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见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 城市与生态文明研究所,河南 郑州 451464〕
1.河南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的重要意义
银发经济又称老龄经济、银发产业是为满足老人基于健康长寿的各种消费需求而组织的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活动及其供求关系的总称[1]。银发经济涵盖老龄养老服务、老年医疗服务、休闲度假、营养食品、康复器具、健康管理、养老保险、养老金融等多个领域,是为老人提供养老、健康、休闲、康复产品和服务的朝阳产业。银发经济辐射面广,吸纳就业多,具有拉动内需和保障民生的双重作用。银发经济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社会功能强劲,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
当前,河南发展正处于锚定“两个确保”、实施十大战略的关键时期。作为老年人口大省,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老龄人口规模不断加大,2022年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62万人,常住人口占比18.9%。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6万人,常住人口占比14.5%。到2035年将超过20%。银发经济市场潜力巨大。另一方面,银发经济发展严重滞后,与人口老龄化不匹配,仍然面临基础薄弱、全链条发展不足、产品质量不高、产业功能弱化等突出问题。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和经济发展放缓的双重背景下,研究并推动河南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对于满足老人多层次多样化健康养老需求、释放内在消费潜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意义重大。
2.河南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的理论逻辑
根据产业链理论,通过产业全链条协同整合有助于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系统地分析了如何通过企业的组织管理带来产业链分工协作的利益。后来的科斯、威廉姆森等制度经济学家运用交易成本理论,强调通过纵向一体化横向一体化的产业链整合,大幅降低产业链上交易费用,进而提高整个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以贝恩、梅森为代表的产业经济学哈佛学派以价格理论为基础,以实证研究为手段,按市场结构(Structure)—市场行为Conduct)—市场绩效(Performance)对产业链进行分析,形成了结构—行为—绩效分析框架(SCP),主要考察行业壁垒、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异性等市场因素对企业价格和产量决策的影响,并认为产业链整合会使主导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甚至建立起市场门槛[2]。
银发经济全链条是指围绕全方位满足老人多元化需求,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产业组织个体相互关联,均衡发展,共同作用,从而客观形成动态的、功能网络状的老龄产业生态链条体系。按照满足老人需求的重要性大小,将银发经济划分为核心产业链、相关配套产业链和衍生产业链三大银发产业链。三大产业链之间以及三大产业链内部各产业链之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形成融合一二三产业的庞大老龄产业链体系,最终形成围绕充分满足老人消费需求的银发经济领域(表1)。显然,银发经济全产业链条丰富多样,相互关联,错综复杂。通过对银发经济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横向协同、纵向优化,能够大幅降低运营成本、增加收益、强化竞争优势,成为推动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
表1 银发经济全产业链一览
1.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加速推进
河南养老服务体系日益健全,初步建立了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河南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省民政厅2019—2022连续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列入年度重点工作内容。《关于财政支持城镇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6大类24项财政支持政策,2019—2022年支持社区养老建设资金近40亿元。截至2022年,全省157个县(市、区)、673个街道、7334个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成率达到100%,智慧养老平台入网老年人1718万人,累计实施困难家庭适老化改造3.3万户[3]。加快推动医养结合发展,目前全省80%以上的养老机构以不同形式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2.健康养老产业发展显著提升
