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达技巧探析

2023-08-02 03:55王刚
大学·研究与管理 2023年5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王刚

摘  要: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在实践中可能会遇到各类障碍和问题。在跨文化视域下优化对外汉语的教学方式,既要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也要注重跨文化视角下文化内涵的传达,这是跨文化交流和语言交际的根本目标,也是对外汉语教学现阶段应当重视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文章对跨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传达技巧进行探究,分析和探究了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问题和障碍,以期能够提升对外汉语教学质量,助力文化传播任务的顺利推进。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跨文化交流;文化传播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3)13-0050-04

对外汉语教学的本质是一门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服务的具有针对性的语言文化教学学科。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学生的主观因素(学习动机、学习策略、认知水平等)以及师生间的文化差异会给具体的教学工作开展造成一定的障碍。尤其是对母语为字母文字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的难度在客观上相对较大。因此,许多学生会受到主观心理因素和语言差异因素的影响。教师应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提升文化传达效果的角度优化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

一、跨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的要求

跨文化交流是现阶段国际上文化维护和传授的主要途径,以多种专业学科的学习和翻译工作为典型渠道。对外汉语教学对跨文化交流也具备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具体教学工作的开展中,基于跨文化交流的对外汉语教学应当注意把握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良好的教学素质

在对外汉语教学的背景下,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素质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的特征。例如,基于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需掌握不同类型和不同深度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案,以便结合学生的主观需求组织落实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1]。另外,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还需要考虑跨文化沟通带来的障碍。针对跨文化沟通的障碍,一方面要掌握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汉语教学的科学方法,另一方面也应当对其他民族的文化氛围和内涵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这不仅是为了在跨文化视角下促进与学生的无障碍沟通,也是为了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渗透一部分交际文化的内容,促使学生在对比学习中感受到其民族文化与我国文化的差异,从而找到汉语学习的切入点,掌握相应的学习技巧。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说,教师不仅要从自身的立场出发承担起文化传播的重要责任,还应当基于日常的对外汉语教学,注重对学生进行文化传播的引导教育,尽可能启发学生以更加宏观的视角体会对外汉语学习的价值和意义,主动充当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的使者[2]。

(二)创新优化跨文化视域下的课程教学方式

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开展,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求教师从实际出发并应用合理的教育教学方法。教师需要在前期做好教学准备,结合不同的课程教学侧重点找到适当的教学组织方法。这类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不仅能够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也能够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找到自身学习相关课程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跨文化视域下的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化从具体的实践方面来讲,不仅包括了多元化信息技术和教学平台的引入,也包括了教师与学生充分沟通后所运用的针对性教学方法。只有全方位地调动多方资源条件,才能确保跨文化视域下的对外汉语课程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差异化需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其更需要在创新的教学组织模式背景下明确个人长期的对外汉语学习目标,并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3]。

(三)跨文化视域下课程教学注重实践沟通

教学实践中的交流沟通是学生对外汉语学习效果检验的重要途径。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组织中,教师除了完成既定的课程教学任务,还需要基于交流实践帮助学生找到对外汉语交流沟通中应当掌握的具有文化内涵和语言交流规范性的技巧[4]。教师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空,通过营造相应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在不同情境下锻炼对外汉语交际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学生带入实际的汉语交际环境中,鼓励学生通过实际的自主交流,锻炼个人的对外汉语交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效果。

二、跨文化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分析

基于不同的教学侧重点和教学目标,对外汉语教学方法也有所区分。教师首先要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掌握整体的教学组织流程,把握教学工作的侧重点和目标,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取得预期的效果。

