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失败的课

2023-09-05 16:02:47冯秀丽
关键词:教学风格颜色植物

冯秀丽

《秋天的雨》是一篇抒情味很浓的散文。拿到这篇文章后,我反复读了读,不禁为文中那诗一般的语言暗自叫好。如此优美的文章比较适合我的教学风格,我一向认为自己的朗读水平还是不错的,尤其是这类语句优美的文章,我一定可以读得让学生动情的。

我满怀信心地走进课堂,一开始,我充满诗意地朗读的确把学生感动了。在接下来的自由朗读中,学生们积极性很高,读了一遍又一遍,我不禁为自己的设计窃喜。但是,当我在上课文第二段时,问题出现了。(课文第二段是写五彩缤纷的颜色,写得很美。我本以为这么美的句子,学生们一定会特别喜欢的,读得也会有味的。)在本段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们圈一圈表示颜色的词语,学生们很快就找出来了。我在此基础上出示填空:(    )的银杏叶,(    )的枫叶,(     )的菊花。学生也很轻松地完成了。接着,我让学生找找自己喜欢的句子,读出自己的感受。满以为学生一定会读得如痴如醉,谁曾想学生读得干巴巴的,沒什么美感,课也只好草草结束了。

课后,我有些懊悔,问题出在哪里呢?为什么如此优美的句子却没有引起学生们的共鸣呢?我苦思冥想,最终明白问题出在我的设计上。我的设计从表面上一步步比较到位,也抓住了课文的要点,但我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课堂的主体应该是学生们,要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在我之前的教学设计中,学生们要做的事情很简单,只是划划、读读,而没有让学生们生发出对秋天的真实感受,那么又如何能让他们与课文有共鸣呢?如果我在课堂上做一些调整,也许效果就截然不同了。比如,我先让学生们说说你们平时看到的秋天有哪些颜色。学生们有一定的生活经验,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发现。在学生说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找出那些颜色的植物,用(   )的(   )来说一说每种植物。再引导学生读读课文,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这些植物的,你认为它美在哪里。在学生们的读读、议议中,他们对秋天的美就多了一份感悟,像我预料中的那种“如痴如醉”的朗读就能出现了。

纵观这堂失败的课,我认为最大的失败就在于忽视课堂中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人,任何教学活动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哪怕设计得再完美,那也是无用的。我们当老师的一定要经常审视自己的课堂,多反问自己:我这样设计,学生会有什么反应?我有没有考虑学生?我想:只要经常反思,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们的舞台。

猜你喜欢
教学风格颜色植物
中小学教师教学风格现状的调查研究
哦,不怕,不怕
认识颜色
将植物穿身上
常州市中学体育教师教学风格的调查与分析
运动(2016年6期)2016-12-01 06:33:49
特殊颜色的水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
和颜色捉迷藏
儿童绘本(2015年8期)2015-05-25 17:55:54
高校数学教师个性化教学风格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