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吕超
摘 要 小寓言蕴涵大道理,《庖丁解牛》以其形象的画面和深刻的哲思展示了《庄子.养生主》独特的风格。文章把道理蕴含到故事的叙述中,在对话中揭示文章内容。行文从故事到哲理、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表及里,严密的逻辑,丰富的道理,让文章的意蕴更加深邃。
关键词 寓言故事 变通性 质量互变
作为道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庄子汪洋恣肆的行文和巧用寓言故事创造了绮幻的庄子文学世界。庄子以文学为媒介把自己的哲学思想融入其中。因此,品读《庄子》除了感受纵横恣肆的语言风格,还能受到哲学思想的启迪。《庖丁解牛》选自《庄子·养生主》,是一篇以事寓理的寓言,作者是想说明养生之道,借此揭示做人做事要顺应自然规律的道理。仔细研读文本,文章蕴涵的哲学意蕴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具体问题具体对待的变通性
联系和发展是哲学的基本范畴,世间万物之间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关联。不过,因为时空运动性的客观存在,由此带来的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是显性可视的,有的是内隐不能看见的。由之,在认识和了解事物时,既不能就事论事,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也不能用静止不变的眼光看问题。而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时,就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这样,才会少走弯路。庖丁在解牛时能够呈现舞蹈之美——“合于《桑林》之舞”,又充满旋律之美——“乃中《经首》之会”,正是以客观理性的思维审视牛,具体的牛具体对待,所以才做到“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从而渲染出庖丁解牛的自然、和谐、优美,充满了艺术气息。
普遍性和特殊性是哲学重要的范畴,表现在各种事物之中。其中,普遍性是共性的,特殊性是个性的,而且两者相互融合、相互影响。要准确全面地认识和了解事物、解决问题,既要掌握共性,又要了解特殊性。只有抓住共性,慎重对待个性,才能达成所愿。很显然,庖丁在解牛时,之所以能够给人带来感官的享受,就是因为他在了解牛的共性肌理特性的情况下,谨慎处理个性问题。宏观上说,牛的身体肌理和结构是相同的。但是,总体相同并不意味着所有的都一样,也有特殊的个案。如果始终以共性固化的思维看牛,完全依靠经验解牛,肯定会发生意外。正是深谙此理,所以庖丁在解牛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正是在“得解牛之道”后遇到难解的地方依然谨慎小心,才会收获“踌躇满志”的成就感。不懂得以发展的思维对待事物、分析问题,不知道事物共性中含有个性,并根据具体事物进行调整,很难做到“解数千牛,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二、质量互变,从族庖迈向工匠
质量互变是哲学三大规律之一,当数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事物的性质就可能发生改变。而就质变的本义而言,总体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既然是普遍性的规律,质量互变存在于宇宙间的各种事物中,要么是同体之内,要么是异体之间;要么是显性的,要么是隐性的。正是形式多样,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既然该规律存在于各种事物之中,所以认识事物、改造事物时,既要科学理性地认识和对待量的变化,还要重视量的积累。很显然,《庖丁解牛》中的丁姓厨师正是懂得这个道理,在平时的实践中重视量的积累——“解千牛”,最终从族庖蜕变成解牛时达到目无全牛、游刃有余的庖界工匠。
从行文内容看,庖丁的成长和蜕变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了漫长的积累过程。“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三句话概括了庖丁从普通厨师到庖之工匠的成长过程,也形象地诠释了庖丁解牛的三个境界:从开始的“无非全牛”,到三年后的“不见全牛”,再到“方今之时”的“不以目视而以神遇”,“神行而官止”。随着时间的推移,实践次数的增加,解牛数量的积累,待解的牛在大脑中的形象也不断发生改变。正是对牛生理上的天然结构、筋骨相连的间隙、骨节之间的窍穴都了如指掌,解牛之刀才“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很显然,庖丁之所以能够做到游刃有余,技艺如此高妙,源于他多年的积累和反复的训练。庖丁成长的过程,经历了“族庖月更刀”和“良庖岁更刀”的过程。从初始 “折也”“割也”的以形解牛到后来的“依乎天理的批大郤,导大窾”的以神解牛,除了时间的保障,更是次数的积累——反复地训练,最终完成了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庖丁解牛技艺的娴熟,表象上看是技术性的,其实从本源上追溯,更是凭借“依乎天理”的道。就层次性而言,“道”高于“技”,“技” 从属于“道”,“道”是高层次的境界,但这并非意味着对“道”的认识和觉解天生就具备的,而是建立在“技”不断积累的基础上。而两者要同向发展,“技”必须合乎“道”,技艺才会纯精。也就是说,“技”只有沿着“道”的正向积累,才能真正抵达“道”的高度。当然,通物了事物之道,还应该遵循“道” 理,这样解决问题才不会走弯路。
三、实践出真知,由解牛到养生
任何一种真知灼见的产生一般都经历从假设到检验,经过反复实践,最终形成的过程。庖丁解牛从“技”到“道”的升华也是如此。“解”是动作,是实践;“刀”是工具,是用以实践的工具。从庖丁职业成长的过程看,其对牛肌理本质的认识是经过反复的实践完成的。从业之初,对庖丁来说,眼前站立的牛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全牛;经过一段时间实践之后,慢慢熟悉了牛的间架结构和血脉肌理,再次面对牛时,眼里所见已经不是具象的牛,而变成了“大郤、大窾”;追求无止境,解牛之技本已纯熟有余。但是经过反复实践总结,再次解牛时,已经不需要用双眼注视,而是“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能够达到如此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建立在“解数千牛”的基础之上的。
庖丁解牛神技的练就,得益于其反复的训练实践。当然,要做到游刃有余,且“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遵循“天理”至关重要。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时,只有从事物自身的规律出发由浅入深地展开,才会少去很多麻烦。庖丁在解牛时,“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血腥的解剖變成一种艺术的表演,如果不是严格按照规律操作,很难实现;“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的视听盛宴,不经过不厌其烦地实践也不可能达到。解牛如此,其他事情亦然。文惠君从庖丁解牛的过程中获得养生的启示。从生命个体的角度看,生与死是自然的规律,没有谁能够置身事外。从出生到死亡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
一篇蕴涵丰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庖丁解牛》以形象的解牛故事为蓝本,通过具体事件和人物对话,把道理蕴含其间。庖丁从族庖成长为游刃有余的以“神遇”解牛的庖界工匠,除了自身的刻苦训练,就是对规律的认识和遵守。而对文本中包含哲理的认识和理解,是以具体内容的解读为抓手,从故事到哲理、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表及里。而这一过程,离不开复杂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