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做促思”:小学数学学习活动的“活化剂”

2023-08-07 04:53张娴娴汪辉
江西教育C 2023年7期
关键词:学习活动小学数学

张娴娴 汪辉

摘   要:“以做促思、以思导做、边做边思”既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状态,也是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品质追求。因此,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教师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做中有思”“思中有做”“做思交融”,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深度发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做思互促”   学习活动

“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是主体和客体(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与数学互动,让学生观察、操作、记忆、想象。这些多感官的活动,是学生与数学深度“交往”的过程,是一种具身性的认知。其中,“做”与“思”是最重要的两种认知方式,让学生的“做”与“思”互动,是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品质追求,也是实践活动的最高境界。

一、“以做促思”:从“热闹”走向“门道”

在引导学生“做数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为了让课堂热闹,而是为了让学生的“做”承载学生的思维;教师要创设“做数学”的场域,让学生的“做数学”既动手又动脑。陶行知先生说,动手又动脑,才能有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清晰地把握“动手”和“动脑”的关系,把握“做”与“思”的逻辑序列。只有清晰地把握了“做”与“思”的顺序、逻辑与关系,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手脑互动、做思互动、知行互动”,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掘“做数学”的育人功能,彰显“做数学”的育人价值。

比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笔者首先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将“角”画下来,并且说一说“在哪里见过角”。“画角”与“说角”的过程,暴露出学生的生活经验,也暴露出学生的“迷思概念”。其次,为了消除学生的“迷思概念”,加深学生对角的认知,笔者引导学生“做活动角”,感知“角的大小”,让学生认识到“角的两条边张开得越大,角就越大”,由此促使学生感悟“角的大小与边张开的大小有关”。再次,笔者引导学生用两条较长的小棒做成一个活动角,并将两个活动角进行比较,让学生认识到角的大小与边长没有关系。最后,笔者引导学生从“个人操作”过渡到“群体操作”,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角的大小比较”,进而有效地促使学生内化“角的大小”的概念、“角的大小”的比较方法等。如此一来,学生能够在“做”中自主建构“角的大小”的知识,对“角的大小”展开本质性、关联性的思考。“以做促思”能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将数学的本质与直观操作有机结合。

“以做促思”要求学生积极主动地“做”与“思”。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依托学生的“做”,让学生的“做”支撑学生的“思”。“做”既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本方式,也是學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能让学生的数学学习真正发生。

二、“以思导做”:从“问题”走向“探索”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思导做”,让学生的“动手做”不再是机械、盲目的,而是有方向、有针对性的,一旦遇到问题,学生就会有思考的方向与思考的动力,就会积极主动地“运思”;就会在“做”与“思”中自我丰富、建构、完善与创新,进而抵达“做思共生”的学习境界。“以思导做”要求教师聚焦教学中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在思考中探索出规律,让学生的“做”不再盲目,而是在一定的思维牵引下展开。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做”前“思”、 在“做”中“思”、 在“做”后“思”,要让“思”与“做”相伴相生,让“思”成为学生“做”的目标与归宿。比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时,笔者首先创设了一种“分东西”的情境,引导学生从整数的学习过渡到分数的学习。其次,在引导学生建构、创造分数的过程中,笔者让学生思考:“应该怎样分?”在学生对“平均分”这一概念有了认知之后,笔者再引导学生“动手做”。最后,笔者将一个个抽象的分数还原成学生的认知,通过创造一个个分数,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与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观察、操作、猜测、验证、交流、合作。

“以思导做”要求教师通过数学知识背景、现实情境等引发学生的深度思考与探究,进而让学生“以做促思”“做思交融”“做思互动”“做思共生”。

三、“边做边思”:从“预设”走向“生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的“做”与“思”携手前行,让学生“边做边思”“边思边做”,让课堂教学从预设走向生成;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肤浅走向深刻、从点状走向块状,从一个个的“知识点”走向“大概念”。

“边做边思”“边思边做”是学生数学课堂学习的一种常态。在课堂教学中,“做”与“思”是交织在一起的。因此,教师可以建构“做思共生”的课堂,展开生成性、开放性、综合性、动态性、发展性的学习,引导学生的学习不断超越一个个具体的“做”。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笔者提出猜想:“所有的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那么是否所有的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引导学生展开验证活动,通过“量一量”“折一折”“撕一撕”“拼一拼”等方法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在操作的过程中,学生借助“画一画”,将任意一个长方形分成两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迅速得出“任意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在此基础上,又借助“画一画”,将任意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沿着高分成任意的两个直角三角形,进而得出“任意一个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学生边做边思,在概括出三角形的内角和规律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如“任意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任意五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有没有规律?”“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有没有规律?”等。

陶行知先生说,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学做”是一回事。因此 ,教师要从“教学做合一”出发,让学生的数学学习成为学生“手脑协同”的活动,不仅要“以做促思”,还要“以思导做”,进而让“做”与“思”真正互动起来,形成一种“做中有思”“思中有做”“做思交融”的状态,让学生的数学学习从传统的“扬心抑身”转向“身心复归”的状态。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说,学生的数学学习应当是身体、大脑、环境的和谐统一。教师要摒弃传统的“重心轻身”的教学观,注重并积极践行“具身认知”的新教学观,让学生通过大脑,借助“手、眼、耳、口”等感官展开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让学生单纯地“做”或“思”,只有“做思协同”“做思互促”,才能让学生在“做中思”、在“思中悟”,才能让学生的身心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苏冬梅.具身认知视域下小学数学教学范式探析[J].数学教学通讯,2020(34):56-57.

[2]刘贤虎.基于学习路径的“问题+”教学范式构建与实施[J].广东教育(综合版),2021(8):34-36.

[3]郭仕红.提升学力的课堂教学范式建构[J].江苏教育研究,2021(Z5):54-57.

[4]李硕楠.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数学活动课程设计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20.

[5]吴芳芳.活动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2,8(11):183-186.◆(作者单位:江苏省东海县幸福路小学  江苏省东海县安峰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学习活动小学数学
基于学习需求的学习活动设计
高中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从设置学习活动开始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