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双减”政策下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3-08-11 09:29杨盼盼
科教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双减思维能力知识点

杨盼盼

摘要 在“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文章探索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将生活元素融入教学中,以生活情境为导向打造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高效课堂,培养学生将地理思维运用到生活之中,引导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双减”政策;高效课堂;生活元素;地理思维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41

《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发布的目的是有效减轻学生和家长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家庭教育支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从而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作为地理教师,如何响应“双减”政策,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实现作业转型、“减负增效”,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作用,是值得思考和教育教学实践研究的问题。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地理教学想要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思维能力,就应该在紧贴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积极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课堂,扩展学生地理视野,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同时合理运用教学组织形式开展有利于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高的高效课堂教学。

1将生活元素引入初中地理教学

“双减”政策是对学生学习负担的减轻,而学生学习的一个较大困惑点在于其学习的知识点无法与生活相融合,这就使得其学习的内容形成了两大体系——书本体系和生活体系。这种双线学习模式,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成为学习负担。

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传统的应试为主、知识灌输式的地理课堂教学,使得地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都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往往因得不到实践而无法巩固,造成学习负担。

在地理教学中加入生活元素是地理学科的特征决定的。首先,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教师应开展生活化的教学,提升学生地理生活实践能力,使地理学以致用,学生将地理学科的理论知识与生活经验相结合,符合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和教学目标。其次,课堂中生活元素的渗透,有利于学生了解地理原理、巩固地理基础知识,使地理学科更能运用并指导学生生活,有助于学生生活体验感的提高。再者,地理本就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深入浅出地讲解地理知识,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

初中地理教学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促进生活元素的渗透:

1.1创造符合生活的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设立符合初中教学的带有生活元素的问题情境需要教师勤于观察,善于思考,并利用较多的时间探究课程内容和生活实际的内在联系。教学中的知识点如果有生活中的实例举证,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产生共情,也更利于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以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气候》一节为例,讲到气温的变化时可以请同学们首先讲述冬季和夏季自己家乡的气温变化作为导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我国气温的时间变化规律,并将同样的方式运用到“我们的降水”这一部分教学内容中来。

1.2构建生活化的单元教学模式

地理教材是师生教和学的媒介。目前的教材(以人教版为例)在编排上,以知识点为主线,串联不同章节。这使得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更多的是以每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探究和讲授。而对于学生来说,依照教材的顺序进行学习,只是机械地记录某一部分知识,而很难将知识点进行融合。

构建单元化的教学模式,就是从知识点的内部联系出发,从与生活联系较紧密的知识出发,以一节课、一个章节为单位,重新拆分、整合教学内容,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对部分与主线知识联系不紧密的内容进行修减或删除。

1.3提供贴近生活的案例

贴近生活的案例可以让学生更快地理解和吸收知识,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生活案例的融入,可以培养学生用更加科学客观的角度看待身边的事物,培养学生科学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地理课程教学中,可以多采用学生习以为常的生活常识或乡土地理素材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内容。例如,在讲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多变的天气》一课中,教师可以结合俗语“二四六,乱穿衣”,以及向学生提问自己家乡有哪些天气变化来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1.4设计生活化的习题,感知地理魅力

“双减”政策背景下,为了达到减负增效的效果,初中地理的習题需要教师更加用心地挑选和设计。在有限的课堂练习中,一方面要达到巩固基础知识的效果,另一方面又要拓展学生的地理视野。

例如,在《地球的运动》这一章节中,教师可以引用毛泽东的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来提问学生其中包含的科学依据。这样的诗句,让学生既能巩固上节课所学习的“地球的大小”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地球的自转”。

初中阶段的地理教学更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因而需要广大地理教师不断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将课堂所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负担的目标。

2打造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高效课堂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既包含了自然学科,也包含了人文、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相关知识。地理学科不仅是对地理事物空间分布和结构的研究,还是对空间差异与空间联系的探究。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初中学生不仅要对地理的基本原理有一定的掌握,还要形成综合分析的思维能力,具备全面分析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目前的初中地理教学在教学方式上较为单一,通常会以应试为目的采取讲授法。同时,课堂教学更注重知识点的学习,对于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教学中体现得比较少。地图作为地理学科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概率较高,但学生一般不具备相关的读图识图能力,因而影响了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打造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高效课堂,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实施:

2.1抓住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构建框架完善的课堂教学

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点,加强知识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需要学生对知识点有了一定了解之后,教师发挥主导地位,指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分类,找到知识点之间的内在关联。教师在讲授地理知识时不仅是简单的讲述,还要教授学生一些学习方法和学习规律,让学生有能力推演出知识点的架构,更深层地理解知识点。

以人教版教材中《气候》这一节为例,这一章节内容较为复杂,涉及气温、降水、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利用“气候=气温+降水”这一知识点,让学生对本章节有个整体了解,再结合问题推导和知识建构,完善学生的整体思维。