近年来,河南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引进了德资的雷纳范,日资的长者汇、首慈、寸草春晖、中民惠康等一批知名养老品牌进入河南养老市场。建设了一批综合型健康养老项目。培育了欧安乐龄、瑞阳、安泰之家、颐养乐福、爱馨、建业养老等一大批本土品牌。建立了以老年康复辅具、日用品、保健用品及相关研发、培训企业等为主的老年用品产业体系。建设运行了一批集医疗、康复、养老、娱乐等于一体的健康养老基地和健康养老特色小镇。鄢陵县康养基地、河南竹林长寿山森林康养基地、洛阳龙峪湾国家森林公园等3个单位被确定为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原阳县颐养乐福、确山县老乐山银发一族、鄢陵县花都温泉等一批省级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正积极推进。河南是中医药学的主要发祥地,是中医药大省,在机构规模、专业队伍、特色专科、中医药资源和文化底蕴等方面优势明显。中医药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医师数均居全国首位,全省规模以上中医药制造企业主营销售收入居全国第3位[4]。
3.银发经济产业链呈现纵、横向整合倾向
银发经济是多元产业和多种业态的综合概念,横跨三大产业。河南银发经济涉及企业众多,规模大小不一,既有企业集团也有诸多中小微企业。经过多年发展,河南出现了多家大型养老企业集团,其业务多为混业经营,呈现明显的地域扩张、产业链横向或纵向业务整合的集团化运营倾向(表2)。如河南安泰养老集团成立于1999年,目前在全省11个地市及县区设有分支机构,运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150个。该集团地域扩张明显,在省外设立了办事处,业务既有养老信息化产品研发及销售,又有智慧养老的连锁化运营,纵横向整合倾向突出。
表2 河南主要大型民营养老企业产业链业务整合倾向一览
1.发展银发经济的政策导向十分明确
国家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并将其作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举措。从党的十八大到二十大都对发展养老服务业、健康养老业等提出了明确要求。特别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积极开发老龄人力资源,发展银发经济”,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要发展银发经济。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明确提出,要从加强规划引导和发展适老产业两个方面积极培育银发经济。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银发经济发展,并将健康养老产业作为十二个重点产业之一,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推动健康养老产业转型发展指明了方向。河南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发展银发经济,强调“支持老年人力所能及发光发热、老有所为”“促进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
2.人口老龄化为银发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潜在市场
人口老龄化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深远的影响,既会造成社会保障体系负担加大、劳动力短缺、家庭压力加大的负面影响,也会产生倒逼国家、社会和个人加大资源投入,推动银发经济快速发展的正面作用。要抢抓人口老龄化为银发经济带来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河南是人口大省,老年人口快速增长,高龄化趋势明显,银发经济发展的市场空间广阔,发展潜力巨大。2022年河南省65岁及以上人口1436万,占常住人口14.50%,标志着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另一方面,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养老观念发生明显变化,开始追求独立生活、休闲娱乐、旅游度假等方面需求,呈现个性化、多元化趋势。互助养老、旅游养老、候鸟式养老、旅居养老等模式日益受到更多健康老人的青睐,银发经济发展的健康休闲市场空间巨大。
3.银发经济发展的自然人文条件优越
河南位于中国地理中心和经济腹地中心,区位优越,交通便利,为银发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区位交通条件。河南新郑机场成为全国八大区域性枢纽机场之一,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国第二,“米”字形高速铁路网和现代综合交通枢纽格局正在加速形成,立体综合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河南气候兼有南北之长,四季分明、雨热同期,自然资源丰富,拥有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水系景观资源,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大别山等山系自然生态景观类型多样,动植物资源丰富,中医药资源独具特色,特别是南阳伏牛山中药材和焦作怀药种植历史悠久,久负盛名。河南人文资源丰富,蕴含重要的健康养生文化,特别是太极、少林功夫、佛教、道教等养生文化底蕴深厚,生态环境宜居,文化资源和旅游景区数量位居全国前列,为河南发展疗养康复、休闲养生等产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1.“未富先老”抑制银发经济发展
