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铁英,张豪永
(东北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大思政课”是关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及学生人生“拔节孕穗期”的关键大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1]。这意味着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要开好、讲好、学好“大思政课”,要在认清“大思政课”本质的前提下摒弃老一套“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更不能捧着书本和教义“干巴巴地讲”,应该将“大思政课”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不断深挖“大思政课”育人育才的重要价值,并通过多种方式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目前,我国“大思政课”有关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经过了一段较长的时间,善用“大思政课”在全国范围内已形成浓厚氛围。新时代善用“大思政课”、建设“大思政课”要建立在对“大思政课”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深挖其价值意蕴,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大思政课”建设思路。总之,“大思政课”建设是一项基础性、长期性、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必须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中汲取精神力量,正确把握“大思政课”的鲜明政治立场和育人根本任务,在“大思政课”润物细无声的培养中将学生打造成为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的时代新人。
家长在实施助教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一定的指导原则进行指导,把教育理念贯穿于指导过程中,并能根据出现的问题及时提供帮助和调整,既不要严管高控,也不能放任自流。应针对家长的具体情况采用相应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实效性和科学性。
“大思政课”要在“大”上做文章,是指在我国现有思政课基础上,立足于新时代背景之下,“从大历史、大时代、大理论三重视角进一步推进构建跨越五千年历史、胸怀‘两个大局’、多角度论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思政课新体系”[2]。“大思政课”克服了传统思政课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具备时间的广度、时代的跨度、理论的深度,成为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大课、激励学生建设伟业的时代大课、运用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的理论大课。
最后桩身混凝土浇筑之前需要固定钢筋笼,而钢筋笼的制作和安装以及主筋接头需要错开50%,每隔1.5 m需要用点焊来固定螺旋箍筋和主筋。同时以2 m为间隔增设加劲箍。如果钢筋笼的长度在15 m以上,则需要分段制作。钢筋笼吊装就位后要及时焊接,将钢筋笼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和标高处。
1.“大思政课”是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大课。“大思政课”不仅仅是指空间维度上将思政课堂与社会课堂相结合的“大”[3],更是时间维度上向前弘扬中华民族五千年悠久历史,向后发扬党史、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大”。我国古代虽然并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自古以来国家就存在着各种形式的政治、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活动,经过千年的历史沉淀使其成为了一堂历史大课。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千年凝成的智慧结晶为我国思政课建设提供了力量源泉;新中国的兴盛发达仅用七十余年,这样辉煌的历史也为思政课提供了震撼人心的前进力量,使之成为增强学生家国情怀的历史大课。一方面,“大思政课”是加强学习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历经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文化的历史大课。“大思政课”作为教育工作的组成部分,必然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宣扬和传播中华民族历史,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五千年历史中挖掘有利于塑造良好社会风气、规范人们言行举止、引导社会稳定发展的优秀传统,并通过教师的授课、社会的互动、学生的吸收将其继承、发扬,以培育学生良好品质。另一方面,“大思政课”还是重点抓“四史教育”的历史大课。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当代学生的新思想、新理念上的作用,强调要唤醒当代学生的使命与担当。宣扬战争年代中有志之士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的大无畏精神;“利用好党的红色故事、红色资源、红色基因,发扬其高贵品质和无私精神”[4];讲好中华民族从一穷二白到硕果累累的转变故事,弘扬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等优秀品质。让后辈们追忆这些艰苦岁月和奋斗往事,成为增强家国情怀的珍贵记忆,成为其不能忘怀的历史大课。