(一)序列教学法

序列教学法在实践应用中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教学工作的开展,对跨文化交流时运用的相关内容进行叙述性的解释。在跨文化交流的背景下,对外汉语的学习中会蕴含多种不同类型的传统文化元素,这需要教师结合不同的传统文化类型,在教学工作的组织实施过程中找准切入点运用好此种教学方法。例如,我国的传统节日属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典型素材,不仅节日的类型丰富多样,节日的文化内涵也非常深厚[5]。因此,教师在教学开展的过程中,应以特定节日的教学为切入点应用序列教学法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具体的教学流程推进可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一是先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对不同的节日进行宏观的概述。这时,教师应当注重介绍工作开展时的逻辑顺序安排,并同时对不同节日的内容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进行初步介绍。二是结合学生对不同节日内涵的理解层次推进个性化的教学过程。分别从节日的主要习俗、习俗来由、习俗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这也是文化传播背景下逐步带领学生认识到相关汉语主题文化内涵的过程。按照上述序列组织整体的教学过程,能够适应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对相关内容学习的需求,便于学生分层次分阶段地自主学习,并进一步锻炼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溯源教学法

溯源教学法主要是指结合现阶段汉语交流中人们特定的语言表达方式和实践行为方式,对形成这种语言和行为方式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研究,以此为切入点展开具体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这种方式能够快速帮学生感受到在对外汉语实践交流中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且在教师的引导下进一步分析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教师还可在溯源教学法的应用中,鼓励学生通过中外对比的方式找到我国的语言表达与其他国家语言表达方式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从而对汉语表达运用原理和筛选方式有更加深入的感受和理解[6]。例如,在中英语言表达中,问候语的表达在具体的方式和内容上存在比较显著的差别。教师可安排学生组成讨论小组,分析和讨论汉语和英语在问候语的表达方式和内容上的差异。这种从具体表象差异入手的溯源教学法,首先能够使学生掌握不同表达方式的具体内容,另一方面也便于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进一步探寻差异产生的原因。只有学生从根本上感受和明确语言表达过程中产生差异的原因,才能够在进一步的学习实践中逐步摸索出文化差异背景下的语言表达规律,达到更加顯著的对外汉语学习效果。

(三)文化背景导入法

文化背景导入法主要是指在对外汉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导入文化因素,明确文化背景来为学生学习相关的知识奠定一定的基础。另外,有了文化背景的整体框架引导,便于学生在学习相关的语言表达规范时找到参考依据。从文化传播的技巧运用方面来讲,文化背景是一个国家语言产生的重要土壤。文化传播的工作开展必然需要传播者对相关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7]。因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组织过程中,可在课程教学基础上针对性地引入一定的文化背景内容介绍,助推学生基于文化背景的了解更加明确而精准地掌握一些汉语表达方式。例如,在讲解中国传统文化故事案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入文化背景的介绍,将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文化故事讲解和文化传播的过程,这种具有故事性的文化传播内容能激发学生主动了解和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在一些经典的故事情节讲解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工具或相关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加充分全面地了解相应的内涵,使其对相关的课程学习内容产生深刻的印象。

(四)探究式教学法

探究式教学方法主要是指教师可将教学过程转变为具体问题的探索学习过程。对学生来说,自主探索更加具有趣味性和灵活性。教师应当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选取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完成教学探索的过程。另外,不同的学生对于同一问题的探究过程也必然会产生一定的差异,这也能够便于教师基于学生提出的具体问题进行分析从而把握学生对于相关汉语言知识的学习状态和了解程度。在探究问题设置的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结合所探究问题的难度引导学生运用多样化的辅助工具完成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另一方面也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和尊重学生对同类问题提出差异化意见,引导学生更进一步地完成学习过程。

三、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传达的技巧分析

在跨文化视角下,基于对外汉语的教学助力文化传播的任务十分必要。因此,教师在实施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从文化传达的角度掌握针对性的技巧,将文化传达和融合在具体的课程教学组织过程中。

(一)提高开场白的生动性与趣味性

好的教学导入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教师在开展对外汉语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该做好教学导入工作,应用生动富有趣味性的开场白,来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为文化传达奠定坚实的基础。但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问题:首先,要保证通俗易懂;其次,要具有生动有趣的特点;再次,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最后,要与教学内容有着密切的关联。这样才能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起来,消除其对于汉语文化的心理障碍,并为后续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支持。

例如,在講解古诗《关雎》之前,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夜晚有没有失眠的情况以及失眠的原因,有的学生可能会说因为怀念家乡、有的可能会说怀念朋友等。教师可以借着问题引入《关雎》,说明,古代年轻人也曾有失眠的时候,其失眠的原因就在《关雎》之中。利用这种方式,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消除其对古诗学习的畏难心理,在保证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同时,实现文化的传达。

