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梅
“双减”政策要求“减负提质”,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落实好这一点,完善自身教学水平,优化课堂构架,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当前,多数教师能很好地利用布置的作业检测学生学习成果,根据结果开展针对性教学,这在侧面上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可部分教师认为唯有“题海战术”才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有效手段。面对长时间的学习压力,携手学习动机减弱,缺乏兴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本文分析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提出“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即设计游戏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设计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设计故事化作业,帮助学生发散思维;设计分层作业,注重因材施教;注重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一、小学数学作业的现状
(一)作业内容相似,缺乏选择性
部分数学教师认为要想提高课堂的教学品质,必须建立严谨的班级制度,虽然教师认可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化差异,但是在布置作业时,难免会存在诸如“一元化”之类的问题。有些教师没有按照学生的真实需求和他们的学习能力来布置作业,也没有理解到个体差异的内涵,表面上看起来像是在为学生进行分类,其实是在为学生“贴上标签”。这种作业布置形式不但会伤害到学习能力较弱学生的自尊,还会打消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致,从而不愿在数学上花费太多的精力。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做作业仅仅是为了满足教师的要求,自身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受到影响,不利于个人的全面发展。
(二)作业形式单一化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多采用课外习题本,长久以来作业的重复性一直很高。学生所面对的问题就是计算题、填空题、应用题等。时间一长,大量练习会让学生丧失对学习的兴趣,从而无法提升自身的思维和数学能力。由于学生的基础知识比较差,导致了他们在解决问题时出现很多失误。
(三)教师指导有限
随着素质教育体系在我国的全面实行,教师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随之而来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面临的巨大压力。教师一般会将练习材料安排到课下,让学生在课后完成作业练习。该部分作业旨在为学生提供很好的自主学习和思考机会,但因为小学生才刚刚开始学习数学知识,对某些逻辑思维的理解不足,难以完全独立地解决问题。加之课堂教学时间的限制,教师对于每一位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难以完全把握,针对性引导有限,造成作业完成效果不佳。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作业布置策略
在增效减负大环境下,教师在为学生安排相应的教学作业时,一定要相应减轻学生作业的紧张程度,如此才能增加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快乐地学习。教师要对传统的作业布置方法和思想进行有效改进和创新,要以减少学生的学习负担为主要目的,为学生做好作业的安排,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激发起来,确保学生能够灵活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
(一)设计游戏化作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设计有趣的课后作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重点探讨的问题所在。小学生的思想是活泼的,他们喜欢新鲜和刺激。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把握这种特点,让学生把完成作业当作一种经历,让学生觉得有趣。在传统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往往未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特征,容易造成学生每每完成作业都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没有机会从作业中得到灵感。教师若能设计有趣的习题,不但能增加作业的完成度,而且还能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
例如,在“简易方程式”教学时,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方程式的基本特征,了解方程式的求解、化解方程的两种定义,运用天平平衡的原理认识方程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制造简易的天平,调动学生的创作能力。学生很认真地思考和探索,不但利用自己周围最普通的物质制作出了各种简单的天平,还可以通过天平来调动学习兴致,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理解数学知识,进而培养动手能力和数学研究思维。
教师也可根据课程内容设计一些游戏化作业。由于游戏始终是学生喜爱的主题,所以在数学作业中有机融入游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主观性,提高其作业完成的热情。传统小学数学作业大多依赖教科书来完成,并且教师也会给学生布置大量作业,不仅使学生觉得很枯燥,也无法从中得到体验,难以提升数学能力。在新课改背景下,数学教师要擅长安排应用型作业,注重将数学知识与实际活动相结合,充分运用生活中的大量的数学教育资源,让学生慢慢地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并认真地完成课后数学作业。
例如,在“长度单位”相关内容教学时,由于学生已初步了解长度单位,教师可以利用比较直观的事物,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长度单位,从而能较好地把握厘米、分米及米的长度单位。另外,教师可以布置一定的实践作业供学生练习测量,使他们的学习更有活力。比如,让学生在回到家后,先测家长的身高,接着测电视的周长,再测卧室的宽度等;让学生通过实际测量更好地理解各长度单位的应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中国古人的量尺方式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形成正确的数理观念,拓宽知识视野。
(二)设计生活化作业,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所倡导的“生活即教育”思想在教育界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布置生活化作业意味着要加入生活因素,这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的时候,应该提高作业的生活性,让学生能够更好地意识到作业的重要性,从而全面地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
