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内涵与时代价值

2023-03-15 09:25刘广明王若冰
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安全观粮食

刘广明,王若冰

〔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粮为源,粮以安为先。古往今来,粮食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资料,粮食问题是人们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问题。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人始终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工作,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五谷丰登。在新的历史时期,粮食安全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民生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战略问题和安全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反复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性。随着时代发展,人们的日常需求从满足生理需求向着更高的需求层次发展,对于粮食需求而言,也从“吃得饱”转向“吃安全、吃营养、吃健康”。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也在不断升级。在这一新的历史时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擘画实施新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提出符合新时代发展需要的粮食安全观。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不同,新粮食安全观不仅包含了更多粮食安全的具体内涵和价值意蕴,也扩大了“粮食”口径范围以及注重粮食的供需紧平衡,从全球视野考虑粮食安全,参与全球粮食安全治理。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粮食安全形势作出精准判断,主动协调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一系列思想理念和战略措施,形成了体系完整的中国粮食安全观。新粮食安全观以“国之大者”为科学定位,以“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为基本原则,以党政同责为重要保障,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1]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1.“国之大者”是新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经过党带领人民艰苦努力,我国已经从当年4亿人吃不饱到今天14亿多人吃得好。与传统的粮食安全观不同,“国之大者”是新粮食安全观的科学定位,是基于国家和人民的共同选择。首先,粮食安全是经济政治问题。抓好粮食安全是讲政治、求发展的必然要求。从古至今,“以农为本”是古代经济思想的核心,历代执政者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上。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不仅是饭桌上的粮食,它还关系到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一定要摆在第一位。其次,粮食安全既是战术问题也是战略问题。中国是人口大国,历朝历代都在追求百姓温饱,美国原国务卿艾奇逊曾断言:中国古往今来,老百姓吃饭问题一直没能得到解决,中国共产党也不能解决。但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着亿万农民用自己的汗水与智慧进行着伟大的实践,走出了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以占全球不足9%的耕地供养着全球将近20%的人。可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始终要把粮食安全放在“国之大者”的战略高位,始终要保持忧患意识,始终要将其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最后,粮食安全不仅是吃饭问题,也是社稷问题。古时社稷为土神、谷神之合称,也由此成为国家的代称。如今“社稷”二字已极少使用,但是,粮食安全永远是“国之大者”,并且作为政治文化绵延不绝,也是国家保民生、保国本的重要体现。进入新时代,只有始终心怀粮食安全“国之大者”的科学定位,不断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牢牢把握粮食安全主动权,才能够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从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取得新胜利提供坚实后盾。

2.“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是新粮食安全观的基本原则

中国传统粮食概念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粮食概念由谷物类、豆类与薯类构成;狭义粮食概念则主要是指以谷物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粮食这一概念不断发展与变迁,到了今天,人们通常把稻谷、小麦和玉米归纳为三大主粮,稻谷与小麦统称口粮。201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出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目前由于我国土地贫瘠,有很大一部分还是难以利用的砂石地、戈壁滩、盐碱地,“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土地资源现状。采取“确保谷物基本自给”的粮食生产策略,可以将有限的耕地资源集中用于生产稻谷、小麦等重要农产品供给,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与此同时,我国可以在管控对外粮食贸易风险的前提下,适当进口一部分农产品,用于调剂国内粮食市场。在此基础上,我国仍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保持谷物基本自给,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口粮消费事关社会大局稳定,对我国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具有深刻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大幅提高,稳定在世界平均水平以上。但是伴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城市建设占用耕地问题越来越突出,耕地“非农化”问题亟待解决,基本农田“非粮化”趋势需要多加注意和预防,口粮生产也面临巨大压力。我们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稳步推进,为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据统计,目前我国稻谷等口粮的自给率均超过95%,中国人均粮食产量达到483.5公斤,人均粮食产量已超过国际上公认的“400公斤”粮食安全线[3]。可以看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这一基本原则的必要性不言而喻,必须抓粮食生产,关注粮食节粮减损问题,全面强化粮食的生产、流通、储备等能力建设,努力构建更高水平、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3.“以我为主、立足国内”是新粮食安全观的本质要求