1.巩固学科理论基础,以大道理激发“大思政课”思辨力。理论知识教育是思政课的教学核心,揭示了思政课运作规律和内在本质。长期以来,我国思政课教学将马克思主义学科理论简单化、空洞化、模板化,致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不透彻、不充分、不完整,因而学生思辨力弱化。这就要求讲好“大思政课”必须巩固学科理论基础,讲清马克思主义的大道理,激发活跃的思辨力。其一,要求教师提高政治素养、结合自身经验进行授课。大学时期正处于学习上的发展期,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对“大思政课”理论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老师站在政治高度,结合自身丰富的社会经验,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剖析,言传身教地讲透理论,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其二,要求教师明确授课内容是否能够引起学生兴趣、授课内容是否全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历史上许多成功事例皆是出于对兴趣与爱好的坚持。“大思政课”教学同理,繁杂的理论知识离开了学习兴趣,学生则无法对马克思主义做到融会贯通、学以致用;思辨力的运作离不开对理论的深刻分析,教师对所授课内容准备充分、分析透彻,也有助于学生接受大道理、养成理论思维。其三,要求用最新的教材、最通俗易懂的授课方式。马克思主义虽然已经是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但后人对其内容的理解与运用在不同阶段有着不同的新产物,这就要求“大思政课”教师授课时要运用最新的理论成果进行讲解和传播;理论知识丰富且复杂,加之与时代相结合加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以简单化、明白易晓的授课方式进行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对理论的理解,激发“大思政课”的思辨能力。
阿姨如果没有长期的规划和考虑,就很难踏实、认真地进行学习和自我完善,引导阿姨做好职业设计和规划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国内国外“两个大局”,从更高层面对思政教育做出更深层次的论述,新时代也赋予了“大思政课”更为深远的价值意蕴。对当代学生而言,“大思政课”有着明确价值取向、筑牢信念之基、激发内生动力的重要价值。
3.为增强“四个意识”激发内生动力。“‘大思政课’不仅是一门理论性课程,更是一门政治性课程,理解其价值意蕴还需要从政治角度入手”[9]。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政治要强”的要求,表明“大思政课”要立足于政治高度来观察、分析问题,以政治清醒来解决和处理思想政治理论问题。纵观我国百年党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均注重思政教育工作,每一门思政课都是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结合我国实际国情以及长期以来的社会实践经验而设立的[10],是历史性和实践性的统一,是“大思政课”政治性的重要体现。因而,“大思政课”政治性不能“没有生命、干巴巴的”,应以时代为题材,将党的基本理论、路线和方针贯穿于“大思政课”教育之中,坚持与时代发展潮流相结合,把思政教育与其他各项工作有机结合,发挥思政课作为培育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压舱石”作用。做到立足新时代,提高学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教师座谈会以来,“大思政课”建设氛围在全国愈发浓厚。对此,新时代对“大思政课”建设也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要想建设好“大思政课”应不断优化建设路径,教师以大道理激发“大思政课”思辨力;教学内容以大历史培育“大思政课”自信力;同时注重以大环境铸就“大思政课”引领力;还要整合多方资源以提升“大思政课”影响力。
1.为谨记“国之大者”明确价值取向。培育好时代新人要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明确价值取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强调要做到胸怀“国之大者”,理解“大思政课”的价值意蕴首先要立足于“国之大者”的战略高度。因此,“大思政课”有着为谨记“国之大者”明确价值取向的重要意义。一方面,“大思政课”通过思政教学与社会实践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脱离实际的理论是空洞的理论,长期以来,我国思政课仅停留在课堂上的理论知识,学生无法具体感知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现状、公共事务服务意义,无法深刻体会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决心。由此,“大思政课”要求不仅要体会到“学生”这一特定身份,也应体会到其在社会上的其他身份,有利于培养其社会责任感和承担义务的意识。另一方面,“大思政课”立足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立足我国发展新阶段。从大局出发,培养学生参加现代化建设的责任和意识,培养其将报效祖国、为人民服务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主导方向。由此,“大思政课”使学生能够成长为习近平总书记和人民所期望的有大局观、自觉讲政治、能够强化责任担当、学会居安思危的“国之大者”。
3.“大思政课”是运用先进思想武装学生头脑的理论大课。“大思政课”还指理论之“大”,强调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简单来说,培育当代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系统阐明“大思政课”如何通过一系列理论成果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完成“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目标和任务。一方面,“大思政课”这堂理论大课积极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新的历史阶段,我国思政课的科学理论体系没有变,核心要求是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愈加激烈且复杂的形势下,通过“大思政课”用实力宣扬、讲透马克思主义,讲好马克思中国化的故事,拓展学生视野至关重要。另一方面,“大思政课”这堂理论大课注重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清中国共产党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领导人民斗争“从翻身做主到国富民强的故事,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用理论武装学生头脑,达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目的”[6]。教育引导学生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觉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立志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为祖国大好河山和人民幸福生活奉献终身。凡此种种,皆表明了“大思政课”是一堂武装学生头脑的理论大课。