河南作为欠发达地区,无论是社会养老保险保障,还是家庭养老需求的经济支撑均不足,出现低养老保障、低家庭支撑、低支付能力等“三低”的窘境。加之传统养老观念[5]的影响,无法支撑银发经济持续繁荣发展。比如,就养老服务发展而言,2022年河南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仅为2959元。且近年来养老金涨幅持续走低,仅能支撑老人退休后的基本生活需求,难以支撑失能、半失能老人平均每月3000—9000元的养老费用。经济上支撑不足成为养老服务业健康发展的主要痛点。根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950名城乡居民的抽样调查,55.9%的被访者愿意每月支付养老金1500元及以下,34.6%的被访者愿意每月支付1501—3000元,7.9%的被访者愿意每月支付3001—5000元,仅有1.6%的被访者愿意每月支付5000元上的养老费用[6]。
2.银发供给与老人需求错位
“未富先老”,经济支撑不足,对整个银发经济影响很大,容易出现供需错位。就供给侧而言,当前老人作为养老需求主体的经济支撑不足,支付能力较弱。银发市场有效需求不足,导致银发经济发展缓慢,尚未形成“加大投入→人才聚集→服务质量提高→需求增加→收入增加→行业赢利→ 加大投入”的良性循环。银发经济陷入低水平“均衡陷阱”,银发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粗放低下。从需求侧来看,老人工作、生活经验和人阅历丰富,自然对银发经济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高,十分“挑剔”。这样,低水平的银发产品和服务供给与高质量的老龄需求形成巨大反差,有限的供给多变成了“靶向不准”的低水平粗放供给,供需错配失衡就成为必然,银发市场“买不到、买不好、买不安心”问题突出,出现供需失衡的困境。
3.产业链缺乏有效整合
一方面,老人银发需求呈现多元融合的特点,包含日常休闲、文化体育、旅游度假,以及医疗、康复、护理、心理慰藉等一系列“服务链”或“产品链”需求。这就为银发经济产业链横向整合提出了内在要求。但是,河南银发经济产业链横向融合程度比较低,多体现在单个业务地域范围的扩张和单一企业内部业务横向协调。如河南安泰养老集团和河南瑞福祥医养集团都是集团内部跨地域多业运营,而养老、医疗、休闲度假、营养健康、康复护理用品等多链条横向融合目前还尚未出现。另一方面,老人对银发产品或服务要求高。银发经济多属于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对产业链纵向整合有很高要求。要对银发产品或服务从需求信息准确获取,到设计研发、生产培训,再到输送和消费、监管信息反馈等环节进行综合统筹协调,努力实现标准技术统一、质量统一。河南银发经济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受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制约,银发企业多单业经营,距产业链纵向整合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1.推动银发经济建链、补链和强链
(1)做好顶层设计。当前,河南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缺乏顶层设计,政策引导不够。应该由河南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导,联合工业和信息化厅、民政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总局、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等部门,研究制定《河南省银发经济全链条发展实施方案》。对于有发展潜力,但目前尚未发展起来的产业,要加大投入力度,主动建链、补链;对于有一定发展基础,但产品或服务单一的产业,要主动延伸产业链条;对于发展势头较好,但竞争力不强的产业,要因势利导,加大创新发展投入,强化产业核心环节,做强产业链。建立银发经济发展指导目录,推进银发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实施银发经济发展示范工程。
(2)加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老人健康评估和老年综合病的研究和服务指导,推动老年医疗服务从以疾病为中心的单病种模式,向以患者为中心的多病共治模式转变。加强老年医疗机构建设,鼓励医疗资源丰富的市县将部分公立医院转型为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安宁疗护机构,提高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立老年医学科和三级中医院设置康复科的比例。提高基层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着力构建以市县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为龙头,以区域医疗机构老年病特色专科为支撑,以乡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康复科为基础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提高老年健康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
(3)着力发展老龄用品产业。近年来,河南老龄用品产业发展较为薄弱,需要深入贯彻落实五部委《关于促进老年用品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尽快建链、补链、延链,着力发展老龄用品产业。围绕老人日常需求和养老需求,引进或推动现有企业向老年服装服饰、日用辅助产品、养老照护产品、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适老化环境改善等产品延伸,重点发展智能化日用辅助产业链、安全便利养老照护产业链、康复训练及健康促进辅具产业链。实施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推广工程,研究出台居家社区和养老机构康复辅助器具配置及使用指南,开展康复辅助器具社区租赁和回收再利用服务试点。