加入世贸组织以来,我国农产品贸易持续扩大,粮食进出口贸易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同时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和居民食物消费结构的升级,解决了结构化供求不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一个国家只有立足粮食基本自给,才能掌握粮食安全主动权,进而才能掌控经济社会发展这个大局。”[4]661“以我为主”是指中国应把握粮食安全问题的主动权。一方面,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国和消费国,粮食问题极其复杂特殊,14亿多人口的吃饭问题是我国最大的国情。对待粮食安全问题要统筹兼顾、谋划长远,保持居安思危的思维,不断提高粮食生产的内生动力,为粮食安全政策提供重要保障。另一方面,坚持“以我为主”的粮食安全战略,充分发挥我国资源、制度、技术和人才等优势,积极利用国外先进技术来促进本国的经济增长,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农业具有特殊的自然和社会属性,各国在粮食消费习惯上有所差别,粮食生产需依托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我国应坚定立足国内的战略要求,保障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粮食安全的主动权。首先,在全球化浪潮下,一味地排斥粮食进口并不符合发展规律。立足国内在保证粮食产品基本自给的前提下,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把适度进口作为有益补充,把握进出口平衡,掌握适度进口的主动权,充分保障我国的粮食储备。其次,着力解决国内的粮食安全问题,提升国内粮食生产、流通、储备能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我国的粮食可持续发展能力,把节粮减损落到实处,走绿色粮食安全发展道路。最后,紧扣国情粮情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才能真正掌握吃饭问题的主动权,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我国新粮食安全观更需坚持理性选择,充分发挥国内资源优势,更加清醒地把握粮食进出口平衡,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4.“确保产能、科技支撑”是新粮食安全观的根本出路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适应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体系。新时代为保障我国粮食安全,解决吃饭问题科技是关键,粮食增产的潜力主要在于单产,科技进步是提高粮食单产的主要动力。把“确保产能、科技支撑”作为新粮食安全观的根本出路,首先,粮食的生产能力取决于自然资源、劳动力和科技水平等多种因素,这些因素都对粮食生产产生巨大影响,需要综合考虑。其次,以科技为支撑是保障我国长期粮食安全的核心。从发展趋势看,中国与发达国家在种业科技等方面仍有较大距离,我国若能把握住科技发展的契机,就能大大提高粮食产能。一是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确保15亿亩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不下降。加快推进农业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努力建设高标准农田。二是从源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稳定粮食增产,培育良种是基础,要以科技手段培育新品种,保证良种质量。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上强调推进种业振兴,指出:“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必须把民族种业搞上去,把种源安全提升到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5]三是解决好科研和生产“两张皮”问题。把科学研究合理运用到粮食生产当中,生产和科研不能脱节。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投入使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新时代要“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4]664,建设一批绿色农业提质增效技术集成示范区,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道路。

近年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为粮食生产不断迈向新台阶作出了巨大贡献。以转基因技术、基因编辑技术、合成生物技术、体细胞克隆技术等为代表的一系列前沿技术的不断进步,推动了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

5.“党政同责”是新粮食安全观的重要保障

践行新粮食安全观必须长期坚持党政同责,坚持“米袋子”省长负责制[4]665。“米袋子”省长负责制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并开始实施的,对提高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2020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扛起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粮食安全要实行党政同责,‘米袋子’省长要负责,书记也要负责。”[6]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严格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主产区、主销区、产销平衡区要饭碗一起端、责任一起扛。”[7]坚持党的领导是我国的制度优势,坚持党政同责,是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我国自2022年开始实行党政同责考核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完整的考核制度,落实各地区党委政府的责任。此外,修订后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首次在行政法规中确立了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最新要求,对各地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地方要全面落实党政同责抓粮食安全政策。一些地区由于粮食收益低,导致部分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甚至一些政府越过耕地红线,改种一些高收益的物种,导致一些耕地非粮化。落实党政同责是重农抓粮的强烈要求,饭碗应该一起端,责任应该共同担。共同加强粮食生产、储备和流通能力,建立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形成共抓粮食生产的强大合力,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决策部署真正落到实处,让中国人的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稳。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形成背景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的思想理论并非凭空产生,也非一蹴而就,是随时代不断发展的,具有科学的生成逻辑,是对古往今来优秀思想文化的经验总结。

