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文本“生成密码”的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设计

2023-08-18 20:18郦泺静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习任务群

郦泺静

【关键词】生成密码;文学文本;学习任务群

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中设置的六个学习任务群之一。关于文学阅读,孙绍振教授在《文学文本解读学》一书中提出:“对于文学来说,文本生成以后,其生成机制,其艺术奥秘便蜕化为隐性的、潜在的密码。从隐秘的生成过程中去探寻艺术的奥秘,是进入有效解读之门。”[1]显然,进行文学阅读,就要进入文本深层,把握文本的“生成密码”,解读文本“创作”的过程,以真正领悟文本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因此,可从创作论角度解读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再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本文以四年级下册《白鹅》为例,作具体说明。

一、综合作者创作信息,解读文本“生成密码”

文学文本,是由意象、意脉和形式组成的立体结构。解读文学文本,可以采用还原法,将读者身份转化为作者身份,想象作者创作过程中“为什么这样写而不那样写”[2],以此解读文本“生成密码”。在把握文本意象的基础上,触摸潜隐的意脉和形式,综合作者创作信息,对《白鹅》可作如下解读。

《白鹅》又名《沙坪小屋的鹅》,写于1946 年夏。时值山城风雨,丰子恺所住自建的“沙坪小屋”简陋,周遭环境荒凉,生活岑寂,亲友罕至,幸有一只旧友所赠的白鹅。它点缀着空空的庭院,润色着乏味日常,成为作者心灵的慰藉和精神的寄托。在离开这让人“如弃敝屣”的旧屋时,作者的心境是雀跃的,唯一不舍的是白鹅。写下此文,“就好比为一个永诀的朋友立传,写照”。

从作者创作的角度看,丰子恺先生以童心感受事物的本真状态。他写《白鹅》,不是简单地状物,而是把白鹅当作可敬、可爱又有点可笑的朋友来言说的,并用“高傲”这一拟人化的词语来彰显白鹅的形象,创造出了文本独有的意象。

不少教师解读《白鹅》,往往直接贴上“明贬实褒”的标签,致使作者的匠心失去张力。从作者创作的视角来分析文本,探寻作者情感发展变化的线索,可以梳理出文本潜在的意脉。

文本意脉可从两个方面来梳理。首先,对鹅称呼的变化:“白鹅”“雪白的‘大鸟”“高傲的动物”“ 鹅”“ 我们的鹅”“ 鹅老爷”“ 我们这位鹅老爷”,可以看出作者对鹅由喜爱到亲密的情感变化。其次,对待鹅的细节:初见鹅“抱着”回家时的喜爱;验证鹅“也能看守门户”时的赞赏;说鹅看见人走来,有时“竟伸过颈子来咬你一口”的嗔怪;为了让鹅吃饱饭,自己心甘情愿地像堂倌一样侍候它。点点滴滴,喜爱之情不断加深,形成了一条贯穿全文的隐藏在显性意象背后的情感发展脉络,让文本看似独立的几个方面有了联系。一只看似“高傲”,实则率真、刚正不阿的白鹅形象跃然纸上。

丰子恺被誉为“中国漫画之父”。在散文的创作实践中,他常常以漫画家的眼光来观察生活,以漫画家的笔调来反映生活。因此,“他的散文除具有散文的特点外,也渗入了画的元素,营造出了特有的‘ 画境”[3]。比如鹅“ 步调从容”“大模大样”“像净角出场”的风范,狗“躲在篱边窥伺”“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的表现,都带有一种漫画的喜感。作者这种夸张写意、活泼灵动、诙谐幽默的文学创作风格,赋予了《白鹅》独特的文学意味。

丰子恺曾师从李叔同先生学习音乐,他的文字似乎也具有音乐的节奏感。比如,文本以白鹅的“高傲”为主旋律,采用典型的总分结构,详略结合的行文节奏,富有韵律;又如文中多用四字词语,读起来具有明快的节奏感。

二、立足学习任务群,提炼文本教学价值

《白鹅》一文所在单元的语文要素为“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和“写自己喜欢的动物,试着写出特点”。本单元共编排了三篇课文,《白鹅》之前是老舍的《猫》和《母鸡》。从教学内容来看,本单元可纳入“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该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感受文学语言和形象的独特魅力,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欣赏和评价语言文字作品,提高审美品位”“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4]立足任务群要求,结合单元语文要素和《白鹅》的文本解读,本课可提炼出以下教学价值。