(二)应用丰富的肢体语言和表情

肢体语言及表情是在语言不通情况下,帮助人们交流沟通的重要手段,如果能够对其进行有效的应用,将会促进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以及文化的有效传授。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及表情还可以提高课堂氛围的活跃性,从而更好地拉近师生关系,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

(三)采取以理解为主导的教学方法

语言文化是具有多元化和灵活性特征的内容,在展开教学时,为了更好地为文化传达提供重要的依据和基础,教师可在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注重让学生充分发挥理解能力,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以理解内容为主要目标,避免过多地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词汇或语法运用的规范性和精准性上。教师应当从文化环境和语言表达习惯的角度,鼓励学生理解一些差异化或具有特异性的语言表达方式产生的主要原因[8]。对学生来说,基于文化理解学习汉语言课程,能够为整体的课程学习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学生接受汉语学习的渠道和平台也会因此向更加多元的方向拓展。在日常的口语交际中,学生通过自主的语言交流观察和文化环境感受,洞悉其对汉语表达方式的影响,对自身的语言交际策略进行适当的调整。当学生对汉语言表达习惯更加熟悉后,就能够基于自主的语言表达感受到文化背景和文化氛围对其的影响,语言文化传达的目标也能够有效达成。另外,学生之间的交流也会更加突出文化特色。

(四)开展主题性实践活动,促进文化传播

主题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指以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为目标的对外汉语主题交流活动。学校方面可通过举办相关的艺术节或文化交流节为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交流的空间和平台。

另外,基于主题活动的文化交流在对外汉语表达能力锻炼的针对性上也有更进一步的帮助。学生可在共同交流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浓厚的语言文化氛围,最终掌握语言交流过程中文化传播的方式和技巧,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语言文化积累,掌握基于语言表达实现文化传播的方式方法。主题活动的开展也能够帮助学生通过汉语交流掌握更加多元的汉语言文化类型以及文化内涵。具体的主题性活动包括基于节庆内涵的主题文化交流实践活动以及针对交换生的年度主题文化交流活动等。教师只要做好相关活动的组织安排,就能通过上述活动达到强化对外汉语教学效果和文化传播效力提升的双重目标。当然,在落实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密切的关注,并及时鼓励和表扬,尤其是对那些汉语基础较为薄弱和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应该多加引导和鼓励,并在学生有一定进步以后,及时地对其进行认可和表扬,调动其学习相关知识的热情,从而在研究中更为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促进学生正确三观的培养。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在跨文化交流的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在方式方法上实现灵活性和多元性。教师在组织实施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当注重多元化技术和素材的引入应用,力求通过全面开展好教育教学工作,为文化传播搭建多元化的综合性平台,引导学生感受汉语的魅力,激发其学习汉语文化知识的能动性和自主性。

参考文献:

[1] 蒋丽丽. 教育国际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 高教论坛,2018(03):47-49.

[2] 潘先军. 人类学视角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话语标记分类探析[J].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5):100-105.

[3] 辛鑫. 对外汉语教学中民俗文化应用探析[J]. 现代交际,2020(03):224+223.

[4] 张博文. 跨文化交际中禁忌文化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20(06):52-53.

[5] 孙荔. 跨文化交际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障碍及其解决对策[J]. 现代教育管理,2011(04):116-118.

[6] 闵爽,裴雨来. 跨文化交际策略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J]. 长安学刊,2020,11(02):82+89-81.

[7] 史丹. 对外汉语教学与跨文化教育的融合[J]. 文教资料,2020(02):9+64-65.

[8] 陈鹤. 全球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中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路径[J].林区教学,2020(06):45-48.

〈荐稿人:刘华,山西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副院长(教学)〉

(责任编辑:邹宇铭)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教学文化传播
美式幽默文化研究
浅谈组织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合拍片《风筝》的跨文化传播
对外汉语课堂游戏教学设计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中国文化传播与艺术人才外语能力培养创新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浅析《黄河晨报》对河东文化的传播
《中国合伙人》跨文化交流中的民族寓言