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怡飞
摘 要: 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之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出现了新变化,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主要表现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实施建议和附录等方面。新课标在旧课标基础上有所保留,也有很大的突破,为语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活力,最明显的变化体现在学习任务群的创设上,改变了传统以单元为单位的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顺应时代发展潮流。通过新旧课标对比,把握新课标的思想和新课程的特色,为更好地实践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 新课标 旧课标 学习任务群 “三个文化”
2017年11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核心素养版)正式颁布,并将体现在2019年秋季编撰的新教材中。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十九大的顺利召开,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标不仅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而且在立德树人中发挥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1]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承担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大责任。新课标与旧课标相比,在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实施建议和附录等方面都做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与完善。本文立足于实验版课标,对2017年版课标进行详细的分析。
一、基于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的对比分析
课程性质与基本理念是课标的灵魂,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产生巨大的作用。新课标更加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课程性质更加全面
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更加详细地说明了课程性质,描述更加到位。旧课标采用两个自然段描述了课程特点及人才发展要求。新课标采用三个自然段,更加详细地描述了课程特点与人才发展要求,在旧课标基础上采用一整段分析语文课程的综合性与实践性特征。
旧课标认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新课标增加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3]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不仅要求运用语言文字,而且认识到语言文字具有信息载体功能,更明确了语言文字的重要地位。既继承了旧课标中对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发展的要求,又提出了学生应全面发展的要求,增加了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新要求。新课标对课程性质的描述更加全面、具体、清晰,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与国家大政方针,凸显了语文学科的特色。
(二)理念阐述更加新颖
旧课标的理念体现在三个方面:突出了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注重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关注学生全面个性发展;注重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新课标的理念体现在四个方面:强调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有效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本,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注重以实践为基础的语文学习方式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
新课标关于课程理念的变化主要有三个:一是在强调发挥语文课程育人功能的同时,提出了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的理念。二是新课标融入了时代精神,在强调构建有序、开放的语文课程同时,还注重语文课程的多样性和时代性。三是新课标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创造性地提出了加强语文课程实践性的重要意义,让学生学会运用语文。理念由三条变为四条,更加全面、新颖,切合时代和十九大的要求。
二、新课标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的优化
课程目标与课程结构是新课标变化最大的一部分。新课标的课程目标打破了传统的目标结构,增加了新时代有关文化自信的要求;对课程结构更是大刀阔斧地改革,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主体作用。
(一)明确课程目标
旧课标紧紧围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4]五方面展开。新课标以学科核心素养为依据,贯穿三维目标,在新提出的十二项具体目标中渗透旧课标的五个方面。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传承中华文化、理解多样文化、关注参与当代文化的目标,有利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具备在各种需要的场合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同时,在此过程中受到优秀文化的教育,形成良好的文化修养,而且鼓励学生对话语的个性化理解和表达。
(二)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的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增设选择性必修课、构建学习任务群、强调“三个文化”,更加有利于学生主动性和选择性的发挥。
1.增设选择性必修课
旧课标语文课程由选修课程和必修课程两部分组成。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2]两方面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选修課程包含五个系列:诗歌与散文、新闻与传记、小说与戏剧、文化论著研读和语言文字应用。新课标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部分组成。必修课程有7个,选择性必修课程有9个,选修课程有9个。新课标增加了选择性必修课程,在学分设置上减少必修课程的比重,增加选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的比重。这样安排更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构建学习任务群
新课标提倡整本书阅读,构建了18个学习任务群,分别以7个—9个任务群进行课程安排。18个学习任务群包含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研究等,提供阅读方法和学习方式,不仅注重学生“双基”的培养,还特别关注时事政治及跨媒介、跨文化的语言研究。这种横向联系、纵向递进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征选择学习内容,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舞台,也扭转学生被动听命于教师的局面。通过整本书学习与探究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特征。这种学习模式比以往“教师枯燥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模式更加灵活多变,不仅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3.强调“三个文化”