1. 借助生动意象,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

对于白鹅,尤其城市的孩子,还是比较陌生的。学生在学习古诗《咏鹅》时对鹅的外在形象有感受,在学习课文《牛和鹅》时对鹅欺软怕硬的形象也有记忆。相比而言,丰子恺先生笔下“高傲”、架子十足、率真自信、坚守本心的白鹅形象更独特。比较本单元三篇课文中的动物形象,猫、母鸡、白鹅等,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在作家的笔下却显示出独特的个性。老舍先生笔下的猫古怪又可爱;母鸡由令人讨厌到不再讨厌,形象富有变化;白鹅的性格特征是“ 高傲”,无论是叫声、步态还是吃相,始终如一,令人忍俊不禁,印象深刻。因此,学习《白鹅》一课,可以让学生积累、丰富新的文学阅读审美经验,获得个性化的审美体验。

2. 品味文本意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文学作品往往表达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对于白鹅,丰子恺先生在文章初始就一锤定音:“好一个高傲的动物!”但在徐徐展开的描述中,读者可以看到白鹅“傲慢”背后的憨态可掬、自信昂扬,“狂妄”背后的独立自省、清高蔑俗,“架子十足”背后的坚守自我、傲骨不屈。作者正是在这样客观的描述中展现出自己对白鹅的喜爱。学习本课,学生要“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就需要走近作者,在将丰富多面的白鹅形象层层剥开的同時,去触摸、梳理文字背后潜藏的作者情感发展脉络,体会文本明贬暗褒、欲扬先抑写作手法的艺术张力,从而对文学作品形成新的认知,提高阅读文学作品的审美品位和能力。

3. 领悟独特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创意表达

作家凭借敏锐的审美感受力和独特的创作个性,展现出其创作风格。教学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学习作家表达情感的方法,体会其个性化语言的精妙之处,为本单元习作《我的动物朋友》的创意表达积累经验。

第一,学习文本的行文结构。文本用“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和“鹅的高傲,更体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两句话,整体勾勒出鹅的高傲形象;接下来每一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呼应“高傲”,并详写“吃相”部分。行文结构清晰流畅,是学生学习篇章结构的典范。

第二,学习漫画散文中的对比、反语等修辞手法。本文运用了对比、反语的修辞手法,把白鹅“高傲”的形象凸显了出来,体现的是漫画式的幽默。如写叫声,与狗的狂吠对比;写步态,与鸭的局促作比;写吃相,用“鹅老爷”“傲慢”“架子十足”等看似貶义的词语来表现白鹅率真质朴、憨态可掬的个性。

第三,学习节奏明快的语言表达。本文语言具有漫画式的幽默诙谐,且多用四字词语,节奏明快。如“左顾右盼”“厉声呵斥”“大模大样”“从容不迫”等词语,看似信手拈来,却是恰到好处,读来如同音乐般富有节奏美。

三、创设学习情境,设计读写任务活动

基于上述解读与定位,教师在教学时需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口,创设学习情境,融合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活动,以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形成。本课的教学,可以“可爱的动物朋友”为主题,在“评选动物班宝”的单元学习大情境下,创设“‘明星发布会,寻得表达密码”这一学习任务情境,围绕“架子十足的鹅老爷”展开教学,让学生走近作者,渐而化身为作者,“以作者的身份与作品对话”“把作品还原到创作过程中去”。[5]在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学生不断获得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新经验。具体学习任务如下:

单元学习大情境:评选动物班宝

学习任务一:“班宝”海选,熟悉了解动物(1 课时,初写习作)

学习任务二:“选手”登场,初识动物特点(1课时)

学习任务三:“明星”发布会,寻得表达密码(6课时)

(品读语言、比较语言、欣赏语言,多次修改习作与评价)

子任务一:古怪可爱的猫公主

子任务二:勇敢慈爱的鸡妈妈

子任务三:架子十足的鹅老爷

学习任务四:“班宝”推荐会,交流展示佳作(2课时,展示习作)

笔者结合前三个任务,具体设计了以下学习活动。

1. 学习任务一:了解创作初衷,厘清文章内容

这一学习任务,重在引导学生了解丰子恺以及《白鹅》的创作背景,初读整体感知白鹅的高傲形象,并整合资料和课文信息,将个体感知准确地表达出来。

学习活动一:简介背景,引出任务。借助学生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介绍丰子恺。由丰子恺《护生画集》及课本中的白鹅插图了解本文的创作背景:丰子恺先生因迁居,不得不送出心爱的白鹅。在此基础上走近丰子恺,走进《白鹅》。

学习活动二:通读全文,找关键词。《白鹅》是围绕一个词语来写的,请学生通读全文,找到“高傲”这个词,明白课文开篇即点题。

学习活动三:再读全文,厘清内容。再次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能体现白鹅高傲的词语。在反复读这些词语的基础上,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白鹅的高傲的,抓住第二自然段这一过渡段,快速捕捉到课文从“叫声、步态、吃相”三个方面来介绍白鹅的“高傲”。

