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德国IHK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研究

2023-08-11 00:00蒋开伟孙凌杰
科教导刊 2023年9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

蒋开伟 孙凌杰

摘要 职业教育类型决定了实训教学环节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决定了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场所,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本文总结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及兄弟院校过去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双元”育人为主线,借助德国IHK标准,详细阐述了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实施路径,以期有效提升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水平。

关键词 德国IHK标准;中德学习型工厂;课程思政

中图分类号:G719.1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3.9.004

职业教育类型决定了实训教学环节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决定了实训基地是职业教育教学的核心场所,是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重要载体,是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1]。

1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标准现状与问题

1.1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功能定位与建设情况

国务院于2019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已为如何打造高水平实训基地提出了具体要求,指出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是“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企业真实生产和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并具有“辐射引领”作用。早在2015年,教育部就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启动并完成了一轮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高标准建设。全国各地各部门也出台相应政策,其中浙江省发布的《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的通知(浙教办函〔2017〕161号)》,开展“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

1.2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标准与原则

相关学者也对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标准做了探析[2],并提炼出六大建设原则,即“统筹规划原则”“坚持‘政、行、企、校’共建原则”“产教融合原则”“工学结合原则”“资源共享原则”以及“引领辐射原则”。这六大原则和《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的要求基本上是一脉相承的。

上述政策文件已从宏观上为建设高水平的实训基地指明了方向。事实上过去十多年,相关院校和学者已针对上述提及的建设原则做了大量的具体研究和实施。文献[3]就区域共享型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做了具体研究,提出“政府主导、行业扶持、学院主体”三方互动的基地共建模式,“集中管理、分散使用”的实训基地管理模式,“资源共享、成本分摊”的共建共享运行机制。显然,高水平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离不开“政、校、企”三方。因此深刻理解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将各方力量聚集在一起形成合力至关重要[4]。为此文献[5]基于博弈理论对利益相关方在高职实训基地建设中的角色和定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发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水平实训基地建设和运行的关键。对此,研究者探索了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提出了以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人才培养为主线,发挥校企双主体作用,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四共”机制,即共同参与实训基地建设管理、共同参与人才培养、共同参与绩效考核、共同参与人才评估。

1.3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校企合作是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关键所在已成为职业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会出现“合作力度不够”“教学计划与实际操作存在矛盾”“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相关的对策包括“加强合作”“改变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性”“明确责任关系”等[6]。然而措施普遍不够具体,尤其是如何调动企业方积极性。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并务实实施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关文献和研究还有很多,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总结台州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校”)以及兄弟院校过去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双元”育人为主线,借助德国IHK标准,提升实训基地管理和运行水平,具体而言:

一是完善实训管理机制。解决实训考核体系的科学化,设备管理与采购流程的标准化,实训室交接程序、档案文件以及物资储备规范化的问题;二是提升专业职业素养。通过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院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進课堂,打造职业工匠精神;三是优化实训项目设置。解决学校学习内容与实际工作相脱离,与职位岗位要求不适应,教学模式与方法违背技能型人才成才规律,以及与学做合一不适应等问题;四是深化产学合作共建。通过整合学校、行业及企业的教育资源,做好社会服务的功能定位等。

2基于德国IHK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思路

2.1德国IHK标准内涵

IHK是德国工商业协会的简称,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行业协会,其成员单位涵盖了除手工业、自由职业者和农业企业外的所有企业,由IHK授予的职业资格证书在全德国范围内有效。由于德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该证书的持有者在欧洲乃至其他国家就业都有很大的优势。

IHK采用“双元制”培训模式,也就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为期两至三年的培训过程中,既在职业学校(或培训机构)里学习理论知识,同时又在企业内训练实际操作能力。IHK证书不仅能证明持证人的从业技能,而且可以使持证人在求职过程中有权要求得到相应的工作和劳动报酬,使技能与工资真正挂起钩来,因此IHK考试不仅周期长而且是极其严格的。

IHK标准的内涵在于能够通过科学规范的方法培养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同时满足企业用人需求、学生职业诉求、学校高质量就业要求。为此,IHK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至关重要。

我校将德国IHK标准进行本土化改造,与本地知名企业合作开展培养培训,通过考取原汁原味的德国IHK证书,达成学习和培养目标。

2.2合作办学国际化,制度建设标准化

实训基地(称之为中德学习型工厂)以德国学习型工厂为蓝本,以合作办学国际化为依托,成立了由校长及企业法人组成的领导小组,通过整合国内外优质资源,中德学习型工厂以“一中心、两条线、三主体、四功能”为核心指导思想,形成“两条线”管理运行体系以及“三管一抓”的运行机制,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管物”,打造学习型工厂制度的科学化、标准化及规范化。

2.3借鉴IHK人才培养标准,打造实训实践教学体系

中德学习型工厂借鉴德国IHK人才培养标准,建立了“3+3+3”特色实训实践教学体系。按照德国IHK标准,专业实训教学占据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学时数的70%―80%,所有实训项目均来自原创性的实训项目或者是专业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训项目,形成标准化的实训标准、标准化的工作页以及标准化的学习领域。

