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雯 丁丹华 程妍
摘要:高中思政教师可对思政课程教学方法进行合理的规划与探究,通过实践不断提高教学方案的可行性,以此开展创新教案来丰富思政课程内容。而新型的教学方法可使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主动性,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与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教师需运用多种教学方法,积极创设高中学生思政课堂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高中思政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前言
教师在高中思政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前提条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学生对课堂持有积极求学的态度,进而通过开展各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出以学生为核心的指导教育理念。促使学生在思政课程教学中提升对问题的主动性,丰富其社会阅历,达到提升自身知识素养的目标。[1]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欠缺的原因
(一)部分學生对自主学习的主体意识不够明确,也比较模式化和单一化
如果在一种固化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很难学会去探索。而自主学习可使学生进入到多样的思想政治课堂,体验到多元化的学习过程,另外,一些学生在课堂上当堂理解了课程知识点,但在实际测试应用中发挥时比较困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践运用能力。
(二)一些教师对自主学习的实践应用不够全面
在思政课程教学中,一些教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实践水平有待提升。部分教师认为高中思政的课程安排紧张,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致使学生在课程知识吸收中难以有突破,他们不愿针对性地去制订新的教学方案,而只是采取以往单一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因此,教师应转变观念,利用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优势,及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善于挖掘学生身上可发展的潜能,全力帮助学生去实现独立性和自主性的发展。并且,教师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需加强自身道德素养,并不断创设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二、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机
自主学习指的是个体为满足自身的需求,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构建自己的思维体系,并最终获得成功的最有效的方式。[2]而在思想政治课程的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使学生意识到如何正确地学习思政科目,要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一些问题,能培养能力,拓宽视野,从而让自己得到更好的发展,这才是学习的原动力。而学生想要继续努力学习,就需要有一定的目标,对高中生来说,提高学习思想政治学习效果非常重要。而在思想政治课中,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往往使学生不知道从何入手,如何更好地提高学习效果也成为了困扰学生的一个重大难题。我认为可以先学而后习,学生要对学习这一过程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要勇敢地向前走,去解决问题,这样才可以逐步地在其中获得真理。而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动力,其对培养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有极大帮助。例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中“日益开放的世界经济”一节时,教师通过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浏览学习强国等新闻类APP,更快速地了解到时政讯息,不仅可以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同时还能学习到时政知识丰富自己的阅历,有利于学生意识到思政课的知识内容可以实际运用到现实生活之中,使学生认清学习可以让自己更好地成长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热情,从而便于更好地让学生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二)深化教师施行自主学习的意识
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自由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不再受以往被动学习课堂的拘束,自行搜寻并探索未知的思政课程知识点。同时,教师需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通过开展小组讨论的形式使其互相分享所学的知识,促使学生培养自主学习意识,提升其逻辑思维与语言表达能力,为思政课堂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并且,教师可运用新媒体,丰富教学内容,使课堂变得生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不是简单要求学生学会教师教授的方法,而是使学生能在运用这些方法的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结语
教师在高中思政课程教学中需将课本理论知识的获取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促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同时,教师应以身作则带领学生进行课程实践创新,通过开展多元化的思政课程教学方式,使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其道德素养,并积极引导其掌握学习要领,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刘晓燕.高中思政课堂高效课堂的构建[J].智力,2020(18):139-140.
[2]邵志萍.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思政课教学的优化策略[J].高考,2020(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