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荣兰,张利丹,贾宪军
〔1.西北民族大学 管理学院,甘肃 兰州 730124;2.河南牧业经济学院 工商管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5〕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转型,市场对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与企业的现实需求相结合,补足了传统教学模式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短板,成为人才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时代政府职能转变、社会治理理念不断推进以及社会组织的大量发展,我国对具备较强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专业能力的综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逐渐失衡。
“创立高校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是在 2010年国务院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的,“探索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模式”在 2012 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中相继被强调,人才培养质量发展方向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战略部署”中进一步被明确。自合作培养与联合培养之后,协同育人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方向。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创新协同育人机制是关键。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研究,能够为我国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进程提供智力支持,为突破改革困境提供路径选择。2017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强调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发挥企业重要主体作用,促进高等教育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学科专业建设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可见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离不开校企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校企协同育人进程大概经历了四个阶段,以实业兴国为目标的“工学并举”;建国后处于探索阶段的“半工半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深化“产教融合”以及近年来深受追捧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其中,校企协同育人是学者根据当下形势提出的最新理念。以高校和企业为双主体(高校提供智力支持,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高校和企业共同为我国的工科建设培养创新型、专业型和复合型人才,科技发展得到了动力支持。但校企协同育人培养模式在文科专业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例如,企业聘用的人才需要进行二次培训,学科建设中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需求严重脱节,高校培养的人才得不到社会的认可,校企合作仍停留在“面子工程”阶段等,造成校企协同育人机制难以持久、稳定地进行。因此,构建长久有效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是缓解人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结构性矛盾的有效手段。
在人才教育供给与产业需求错位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强调教学模式改革不仅是教育问题,还是经济问题[1]。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在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在我国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中,高校和企业存在价值指向相偏离、互动机制不健全的问题,导致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人力资源需求错位。
1.校企双方价值指向不一致
(1)企业以盈利为价值指向。企业自身的性质决定了其不断获取超额利润,通过超额利润的累积实现盈利的目的。在现行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中,多数高校仅划出一至两个月作为实习期,期间的实习使企业产生极大的成本,不仅拉低了企业运行效率,而且人力资源的高流动与企业持续经营背道而驰。这种模式下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明显是场零和博弈,高校一方有利可图,而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一方无法获取明显回报,甚至影响了正常生产秩序,最终形成了“校热企冷”的局面[2-3]。
