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有明 田永权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不少学校开发了“耕读”课程,但大多数“耕读”课程侧重于“耕”即劳动教育,忽视了“耕”与“读”的融合。新集中学因地制宜,在强化“耕”的同时,将“读”与“耕”有机结合。
一、打造因地制宜的课程载体
1.开发“五园”实践基地
新集中学地处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为打造宜耕宜读的育人环境,学校在校园内开辟出果园、菜园、花园、竹园四大园区,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打理园区,动手实践。果园里有桃树、李树、梨树、枣树等九个品种一百余株果树,树树挂果。菜园里,春有蒜苗、莴苣;夏有黄瓜、豇豆;秋有冬瓜、扁豆;冬有萝卜、白菜。花园里种有月季、栀子、紫荆、海棠等。竹园里四季常青。学生通过播种、移栽、扦插、嫁接、修剪等劳动,学会了基本的耕作知识,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
学校还在校外开发了简易、实用的田园、茶園等劳动实践基地,学生在春耕、夏灌、秋收、冬藏中体验到劳动的快乐和艰辛,收获到劳动的喜悦和甘美。
2.建造农耕文化展馆
为了展示中华传统农耕文化,新集中学建造了一座具有古代四合院特色的“汉水流域农耕文化博物馆”。全校师生努力搜寻农耕器具,再加上家长和社会各界的捐赠,博物馆已经收藏了大量的传统农业生产器具和农民生产用具,如水车、犁耙、板车、木锨、羊叉、石磙、磨盘、粮柜、蓑衣、斗笠、纺车、织布机、辘轳、桔槔等,还收藏了农耕时期的生活器具,如八仙桌、床榻、藁荐、吹火筒等。学生在参观、触摸、试用这些具有典型农耕时代特征的物品时,切身感受到我国农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为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凭借知识创新农业生产技术的热情,学校专门建造了未来馆。未来馆是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基础上瞻望未来农业生产技术的平台,学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模拟未来农业耕作技术,栩栩如生,生动形象,激发了学生建设家乡、振兴乡村的热情。
3.营造“耕读”人文环境
学校以“勤耕重读、耕读致知”的校园文化理念为指导,将“让每一滴汗珠闪闪发光”的耕读愿景体现在“朝读经典”之中,在校园橱窗中设置“耕读”专栏,在文艺节目中嵌入“耕读文化”,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勤耕重读、耕读致知”,使“耕读文化”扎根于学生心中。这些举措不仅承载了“耕读”精神,传递了“耕读”观念,凸显了“耕读”教育特色,而且让“耕读”教育理念融入全体师生的学习、生活中,赋予了“耕读”文化时代内涵。
二、基于“耕读”融合的课程设计
学校坚持课程育人的功能定位,构建“耕读”课程体系,遵循“勤耕重读、炼性润心、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的目标,坚持“耕”“读”结合,引领学生在“耕读”中学习,在“耕读”中体验,享受成长的喜悦,努力做德才兼备、知行合一、身心健康的人。
学校围绕核心素养目标,以二十四节气为抓手,建立起“耕”课程和“读”课程两翼,构建起三维立体的“耕读”融合课程体系,打造了由“农业劳动”“家务劳动”“耕读融合”三类课程组成的“耕读”课程群,并将课程由课内延伸至课外,从校园拓展至生活,将多学科有机融合起来。
1.农业劳动课程
学校利用地域优势,指导学生参与基本的农业劳动,积累农业生产经验,以此培养学生的劳动精神。学校结合春耕、夏灌、秋收、冬藏的基本耕作规律以及本地普遍种植的农作物特点,带领学生春季播种玉米、花生等,夏季参加割麦、插秧劳动,秋季帮助家人收割玉米、稻谷,刨挖花生、甘薯,播种冬小麦,冬季参加油菜移栽劳动。这些劳动实践不仅让学生形成了“劳动光荣”的观念,还培养了学生主动承担家庭责任的担当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比如,处暑前后正是暑假的最后几天,学校所处区域正值玉米、花生、水稻陆续收获时期,家家户户忙得不可开交,既要收割,又要采摘,还要晾晒。为此,学校设计了“秋收互助找伙伴”课程,号召各村学生组成农忙互助组,鼓励学生互相帮忙,不但提高了劳动效率,还培养了学生互帮互助的精神。
2.家务劳动课程
家务劳动课程是让学生在自家小院内进行果蔬栽种与管理、参与日常家务劳动等课程。
自给自足、自力更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标志,庭院经济是农耕社会的一大特色,农家子弟绝不能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是农耕社会人们的共识。基于这些认知,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家务劳动,要求学生利用从学校学到的嫁接、扦插、移栽、剪枝、灭虫等技术在自家小院里种植、管理果蔬。通过学校的引导和学生的实践,学生基本掌握了果蔬种植技能,对“清明前后,栽瓜点豆”“头伏萝卜二伏菜”“七月半种早蒜,八月中种大葱”“立冬快拔菜,不拔受霜害”“黄瓜爱水,丝瓜爱藤”“浅种蒜,深栽葱”“萝卜是根,种植要深”等种植技巧已经耳熟能详。
在家务劳动方面,学校依据学情,将家务劳动的重点放在食物制作上。家务劳动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必须掌握包饺子、炒花饭、包粽子、煮米粥、包汤圆等10种基本的食物制作方法,另外,课程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要学会制作一道新菜,如糖醋排骨、拔丝苹果、水果拼盘等。
3.“耕读”融合课程
学校打造的“耕读”融合课程是一门围绕“耕”“读”且向自然科学、文化艺术、健体养生等方面延伸的跨学科融合课程。比如,为了让学生理解二十四节气中的“二分”“二至”,学校通过春分竖蛋、立竿测影等活动引导学生直观感受其科学依据;在放寒假前,各班语文教师、书法教师组织学生学习春联知识、毛笔书写知识,指导他们根据社会发展情况(如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等)编写春联,以此弘扬对联文化和书法艺术,激发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情,增强文化自信。在端午节到来前,学校举办“屈原精神,以粽寄情”活动,内容包括诵读《离骚》、端午诗抄、插艾原理探究、《屈原》课本剧表演、包粽子比赛等,学生在活动中不仅巩固了课堂所学的语文知识、科学知识,而且增加了健康养生知识,提高了审美素养。
三、基于多元理论的课程评价
有效的评价机制是“耕读”课程可持续推进的有力保障。在实施“耕读”课程的过程中,学校遵循主体性、科学性、发展性原则,从学校、家庭、自我三个维度实施多元评价,将评价学生“是什么样的人”转变为引领学生“成为怎样的人”。
一是强化学校评价。学校结合校情设计了“耕读小达人”评价系统,在学生间横向比较的同时,增加一个纵向的自我比较维度。横向比较从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入手,通过争章晋级的方式推进过程性评价,每个方面分A、B、C三个等次,五个方面俱为A,则为“五星小达人”,某个方面或某些方面有欠缺,则依次为“四星小达人”“三星小达人”等,每学期评价一次。
二是注重家庭评价。家庭是“耕读”课程评价的另一个主体。“家庭劳动记录表”是家长根据学生在家劳动表现对学生进行量化评价的表格,“读经典之整本书阅读表”是评价学生阅读质量的标准。家长重点关注学生的纵向发展即个人进步,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避免与“邻家的孩子”作比较,从而助推学生躬耕力行、知行合一。
三是引导自我评价。学生结合“耕读”课程的落实情况,对照“家庭劳动记录表”“读经典之整本书阅读表”进行自我评价,以此作为学校评价、家庭评价的补充。
(作者单位:襄阳市襄城区新集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