2.为树立“四个自信”筑牢信念之基。“大思政课”集齐众多先进思想与理论为一体,“有助于学生深入了解与掌握‘大思政课’发展的内在逻辑,这是其他学科所没有的独特之处与突出优势”[7]。因此,“大思政课”为学生树立“四个自信”筑牢信念之基增添了底气和信心。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发展阶段提出“两个结合”,这表明“大思政课”要深入研究这一重大理论命题,站在建党百年历史关键节点、“两个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价值,深刻总结改革开放四十余年的实践经验,自觉将能够帮助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的元素融入“大思政课”中,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气所在。另一方面,“大思政课”不仅讲理论上的大道理,还要摆出中国崛起的不争事实,助推我国构建自己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这些都表明“大思政课”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深入研究,更需要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相关联的思政教育。“深刻分析四个自信的内在逻辑、详尽阐释其价值,是教育引导学生坚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必胜的决心和信心所在”[8]。因此,“大思政课”有利于帮助学生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学习与实践中筑牢信念之基。
2.“大思政课”是激励学生建设伟业的时代大课。“大思政课”也指育人格局之“大”,立足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更立足于我国“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总的来说,就是要立足于新时代‘两个大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5]。“大思政课”在这两个大局中,顺应时代要求,成为把握时代发展脉搏、激励学生勇立潮头,建设伟大复兴事业的时代大课。一方面,“大思政课”是直面新时代中国乃至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发展过程中的矛盾与弊端问题的时代大课。要解释清楚存在的矛盾与弊端问题,应以“大时代”“大成就”“大道理”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辩证看待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激励其辩证看待事物发展规律,将存在的“危”转化为“机”,将压力转化为动力。以此激发学生对我国社会发展充满信心,对未来道路充满憧憬,做好迎接未来建设伟大事业道路上艰苦和复杂的准备。另一方面,“大思政课”是结合当代学生时代重任的时代大课。在国际形势瞬息万变的今天,在万物处于高速更新的时代中,学生需要有正确引导方能应对自如,这时“大思政课”在关键时刻对学生的引导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进入新时代,时代重任与时代担当意识的传承都离不开“大思政课”对学生的教育与引导。引导学生自觉将个人小我融入家国大我中,将青春和力量齐聚、深植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中,自觉承担起建设伟大复兴事业的时代重任,以此凸显出“大思政课”的大格局和时代特性。
傣锦的纹样种类繁多,根据表现对象(即原型依据)主要可分为三类:一是表现自然物类的象生形纹样,包括植物纹样(如刺花、芭蕉花、八角花等)、动物纹样(如象脚纹、孔雀纹、蚯蚓纹等)、天体纹样(常见的有日纹、月纹、星纹等);二是表现傣族的生产、生活及其宗教信仰的纹样,如绕线板纹、梭子纹、奘房、佛塔、净水瓶等;三是装饰纹,即指那些纯粹从装饰效果出发设计的,无特定意义的点、线、块、格、圆、角构成的符纹图形及其变化的图形,如齿纹、弯串纹、团纹、连接纹、角纹、线格纹等。
2.扎根中华智慧土壤,以大历史培育“大思政课”自信力。“大思政课”教学内容涉猎极为广泛,是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结合。作为一门课程必须要以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作为支撑。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悠久,深厚的历史底蕴在新时代滋养了思政课的思想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在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能否继续交出优异答卷,关键在于有没有坚定的历史自信。这就要求讲好“大思政课”要扎根中华智慧土壤,以五千年的历史滋养文化自信,培育“大思政课”的自信力。其一,扎根中华智慧土壤,以五千年的历史滋养文化自信,要求既要结合历史又要关照现实。通过历史与现实的融合触类旁通,用活教学素材把“大思政课”讲得深刻而透彻、温柔且有力量。让历史英雄事迹、现代抗疫模范进入课堂,用厚重的历史、贴切的现实生活把“大思政课”讲到学生心坎里,彰显历史自信、文化自信、道路自信、中国自信。其二,以历史自信培育“大思政课”的自信力,要求既要尊重原有历史又要在把握历史主动中创造新历史。充分发挥历史在思政教育中的清醒剂作用,深挖思政教育与历史文化的耦合之处,在教育引导学生尊重历史、敬畏历史的同时为其树立信心,推动其更加勇往直前,在新时代创造出属于自己、属于后来人的新历史。其三,以文化自信、历史自信培育“大思政课”的自信力,要求既要讲好历史故事又要讲透“四史”。让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历史演变过程,深入了解国家发展历程,加深对历史、对国家、对人民的感情,在对优秀传统文化和国家历史的学习与思考中厚植人民情怀。总之,要通过悠久的历史潜移默化地讲清楚中华文化为什么“兴”、中华文明为什么“行”的问题,提高“大思政课”自信力。
3.结合社会发展问题,以大环境铸就“大思政课”引领力。理论是实践的先导,实践是理论的来源,任何理论知识最后都要回归于生活实践来加以印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理论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