为落实十九大精神、突出文化的重要地位,新课标加强与专题学习的结合,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贯穿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选修课程的始终,专门设立“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中华传统文化专题研讨、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还注重强调每个任务群中“三个文化”的重要性:学习任务群1特别强调注意选择反映“三个文化”的作品;学习任务群5提出“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学习任务群6提出“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不少于1/2”;学习任务群10提出“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要占一定比例”。通过任务群的学习,学生立足于本国文化,树立正确的三观。
三、实施建议的新变化
实施建议主要有教学建议和教材编写建议等。教学建议主要围绕教师的教及学生的学展开,重在培养教师的教研能力和学生的探究能力;教材编写建议旨在发挥思想的引领作用,不仅要与时俱进,还要有正确的价值立场。
(一)整合教学建议
新课标在旧课标六条教学建议上进行了调整、删除和补充,緊紧围绕学习任务群和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展开,融入了时代精神与新的理念,对教学方式的变革更具有指导性与建议性。新课标第一条在肯定“发挥语文课程独特功能”时,更加注重语文核心素养的作用,这样更改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传统的学生发展观。增加了第二条教学建议,将必修、选择性必修、选修课程的要求落实于学习任务群当中,充分发挥学生自学、探究的能力,保证学生通过任务群的学习获得相应的发展。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时,注重综合性学习情境的创设。语文课程不仅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更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要通过多样的学习方式,衔接其他科目,只有这样才能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新课标扩展了旧课标的第四条,将其变为“提高课程开发与设计的能力,实现教师与课程同步发展”[3]。教师作为一名研究者,不再是教书匠的角色,对教师自身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新的课改要求下,教师要不断转变角色,提升专业素养。新课标将旧课标中关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教学建议”,整合为“整体把握必修和选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这样调整使得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杂乱无章和琐碎零散,而是更加完整、系统,有助于落实读整本书的要求。新课标还增加了“探索信息化背景下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信息化时代,学生的学习方式灵活多样,学生不再唯书本至上、唯教师至上,因此要求教师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将信息技术和传统课堂相结合。
(二)更新教材编写建议
教材编写提倡积极、健康、乐观的价值观,不仅注重形式上的审美性,而且要求内容上的健康性。从总体上看,新的教材编写建议更加注重思想性、民族性与时代性,将语文核心素养与18个学习任务群贯穿始终。新课标教材编写建议注重思想的引导性,第一条和第六条都强调了教材思想的重要性。教材编写要坚持立德树人的理念,作品选择不但注重选文的格调,还要求选文作者有坚定的政治立场、较高的语言文字水平和良好的社会形象。对待祖国文化,旧课标要求“教材编写要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2],新课标要求“教材编写要高度重视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3],新的要求更加重视本民族的文化,牢牢抓住民族文化这个根,走文化强国之路。
新课标第九条和第十条都提出教材编写要注重时代性。多媒体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都提出新的要求。教材作为教学内容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不断调整和更新作品内容,把不适于学生发展的作品剔除,增加与时代相适应的作品。例如人教版(新课标版)教材相比于人教版(2003版)教材删除了如下篇目:《我若为王》、《数学与文化》等作品;新增了《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别了,不列颠尼亚》等新闻作品和《动物游戏之谜》、《作为生物的社会》等科技说明文。因此,新课标要求教师积极主动地引导学生学会使用网络资源,开展线上线下教学活动,而不是一味地打压学生接触网络。
四、新旧课标“附录”的对比研究
新课标对附录有相应的要求,对课内外作品都有明确规定。最显著的变化有三个:从课内看,主要是增加作品篇目、提高背诵要求;从课外看,丰富了课外读物,增加了“三个文化”的作品。
(一)增加作品篇目
旧课标在诵读篇目中列举了14首古诗文,在课外读物建议中列举了23部作品。新课标在旧课标的基础上有所增加,古诗文背诵篇目增加到72篇,课内外读物增加到33篇。新课标在“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中明确指出,必修(10篇)、选择性必修(10篇)、选修(12篇)的背诵篇目,还增加了诗词曲(40篇)的背诵数量。在“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增加了《老子》、《史记》、《儒林外史》、《悲惨世界》、《窦娥冤》、《四世同堂》、《牡丹亭》等作品。从作品的数量和内容可以看出,新课标更加重视学生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相结合、古今中外作品相结合、理论作品与文学作品相结合,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提高背诵要求
旧课标是“关于诵读篇目的建议”,新课标是“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从细微之处可以看出,新课标对高中生古诗文的要求更高。由诵读到背诵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教育部教材局有关负责人回应:“不要认为要求背就是负担,要根据学科特点。对语文来讲,是在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基础上,加强传统文化的具体落实。”[5]这些经典的古诗文有助于学生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形象,也是弘扬传统文化行之有效的好办法。由此看来,新课标对古诗文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但没有增加学生的负担,而且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高中生的文化素养、落实十九大坚定文化自信的要求。
(三)丰富课外读物
由于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课内的教学与阅读只能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要详细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需在课外进行名著阅读。新课标在课外读物的当代文学作品中提出:“包括反映中国革命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作品。”在18大任务群中专门设置了“中国革命传统作品研习、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等任务群。课外阅读能够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语言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目前,部分高中生过于关注课本阅读,知识来源单一,只是为了应付高考。在课外读物中加入中国革命作品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作品,能够为学生提供贯通古今的文化知识体系。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03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4]朱彩兰,李艺.基于双重属性的“过程与方法”解读及三维目标描述建议[J].课程·教材·教法,2012(2).
[5]杨朝.莫用功利心看古诗文背诵[J].北京:中国教育报,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