2. 学习任务二:揣摩真实情感,发现写作方法

学生只有真正潜心阅读文本,才能实现对文本意脉的梳理和表达形式的感悟。针对这一学习任务,教师可以借助以下学习活动,引导学生从作者创作的角度阅读文本,发现文本表达的秘妙,感受作者独特的表达风格,获得审美经验,提升审美品位。

学习活动一:聚焦“叫声”,发现表达秘妙之“移情”。阅读第三自然段,学生很容易就能找到描写白鹅叫声的词,即“严肃郑重、厉声呵斥”。作者似乎很讨厌白鹅。然而,正是因为白鹅有这样的叫声,才能像狗一样看守门户。作者为什么把白鹅当成狗来写?细细品味,可以领悟到作者是巧妙地把读者对狗的好感转移到了白鹅的身上。

表面上看,作者是在贬低白鹅,用狗来类比,反而写出了白鹅的勇敢忠诚,悄然地把读者对白鹅的情感由讨厌转化为喜爱。这种高超的写法叫作“移情”。

学习活动二:聚焦“步态”,发现表达秘妙之“比喻”。有了上面的学习,学生自然就会思考:作者写白鹅的步态时,又是怎么实现由讨厌到喜欢这种情感转化的呢?与鸭子的对比,仅仅是外形的描写,是为了写出白鹅高傲的步态。关键是作者所用的这个比喻,表面上是在贬低白鹅高傲,但把白鹅比作净角,实则在说白鹅正义凛然。连人来了也不怕,就不再是一种高傲,而是一种不畏强权精神的象征。作者进一步悄然加深了对白鹅的喜爱。这便是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秘妙。

学习活动三:聚焦“吃相”,发现表达秘妙之“反衬”。至此,探求作者是怎么做到让读者移情的,成为学生探究的兴趣点。作者说“鹅的吃饭,常常使我们发笑”,作者笑的是什么?人遇到简单的饭食,会怎样呢?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就能体会作者正是用人的笑来反衬白鹅的艰苦朴素、不挑食、不浪费的品格。这便是“反衬”这一修辞手法的秘妙。这种写法在第六、七自然段更明显。即使狗总是窥伺、偷吃白鹅的饭,白鹅也决不改变自己吃饭的方式,以至于每次吃饭都要人“像堂倌一样侍候”,反衬出白鹅坚持自我、决不妥协的性格。联系创作背景,学生知道,在1946 年那艰苦的年代,人们正需要像白鹅一样勇敢忠诚、正义凛然、不畏强权、坚持自我、决不妥协的品格。学到这里,学生更进一步体会到,作者就是这样通过一次次移情,让读者不再讨厌白鹅了。

3. 学习任务三:尝试正话反说,对比拓展阅读

学生借助文本,感受形象,体会情感,领悟表达。众多的信息需要统整提炼,方法需要学以致用。这一学习任务,让学生将文学阅读所得清晰地表达出来,从而更深入地把握文本内涵,并在同类文本拓展阅读中建构审美图式。

学习活动一:总结共同点,知道“正话反说”。

总结三种方法的共同之处,学生会发现,它们都是表面在贬低,实则在夸白鹅。可以把这三种方法统称为“正话反说”。

学习活动二:修改习作,尝试运用反语。第一步,结合课后习题三第二小题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二步,联系生活实际举例;第三步,修改课前自己的习作,尝试用上反语这一修辞手法,体会这样表达的效果。

学习活动三:对比阅读,拓展推介。第一步,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白公鹅》,比较两位作家笔下的鹅有什么共同点,再体会两篇文章表达上的相似之处。第二步,由一篇带多篇,进行主题阅读。丰子恺写动物的散文还有不少,阅读这些文章,有利于学生整体感悟作家表达情感的方式及其独特的创作风格。

学习任务群彰显了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结构化”“学习方式大变革”两大理念。在单元整体教学设计的大趋势下,单篇课文的教学实践仍然是绕不开的基础。教师要善于借助文学文本阅读特有的规律来解读其“生成密码”,创设任务情境,设计学习活动,发挥单篇课文在落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中的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学习任务群
“学习任务群”基本课型及教学模式建构
浅论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高效教学
实验版与2017年版普高语文课标对比分析
“杜甫夔州心境”学习项目组教学研究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语文项目学习初探
植入红色基因 培育英雄情怀
基于学习任务群的高中语文教学探究
关于“学习任务群”的几点忧思与期盼
基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作文教学初探
表述与实现:从“语文课程目标”到“语文课堂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