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磊 刘钊 贾萌
[摘 要]课程思政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本文以交通运输专业核心课程交通运输工程学为例,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分析课程思政引入专业课程教学的途径,实施“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法为主,多样化地创造课程思政元素的映射方法,为同类型工科专业课以育人为导向、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课程思政;交通运输工程学;教学设计;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23)09-0107-04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是南京工程学院面向交通运输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1]。该课程旨在使学生全面了解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内容及其发展趋势,掌握交通运输体系中不同运输方式的固定设施、移动设施以及运输组织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从事交通运输系统的实际运营管理工作、进行运输组织现代化的科学研究打下理论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通思维,树立交通意识,引领学生共享交通人文精神、交通科技和交通理念。探索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法,对交通运输专业课程贯彻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全面落实课程思政建设目标具有广泛的适用意义[2-3]。
一、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思政的总体教学设计
(一)课程思政教学的目标
以南京工程学院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定位为依托,充分融合服务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的专业培养特色和学生职业能力发展要求,结合该课程的人才培养目标,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念,构建知识目标和育人目标相统一的课程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思政目标是契合交通运输行业快速发展需求,通过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实现育人与育才相统一,培养学生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着力传承交通运输行业的当代工匠精神和科学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使之成为具有使命担当和具备扎实的交通运输专业知识、创新意识、科学素养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者。
(二)课程思政教学的内容设计
通过分析该课程的知识内容与其中蕴含的思政育人素材的关系,深入研究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形成思政映射点与融入点;构思满足思政教学的多样化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让学生有获得感。该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设计如表1所示。
二、课程内容与思政元素映射融入的教学实施案例
课程思政案例设计是在深入分析课程知识与思政元素的关系后,充分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手段。以该课程第4章第1节铁路运输概述为例,具体说明课程思政的融入方法。该节围绕世界和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两个核心知识点,分别设计了思政教学映射的实例(如图1、图2所示)。
上述2个教学案例都是从关键知识点引出思政切入点,进一步提炼思政元素,实施思政教学。根据历史发展脉络,结合“美国中央太平洋铁路”“百年京张”两个典型铁路案例,展示世界和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历程[4-5];引导学生通过横向和纵向两个维度,分别比较我国与其他国家铁路运输发展的历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历程,感受我国铁路发展的沧桑巨变和巨大成就;结合国家交通强国战略,展望铁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展示我国铁路中长期发展目标和前沿技术动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的学习定位和目标、未来的发展规划。
三、“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实施与教学反思
(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为了更好地实现思政教学目标,该课程在教学设计上改变了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的传统模式,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课堂教学向前后两端延伸教学链,扩展至课前、课中和课后。以铁路运输概述章节的教学为例,具体实施如表2所示。
该节课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教学视频等形式融入思政教育,激发学生对我国铁路运输发展历史和前沿科学技术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我国铁路运输发展的目标和趋势[6],达成专业知识教学和思政教学目标的统一。
(二)教学反思
课程思政应注重理论联系实践,寓价值引导于知识传授,寓思政教育于工程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结合时事案例,不断挖掘思政元素,像盐溶于水一样,“润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学的全过程。课程思政教学在内容上必须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目标要求,了解新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科技的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该课程通过适当的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将专业教学目标和课程德育目标相结合,在知识传授中融入价值引领,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对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四、结论
交通运输工程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内涵,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是幫助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该课程知识内容与思政育人素材的关系,对交通运输工程学思政教学内容进行了总结设计,并以铁路运输概述章节教学为例,实施“线上+线下”课程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法为主体,多样化地创造课程思政元素的映射方法,对同类型工科专业课以育人为导向、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参 考 文 献 ]
[1] 于英.交通运输工程学[M].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
[2] 孙建平,朱东岳,王建国.浅析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融入贯通的途径[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8.
[3] 郑树彬,户国.城市轨道交通类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20(9):36-37.
[4] 苏志加.世界铁路的“中国化”和中国铁路的“世界化”[J].综合运输,2020,42(10):6-9.
[5] 傅志寰,刘忠民,李子明.中国铁路百年发展与创新[J].中国铁路,2021(7):1-7.
[6] 谢毅,寇峻瑜,姜梅,等.中国铁路发展概况与技术展望[J].高速铁路技术,2020,11(1):11-16.
[责任编辑:黄紧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