1.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理论来源

(1)承续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思想。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中有诸多关于粮食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粮食的基础作用,把食物归纳为自然产品,认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8]又把食物与工资、土地挂钩,把其作为人类劳动的一般对象,认为:“土地最初以食物,现成的生活资料供给人类。”[9]马克思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认为食物是生存发展的必要前提,是一切活动的基础。恩格斯也认为只有先保证生存的必要条件,才能从事其他精神文明活动,正如他指出:“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喝,之后才可以从事科学、政治、宗教、艺术等工作。”[10]马克思恩格斯阐释了粮食等生活资料的生产、储备问题,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指出:“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自身的生产。”[11]

列宁继承了马克思粮食观,经过对国家社会的不断探索,在领导俄国革命建设的过程中,不断完善经济政策,重视研究农民问题和粮食政策,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列宁认为粮食是基础,能够巩固国家政权。1919年,列宁提出“粮食问题是一切问题的基础”[12]。他还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解决粮食问题是人民生活和国家富裕的前提。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认为必须采取专门和特别有力的援助措施来提高农民农业生产。1921年《在莫斯科省第一次农业代表大会上的讲话》指出:“无论如何都要提高农业生产率。”[13]他认为农民生活状况的好坏与粮食的生产和收成息息相关。1921年,在《论粮食税》一书中指出:“要增加粮食的生产和收成,增加燃料的收购和运输,非得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提高他们的生产力不可。”[14]

(2)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粮食安全思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有关粮食安全的论述不胜枚举,尤其是节约粮食、重储足食和贵粟之道的思想论述。中国自古以来是崇尚农业、以粮为本的国家。“江山社稷”之说,是对粮食原始的崇拜,其中“社”代表土地神,“稷”原本是对小米的称谓,主要代指谷神,合称为“社稷”。把社稷作为一个国家安定的根本,可见土地和粮食在古时人们心中崇高的地位。此外,一些农耕文化的延续,古代行军打仗也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的观念,都体现了古往今来粮食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古代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核心就是“农本商末”,把粮食问题作为国家治理的第一要务。东汉时期,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中将其记载为“洪范八政,食为政首”。《论语·颜渊》中“足食,足兵,民信之”[15],可见先贤孔子对于粮食在为政治国中重要地位的深刻认识。历史上关于饥荒造成人口数量锐减的记录屡见不鲜,从无数残酷的现实中人们更认识到吃饭问题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史记》中记载汉初最早提出“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16]。《管子·国蓄》讲“五谷食米,民之司命也”[17],都强调了粮食是老百姓的命根子,在社会治理中具有基础性地位。由于古时农耕技术有限,粮食生产依靠天时地利,重储足食是古代统治者用于积谷救灾的重要政治手段。《管子》中记载:“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17]告诫统治者只有重视农业生产,储备粮食的国家才能强大,北宋南宋时期实行救荒五策,有力地减缓民众对灾情的恐惧。历代统治者为了消灾减祸会制定积谷救灾的政策措施,进而形成“积谷备荒,粮安天下”的文化传统。