2.4深化全员育人理念,体现职业素养内涵及职业价值导向

中德学习型工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培养“至诚、至专、至精”的学院“三至”工匠精神为目标,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融入课程思政元素,大力开展学风建设和文明寝室建设。另外,中德学习型工厂引入“一室一企”,让学生在学习型工厂实训学习期间就能感受到企业文化,体验学生与企业员工的双重角色,真正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

3基于德国IHK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实施路径

3.1基于德国IHK人才培养标准,打造中德学习型工厂

中德学习型工厂在打造过程中,须满足“3+3+3”特色实训实践教学体系的要求,即符合校内“双师型”高级技师培训师、企业高工培训师、德国IHK培训师三方教学师资的教学需求,满足开展传授型实训教学、演示开放自主型实训教学、研究型实训教学三种形式的实训教学要求,能够有效实施基础认知性实训、综合设计性实训、创新性实训三个层次的实训项目。

中德学习型工厂设备采用“内购外引”,充分挖掘校企共建潜力,不一味追求“高精尖”,注重实用性、有效性、可行性。实训场地设计认真听取德国IHK培训师的意见,以德国IHK人才培养标准建设中德学习型工厂。

3.2规范与创新学习型工厂管理模式

学习型工厂以“一目标、两条线、三主体、四功能”为核心指导思想,形成了“两条线”管理运行体系。一目标:实现“创建浙江省一流的实训示范中心”的目标,促进中德学习型工厂双元育人;两条线:以“院长—教学副院长—专业主任”“院长—院长助理——德方培训师—专业主任—实训管理员—企业培训师团队”为主线,分别侧重对实训教学组织与课程改革、实训室建设以及设备采购与维护管理工作;三主体:构建“校企德共建共育”机制和“双元三层”机制,巩固“双元多师”授课机制;四功能:以“发挥教学功能”“发挥研究创新功能”“发挥生产实践功能”“发挥社会服务培训功能”为主促进学院人才培养。

3.3融合课程思政与中德特色职业素养培养

双向发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大力推行6S管理,实训课程中以教学过程结束前的工位整理、实训室清扫等教学环节贯穿“劳动教育”元素,培养学生职业素养。

广泛宣传,开展学院“三至”精神文化建设,即“至专”“至精”“至诚”,加大宣传力度,以各种渠道和载体营造氛围,形成思想共识,培养学生工匠精神。

建设“一室一企”专业特色文化,一个实训车间一家企业文化,将企业简介、发展历程、企业文化等做成展板上墙,同时将企业典型产品陈列,并按照职业标准和现代管理要求,营造一种“管理严格、行为规范、诚信为本、用户至上、追求卓越”的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3.4以信息化手段提升实训基地管理水平

中德学习型工厂与企业共建产业学院,开展订单班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除去满足日常的教学需求外,还可以满足校企科研、培训、生产等社会多维度服务需求。多频次高强度的使用为实训基地的管理带来极大的挑战,运用信息化和智能化手段,从实训基地使用时段预约、设备运行监测、使用监管,大大简化管理者的工作强度,有效减少使用者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使得学习型工厂能够良性运行。

智能管理系统采用“一屏三端”模式,即一个线上平台,加上管理端、教师端、移动端,有效串联管理者、教师、学生、企业人员。与教务系统相融通,实现课表信息实时同步,及时反馈中德学习型工厂占用信息;实训设备配合智能管理系统,实施信息化改造,部署相应的传感器,监测设备运行状态,为实训基地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数据依据。

4结语

我校以德国IHK为标准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已开展近三年,取得一定的成效,初步实现“制度管人”“流程管事”“标准管物”的科学化、标准化及规范化的管理制度。相关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教学项目已經完成制定并有效实施。基于IHK的实训基地能够有效配合人才培养方案中实践教学的要求,进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职业素养。原创性的实训项目以及专业教师和企业共同开发的实训项目,能够有效锻炼并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企业文化进实训室或车间也已得到有效开展和实施。这为后续的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至其他工科类学院打下良好的基础。

基金项目:2020年度浙江省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重点项目“基于德国IHK标准的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ZD202012);2022年浙江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项目“思政引领——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与实践研究”(浙教函〔2022〕51号)。

参考文献

[1]孙朝栋,张桂华.基于产教融合的高职院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运行机制建设及教学模式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9,6(A2):97-98,101.

[2]沈建国,廖忠梅.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标准探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7):156-157.

[3]李忠华,杨利军.区域共享型国家实训基地的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36):147-148.

[4]刘晓,吴陈洁.利益相关者参与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35):167-169.

[5]孙云志.高职实训基地制度:变迁、博弈及路径创新——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范式[J].职教论坛,2013(4):31-34.

[6]许颖泉.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中校企合作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49-50.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
高校思政课程的现状与改革措施研究
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
“专企融合”模式下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研究
基于OBE理念的航空医学课程思政教育改革探讨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汉口译教学改革
学好质量管理,锻造品质人生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