业要正视政府补助这一外部政策资源,对这一资源的利用进行有效的监督,以防将用于研发投入的政府补助挪为他用。第二,有助于企业充分利用城镇化带来的资源来提升政府补助对企业的创新绩效。城镇化能够提高政府补贴资本的使用效率,实现创新活动,使得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得到进一步的规范。政府补助可以为企业直接带来资金,但是城镇化可以为企业带来所需要技术和人才,企业要认识到充分将资金、技术和人才融合在一起,才能对研发产生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