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锦香
書面表达能力是学生学习英语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也是英语学科能力的重要体现,它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还要有一定的审题能力、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和评价能力等(于飞飞,李磊,2022)。笔者通过分析《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学业质量的三级(7-9年级)学业质量标准要求,梳理出中考英语书面表达的评价维度,分享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教学启示。
一、书面表达评价维度
书面表达综合考查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体现对学生语言能力、学习能力、思维品质和文化意识等方面的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在四大英语核心素养中,英语语言能力是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常双,2020)。
新课标三级(7-9年级)学业质量标准表中,关键词“正确”“表意清晰”“通顺”“连贯”“清楚”“正确”“规范”“准确”“得体”“准确”,对初中毕业生的口语和书面语言表达力提出了明确的质量要求。同时,在三级-9年级、三级+语言技能内容要求的表达性技能中提到,学生能以书面语篇的形式描述和介绍人和事物,表达情感、态度和观点,能使用常用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连接信息,做到意义连贯,用语得当,沟通与交流得体、有效。评价书面表达的质量可从以下维度(CACC)来定标:完整性(Completeness)、准确性(Accuracy)、连贯性(Coherence)、交际性(Communication)。
二、教学启示
基于英语书面表达语言表达力的评价维度——“准确性”“完整性”“连贯性”和“交际性”,笔者建议英语教师结合学生具体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教学,以帮助学生夯实语言基础,提升语言能力,发展学习能力。本文将以深圳市2023年适应性考试的书面表达(见下页图)为例,梳理书面表达的教学启示。
1.加强审题训练,完整把握关键内容
审题是整个书面表达流程的起点,是下笔前的关键环节。在书面表达训练中,注意训练学生审清题目中的关键内容,如体裁,避免跑题;圈划内容要点,确保信息表达完整;审清并正确使用时态、人称,符合题目要求;理清思路、谋篇布局、列好提纲、思考段落内容分配,核心词汇与句型表达等。
如下页图所示的适应性考试题,根据题目要求审题后可得该书面表达文体为电子邮件,要求向朋友介绍学校“校园创意节”(Creative Campus Festival)活动举办的目的、活动内容以及自己的感受,其中需补充一项活动内容和两点感受,只有完全把握这些关键内容进行写作,才能不遗漏重要信息点,体现本次书面表达的完整性。同时,还应特别注意,不要把介绍学校活动写成介绍自己参加活动的情况,以免造成审题偏差导致失分。
2.搭建语言支架,准确进行语言表达
在写作教学时,教师也可以围绕相关的主题群,搭建支架,整合语言,带领学生从零散的词句组合逐步走向流畅的句子和语篇表达。这样,学生能更明确文章结构,更容易梳理要点并进行书面表达。
创设的“校园创意节”(Creative Campus Festival)这个情境有利于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介绍已发生的活动需使用的核心语法为一般过去时,要点整合了学生学过的或者在课外阅读中已经接触过的相关词汇、词组,符合学生的语言基础,并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和创作的空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创作热情。
3.形成语篇意识,连贯构建篇章逻辑
掌握语篇知识,形成语篇意识,有助于构建连贯的篇章逻辑。而运用衔接和连贯手段,能提升理解的准确性、表达的逻辑性以及篇章的统一性。
此次适应性书面表达提供了开头与结尾,这就要求学生下笔就需要考虑连贯性,在提供的两句话“Shenzhen is an innovative city.”“A great event called ‘Creative December is held here.”后,顺畅地续写,介绍活动目的。同时,在介绍几项活动内容的第二段开头,也需要考虑书写主题句如“There are many wonderful activities in this festival”; 在活动之间的过渡,亦需使用衔接词如first of all, in addition, last but not least; to start with, whats more, meanwhile等等,使活动内容之间自然衔接;在结尾处书写个人感想时,也可以用from my perspective, in my opinion, as far as I am concerned等来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与感想,表达的两点感受之间也应加上诸如not only...but also..., and, also, besides等词,使篇章表达连贯,逻辑统一,结构紧凑, 行文流畅。
4.关注文体特征,得体完成交际任务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语篇的文体特点,并指导学生在书面表达中用合适、得体的语言去体现这些文体的特征,以更好地完成语言交际任务,达成书面表达的交际意图。如新闻报道就需要以第三人称的视角对事件进行客观、简洁地描述;电子邮件则需开门见山地表达写信目的,在字里行间与对方进行互动与交流,并期待对方回应等。
此次适应性考试的书面表达正是给外国朋友Mike写一封邮件,介绍学校举办的“校园创意节”(Creative Campus Festival)活动,除了开门见山地写出Our school had Creative Campus Festival last week外,加上一句I would like to share this event with you,这体现了邮件文体特征,在最后Yours, Li Hua前加上I am looking forward to your reply.Best wishes, 写信人与收信人的互动跃然纸上,更是将邮件文体的特点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出来。这样,把握对了邮件文体的语言特征,交际任务就能顺利完成。
5.培养书写习惯,打造整洁美观卷面
书面表达以篇章形式集中呈现学生的英文书写,清晰、规范、整洁的卷面往往能让阅卷教师眼前一亮,得到较好的第一印象分。因此在平常的考试中,教师可专门设置卷面分,来培养学生规范书写的习惯。
三、结语
初中英语教师应关注新课标学业质量对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要求,把握书面表达考试方向,明确书面表达评价指标,从书面表达完整性、准确性、连贯性和交际性的评价指标来指导行文,让学生体验写好英语作文的成功感,从而提升英语综合能力,发展英语核心素养。
责任编辑 罗 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