(2)高校以社会认同为价值指向。社会认同起源于弗洛伊德,经过埃里克森发展,最后英国学者Tajfel等人正式提出社会认同理论[4]。社会认同是指: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5]。人们总是争取积极的社会认同,而这种积极的社会认同是通过在内群体和相关的外群体的比较中获得的[6]。高校既受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直接管理,又是同类其他高校的参照对象,因此,从纵向上看,高校需要得到教育部门的认同,并以此申请到更优越的办学条件以及更多的教育经费。从横向上看,高校需要从与其他同类高校(外群体)的对比中得到积极的社会认同,以获得更优质的生源。
尽管高校也需要获得企业的社会认同,但这种社会认同是单向的,无法形成良性闭环运作。一方面,企业是高校人才的接收者,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试金石”。企业迫切需要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来降低生产成本,高校也一定程度上需要得到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从企业方得到的社会认同并不能直接形成高校培养优质人才的动力,即企业的社会认同不能给高校带来直接的回报。
2.互动机制不健全
(1)高校教学评价脱离实际。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和措施的具体实践中,教育部门通过教学考核评估、办学评估、专业评估等方式来衡量高校的办学情况和专业发展水平,而这些因素将会影响高校的招生名额,导致高校致力于学科建设等指标的提升,疏于校企协同育人的建设[7]。
(2)毕业设计成果评价主体单一。在现行的校企合作中,学生实习结束后,要依据实习经验结合理论知识着手毕业论文的设计。然而,一部分高校专业导师擅长对理论知识的把握,但对企业的实际状况了解较少,难以准确把握毕业设计的质量,导致学生的毕业设计方案不切实际,这些问题都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3)双导师制离散化。在校企合作中,双导师制要求企业导师和专业导师形成密不可分的协同教学关系。但在目前的教学实践中双导师制离散化特征明显,从教学方案的制定上看,专业导师与企业导师存在利益冲突。现行的校企合作是建立在企业追求效益、高校追求认同的基础上,因此专业导师不得不承担起制定和完善整体教学方案的重任。从教学模式上看,“企导不入校,校导不入企”现象日益突出,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间尚未形成深度联系,校企合作流于形式。从层级结构上看,双重领导下决策冲突问题不可避免,企业导师力求充分利用学生的自由时间为企业创造价值,专业导师则希望学生留下更充裕的时间完善毕业设计。学生在双重领导的压力下,实践学习与毕业设计都难以高效完成,因此领导冲突也是导致校企协同育人难以持续进行的重要原因之一。
产教融合是企业与高校的深度融合,是教育制度与产业制度的深度融合,是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深度融合。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发展的不均衡,导致社会面呈现人才冗余、企业用工困难的矛盾局面。因此,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不仅要从宏观层面上规范,更要从微观层面上进行约束。
1.工作室
高校和企业都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模式中的主体,是校企合作的倡导者,也是校企合作中双方权利的代表者,在合作过程中难免出现利益冲突问题,因此需要中间机构对双方的利益冲突进行调解,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长久、稳定地进行。工作室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是由高校负责设立、入驻企业、专注于解决校企合作问题的机构,实现了由现行单项二元运作模式向立体多元运作模式的转变。
工作室的主要职责包括安排顶岗实习、维护双导师机制以及承办职业讲堂等任务,保证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开展后不影响企业的战略规划和高校的育人目标,降低新模式下高校与企业的适应成本,推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顺利进行。
2.工作室的功能
工作室是连接企业、高校和学生的黏合剂。高校将学生分批转运到工作室,学生携带相关实习材料到工作室进行报到注册;工作室负责采集信息后,将学生送到对应企业参加培训并上岗;实习期结束后学生返回到工作室二次报到,并填写工作相关信息留存;由工作室负责将学生安全送回高校;高校利用工作室收集的工作反馈信息进行案例教学,为下一批次学生实习做好准备工作。
(1)高校与企业间联动。工作室是高校与企业互动的桥梁。工作室的首要任务是负责对接高校与企业,促进双方合作,实现深层次的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首先,工作室设立在合作企业,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组成,既能加强专业导师对学生的监督,又能促进双导师的沟通交流,减少双方领导层面的摩擦。其次,由工作室牵头,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具体实习方案、教学方案、成果评定方案、管理制度等,充分保障双方主体利益。
(2)高校与学生间联动。高校与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客体与主体,高校对学生的实习事务负责。高校教学活动中的案例教学以合作企业的真实案例为主,让学生提前了解合作企业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提前培养学生的职场意识。在实习环节,工作室负责学生的报到、岗位安排、人员信息核对、信息登记与采集等工作,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效率。在实习期结束环节,工作室负责将学生安全送回学校,始终将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同时工作室将实习相关信息报送高校,提高高校的工作效率。
