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策略例谈

2023-09-03 07:54:01许应敏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2023年8期
关键词:对称轴对折重合

许应敏

教学中,教师如何强化学生的感性经验,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和空间观念?

用生活实例获得感性经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搜集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图形的运动”时,笔者出示学生熟悉的游乐园主题图,并提问:“在游乐园里,你最想玩什么游戏?描述一下它的运动方式。”学生七嘴八舌,有的说“想玩旋转木马,它是转圈圈的”,有的说“想玩蜻蜓风筝,它左右两边是对称的”,还有的说“想玩观光电梯,它是垂直上下运动的”等。笔者引导:“它们的运动方式一样吗?你可以给它们分类吗?”学生小组合作,把蜻蜓风筝、蝴蝶风筝分成一类,把小火车、观光电缆车、观光电梯分成一类,把摩天轮、小兔子钟面分成一类。“为什么这样分呢?”笔者提问。学生通过观察得出:风筝组是左右对称的,小火车组是直来直去的,摩天轮组是转圈圈的。笔者顺势依次引入轴对称、平移、旋转的概念,为学生建构了数学表象。这样教学激发了学生学习图形运动的兴趣,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用信息技术赋能课堂教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深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和理解。

教学《轴对称图形》时,笔者利用交互式媒体的“翻转”功能将一张图片翻转过来,引导学生观察,并操作图片来呈现观察结果。學生操作后发现,将这两张图片按翻转轴对折,它们完全重合。笔者提问:怎样才能比较方便地剪出轴对称图形呢?学生交流、讨论后,归纳出剪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步骤:第一步,折纸;第二步,构图,确定主题,画出图形的半边——要以对折的纸张没开边的一侧为对称轴来画,画好线条之后,可以使用斜线标出需要剪掉的区域;第三步,剪,使用剪刀沿着线条剪开。无法直接剪的区域,可以先尝试开一个小口子,再将剪刀伸进去剪。

学生剪对称图形时,笔者先说明设计时要避免的几个错误,然后点击鼠标,出示一种沿对折的纸张开边的一侧为轴来画的错误方法,引导学生猜想这样剪,展开后的图形不是一个整体,而是两个单独的图形。由此,学生获得了感性经验,很快掌握了正确的画法。

用操作活动促进巩固升华。教师可以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让他们在操作过程中发展思维能力。

在《轴对称图形》教学中,笔者组织学生以一件上衣为例,剪一剪轴对称图案。学生取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正方形纸),对折,然后在纸上构图。笔者提示学生要注意图形连接的一面应画在对称轴一边;画图只画一半就可以了,大小要合适。学生剪完之后,笔者出示其中一幅作品:观察这件上衣,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图形左右两个部分是一样的(或图形上下两个部分是一样的)。笔者继续引导:现在大家把这些图形都摆在学习小组的桌子上,观察一下,再折一折,你有什么发现。学生通过动手折,发现轴对称图形折叠以后,两边的图形会重合。笔者总结:像这样对折以后两边重合的图形就叫作轴对称图形。最后,笔者让学生把这些重合的对称图形打开,问学生有什么发现。学生发现每个图形中间都有一条折痕。笔者引导学生总结得出:把轴对称图形分成左右(或上下)完全一样的两部分的折痕,叫作这个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以上教学,学生在想一想、折一折、剪一剪、画一画的过程中,调动了多种感官,充分利用感性经验构建了轴对称图形的数学模型。

(作者单位:利川市都亭第二小学)

责任编辑  张敏

猜你喜欢
对称轴对折重合
对折十次
平移、对折和旋转,一网打尽
先找对称轴!
电力系统单回线自适应重合闸的研究
电子制作(2017年10期)2017-04-18 07:23:07
“买一送一”不等于“打对折”
抓牢对称轴突破二次函数
有几条对称轴
实验帮我发现规律
考虑暂态稳定优化的自适应重合闸方法
220kV线路重合闸运行分析
电气技术(2013年2期)2013-09-22 03:1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