(3)继承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粮食安全思想。党始终把保障粮食安全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自党成立以来,历代领导集体始终重视粮食安全问题,依据中国具体国情利用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粮食工作,为后续我国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提供理论基础。回顾百年党史,党领导人民在不同时期对粮食问题进行了实践探索。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农民土地问题和革命战争是党面临的两大任务。这一时期,党针对不同阶段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探索了土地政策的调整,进行土地革命,力求保证“耕者有其田”。抗日战争时期,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运动,增强粮食自给能力。解放战争时期,党发布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取消了地主的土地所有权,实行合作互助,激发农民的革命热情,这一时期红色革命根据地的建设为党指导粮食问题提供了阵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第一代领导集体,借鉴苏联等一些国家的经验教训,坚持我国国民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提出“以粮为纲”,提倡节约粮食,指出:“不抓粮食,总有一天要天下大乱。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粮食是基础的基础。”[18]同时清晰表明粮食安全关系国家社会经济稳定。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战后社会发展滞后,农业生产力低下,造成全国粮食产量严重不足,仅仅只有一亿吨左右,无法满足当时人们的吃饭问题。在长期粮食供求不足的情况下,陈云同志提出了粮食的统购统销政策,也是当时稳定粮价的应急之策。之后中共中央为了更好地完善这项政策,1955年决定在统购统销中实行粮食定产、定购、定销“三定”政策,缓解了当时粮食的供求矛盾,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解决好群众的吃饭问题,仍是重中之重,党中央领导集体承诺继续完善保障粮食安全的政策措施,提高我国粮食安全水平建设等全方位、多层次粮食安全保障机制。邓小平同志明确了粮食安全的改革方向,首先在农村农业方面,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把农业基础地位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指出:“不管天下发生什么事,只要人民吃饱肚子,一切就好办了。”[19]此外,邓小平同志提倡用科学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农业要有全面规划,首先要增产粮食。”[20]1985年中共中央决定自4月1日起解除粮食统购,采取合同定购。这是我国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对粮食实行计划分配、国家定价后所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政策发挥了市场与政府两大调节机制的作用,粮食市场焕发出勃勃生机,促进了粮食生产与消费需求相适应。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中国粮食生产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复杂局面,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一系列努力来保障粮食安全。江泽民同志明确提出粮食安全主张,强调“三农”问题,他认为:“粮食,始终是一种战略性的特殊商品,直接关系到人民和国家的安危。”[21]可见,粮食安全在我国处于重要战略地位,与国家和人民的安危息息相关,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强调“三农”并重。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指出粮食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聚焦粮食市场与财政补贴,提出实行惠农政策。胡锦涛同志还强调,“粮食安全是攸关各国国计民生,事关人类发展和安全的大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加以应对。”(1)2012年9月9日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二十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第二阶段会议上,胡锦涛就加强粮食安全和创新增长合作议题发表讲话,强调加强粮食安全和创新增长合作。此外,胡锦涛同志在已有粮食安全工作成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极大地促进了粮食和“三农”工作的开展。

进入新时代,在更加开放复杂的全球环境下,党中央准确把握我国粮情,主动出击,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粮食工作,多次强调粮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明确要求“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4]660。提出了关于“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粮食安全新论断,确立了新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为新时代农业改革和粮食安全问题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2.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现实依据

(1)重要地位:粮食安全的基本属性。粮食是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马克思恩格斯强调粮食对于一个国家的基础重要性。可见粮食问题对于中国这样14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来说,不仅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更是关乎国家兴衰的关键问题。

一方面,粮食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地位。从人民层面看,粮食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是百姓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的保障。从社会层面看,粮食安全是增进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首要考虑,是稳定经济的“压舱石”。从国家层面看,保障国家安全,粮食安全至关重要,是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解决粮食问题,是国家的立足之本。从国际层面看,如果粮食问题受制于人,必然会被牵着鼻子走,粮食安全对世界和平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随着时代发展粮食被不断赋予不同的属性。粮食不仅具有食物属性、自然属性和商品属性,还具有政治属性、军事属性,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具有不可替代性。世界粮食市场动荡,保障粮食安全关乎人民福祉和民族复兴大业,也关乎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粮食不仅仅是普通的生活必需品,更是国家之间重要的军事战略物资。

