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婷婷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将表演、绘画、说唱、制作、游戏等融入到小学语文作业中,让语文作业变得富有趣味性、包容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提升学生的自信,让他们获得健康的成长。
一、丰富作业的类型
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要根据他们性格特点设计作业,将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丰富语文作业的形式,充分调动他们各个感官来感受知识。对于故事性强的内容,教师引领学生扮演故事的角色,演绎故事的内容,让学生通过想象、创造去改编、排练,能呈现故事的脉络,促进对故事的理解。在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来临之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收集有关传统节日的故事,让他们了解节日风俗,通过包粽子、做月餅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提升作业的趣味
教师在布置语文作业时,要将语文知识融入到趣味性的实践活动中,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如在学习《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内容时,教师向学生推荐鲁迅先生的作品,能拓展学生的视野,调动学生的兴趣。语文知识的学习也不再囿于教材,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增加对鲁迅先生作品内容的了解,提升他们的阅读与写作能力。
三、调动学生的情感
实践作业不仅能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教师可以布置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利用假期制作“浪费水之举不可有,节俭水之心不可无”“不要踩我,我是你们的绿化者”等标语,让学生懂得节约用水,不去践踏草坪,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意识以及运用语文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帮助爸爸妈妈做家务,并用日记记录自己的劳动生活,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四、留有自主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成长环境、基础水平不同,他们对语言知识的理解也不同。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需求,给他们留有自主探索世界的机会,邀请学生参与语文作业的设计,能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他们的设计能力。学生可以围绕重点词句设计拼读类的作业,针对美景可以设计绘画类的作业,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性,布置出富有个性特点的作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核心素养培育的视角布置实践作业,建立语文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