例如,在《条形统计图》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前预习时为学生准备一些题目,让学生自己做调查。比如:“家庭每月的收支情况”“一个班里男生和女孩的人數”“一个社区里各种颜色的楼房”“学生最爱的学科”等。在教师的建议下,学生展开一次实际调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让不学生按照他们所收集到的资料,画出一张统计表。在课外作业中,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材料,以统计学为依据,进行题目类型的创新,目的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增强学生的动脑与动手意识。生活化作业能够帮助学生发现作业的另一面,使学生不再带着害怕与抵触心理完成作业,从而可以更好、更全面地了解作业。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练习,让学生在完成一个又一个的课题过程中体会到自主学习的成就感。
(三)设计故事化作业,帮助学生发散思维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因此,设计情境作业可以使学生的心理发展需求得到满足,帮助学生转变对事情的看法,让学生从情感层次提升到理性层次。目前,学生对现有的作业方式已习以为常,只是将其当作一项任务来完成。有些学生出现抄袭的现象,这种做法不仅不会提升学习品质,反而会形成不良的习气。创作情境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作业内容,创设情境的实质在于将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与教学联系起来。教师所选择的日常生活中的事物也必须与教育对象有关。故事化情境作业就是不错的选择,既符合学生的生活认知,又与学生喜欢趣味性故事这一心理特点相契合。
例如,在“加减法”教学时,教师可以用故事来说明问题:“这个月,光头强的薪水是四千元,一年之后,光头强的薪水是多少?”“大耳朵图图与爸爸一起去街上选购文具,一根铅笔三元,一盒水彩笔十五元,一本记录簿三元,图图买了两个笔记本,三盒水彩笔,一支铅笔。在路上,他想起了自己家里还有一根铅笔,就把那根铅笔退还给了商家,胡图图共消费多少元?”此种题目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具趣味性,可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四)设计分层作业,注重因材施教
1.对学生进行分层。
在传统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把自己当成了教学的主体,自己站在讲台上不停地说,忽略了与学生的交流。这种方法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虽好,但并没有明显提高教学质量。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只是片面地听教师讲,会觉得枯燥乏味,进而对数学失去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旨在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为了达到这个教学目标,教师需合理运用分层法,对班上的学生进行科学分组。然而,分层并非将学生分成高中生和低中生,还要求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的真实想法,明确学生的兴趣所在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综合情况为基础对学生做出正确评价,唯有如此,方可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在实施分层教学的同时,教师还要对所要介绍的知识点进行铺垫,以便引导学生从各个层次内容中了解不同的数学知识,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和独立创新能力。
2.分层式练习。
学生的学习成绩存在高低之分,在应试教学中,因为对学生平均分的重视程度高,忽视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导致部分学生出现厌学心理,不积极表达自己的想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教师要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案。小学是一个人学习的开始,对于小学数学来说,作业任务设计与教学过程同样重要。有些学生非常喜欢数学,所以做普通难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很容易,而有些学生不喜欢数学,做普通难度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很困难。以此为基础,教师应当对给每一名学生布置作业的方式进行改革,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难度不一的数学作业,使更多的学生可以在能力范围内学习新知,从而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学习热情。
例如,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搜索这些年来该学科的练习材料,并建立作业题库,将习题划分为概要题、计算题、综合应用题、思考题等,并根据题目的难度标注出评分标准,以此类推。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家中登录试题库,根据自己的需要挑选不同难度的选项。学生需要用二十分钟的时间完成作业。同时,教师可要求学生可选择分值与难度都较高的应用题,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还能够减轻学生作业的题量负担。当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充分的时候,可以从概念题和计算题开始,先扎实基础知识,之后再去尝试做思维问题与应用题,这样才能让学生的解题能力逐步得到提升。
(五)注重学生的能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工具性是数学学科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一些数学知识和解题技巧之外,对学生学习与生活能力培养也非常重要。所以,教师除了布置书面作业之外,还要将调查研究型、数学实验型作业的功能发挥到最大,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出来,重视学科的工具性,将学习的数学知识主动地应用到生活中。
例如,在“价格”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到市场或附近的商店进行调研,了解一些日常用品、蔬菜、学习用品等的价格。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单价、数量、总价的相互关系以及它们的计算方式;在“行程”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与学生就步行、自行车这两个问题做实地试验,让学生在试验中整理资料,归纳结果,再由教师在课上解释,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两个问题;在“水流”相关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水龙头、瓶子里的水滴,以此了解水滴的流速和时间,从而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
因此,在布置数学作业方面,教师应不局限于布置书写作业,还可以采用各种方法设计各种类型的、更接近于学生生活实际的作业,从而与书面作业构成互补。
三、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生而言,数学是一门比较难的学科,因此,教师应该竭尽全力发挥自身教育水準,为学生布置科学的课后作业,落实“双减”政策减负增效要求,还给学生更多可支配的自由时间。对于学生难以掌握的重点难点知识,教师要及时进行疏导。在布置作业时,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选取合适的内容,不要脱离实际,注意情境创设,设计分层作业,注重因材施教,积极与学生进行沟通,消除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沟通障碍,为学生提供解决问题指导,让每个学生都可以顺利完成课后作业。总之,教师需发挥作业的优势,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