(4)建设中医药强省。河南发展中药材产业基础较好,自然禀赋独特,文化底蕴深厚,群众基础广泛[7]。实施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建立健全中医药法规和治理体系,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供给水平,推进中医药文化精华传承、守正创新。实施科研创新驱动战略,大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重点支持南阳艾草种植、加工、研发、休闲体验等全方位发展,打造艾草产业全产业链;支持焦作发挥怀药种植传统优势,创新种植、加工和营销方式,延长怀药全产业链条,打造怀药全产业链集群,形成地域品牌竞争优势;建设伏牛山、大别山、桐柏山、濮阳“黄河中药谷”等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
2.推进银发经济全链条横向协同发展
(1)推进养老服务多元并联融合、优势互补。一方面,打破基地养老和机构养老等集中养老服务模式原有组织架构和服务方式,推动集中养老服务模式向小型化、连锁化、社区嵌入式转型,向社区居家养老“靠拢”。采取开放、贯通的服务方式,与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家庭养老相结合,打造多元融合的服务模式。另一方面,对于居家照护老人的家属亲属人员,社区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免费进行规范化专业化培训,提高居家照护水平。通过推进多元养老服务并联融合,取长补短,优势互补,全面提升养老多元服务协同性。积极推广武陟“政府+慈善+村级+个人”四级联动的村级慈善幸福院、周口太康特困人员全方位养老的“五养模式”、南阳市六类贫困人员“四集中”等养老服务多元并联融合模式。
(2)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服务。将医养结合融入医疗体制改革之中,鼓励养老机构加入综合医联体(中医医联体)、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等医共体中,指导养老机构、社区照料中心等与周边医疗机构签订医养结合的合作协议。可以共享综合医联体(中医医联体)、专科联盟、县域医共体、远程医疗协作网的医疗资源。从而强化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服务有机结合,为老年人提供全链条医疗服务,打造覆盖城乡、综合连续的整合型老年健康服务。
(3)进一步推动银发产业多业融合。依据老人各类消费需求的连续性,打破原有产业界限,促进养老服务业与餐饮、教育培训、健康、体育、文化、旅游、家政、物业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满足老人健康养老、养生旅游、文娱活动等服务需求,推动养老服务业与相关配套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品质,改善老人综合服务体验。
3.推进银发经济全链条纵向融合发展
(1)引进大型社会资本。首先,筛选一批重大项目。按照银发经济发展方向和重点,围绕建链、强链、延链、补链等要求,积极谋划一批市场潜力大、民生效益强、经济效益好、示范带动强的项目,建立河南银发经济项目库。注重引进养老、医疗、金融、保险等领域的社会资本,力求体现“多、新、强、整”四原则。“多”即能够实现多元纵向融合发展,“新”即业态模式新,“强”即资本实力强大,“整”即能够实现整合资源。其次,强化招商引资。组建银发经济专业招商队伍,结合河南银发经济项目库“请进来,走出去”,开展专业招商,提高招商的针对性和科学性。主动对接泰康医养社区、中房老龄产业发展集团、国投健康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大医疗产业集团、日本松果公司、株式会社日医学馆等国内外健康养老知名企业,重点引进大型实力雄厚资本。
(2)引导银发企业主体集团化运营。在引进大型银发产业资本的同时,积极培育郑州晚晴山庄、安泰、爱馨、瑞福祥、孝之源、厚朴等本地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支持本土银发企业上下游业务纵向兼并融合,实现集团化运营,大幅降低交易成本,提高银发产品供给质量。发挥大型实力资本长期投资优势,以投资新建、参股、并购、租赁、托管等方式,培育集研发、加工制造、运营管理、教育培训等业务于一体的本土健康养老集团,打造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健康产业品牌,形成一批本土优势龙头企业。
(3)打造“养老+N”大健康产业基地。首先,建设“养老+健康养生”基地。将康体养生资源与养老休闲产业有机结合,打造养老与康体养生融合发展的示范基地。鼓励栾川、修武、登封、鄢陵、新密、汝州等地依托区域生态、医疗、文化等资源优势,建设一批医养融合型、康养旅游型、多业融合型的健康养老产业示范基地。其次,建设“养老+旅居”基地。依托河南区位优势、文化旅游优势,引进国内外品牌旅居养老集团,培育颐养乐福等省内旅居养老龙头企业,培育候鸟式旅居养老模式,将河南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旅居养老基地。再次,建设“养老+文化休闲”基地。发挥河南中医中药、功夫太极、道教养生、中原传统餐饮等养生文化优势,从食养、药养、文养、水养、气养五个方面,打造集文化体验、健康养老、休闲度假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特色文旅小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