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楠
摘要:《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内容应该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的。”而学习错误可直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从课堂教学实际出发,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资源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
关键词:合理利用 错误资源 课堂差错
北京市特级教师华应龙致力于探索“化错教学”,他的课堂教学以尊重、宽容、欣赏为主调,充满了浓浓的师生情。华老师的“容错——融错——荣错”化错三部曲,让学生的知识在化错教学中得以生长,让学生的思维在化错教学中得以开拓。[2]
目前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对于错误的关注点仍在“纠正错误”上,教师或学生指出学生差错中的“错”,焦点多在于错误这一表面现象,并没有关注到其实质。而有效利用错误资源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看到学生差错中的“对”,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追根溯源去“究错”,把“错”中学习的全过程给展现出来, 在纠错中增加学生思维的深度、广度、高度。将错误转化为课程资源, 促进学生全身心融入到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去,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正确看待错误,培养学生直面错误、超越错误的求真人格,获得成功的体验。[3]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有着诸多的奥秘,在学生出错后纠偏的过程中,可以丰富他们的学习阅历;使学生在错误中进步;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使学生敢于质疑并大胆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提高发现并利用错误资源的能力,在高效课堂和教学活动中学会用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提高课堂知识的使用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4]
一、激发认知矛盾
心理学家贝恩布里奇说:“错误人皆有之,作为教师不利用是不可原谅的。”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是一件很正常的事,当教师发现学生的错误后,应该积极引导学生把错误的答案和正确的答案进行比较,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出原因。学生在比较分析的过程中,将自己错误的观念和正确答案相互碰撞,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生不可能避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出错,教师只有让学生自己充分认识到自己错误的原因,才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减少错误的发生。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渐认识到这种矛盾,教师可以在探索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来验证自己发现的矛盾,这样便于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错误的原因,从而找到正确的解决方法。[5]
二、建立“错题档案”,纠正错误
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这种意识:“数学错误”是一件促进自己进步的事。學生应该将自己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题进行归纳整理。错题档案并不是简单的把错题抄在本上,而是应该对错题的错因进行重点分析诊断,并用笔在错题本中做标记。在后期复习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专门针对自己的错题进行分析和学习,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6]
三、允许学生犯错,激发学生兴趣,拥有十足信心
错误是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生的,面对学生出现的错误,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也可以通过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错误,让我们的教育更加具有“人情味儿”。[7]
部分教师不重视课堂出现的错误,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只是简单归为粗心,基础知识掌握不扎实等原因,或者是直接批评学生,导致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高。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的思考氛围,这样才会让学生展现出自己想表达的真实内容,数学课堂也才会更加高效。
数学教学过程中利用学生错误资源的方法还有很多,如将错就错——通过用错激发创新能力;错误日记——通过理错培养自我评价能力……作为教师,一定要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丹.小学数学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孟丽娟,黄伟.课堂上学生错误资源的归因与利用[J].基础教育研究.2012(07):18-21.
[3]朱玉露.学生错误的教学价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5.
[4]田欢.基于深度学习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6):164-165,168.
[5]仇惠怡.对小学数学赏识教育的研究[J].学周刊,2016(5).
[6]田瑾.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师,2020(S1):173.
[7]郑仕晴.浅谈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J].中国教师,2020(S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