2.2借助地图,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

地图是地理学科知识点最直观、最形象的表达,也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合理运用地图辅助是高效实施地理课程教学的重要途径。地图本身也可用于解释各种地理现象以及阐述地理事物时间、空间上的联系。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具备一定读图识图的能力,同时一堂课内尽量使用较少数量的地图进行讲解。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大洲和大洋》一课,教师就可以只使用“大洲大洋分布图”这一张地图,再利用简单的旋转、缩放等功能就完全可以讲授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学生在一幅地图中掌握知识点,更有利于学生构建知识的整体性,形成综合思维能力。

2.3指导学生合作学习

在构建知识框架的过程中,由于初中生一般思维能力有限,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才能达到满意的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本身的知识储备和思维方式不同,对知识点的理解以及知识构建的能力存在差异。因此,在教学中提倡合作性的探究,有利于发挥整体的力量,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互补不足,能更快地认识问题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教师在指导学生合作的过程中,需要更多的起到引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相互促进,共同完成知识框架的构建。

2.4绘制思维导图,培养学生的思维发散能力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知识种类繁多并且各成章节。正因如此,学生才会经常在学习中出现知识点混淆或识记不清的情况。绘制思维导图,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梳理地理知识脉络,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交流讨论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缺陷,扩大学习范围。同时,学生能通过这种方式发散地理思维,提高知识点的联系,促进知识点的吸收应用。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所有关于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的相关章节,如《北方地区——自然特征和农业》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北方地区作为关键词,分出地理位置、地形、气候、土壤、农业类型等几大知识模块。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绘制思维导图,能更好地帮助总结知识点,提高学习效率。

地理学科是一门对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进行研究的学科。学生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综合性的思维方式,具有一定的空间认知能力,是新课程标准下,地理学科的教学中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教师在培养学生时,要结合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扩展思维空间,构建完整又综合的思维模式,运用地图等地理图像,获取统一的地理信息。通过合作学习、绘制思维导图等途径进一步完善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思维网络。这样才能使学生全面、完整地掌握地理知识。

3结束语

“双减”政策和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为初中地理教学带来了更多挑战和发展的空间。广大教师要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教学思想,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不断开发学生能力,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将生活元素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地理思维的形成和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2]兰春霞.浅谈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1):0204.

[3]伦海燕.初中地理学科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教学反思,2020(1):113.

[4]闫志华.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J].中国农村教育, 2020(5):84-85.

[5]刘建山.初中地理教学中學生地理思维的培养浅析[J].学科教育, 2020(23):101,103.

[6]张玲.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思维的形成与渗透[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6(4):16-17.

[7]林金连.初中地理实效课堂的构建[J].知识文库,2019(11):136.

[8]任佳婧,宁小莉.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20(36):348-350.

[9]张园梅.初中地理教学生活元素的渗透刍谈[J].政史地教学与研究,2020:151.

[10]陈长宽.初中地理教学中渗透生活元素的策略探寻[J].教学研究, 2020(27):262

[11]徐水清.地理教学中学生综合思维的培养途径[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20(1):27-28,30.

[12]柯旺花.渗透尺度思想,培育核心素养[J].地理教育,2020(1):49-50.

[13]林锶怡.基于初中地理课程框架的初中地理核心素养体系构建[J].教育论坛,2019(43):94.

[14]张陈送.基于高阶思维能力培养的初中地理课堂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初探——以《中国的地域差异》一章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19(7):43-44.

[15]黄凯玲.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改革实践探究[J].课改论坛: 60-61.

[16]李家清,常珊珊.核心素养:深化地理课程改革的新指向[J].地理教育,2015(4):4-6.

[17]陈丹.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地理教学策略[J].素质拓展,2020(2): 74,78.

[18]朱利朝.激活地理思维发展学生学力[J].基础教育研究,2020(12): 50-51.

[19]陈锐利.立足学生思维发展创设有效学习情境——略论初中地理教学情境创设的典型途径[J].教育革新,2020(5):33.

[20]石敏.浅析初中地理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J].新智慧,2020(01):138.

[21]龙泉.地理学科育人价值及其教学实现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2]郝春晶.初中地理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18(96): 144.

[23]余华凤.试论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地理思维的培养策略[J].考试周刊:142-143.

[24]周瑞.优化课堂提问深化学生思维——以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为例[J].教育观察,2020(3):137-138.

[25]吕海波,姜娟.中学生地理空间思维的培养方法研究[J].教育论坛,2020(11):87.

[26]张家辉,袁孝亭.地理教育中的尺度思想:基本内容与教学价值[J].课程·教材·教法,2016(06):103-108.

猜你喜欢
双减思维能力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关于G20 的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