(3)企业与学生间联动。企业拉动社会经济增长,学生驱动企业快速发展。学生实习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问题,工作室作为中间机构能更有效地解决双方矛盾。首先,工作室发挥调解作用。在校企协同育人教学中,专业导师代表高校的利益,企业导师则站在企业的立场,当双方产生矛盾时,工作室作为中间机构能更加客观、公正地解决问题,提高校企协同育人的效率。其次,工作室是学生利益的保障。在企业内部设立工作室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具体状况,及时解决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学生的利益。最后,实习生对企业的诉求和建议可以通过工作室反馈到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总体来说,工作室既能充分保障学生的利益,又能为企业提供管理建议,进而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顺利进行。
3.工作室的制度安排
(1)实施顶岗实习。未来企业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的竞争[8],人力资本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传统校企合作模式中,高校通常是主动寻求合作企业的一方,而后安排专业导师带领学生以学期为单位进行实习,并对学生在实习期间的事务负责。高校疲于寻找合作企业,专业导师需要在高校与企业两边奔波,双向的压力导致校企合作成效甚微。工作室制是将专业导师从双向压力中解脱出来从而专注高校内涵建设,这也促使高校的培养模式由“传统型”“封闭型”“理论型”向“现代型”“开放型”“实践型”转变。
在实习过程控制方面,由工作室专业人员负责。工作室负责处理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包括心理、职场、学业、毕业设计选题、人际关系等,提高学生的实习满意度。反之,实习企业对学生的额外要求也需经过工作室的认可,减少企业的不当行为。
在实习成果评定方面,工作室负责组建成果评定小组。工作室除了进行成绩考核外,还要将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总时长、学生对实习企业的满意度、企业导师对实习情况的总体评价、企业导师对学生毕业设计中实践部分的评价、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期限等纳入考核标准,多维度、多层次评价校企协同育人的质量,将理论成绩和实践成绩按照一定占比进行综合研判。该成果评价机制有利于培养综合型、应用型、需求型人才,从教育链的最前端开始完善人才培养方式,缓解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发展不均衡的重大结构性矛盾。
在实习日程制定方面,工作室结合高校课程安排和企业工作安排进行定制。在以月为单位展开的实习模式中,难以发挥高校人力资源的最大价值,企业成本得不到回收,校企合作难以维持。因此,工作室根据学生的年级安排实习的同时也要充分挖掘学生课外时间的价值,一方面,为学生提前创造工作环境,使学生始终保持在工作情境中,降低为适应环境而产生的时间成本。另一方面,将周末实习时间计入实习时长,学生的实践能力更容易得到充分肯定,企业的生产效率也能得到有效提升。
(2)维护双导师机制。通过高校人才培养向企业后延,企业人力资源向高校前伸,建立与维护交互融合、互惠互利的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工作室负责对接高校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在实习开始前协同双方导师制定教学方案,完成实习后负责联系双方导师组建毕业设计评定小组,双方导师在此期间遇到问题可以联系工作室进行调解与解决。首先,工作室负责协助双导师共同制定教学方案。企业导师不仅负责实践环节,还要把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完成理论教学到实践教学的过渡。其次,工作室组建毕业设计评定小组。学生根据在企业的实习情况,自行拟定与实习工作内容相关的毕业设计题目,经毕业设计领导小组讨论后,决定学生能否以拟定题目为最终毕业设计题目,并由专业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学生完成毕业设计。在学生遇到双重领导难题时,可以向工作室反馈,由工作室负责协调,尽可能减少企业导师、专业导师与学生之间的摩擦,极大地提高了校企合作效率,有利于促进校企协同育人的深层次合作。
(3)组织职业讲堂。工作室根据年级特点制定相应的职业讲堂规划,开展每学期不少于一次的职业讲堂,聘请一线专家(即合作企业的资深员工)进高校开展讲座,讲授实际工作环境中遇到的问题、问题的处理流程、操作技巧等,按照企业用人标准严格要求学生,增强社会适应性,树立学生的专业意识和职场意识。学生只有提前明晰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才能及时在职业讲堂上获取社会需求信息,结合自身特点朝着目标方向不断努力,从而成长为合格的专业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正是将实践部分融入教学过程,使学生将实习实践成果与理论学习成果不断结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是一蹴而就的,既要充分考虑人才需求侧与培养供给侧的矛盾,又要探索切实可行的育人机制。首先,以改善教学质量为抓手。其次,以提升企业工作效率为动力。最后,以工作室制为基本途径,提高协同育人的质量,协调各要素,促进协同育人模式持久、稳定进行。在当今产教深度融合背景下,工作室制的校企协同培养模式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实现多元知识的融会贯通,打破专业壁垒,满足社会对于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