(2)国内背景:我国粮食安全面临的现实挑战。我国作为人口基数大、粮食需求量高的国家,近年来在突发事件和自然灾害频发的情况下,面临新的问题与挑战。从国内来看,第一,自然灾害和极端天气造成农业生产资源相对匮乏。我国耕地面积有限,耕地资源只能满足我国65%的粮食需求。耕地保护现状并不乐观,根据2021年全国第三次国土调查,十年后,18亿亩的“红线”可能会被突破。近年来由于水土流失、土壤酸碱化造成适宜耕种的黑土地黄化、种子抗逆性差,无法保证粮食产量。第二,目前我国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低,跨国企业运用“基因利用限制技术”,使我国一些种业技术存在“卡脖子”风险。一些“洋种子”已控制了中国高端蔬菜种子50%以上的市场份额,几乎涉及所有品种,逐渐形成垄断之势。第三,我国全球粮食贸易及生产设备受国际制约。国际四大粮商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控制着全球70%以上的大豆货源,世界大豆贸易基本被跨国粮商垄断。一些设备需要依靠进口,存在数据安全隐患。第四,我国粮食存在损耗和浪费。粮食全产业链上,收获环节是粮食产后损失和浪费最为严重的环节。同时前端生产“育、种、耕、管、收”五个环节稳定性和集合性差,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可能就无法保证粮食产量。同时也要关注粮食的节粮减损问题,2020年全国人大调研报告显示,中国每年粮食储藏、运输、加工环节损失量达700亿斤以上,以及食物浪费现象严重,仅城市餐饮每年食物浪费大致在340亿-360亿斤[22]。可见杜绝粮食浪费已经刻不容缓。

(3)国际背景:全球粮食安全面临的客观形势。从国际来看,站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历史节点,加上俄乌冲突的影响,全球粮食生产与贸易均衡格局被打破。目前粮食安全危机空前,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处于“危机”甚至更重级别的粮食不安全之中,约2.05亿人处于粮食短缺的危机当中。粮食短缺导致了全球粮食价格大幅上涨,并可能进一步影响到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贸易发展。气候变化、地区动荡与物价上涨是其重要诱因。一方面,国际市场供需结构不平衡。以玉米为例,其库存充足,但是由于疫情的影响,阶段性需求下降,国际市场价格反复走低,境内外玉米价格倒挂的缺口进一步拉大。另一方面,从品种结构看,稻谷、小麦等口粮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陈粮大量积压,库存成本居高不下。此外,也出现了生产成本的上涨、种粮收益减少、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还面临新时代居民消费升级之后,健康营养食物的需求所带来的供需结构失衡问题。同时,俄乌冲突发生后部分农产品尤其是小麦价格不断上涨,全球小麦价格较上年同期上涨80%以上,许多国家已受影响。且近期乌克兰政府禁止小麦和其他农产品的出口,使得全球粮食危机更加深化。在国际粮价高涨和国内粮食安全压力较大的双重影响下,全球粮食危机愈演愈烈。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的时代价值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粮食安全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充分结合我国国情,高屋建瓴地提出了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思想新战略,并在实践中发展和完善,具有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系统地解决了中国粮食安全根基这一根本问题,是维护和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遵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新论述:“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23]粮食安全关系到社会和谐、政治安定、经济持续发展。我国人口众多,粮食需求量很大,解决吃饭问题一直是头等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粮食供给总量大,库存丰富,以占世界不足9%的耕地和6%的淡水资源,供养着全球将近20%的人口。还争取战略主动迎接各类风险挑战,在国际粮食价格急剧上升的情况下,在疫情灾情相互叠加作用的大环境中,我国粮食价格基本平稳,市场运行稳定。

首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系统全面地解决了粮食这一根本问题。端牢中国饭碗的意义重大,要靠自己的力量端好饭碗,依靠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生态低碳农业,稳步促进共同富裕。不断推进粮食科技创新战略,大力推动第二次绿色革命,使粮食科技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提高农业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奠定农业强国的科技基础,推进种业振兴,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推广粮食生产中的先进技术。

