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灵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教师应该不断推陈出新,让它成为一种新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门课程。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群文阅读这一新型模式来激发初中生学习兴趣,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并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但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感兴趣或者出现了不太重视的情况,进而使得一些学生在群文阅读中的目标很不明确,导致阅读效率不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 群文阅读 融合
从古到今语文都一直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还成为了学生们的必修课。初中生们需要学习更多语文知识来充实自己,拓宽自己的思维,尤其要加强对一篇文章的阅读理解能力。如果掌握不好这些语文基础知识,那么无疑会影响学生的阅读效率,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努力探求最优化的教学方法,为改变现实情况筑牢根基,因此文章提出了群文阅读的理念。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的重要性
对于现阶段初中语文课程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更注重阅读和写作相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对学习汉语知识的兴趣和理解。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初中生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还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而且,通过语文群文阅读学习,学生还可以了解更多的事物,开阔自身的视野,缩短与世界之间的关联,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除此之外,在閱读一篇文章时,初中生可以积累大量丰富的素材,为以后的写作奠定基础,这样不仅丰富了写作内容,还提高了写作质量。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思维。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一定要根据现有的学习规律,给予初中生正确的教学指导,重视学习方法和技巧的教学,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1]
此外,学生可以通过细致分析初中语文教材,从而了解文章的基本内涵和中心思想。并且在写作过程中,学生也可以通过了解情绪的表达方式,用丰富的语言抒发自己的情绪,为写作内容注入更多的感情色彩,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作文的内在美,还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才能。因此,为了提高初中生的读写能力,初中语文教师必须要在教学中把读写能力结合在一起,加强初中生的读写能力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他们可以在写作道路上长远发展。例如,在讲解《背影》时,首先应该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然后要求学生思考以下几个问题:“作者是如何描写父亲走路姿势以及神态的?”“作者是怎样写父亲爬月台这一动作的?”
二、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积极意义
(一)提升初中生阅读能力
群文阅读教学最具特色的一点就是,能够从多方面提高初中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简而言之,在群文阅读中,初中生们既需要不断反复地读文章,也需要不断去回忆上一篇文章的内容,从而更好地理解下一篇在内容或体裁上存在一定联系的文章,这样“有关联的读”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地掌握“读同类型文章”的方法,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其阅读能力,并为以后的写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二)增强初中生文化自信
初中生的年龄段正是建立其正确人生价值观、文化信仰感的好时期,群文阅读可以让初中生们通过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了解,提升初中生们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这样下来,初中生内心就会对民族文化越来越了解,从而更容易带动学生们积极参加有关群文阅读的活动,并且对所读文学作品有更深刻的认识,其自身的文化视野也会被充分开拓,中华文化自信感会变得更加坚定,也会树立更加正确、积极的人生价值观。[2]
三、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与群文阅读教学相融合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素材是群文阅读教学中的必备元素,正确选择语文群文阅读教材,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他们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帮助他们积累更加丰富的文化素材,进而形成自主写作意识。所以,为了将初中群文阅读和写作更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语文教师要用心挑选适合学生阅读的文章素材,从而帮助学生获取有价值的信息,从而顺利完成语言建构的任务,以此来激励学生们更多的写作灵感。比如,在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春》和《济南的冬天》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配合《雪》和《日出》等课外阅读作品,帮助学生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从而使得学生的知识面更加丰富。
综上所述,作为初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还要更好地将群文阅读与读写相结合,充分利用群文阅读的优势,提高初中生的文章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也要从多方面发展学生们的思维能力。总之,初中语文教师要把群文阅读当作重点教学内容,为学生们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蒋召召.群文阅读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J].学周刊,2023(08):99-101.
[2]叶月明.常规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的渗透策略[J].名师在线,2023(03):5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