其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是维护和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遵循。粮食安全一头连着国家战略,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保障我国粮食安全,是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工作导向的直接体现。当前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农产品价格涨幅较大,市场波动加剧和其他不稳定因素不断增加。保障粮食安全是稳定物价、维护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关键。随着国内外局势的复杂多变,我们必须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构筑大国粮食安全根基,时刻让中国的饭碗端稳在自己的手中。

最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首要任务。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粮食安全观代表了一种紧迫性。在新发展阶段,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国家粮食安全也是农业农村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新粮食安全观着眼全局、谋划长远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角度,为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实施指明前进方向,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致力于国内粮食安全问题,系统地解决了中国粮食安全根基这一根本问题,统筹兼顾,谋划长远,是维护和实现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遵循。“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把握好粮食安全根本问题是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的重中之重,新时代我们要坚持以新中国粮食安全观为指导,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夯实大国粮食安全根基,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

2.科学地回答了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发展之问、时代之问、世界之问,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时代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2)2019年10月1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正式采用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这一提法。的新粮食安全观,科学地回答了建设粮食产业强国的发展之间、时代之问、世界之问。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解决人民吃饭问题就始终是我国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时至今日,我国粮食产量稳居世界第一,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放眼全球,我国作为世界第一粮食生产大国、第一粮食消费大国,想要建设世界第一粮食产业强国仍然任重道远。2022年以来,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全球许多地方粮食供应短缺,粮食价格上涨,更有甚者出现粮食危机。在全球粮食环境面临如此复杂的风险和挑战的背景下,中国一如既往地切实履行大国责任与担当,积极为全球消除饥饿与贫困贡献重要力量。

首先,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是对建设粮食产业强国发展之问的系统回答。高水平的自立自强,是建设国家粮食安全发展新格局的基本特征。我国的发展规律已经证明:一个真正强盛的民族,一定具备解决自己民族吃饭问题的实力。现阶段,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置身全球视角,在建立国内外双循环互促互进新发展格局大环境下,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既是双循环发展的坚实基础,更是打造双循环发展新格局的重要构成与关键环节。审时度势构建国家粮食安全新发展格局,不仅有利于我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也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粮食安全保障水平。

其次,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对建设粮食产业强国时代之问的直接回答。全世界人类是命运共同体,越是在面对粮食风险和挑战的时候越应该确保各国的农业问题和人民的粮食安全得到保障。2017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世界经济论坛时提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24]2021年发出通过强化合作来保障全球粮食安全的倡议,“希望各方以此次大会为契机,携手合作,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为实现零饥饿、零贫困目标贡献力量,为维护世界粮食安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25]新粮食安全观是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直接体现,回答了时代之问,不仅在不损害其他国家利益的前提下,维护和保障本国粮食安全,还为维护全球粮食安全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最后,维护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是对我国建设粮食产业强国世界之问的实践回答。据美国《世界谷物》杂志报道,中国在全球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26]。各国将保障本国粮食安全视为头等大事,但在最近几年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中国这样为了这一目标作出如此大的努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中国愿意同各国分享农业技术经验和发展模式,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作用的推动下,既切实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也为全球更多国家或地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粮食援助,展现出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

新粮食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国古代“食为政首”“民以食为天”“粮安天下”等粮食安全思想,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为其治国理政的战略方向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滋养。同时也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粮食安全思想,结合当今时代发展要求及本国国情、党情和农情,着眼人类福祉,继承和创新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粮食安全思想的重要内涵,体现了“人民群众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具体实践后的理论成果。更丰富了党内粮食安全思想的价值内涵,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粮食安全观提供了思想借鉴。

猜你喜欢
安全观粮食
珍惜粮食
珍惜粮食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王毅:秉持践行正确的民主观、发展观、安全观、秩序观
珍惜粮食 从我做起
请珍惜每一粒粮食
推动国家总体安全观入脑入心
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若干思考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我的粮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